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1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8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62篇
预防医学   6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50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31.
1病例 患者男性,43岁,已婚,病退工人,住院号0791,因冲动易激惹、乱语、间断失眠4年于.2006年1月在我院门诊就诊。经询问病史,患者从2002年3月无明显诱因出现性格改变,行为古怪,常为生活琐事而发怒,不顾单位纪律而我行我素,做事不计后果,还经常自言自语,无故殴打妻子。此后,患者症状逐渐加重,夜不入眠,无精打采,言语哕嗦,内容多与既往经历有关,干活丢三落四,  相似文献   
132.
目的:观察调胱固摄法对小儿遗尿的疗效。方法:采用调胱固摄法治疗16例小儿遗尿患者,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研究,观察治疗前后的效果。结果:治疗后痊愈率为56%,显效率为44%,总有效率为100%。结论:调胱固摄法治疗小儿遗尿具有可靠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3.
颤证,轻者仅有头摇或手足微颤;重者头部震摇大动,四肢颤抖不止,为临床较难治之证。笔者在近年临床中采用辨证施治方法治疗,均获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例一:李××,男,58岁,1984年11月17日初诊。主诉:上肢震颤一年余。该患者自去年春始发右上肢不自主的震颤,当时因不影响工作,未予注意。半年后症状加重,并  相似文献   
134.
股外侧皮神经炎,是一种多种原因引起的股外侧皮神经损害的大腿外侧皮肤感觉异常与疼痛综合征。我们采用针刺方法治疗本病28例,均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28例病人中,男性19例,女性9例,年龄在21~48岁之间;病程最短者17天,最长者6年。皮肤感觉主要以疼痛、麻木,烧灼感,痛温觉减退。皮肤感觉异常的最小面积3 x3om  相似文献   
135.
腰棘间韧带损伤,临床十分常见。多年来,我们采用针刺按摩的方法治疗本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资料较为完整的80例小结如下: 临床资料 80例中,男性56例,女性24例;年龄最大64岁,最小19岁;病程>2天~<1月者29例,>1月~<6月者17例,>6月~<12月者14例,>1年~<2年者12例,>2年~<5年者8例。临床表现均以腰痛为主,活动受限,伴有第4腰椎~第1骶椎棘  相似文献   
136.
电针五脏俞治疗急性格林-巴利综合征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电针五脏俞治疗急性格林-巴利综合征(GBS)的有效方法.方法:将49例GBS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与药物组,观察两组运动功能缺损评分的动态变化,病程1年时的后遗症、副反应及并发症.结果:在病程6个月内的临床过程针刺组与药物组比较,高峰期持续时间前者比后者缩短(P<0.05).在1月两组运动功能缺损评分比较中药物组较针刺组减低(P<0.05).结论:电针五脏俞治疗GBS疗效肯定,与对照组相比高峰期持续时间明显缩短.  相似文献   
137.
十二经脉"阳经长,阴经短"是王富春教授提出的经络理论观点.从阴阳属性,经脉循行,所属腧穴和原穴以及古代文献四个方面来阐述其理论观点.以此推动经络理论的创新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8.
古今医家青龙摆尾针法技术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古今医家青龙摆尾技术特点的对比分析,认为徐凤的青龙摆尾针法是最基本的行针方法,汪机在继承的基础上,提出在天部施术;李梃提出针尖朝向病所,行针配合九阳数补法;杨继洲提出补泻结合,寓补于泻;现代医家在继承的前提下,结合了九六补泻,开阖补泻,呼吸补泻等针法,对青龙摆尾技术进行了新的发挥.归纳古今各医家的观点,总结出青龙摆尾针法技术的三要素:如扶船舵,一左一右,慢慢拨动.  相似文献   
139.
张红石  王富春 《中国针灸》2006,26(5):378-380
目的:探讨脏腑辨证与配穴的关系。方法:通过了解合募配穴、俞原配穴及脏腑辨证的内涵,结合导师王富春教授多年的临床经验,分析脏腑辨证与俞原配穴、合募配穴之间的关系。结果:合募配穴与俞原配穴在治疗脏腑疾病时,收到较好疗效。结论:合募配穴、俞原配穴适用于脏腑病证,且在脏腑辨证的指导下治疗疾病具有临床疗效好、选穴少、患者易接受等特点。  相似文献   
140.
经络是"学说"还是"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富春  李铁 《中国针灸》2006,26(6):446-448
目的:明确经络理论的概念。方法:从学说和理论概念差异的对比入手,依据科学理论的实践性特征、抽象性特征和逻辑系统性特征,对经络理论的特点进行系统分析。结论:经络共有科学理论的各种特征,所以应该是科学理论。把经络定义为科学理论对于经络实质研究、针灸规范化研究和针灸学理论体系创新等方面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