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6篇
儿科学   1篇
口腔科学   9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32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7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88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30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6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机会菌败血症52例分析山东兖州91医院烧伤科(272000)张志华,陈存富,刘介甫,王永武1991年1月至1995年12月间,我科发生机会菌败血症52例,均经血培养证实。现将感染菌种和药敏试验结果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52例中,男36例,女16例。...  相似文献   
72.
目的 探讨血清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在非小细胞肺癌术后患者预后判断及随访监测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7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手术前后的CYFRA21—1结果,分析其与患者预后、复发和转移之间的关系。CYFRA21—1测定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结果 所有患者平均随访37个月,治疗前总的阳性率为42.0%(87/207),其中腺癌34.6%(27/78),鳞癌为48.8%(60/123),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Х^2=3.901,P〈0.05)。全组、Ⅱ期和Ⅲ期术前阳性患者的生存率均较阴性患者差(P〈0.05)。术后27个月随访中患者再次出现阳性或持续阳性对诊断是否有转移或复发的敏感性为52.9%(54/102),特异性为91.4%(96/105),而对于术前阳性的患者,则敏感性为81.3%(39/48),特异性84.6%(33/39)。结论 术前CYFRA21—1阳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预后差于阴性患者,CYFRA21—1可作为监测肿瘤是否有复发或转移的指标。  相似文献   
73.
1.病例资料 患女性,39岁,15个月前因胸痛,气急伴左肩背部疼痛,经CT检查,诊断为纵隔肿瘤左胸腔转移,穿刺活检为胸腺癌。6个月因气急加重,经超声检查提示“心包腔内大量积液”即行左胸壁肿块切除、心包开窗术,术中见胸腔、心包分别有300、800毫升暗红色血性积液,  相似文献   
74.
目的 探讨带瓣膜心血管内支架在动脉导管封堵中应用的可行性及其体内特性,以期研制一种用于封堵合并严重肺动脉高压动脉导管未闭的新的治疗系统.方法 小型猪8头,采用聚四氟乙烯人工血管建立降主动脉起始部和肺总动脉之间的动脉导管未闭模型,术中采用带瓣膜心血管内支架行直视下封堵术.术后2 h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术后30 d行主动脉逆行造影观察动脉导管未闭的封堵情况.术后30 d处死、解削实验动物,并以电镜检查人工动脉导管主动脉端和肺动脉端的新生内膜组织.结果 1头小型猪在术后6 h因支架移位导致肺动脉栓塞而死亡,另外1头小型猪在术后2 h因呼吸衰竭死亡,其余6头小型猪饲养30 d后处死.术后2 h超声心动图和术后30 d主动脉逆行造影均未见残余分流.术后30 d动脉导管均完全封闭,4例动脉导管的肺动脉端和3例动脉导管的主动脉端被新生内膜完整覆盖.电镜检查显示动脉导管主动脉端和肺动脉端的新生组织均有血管内皮细胞生长.结论 采用带瓣膜心血管内支架能有效封堵动脉导管未闭动物模型,残余分流及支架移位发生率低.新生内膜能够覆盖动脉导管的主动脉端和肺动脉端.  相似文献   
75.
目的 探讨带瓣膜心血管内支架在动脉导管封堵中应用的可行性及其体内特性,以期研制一种用于封堵合并严重肺动脉高压动脉导管未闭的新的治疗系统.方法 小型猪8头,采用聚四氟乙烯人工血管建立降主动脉起始部和肺总动脉之间的动脉导管未闭模型,术中采用带瓣膜心血管内支架行直视下封堵术.术后2 h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术后30 d行主动脉逆行造影观察动脉导管未闭的封堵情况.术后30 d处死、解削实验动物,并以电镜检查人工动脉导管主动脉端和肺动脉端的新生内膜组织.结果 1头小型猪在术后6 h因支架移位导致肺动脉栓塞而死亡,另外1头小型猪在术后2 h因呼吸衰竭死亡,其余6头小型猪饲养30 d后处死.术后2 h超声心动图和术后30 d主动脉逆行造影均未见残余分流.术后30 d动脉导管均完全封闭,4例动脉导管的肺动脉端和3例动脉导管的主动脉端被新生内膜完整覆盖.电镜检查显示动脉导管主动脉端和肺动脉端的新生组织均有血管内皮细胞生长.结论 采用带瓣膜心血管内支架能有效封堵动脉导管未闭动物模型,残余分流及支架移位发生率低.新生内膜能够覆盖动脉导管的主动脉端和肺动脉端.  相似文献   
76.
采用5种方法整复手深度烧伤后挛缩畸形116例,213指。对小儿患者,采用指侧皮瓣转移修复,效果比较理想,功能恢复好,再度挛缩轻,不需二次手术。  相似文献   
77.
报导一例女性病人,28岁,因风湿性心脏病二尖辦狭窄伴关闭不全,于1983年3月1日在体外循环下以SPV一工型牛心包心辦膜作代替术,伤口一期愈合,术后二周起开始  相似文献   
78.
病人 女 ,4 3岁。右下肢摔伤后肿胀、抽搐、疼痛 ,予活血化淤药物治疗 2 0余天 ,症状呈加重趋势。进一步检查提示右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入院予华法林、降纤酶、青霉素等药物抗凝、溶栓、抗炎治疗。 33d后 ,突然出现胸痛、咳嗽、痰中带血 ,并于次日活动后出现 1次晕厥 ,伴呼吸困难、血压下降、四肢湿冷。查体 :心率 12 0次 min ,血压 75 5 0mmHg(1mmHg =0 133kPa) ;双肺呼吸音粗糙。X线胸片示右侧胸腔积液。急诊螺旋CT显示右肺动脉干及左下肺动脉血栓形成 ,右侧胸腔积液 (图 1)。确诊为双侧肺动脉栓塞。急诊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79.
本文通过对122例烧(创)伤病人血清蛋白与胶体渗透压的测定和相关性分析,总蛋白和白蛋白以及它们的综合系数都与胶体渗透压呈高度正相关,并分别求出它们的直线回归方程:Y_(cop mmHg)=2.45×(总蛋白g/dl)+5.81Y_(cop mmHg)=3.44×(白蛋白g/dl)+8.45Y_(cop mmHg)=0.67×(综合系数)+7.19综合系数:每lg/dl球蛋白积1分,每lg/dl白蛋白积5分,上述三个方程的可信限均大于95%。  相似文献   
80.
心搏骤停及心率显著过缓是极危重的临床情况,如抢救不及时或无效则将导致死亡。为了提高其抢救成功率,我院从1983年5~8月期间曾对19例此类患者采用经胸壁穿刺或直视心脏穿刺法紧急按置心内膜微电极,进行体外心脏紧急起搏,取得了初步效果,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