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4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30篇
综合类   29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34 毫秒
81.
下消化道切除吻合术应用胃肠减压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探讨术后应用胃肠减压在下消化道手术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将368例下消化道切除吻合术患者分为术后胃肠减压组与术后无胃肠减压组,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减压组术后引流胃液量约200ml/d,两组术前腹围均小于术后各日腹围。两组肛门排气、排便时间无差异。总的并发症发生率减压组(28.0%)明显高于未减压组(8.2%),减压组咽喉炎发生率达23.1%。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两组间无差异。结论 下消化道切除吻合手术后应用胃肠减压,难以起到有效降低胃肠道压力的作用,对防止术后并发症无明显作用,反而会增加咽喉炎等并发症的发病率,不置胃肠减压有利于患者的恢复。  相似文献   
82.
目的体外分析H22肝癌细胞与正常肝细胞膜的胰岛素受体表达,探讨胰岛素作为受体介导靶向治疗载体的可行性及临床应用前景.方法用氯氨T法制备A14125I-胰岛素,电泳分离纯化标记物并用自身置换比放射性测定和过量受体结合实验法鉴定标记物质量,再制备H22肝癌细胞及正常小鼠肝细胞,进行体外受体结合实验,分别测定125I-胰岛素与小鼠H22肝癌及正常肝细胞膜胰岛素受体结合的Kd值及Bmax值以及其竞争结合曲线.125I-胰岛素受体结合的Kd值及Bmax值用t检验分析,饱和结合曲线用Scatchard分析.结果小鼠H22肝癌细胞及正常小鼠肝细胞胰岛素受体Bmax值分别为(5.6±1.1) pmol/106细胞和(3.2±0.8) pmol/106细胞,高亲和力Kd值为(1.8±0.6) nmol/L及(2.1±0.9) nmol/L,低亲和力Kd值为(32.0±10.7) nmol/L及(37.0±12.3) nmol/L.癌细胞胰岛素受体Bmax值明显高于正常肝细胞(P<0.05).受体结合实验表明,125I-胰岛素与H22肝癌及正常细胞的结合具有特异性.结论 125I-胰岛素与H22肝癌及正常小鼠肝细胞膜受体的结合具有高度特异性,H22肝癌细胞较正常小鼠肝细胞表达胰岛素受体增加,提示胰岛素可作为抗癌载体通过与肝癌细胞表面受体结合而介导肝癌的靶向治疗.  相似文献   
83.
直肠类癌的诊断与治疗(附45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中  曹云  肖乾虎 《四川医学》2002,23(1):19-20
目的:探讨直肠类癌的诊断及治疗手段。方法:本文分析了45例直肠类癌的诊断要点,手术原则及手术方法。结果:45例病人中,39例得到随访,随访率86.6%,5年生存率43.8%。结论:直肠类癌症状无特殊性,诊断不易。>40岁有直肠肛管症状者应想到本病的可能,并作常规肛指检查。有怀疑者应行病理组织检查,必要时切片作免疫组化染色以提高诊断率,手术应结合病变大小,浸润深度,个体化治疗。对于有肝转移应力急同时切除原发灶和转移灶,其他类型的治疗(如化疗)可能会对延长病人的生存期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84.
程中笑  蔡凤莉 《新疆医学》2004,34(6):131-132
肺炎支原体(MP)感染是内科常见病,是MP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临床上红霉素和四环素治疗有效,可以缩短病程,其它大环内酯药物亦可酌情应用。为比较阿奇霉素和红霉素的疗效,我们对80例MP感染患者分别采用阿奇霉素与红霉素进行对照。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5.
目的 评价胃癌术前介入治疗、术中区域性动脉灌注化疗及全身化疗的疗效。方法 对 97例经病理学确诊的胃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其中术前经介入插管化疗 33例 ,术中经供应肿瘤的区域动脉行插管化疗40例 ,术中全身性化疗 2 4例。所用药物为氟尿嘧啶脱氧核苷 (Fu DR)、阿霉素和丝裂霉素。结果 采用前两种方法治疗后 ,病理检查结果显示原发灶中的癌细胞均有不同程度地变性坏死 ,其近期有效率为 95 % ,而最后一种方法的有效率仅为 41.6 7% (P<0 .0 5 )。术中区域性动脉灌注化疗选择性强 ,近远期抗癌效果好 ,且较第一种方法更能减少和防止术中癌细胞的医源性扩散、种植及术后复发 ,同时毒副作用更小 ,患者住院费用更低。结论 术中区域性动脉灌注化疗具有更多的优点 ,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6.
