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7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12篇
耳鼻咽喉   12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26篇
临床医学   74篇
内科学   467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175篇
预防医学   36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37篇
  2篇
中国医学   36篇
肿瘤学   1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67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32.
目的评价左心房线性消融术对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左心房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30例Carto系统标测指导下行左心房线性消融术的阵发性房颤患者,应用超声心动图测定其消融术前1~3d、术后3个月静息时窦性心律下左心房容积指标、二尖瓣口A波速度峰值(VA)及左心房射血力,分析消融术前后左心房功能的变化。结果消融术后反应左心房辅泵功能的指标左心房射血力、VA、左心房主动排空容积、左心房主动排空分数、左心房总排空分数显著下降,反应左心房管道功能的左心房管道容积增加,反应左心房储存功能的指标左心房总排空容积、左心房最大容积无明显变化。结论Carto系统标测下左心房线性消融术后左心房辅泵功能下降,管道功能增强,而储存功能无显著改变。  相似文献   
33.
目的比较尿激酶静脉溶栓联合冠状动脉(冠脉)介入治疗(PCI)术与直接PCI术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64例首次ST段抬高AMI(STelevationmyocarialinfarc-tion,STEMI)患者随机分为直接PCI组(直接PCI治疗)和联合PCI组(在尿激酶静脉溶栓基础上联合直接PCI治疗)。PCI术治疗前后行冠脉造影、心电图检查,观察梗死相关血管(IRA)前向血流,测定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临床试验(TIMI)血流、TIMI心肌灌注分级(TMPG),计算冠脉造影灌注积分(APS)和心电图ST段回落程度,评估心外膜血管和心肌灌注情况,对两组患者介入术前IRA通畅率、住院期间出血并发症、急性缺血事件发生率及出院前左心室功能进行比较。用线性回归分析评价ST段回落程度与APS的相关性。结果PCI术前联合PCI组冠脉再通率显著高于直接PCI组(68.8%比37.6%,P<0.05),其中完全再通率在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6.9%比21.9%,P<0.05);联合PCI组心肌再灌注率显著高于直接PCI组(71.9%比37.4%,P<0.01),其中完全心肌再灌注率在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6.9%比21.9%,P<0.05)。PCI术后两组IRA的TIMI血流3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0.6%比87.5%,P>0.05),但比较TMP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3.8%比75.0%,P<0.05),其中TMP3级有明显差异(65.6%比37.5%,P<0.05);联合PCI组APS10~12分(心肌完全再灌注)与直接PCI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介入治疗后出院前联合PCI组的LVEF值明显大于直接PCI组。联合PCI组ST段完全回落比例明显高于直接PCI组。线性回归分析评价ST段回落程度与APS之间有显著相关性(相关系数r=0.961,P<0.001),住院期间两组均无死亡病例、严重出血及急性缺血事件发生。结论联合PCI术较直接PCI术可获得更好的IRA开通、心肌组织和微循环灌注及心功能的明显改善。APS结合TIMI血流分级和TMPG可较好地完整评价心外膜血管和心肌灌注情况,并与心电图ST段回落程度有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Lasso标测导管指导下行节段性肺静脉电隔离术后心房颤动(房颤)早期复发和延迟愈合的相关因素。方法120例[男性104例,女性16例;平均年龄(50.4±8.9)岁]行节段性肺静脉电隔离术的房颤患者,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老龄(≥60岁)、性别、房颤类型、病史、合并高血压、左心房直径、射血分数、P波离散度、被隔离肺静脉数及手术时间与早期复发和延迟愈合的相关性。结果早期复发率为48.3%(58/120),左心房扩大(P=0.004)和老龄(P=0.033)与早期复发显著相关,左心房直径是早期复发的独立预测因素(OR=1.16,95%CI为1.04~1.28,P=0.005);延迟愈合率为29.3%(17/58),与延迟愈合显著相关的变量为:P波离散度(P<0.001)、左心房直径(P=0.016)、老龄(P=0.001)。P波离散度是延迟愈合的独立预测因素(OR=0.92,95%CI为0.87-0.97,P=0.005)。结论左心房扩大、老龄与肺静脉隔离术后房颤早期复发有关,左心房直径是早期复发的独立预测因素;P波离散度较小、左心房无扩大的低龄患者延迟愈合的可能性较大,P波离散度是延迟愈合的独立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35.
