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5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7篇
临床医学   61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30篇
综合类   38篇
预防医学   4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精神病的家系调查、孪生子调查及遗传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表明,某些精神病,如: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精神分裂症、躁郁性精神病等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说明遗传因素在发病中起一定作用。生化研究表明,神经递质,尤其是单胺递质、递质转运体、受体的研究,在阐明精神疾病中起到相当明显的作用.5-羟色胺(5-HT)是体内重要的神经递质,与多种精神疾病的发病密切相关,色氨酸羟化酶(TPH)、单胺氧化酶A(MAOA)5-HT合成及代谢的关键酶,相应的基因与精神疾病的关系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关注,本文就MAOA、TPH基因与精神疾病的关系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2.
目的:比较国产与进口度洛西汀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入组门诊和住院抑郁症患者共81例,随机分为国产度洛西汀组(n=41)和进口度洛西汀组(n=40),两组的有效剂量均为60mg·d-1,疗程为6周。于基线及服药第1,24,和6周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临床总体印象量表-病情严重程度(CGI-S)评定疗效,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第6周末,国产与进口度洛西汀组HAMD-17总减分率分别为(67.4±11.8)%和(67.6±11.3)%;HAMA总减分率分别为(65.7±10.5)%和(65.6±10.4)%,两组间差异均无显著性。国产度洛西汀组减分率为74%,有效率为89%;进口度洛西汀组减分率为76%,有效率为89%,两组间疗效差异无显著性。国产与进口度洛西汀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1.5%和28.9%。两组的不良反应轻微,安全性好,常见不良反应有恶心、口干、便秘、食欲下降和头昏等。结论:国产度洛西汀的抗抑郁作用疗效肯定,使用安全,与进口度洛西汀疗效相当。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眼动分析中凝视点数和反应性探索分析能否作为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效果的客观依据以及这两种指标是否受不同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影响。方法将符合入组标准的53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氯丙嗪组24例、利培酮组29例进行治疗,疗程6w。随机抽取30例正常健康者为对照组,于患者组治疗前及治疗6w末测评三组眼动分析中凝视点数来分析其认知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氯丙嗪组、利培酮组眼动分析中凝视点数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6w末凝视点数评分虽有显著升高(P<0.01),但仍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凝视点数测评可作为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诊断和判定疗效的客观依据,并且可能受药物的影响。  相似文献   
24.
抗精神病药物所致恶性综合征(NMS)是一种罕见的严重并发症,1960年由法国医生Delay首次报道,临床主要表现为持续高热、肌肉僵直、意识障碍、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和心血管症状,可出现急性肾衰。为了进一步提高对抗精神病药物所致的NMS的认识,提高诊治和护理水平,现将我们收治的15例NMS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5.
患者焦××,女,7/12岁,两眼患先天性泪囊炎,前来冲洗泪道2次。于1998年4月21日上午11时又来冲洗,挤压泪囊区仍有脓液自泪小点溢出,滴2%利多卡因注射液麻醉后,用41/2号泪道冲洗针头套上盛有生理盐水注射液3ml,进行泪道冲洗,冲洗将完,因小儿大声嚎哭,针头脱落掉入口腔。随即用手指试取未遂。约4小时后,X线透视外头已到小肠。5小时后透视针头已进入升结肠。翌日上午9时顺利随大便排出。针头稍有弯曲,患者一切正常。4月23日因声嘶给利君沙糖粉内服配合庆大霉素8万u及地塞米松注射液雾化吸入,3天后声音恢复正常,患者一切都正常…  相似文献   
26.
目的了解神经内科住院患者中的抑郁障碍。方法: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对综合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进行调查,用中国精神障碍分类诊断标准(第3版)CCMD-3进行诊断。结果260例患者中有重度抑郁症19例,恶劣心境16例,神经内科医师正确诊断出11例。结论神经内科住院患者中抑郁障碍的发生率较高,神经内科医师应提高对抑郁障碍的识别能力。  相似文献   
27.
