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10篇
神经病学   8篇
综合类   27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作为应激因素,调查疫情下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应激状态下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制定有效的自助应对方式,为采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使用 自编一般情况调查表、流调用抑郁自评量表(CES—D)、焦虑自评量表,对3975名大学生进行网络问卷调查,运用spearman相关分析方法及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02名(12.6%)名大学生可能存在抑郁症状,1066名(26.8%)名大学生肯定有抑郁症状,焦虑情绪发生率是13.9%,其中轻度、中度和重度焦虑发生率分别是12.30%、1.30%、0.30%.相关分析显示:是否存在抑郁症状与疫情信息、生活影响程度、学习影响程度、是否需要心理支援(r=0142,0.205,0.224,0.360;P<0.05)成正相关;焦虑等级与疫情信息、生活影响程度、学习影响程度、是否需要心理支援、抑郁总分(r=0.126,0.134,0.134,0.274,0.496;P<0.05)成正相关,而与疫情发生前是否存在心理疾病(r=-0.103;P<0.05)成负相关.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接受负面疫情信息大于正面疫情信息、在家运动时间、对学习影响程度、焦虑标准得分都影响抑郁症状出现;而性别、专业、关注疫情的信息时间及抑郁情绪出现都影响焦虑程度.结论:应激(新冠肺炎疫情为例)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产生一定影响,性别、专业、运动时间、关注疫情信息时间、正/负性信息、学习影响程度及抑郁焦虑等多个因素可能与应激状态下大学生心理变化相关,采取应对方式时,应充分考虑这些因素,制定个体化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我院上报全国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网络中心的报告情况,掌握我院ADR事件发生的特点并制定好相应对策,减少ADR事件的伤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1月至12月收集上报的162例ADR报告,分别从性别、年龄分布、药品分布、药品剂型分布、临床表现分布等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本组162例ADR报告中,共引发不良反应168例次,静脉滴注方式给药引发的ADR最多,占总例次的80.95%(136例次);抗菌药物引发的ADR最多,占总例次的36.90%(62例次);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以皮肤损害为最常见,占总例数的46.30%(75例)。结论在医院开展ADR监测工作,有利于为调整医院用药方式及筛选用药品种提供理论依据,确保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慢性轻度不可预见应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CUMS)抑郁模型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的突触可塑性改变.方法 将20只雄性Sprague-Dawley (SD)大鼠随机等分为CUMS组和对照组,前者连续28天每天随机接受不同的应激,对照组同样条件下饲养但不给应激,至第28天进行行为测评后处死,在日立(H7500)透射电镜下测量海马CA1神经元突触界面结构参数.结果 CUMS抑郁大鼠海马CA1神经元突触活性区长度(216.64±20.19 nm)及突触后致密物厚度(42.4±5.23 nm)显著小于对照组(321.58±12.27nm,69.6±4.77 n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突触界面曲率及宽度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应激性抑郁大鼠存在海马CA1区神经元突触可塑性的改变.这提示抑郁症的发病机制可能与海马神经元突触可塑性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黄芪注射液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黄芪注射液静脉输注,3周后观察两组的疗效和治疗前后血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血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较前明显升高(P<0.01),治疗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黄芪注射液可通过升高血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而达到更好地治疗冠心病的目的 .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伏隔核壳区(AcbSh)多巴胺(DA)及其代谢产物3,4-二羟基苯乙酸(DOPAC)在吗啡依赖戒断所致厌恶动机中的作用,揭示阿片依赖戒断的厌恶动机机制。方法40只SPF级雄性Sprage.Dawley大鼠分为实验组(吗啡+纳洛酮,MN组)与对照组(吗啡+生理盐水,MS组;生理盐水+纳洛酮,sN组),连续6.5d吗啡注射(10mg/kg,bid,IP)一次纳洛酮催瘾(0.3mg/kg,IP),同时搭配条件性位置训练箱建立条件性位置厌恶(CPA)大鼠模型。在立体定位术后3-5d,CPA建立前、后收集AcbSh中的细胞外液,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方法对透析液中DA及DOPAC浓度进行测定。结果连续6.5d的吗啡注射与纳洛酮一次催瘾搭配,实验组大鼠表现出明显的厌恶动机,在伴药侧的时间[(230.01±24.76)S]明显缩短,与实验前[(566.04±19.80)s]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1.889,P〈0.01)。CPA建立后,MN组AcbSh中DA水平(1.72±0.10)明显升高,与MS组(0.95±0.05)和sN组(0.09±0.06)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2.319,P〈0.01);MN组DOPAC水平(1.56±0.07)与MS组(1.19±0.04)、SN组(1.07±0.02)相比,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25.375,P〈0.01)。结论AcbSh中DA及DOPAC可能参与CPA的建立,中脑边缘系统的多巴胺机制可能在物质依赖厌恶动机中起到十分重要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的特点.方法 选择120例冠心病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其中合并糖尿病60例,无糖尿病60例,根据临床特点及造影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血管病变明显重于单纯冠心病组.多表现为多支血管病变及弥漫性病变(P<0.05).结论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造影主要表现为广泛和严重的冠状动脉血管病变.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characteristics by coronary angiography in coronary heart diseases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Methods 120 cases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were treated with coronary angiography, including 60 cases with type 2 diabetes,60 cases of non -diabetic,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imaging results were compared. Results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with diabetes mellitus was more serious than the other group ( P < 0.05). Conclusions Coronary angiography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with diabetes mellitus for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mainly manifested more extensive and severe.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的心理需求特点,为今后相关患者更好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100名住院期间行冠脉介入治疗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心理需求。结果:患者对介入诊断和治疗的态度积极,对介入治疗的主要心理反应为恐惧、焦虑、抑郁,兴奋和平静。并且希望加强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和治疗,加强有效的术后随访工作。结论:应针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的心理特点,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促进患者心理康复和形成健康行为的有效手段,努力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9.
目的:对比奎的平和氯丙嗪治疗晚发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分别采用国产的奎的平与氯丙嗪随机治疗96例晚发精神分裂症,奎的平组48例,200~400mg^-1氯丙嗪组48例,200~400mg^-1,连续观察8周,以PANSS、CGI和TESS量表评定症状、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奎的平与氯丙嗪对晚发精神分裂症有确切疗效,奎的平有效率75.00%,氯丙嗪有效率72.92%,两组无显性差异,奎的平组比氯丙嗪组有较少的不良反应。结论:奎的平是一种治疗晚发精神分裂症疗效好、安全、不良反应少、病人服用依从性好的药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硫普罗宁对抗精神病药物所致肝损害等不良反应预防和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实验方法,将适应证患者分为2组:实验组142例使用抗精神病药物的同时口服硫普罗宁400 mg·d-1;对照组145例使用抗精神病药物的同时口服安慰剂,疗程8周。结果两组精神疾病疗效相同,实验组肝损害发生率总计为23.94%,第4,6,8周分别为6.34%,7.10%,4.96%,恶心呕吐及白细胞降低分别为2.11%,1.41%;对照组肝损害发生率总计为53.10%,第4,6,8周分别为15.49%,17.61%,12.68%,恶心呕吐及白细胞降低分别为8.28%,6.21%;实验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0.01)。结论精神疾病患者在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同时联用硫普罗宁对抗精神病药物所致的肝损害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有预防和治疗作用,且不影响抗精神病药物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