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13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29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章娟娟  周农  汪凯  田仰华 《安徽医学》2021,42(6):591-594
目的 探讨双重抗神经节苷脂抗体阳性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2月至2020年11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23例抗神经节苷脂抗体阳性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3例患者中,双重抗体阳性9例,其中3例含抗GQ1b抗体阳性者仅1例眼球活动障碍,4例含抗GD1b抗体阳性者有3例出现少见的运动神经轴索损害,无共济失调.9例患者中,6例预后良好.结论 双重抗神经节苷脂抗体阳性表现为单一抗体对应症状的不典型或变异,多数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42.
沈莉  杨林  田仰华 《安徽医学》2009,30(4):455-456
目的了解放射性脊髓炎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放射性脊髓炎的潜伏期、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和治疗后效果。结果放射性脊髓炎男性多于女性,在51~60岁多发。临床多表现为慢性进展型病程(79%),平均潜伏期为25.3个月。症状以感觉症状最多(92%),其次为运动障碍(67%)和膀胱直肠功能障碍(32%)。表现为完全或不完全横贯性脊髓损伤(58%)。MRI多表现为脊髓肿胀,T2信号异常(67%)。脑脊液检查多数正常(83%),少数轻度蛋白升高和细胞数升高。综合治疗后约半数患者可获临床改善。结论放射性脊髓炎多表现为慢性进展型病程,完全或不完全横贯性脊髓损伤。  相似文献   
43.
44.
目的:探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症状及改善执行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抗精神病药物常规治疗)和观察组(在抗精神病药物基础上给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通过PANSS评分和BRIEF-A执行功能量表评分对治疗前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和执行功能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治疗后PANSS总分显著低于对照组(t=-2.623,P<0.05),一般精神病理因子分显著低于对照组(t=-2.333, 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大部分执行功能项目都有显著改善。观察组各项指标分显著优于对照组(t=-6.632, P<0.05)。结论: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确切,可显著改善临床症状总和执行功能。  相似文献   
45.
单侧空间忽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单侧空间忽视(unilateral spatial neglect)最早由Jackson于1876年首次报道,又称为忽视(neglect)、疏忽(inattention)、单侧忽视症(unilateral neglect)等.忽视症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更是注意、意识神经机制等神经科学研究关注的热点.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锁骨下盗血综合征(SSS)的临床特点和血管内介入治疗疗效。方法回顾分析6例SSS的临床资料。结果6例患者因头晕症状就诊5例,双上肢脉压差均大于20 mmHg;6例患者于狭窄同侧的锁骨上窝均可闻及收缩期血管杂音;3例患者接受血管内介入治疗后症状改善明显。结论双上肢血压测量及血管杂音听诊有利于SSS的识别,而血管介入治疗是其有效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47.
目的 探讨小脑参与视觉信息加工的机制.方法 采用快速系列视觉呈现范式,在注意瞬脱和重复知盲两种刺激呈现条件下.对10例小脑损伤患者及lO名健康对照被试进行注意瞬脱和重复知盲测试,比较两组间T2正确报告率的差异.结果 患者组的注意瞬脱长度、幅度均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为0.01~<0.001);患者组在T1、T2相同与T1、12不同这两种刺激旱现条件时T2正确报告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组两种刺激呈现条件时T2正确报告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为0.03~<0.001).结论 小脑参与了视觉信息在中枢阶段的加工,可能与持续性注意有关.  相似文献   
48.
多发性硬化(MS)是累及中枢神经系统的慢性炎性脱髓鞘疾病,疾病发展轨迹个体差异极大,其治疗强调“个体化”。随着越来越多的疾病修正治疗药物在中国获批,亟需制定适合中国实际情况的MS评估规范,以满足MS患者的病情监测和治疗决策的需要。泛长三角MS诊疗协作组专家就此反复讨论,认为MS的评估是结构化的,应包括:病史和近况采集、神经功能评估、磁共振成像评估、眼科评估和实验室评估,并应遵循事先设定的规范和一定的时间间隔纵向推进。上述内容已形成专家建议,以文中呈现。  相似文献   
49.
目的 探讨壁细胞抗体(PCA)阳性的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SCD)临床特征,为SCD早期诊断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2月至2022年2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3例SCD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13例患者均以麻木无力症状起病,查体可见周围神经和脊髓受累的阳性体征,其中10例存在巨幼细胞贫血,8例维生素B12水平降低,11例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升高,13例PCA阳性,8例内因子抗体(IFA)阳性,10例脊髓核磁共振(MRI)见脊髓异常病灶,9例脑MRI见白质异常信号,11例神经电生理检查见多发周围神经损害,2例胃镜见萎缩性胃炎。给予患者维生素B1和维生素B12肌肉注射,3个月后随访,病程6个月以内的9例患者无神经系统遗留症状,其余患者仍有麻木和/或无力。结论 SCD诊断不能仅依靠维生素B12水平、脊髓MRI和神经电生理检查,结合PCA、IFA和Hcy有助于提高SCD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50.
目的 利用图论分析方法观察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脑功能网络小世界属性改变及其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对42例AD患者(AD组)和31名正常志愿者(对照组)进行神经心理学评估,并采集静息态fMRI数据,构建小世界网络,计算小世界网络属性参数,包括聚类系数(Cp)、最短路径长度(Lp)、标准化聚类系数(γ)、标准化最短路径长度(λ)及小世界性(σ)。以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2组间小世界网络属性的差异,以偏相关分析评估小世界网络属性与认知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在不同稀疏度下,AD组及对照组σ均>1,表示AD患者及正常受试者脑功能网络均具有小世界属性。AD组小世界属性参数Lp、λ大于对照组(P均<0.05),AD组与对照组间Cp、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AD患者Cp与听觉词语学习测验(AVLT,即时)、AVLT(延迟)评分呈正相关(r=0.646,P<0.001;r=0.438,P=0.008),Lp与AVLT(即时)评分呈负相关(r=-0.381,P=0.035)。结论 AD患者脑功能网络的小世界属性发生改变,且与情景记忆能力具有相关性。脑功能网络小世界属性改变能够较好地反映AD患者的病理生理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