腹膜假性粘液瘤的现在认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焕文  程中 《华西医学》2003,18(1):121-122
腹膜假性粘液瘤是一种以粘液外分泌性细胞在腹膜或网膜种植而导致腹腔内大量胶冻状粘液腹水特征的疾病 ,腹膜假性粘液瘤的发病率较低 ,据文献报道 ,每一万次腹部手术中可遇到两例[1 ] 。 1 884年Werth首次报道一例腹膜假性粘液瘤 ,患者是来源于阑尾囊腺瘤 ,1 90 1年 ,Frankel报道了一例来源于阑尾的囊肿。这些早期病例报道以后 ,关于腹膜假性粘液瘤的文献报道越来越多 ,对其来源的争论也日益激烈。最近通过免疫组织化学和基因学分析的运用 ,通过聚合酶链反应 ,争论得到了解决。1 腹膜假性粘液瘤的病理来源从 1 884年Werth…  相似文献   
87.
十二指肠憩室4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程中  肖阳  胡明 《华西医学》2002,17(1):67-68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憩室病的诊断难点以及对策。方法:通过对47例十二指肠憩室病人临床表现及特点、合并症和诊断过程中的诊断失误原因、经验和回顾性总结,系统分析了十二指肠憩室病的诊断难点及对策。结果:十二指肠憩室好发于十二指肠降部,且乳头旁多见,往往合并胆石症、胆囊炎、胰腺炎等。其临床表现复杂,误诊率高,诊断不易。ERCP和胃肠X线检查确诊率较高。结论:十二指肠憩室病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无特异性,合并症多,诊断困难,漏诊及误诊率高。如怀疑本病,即应进行相关检查,其中首选ERCP和胃肠X线检查。  相似文献   
88.
局部进展期低位直肠癌新辅助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直肠癌是全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而在我国低位直肠癌是最常见的肿瘤类型.且多处于局部进展期。术前新辅助治疗观念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以Miles手术为主的直接切除治疗模式.并在降低局部复发率、提高根治性切除率和提高肛门括约肌保留率等方面表现出令人满意的疗效。然而.新辅助治疗具体方案目前并未统一。包括放疗疗程与剂量、化疗药物选择、远期疗效评价等尚存争议。本文拟就上述热点与难点问题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9.
目的 探讨尿蛋白电泳和血清胱抑素C联合检测在糖尿病肾损伤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健康对照组26例和糖尿病组42例受试者的新鲜晨尿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琼脂糖凝胶电泳法(SDS-AGE)进行尿蛋白电泳,同时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血清胱抑素C浓度.结果尿蛋白经SDS-AGE电泳后,健康对照组均无病理性蛋白条带检出.糖尿病组有18例检出蛋白带,阳性率达42.9%;在血清胱抑素C的检测中,糖尿病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尿蛋白电泳与胱抑素C联合检测阳性率达61.9%.结论 联合尿蛋白电泳和血清胱抑素C检测对糖尿病肾损伤的早期诊断、鉴别肾功能的损伤程度和早期治疗及疗效观察有较为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0.
目的研究胰岛引流系统与胰腺外分泌的联系及胰腺门脉循环的意义。方法用微血管树脂/墨汁灌注扫描电镜/光镜观察、FITC标记红细胞(FITC-RBC)荧光活体显微镜观察,对人、猴、狗、兔、鼠的胰岛血液引流通道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胰岛的血液主要经胰岛的输出血管引流至外分泌腺泡区域,胰岛的引流系统存在对不同腺泡区域产生影响的三种类型。研究者根据胰岛引流系统的特征对其进行了分类及命名:①连续型:行程短、管径细,引流至胰岛周围的腺泡毛细血管区域;②聚合型:管径粗、行程长,引流至远离胰岛的腺泡毛细血管区域;③跨越型:越过小叶间隔引流至另一胰腺小叶的腺泡毛细血管区域,而这一小叶往往没有胰岛存在;胰岛的引流系统构成了胰岛-腺泡的门脉循环。结论胰岛有如此完善的联系外分泌腺泡的引流系统,提示;含有高浓度胰岛内分泌激素的胰岛血液,通过连续、聚合、跨越三种类型的引流系统,到达胰岛周围的腺泡区、远离胰岛的腺泡区以及无胰岛小叶,将对腺泡的机能产生影响,胰腺外分泌的机能有赖于胰岛内分泌激素的支持。结合亚热带地区糖尿病胰腺广泛纤维化病理损伤的特征,研究者推测:胰岛-外分泌微循环的损伤是糖尿病胰腺外分泌病理改变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