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5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7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3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1篇
内科学   9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10篇
特种医学   27篇
外科学   27篇
综合类   73篇
预防医学   28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35篇
  1篇
中国医学   18篇
肿瘤学   2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1.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简称为指南)对我院心肌梗死后病人二级预防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1月~2004年12月间我院确诊的急性心肌梗死病例,并进行长期随访.对比2001年指南发布前后心肌梗死后病人二级预防状况的差异.结果共有375例病人入选,指南发布前(2000年1月~2001年12月)165例,发布后(2003年1月~2004年12月)210例.指南发布后,β-受体阻滞剂和他汀类降脂药的使用率均较指南发布前显著提高(χ^2=3.87、64.40,P〈0.01、0.05);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较前显著降低(t=2.59,P〈0.05);梗死后心绞痛和脑卒中发生率较前显著降低(χ^2=6.60、4.10,P〈0.05).结论 2001年指南发布后我院心肌梗死后二级预防水平逐步提高,病人预后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12.
<正>奥卡西平系一种治疗部分发作常用的新型抗癫痫药物(AED),为卡马西平的10-酮基衍生物,但与卡马西平相比,其引起皮肤不良反应较少见。国内儿童奥卡西平致Stevens-Johnson综合征(SJS)的报道极少。现将我科收治的1例分析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患儿,女,3岁,因发热4 d,皮疹1 d入院。入院前1.5个月曾因"发热5 d,抽搐、意识不清6 h"于我科诊断为"病毒性脑炎",系统治疗1个月后好转出院,院外口服奥卡西平(25 mg/kg/d)、左乙拉西坦(20 mg/kg/d)、托吡酯(10 mg/kg/d)控制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瑞替普酶与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应用方案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我院收治的STEMI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签化分组的方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两组患者分别采用瑞替普酶治疗和瑞替普酶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肌钙蛋白T(1.85±0.65)U/L、肌钙蛋白I(0.51±0.01)U/L、肌酸激酶同工酶(51.85±3.18)U/L、左心室射血分数(64.85±6.72)%、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40.22±3.93)mm、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52.11±3.91)mm、不良事件发生率(2.00%)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STEMI患者实施瑞替普酶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效果显著,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讨论研究不同方法分别用于治疗中青年及老年患者锁骨中1/3骨折的疗效对比及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我院骨科锁骨中1/3骨折患者共100例。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将患者分为中青年组、老年组两组。中青年组与老年组患者分别进行非手术治疗、克氏针内固定术及重建钢板内固定术对骨折部位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不同方式治疗后疗效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三种手术后疗效比较显示重建钢板内固定术其老年组与中青年组治愈率均高于其他两种手术治愈率(P〈0.05)。结论临床应用非手术治疗、克氏针内固定术及解剖钢板内固定术对不同年龄层锁骨中1/3骨折患者均有疗效。重建铜板内固定术较其他方法在疾病治疗后并发症较少,优良率较高。可使患者骨折情况在短期内得到显著改善。手术后不需进行外部固定,康复训练时一般不会引起肩周炎等其他并发症,肩关节功能恢复速度快。该方法治疗效率高,可有效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使受伤部位早日得到恢复。  相似文献   
15.
枕叶癫?发作常具有以下4个特征:①各种视觉症状;②各种惊厥表现;③偏头痛症状;④EEG后头部?样放电[1]。其中2、3条是其他类型癫?发作也可出现的症状,而视觉症状和眼球运动症状为首发时常提示发作起源于枕叶[2]。如果此后继发偏转发作,则更易于与伴有视觉症状的偏头痛鉴别。描写年长儿及成人患者以视觉症状发病或为主要发作症状的癫?病例很多,但由于婴幼儿不能或不会描述某些主观症状,故鲜有此方面报道。现将我科收治的2例反复揉眼伴枕区阵发性?样放电的病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采用湿法制粒工艺制备盐酸伊托必利分散片。方法:以崩解时间、溶出度和混悬系数为评价指标,对辅料用量进行响应面分析法优化设计。结果与结论:处方最优工艺参数:乳糖占44.78%,微晶纤维素占25.75%,交联聚维酮占5.53%。该工艺下样品的崩解时间、溶出度和混悬系数等各指标参数达到较理想结果,符合分散片的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17.