目的采用多导睡眠图(Polysomnogram,PSG)指标观察新型抗精神病药物齐拉西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客观睡眠情况的影响.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45 例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列为病例组,按常规给予齐拉西酮治疗,并于治疗前和治疗后4 周进行多导睡眠图描记;45 名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病例组患者治疗前总睡眠时间减少,睡眠潜伏期延长,睡眠效率下降,觉醒时间、S1 睡眠时间增多,REM 睡眠潜伏期缩短,REM 睡眠时间、SWS 睡眠时间减少,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 01).S2 睡眠比较的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 05).服药4 周后病例组患者较基线总睡眠时间延长,觉醒时间、S1 睡眠时间减少,睡眠效率提高,S2 、SWS 睡眠时间增多,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 01).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睡眠结构和睡眠连续性两方面的异常,齐拉西酮能改善精神分裂者患者的客观睡眠情况.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伏隔核壳区(AcbSh)多巴胺(DA)及其代谢产物3,4-二羟基苯乙酸(DOPAC)在吗啡依赖戒断所致厌恶动机中的作用,揭示阿片依赖戒断的厌恶动机机制。方法40只SPF级雄性Sprage.Dawley大鼠分为实验组(吗啡+纳洛酮,MN组)与对照组(吗啡+生理盐水,MS组;生理盐水+纳洛酮,sN组),连续6.5d吗啡注射(10mg/kg,bid,IP)一次纳洛酮催瘾(0.3mg/kg,IP),同时搭配条件性位置训练箱建立条件性位置厌恶(CPA)大鼠模型。在立体定位术后3-5d,CPA建立前、后收集AcbSh中的细胞外液,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方法对透析液中DA及DOPAC浓度进行测定。结果连续6.5d的吗啡注射与纳洛酮一次催瘾搭配,实验组大鼠表现出明显的厌恶动机,在伴药侧的时间[(230.01±24.76)S]明显缩短,与实验前[(566.04±19.80)s]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1.889,P〈0.01)。CPA建立后,MN组AcbSh中DA水平(1.72±0.10)明显升高,与MS组(0.95±0.05)和sN组(0.09±0.06)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2.319,P〈0.01);MN组DOPAC水平(1.56±0.07)与MS组(1.19±0.04)、SN组(1.07±0.02)相比,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25.375,P〈0.01)。结论AcbSh中DA及DOPAC可能参与CPA的建立,中脑边缘系统的多巴胺机制可能在物质依赖厌恶动机中起到十分重要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29.
目的 探讨首发精神分裂症偏执型患者血浆及脑脊液中白细胞介素 2 (IL 2 )、IL 6、免疫球蛋白G (IgG)水平的变化 ,及其与精神病理之间的关系。方法 患者组为 30例未用过抗精神病药治疗的精神分裂症偏执型患者 ,对照组为 2 0例无精神疾患的轻微脑外伤患者 ,以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 (PANSS)评定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症状 ,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IL 2、IL 6 ,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IgG。 结果  (1)患者组血浆及脑脊液IL 2、IL 6和IgG均高于对照组 (P <0 0 1和P <0 0 5 )。(2 )在患者组中 ,血浆IL 6与血浆IgG(r =0 6 90 )和脑脊液IL 6 (r =0 4 2 5 )呈正相关 (P <0 0 1和P <0 0 5 ) ,血浆IgG与脑脊液IgG呈正相关 (r =0 4 0 9,P <0 0 5 ) ;脑脊液IL 6与脑脊液IgG呈正相关 (r =0 5 10 ,P <0 0 5 )。在对照组中 ,血浆IL 2与血浆IL 6 (r =0 5 0 4 ,P <0 0 5 )和IgG (r =0 74 0 ,P <0 0 1)呈正相关 ,血浆IL 6与血浆IgG(r=0 6 75 ,P <0 0 1)和脑脊液IL 6 (r =0 6 33,P <0 0 1)呈正相关 ,血浆IgG与脑脊液IgG(r =0 6 19,P <0 0 5 )呈正相关。 (3)血浆IL 2与P因子分呈正相关 (r =0 6 4 5 ,P =0 0 0 )。结论 首发精神分裂症偏执型患者处于免疫激活状态 ,IL 2、IL 6、IgG与精神病理之间存在一定的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