王江涛 《抗感染药学》2020,17(2):280-282
目的:探究蟾素辅助抗肿瘤药物对提高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疗效及抗感染能力及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晚期乳腺癌患者60例资料,按治疗药物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30例,接受卡培他滨与多西他赛联用治疗)和联用组(30例,接受卡培他滨、多西他赛联合蟾素联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缓解率差异,以及治疗前后如免疫功能指标(NK、CD4/CD8、CD4、CD3)、外周血细胞因子(IL-6、IL-2)水平测得值的变化情况。结果:联用组患者用药后的缓解率(93.33%)高于对照组(66.67%)(P<0.05);治疗前两组间免疫细胞指标(NK、CD4/CD8、CD4、CD3)测得值经组间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其值均高于对照组,而CD8值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联用组患者IL-6值低于对照组,而IL-2值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恶性肿瘤乳腺癌患者,采用蟾素辅助卡培他滨、多西他赛联用治疗可有效提高了其免疫功能指标和生成率,改善了细胞因子水平,增强了抗感染能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高频组织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弹性成像技术测量舒张末期左心室心肌拉伸的固有波传播速度(IVP),评价高血压左心室不同构型患者心肌僵硬度的可行性和临床价值。 方法前瞻性纳入2019年9月至2020年3月在北京朝阳医院治疗的90例高血压患者(左心室正常构型组22例、向心性重构组30例及向心性肥厚组38例)和同期门诊年龄、性别匹配的3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均接受包括斑点追踪测量左心室整体纵向应变(GLS)的全面超声心动图检查,采用弹性成像技术定量检测心肌弹性的直接测量指标——心肌拉伸的IVP。比较各组之间IVP是否存在差异,IVP与常用超声心动图参数和GLS的相关性,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IVP预测左心室向心性肥厚的敏感度和特异度。 结果高血压患者IVP高于健康对照组,向心性肥厚组IVP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左心室重构组及正常构型组(均P<0.05)。IVP与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室间隔厚度(IVS)、相对室壁厚度(RWT)、收缩压(SBP)及E/e'呈显著正相关(r=0.732、0.695、0.670、0.652、0.626、0.625,均P<0.01),与GLS、e' average呈负相关(r=-0.593、-0.445,均P<0.001)。ROC曲线分析显示,IVP>179.84 cm/s是预测高血压患者左心室向心性肥厚构型的最佳阈值(敏感度92%,特异度61%)。 结论IVP是无创定量评估高血压左心室重构患者左心室心肌僵硬度的新参数,值得进一步研究应用。  相似文献   
19.
关节镜下髌骨成形及髌周去神经化治疗髌股关节炎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髌骨成形及髌周去神经化治疗髌股关节炎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自2011年9月至2013年3月收治髌股关节炎患者156例, 其中男62例, 女94例;年龄45~61岁, 平均52岁。临床表现为膝关节反复肿胀、疼痛, 上下楼、蹲下起立时疼痛加重。采用关节镜下髌骨成形及髌周去神经化治疗。手术前后采用Lysholm评分及Kujala评分对疗效进行评估, 并将软骨损伤程度进行分级后评估疗效。结果:术后149例获得随访, 时间10~18个月, 平均(14.8±3.5)个月, 切口均愈合良好, 未见并发症。Lysholm评分由术前73.29±4.48提高到术后80.93±4.21,Kajala评分由术前68.34±6.22提高到术后76.48±6.54,软骨损伤Ⅰ-Ⅲ级者术后疗效较好, 软骨损伤Ⅳ级者疗效较差。结论:关节镜下髌骨成形及髌周去神经化治疗髌股关节炎可明显缓解膝前疼痛, 改善膝关节功能, 提高生活质量, 延缓关节炎进程。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