目的:评价肾交感神经刺激(Renal sympathetic nerves stimulation,RSNS)对全身交感神经系统的影响。方法12只成年杂种犬随机分为两组:假手术组(Sham组,n=6)和肾交感神经刺激组(RSNS组,n=6)。RSNS组经左肾动脉外膜给予持续2 h高频电刺激,刺激参数:频率20 Hz,脉宽0.1 ms,刺激强度随血压进行调整,以保持血压较刺激前升高10%;假手术组在左肾动脉附近寻找一处体表皮肤给予以同样2 h高频电刺激。分别于基础状态和2 h刺激末检测血压(BP)、心率(HR)、心率变异性(HRV)和血清去甲肾上腺素(NE)浓度。结果与基础状态比较,Sham组成年杂种犬2 h末BR、HR、交感神经活性和血清去甲肾上腺素浓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基础状态比较,RSNS可以明显提高成年杂种犬BR、交感神经活性和血清去甲肾上腺素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交感神经刺激可以明显提高全身交感神经系统活性。  相似文献   
36.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的发生、发展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导致心肌细胞受损、坏死,心功能障碍的结果。IRI与自主神经的激活关系密不可分。IRI中产生的各种理化因子激活交感神经传入纤维,而交感过度兴奋反过来也能加剧IRI,如此恶性循环。近年来多项研究发现,迷走神经刺激能保护心脏,减轻IRI。日后有望将迷走神经刺激作为常规治疗手段以减轻IRI的发生。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心力衰竭高血压、年龄、糖尿病和脑卒中(包括一过性脑缺血)(CHADS2)评分及改良CHADS评分对心房颤动(房颤)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对2010年7月至2012年3月在我院行射频消融术的93例房颤患者追踪随访12个月,术后1,3,6,9,12个月行12导联心电图或长程心电图检查,结合临床症状及心电图检查结果将其分为复发组(n=40)和未复发组(n=53),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消融术后房颤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93例房颤患者中持续性房颤35例(37.63%),随访12个月时复发40例(43.01%)。房颤复发组与未复发组在平均年龄(P<0.01)、年龄>70岁(P<0.05)、病史(P<0.05)、房颤类型(P<0.01)、左房内径(P<0.001)、左室射血分数(P<0.05)、血细胞比容(P<0.05)、是否伴心力衰竭(P<0.05)、是否伴高血压(P<0.01)、是否伴糖尿病(P<0.05)、是否有一过性脑缺血或脑卒中史(P<0.05)、术后是否服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CEI/ARB,P<0.01)、术后是否服用Ⅲ类抗心律失常药(P<0.05)、CHADS2评分≥1(P<0.001)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病史、房颤类型、左房内径、CHADS2评分≥1为房颤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病史长短:OR=1.16,P=0.020;左房内径:OR=1.17,P=0.025;房颤类型:OR=3.34,P=0.050;CHADS2评分≥1:OR=5.93,P=0.019)。进一步分析发现,CHADS2评分≥2、改良CHADS评分≥1、改良CHADS评分≥2亦为房颤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CHADS2≥2:OR=5.42,P=0.028;改良CHADS评分≥1:OR=6.64,P=0.015;改良CHADS评分≥2:OR=7.32,P=0.002)。截断点分析显示,CHADS2与改良CHADS均≥1时对房颤消融预后的预测价值最高,对CHADS2评分≥1与改良CHADS评分≥1预测房颤消融预后的灵敏度、特异度、曲线下面积进行比较发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0.775 vs 0.800、0.358 vs 0.377、0.708(95%CI 0.601~0.806) vs 0.711(95%CI 0.605~0.818),均P>0.05]。结论病史长短、左房内径、房颤类型、CHADS2评分≥1、CHADS2评分≥2、改良CHADS评分≥1、改良CHADS评分≥2均为心房颤动消融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且改良CHADS评分与CHADS2评分对房颤消融预后具有同等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38.
目的系统评价P波离散度(Pd)与阵发性心房颤动(PAF)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关系。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万方、维普、中国知网数据库中关于Pd与PAF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复发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依据纳入标准筛选文献后,采用Revman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7篇文献,中文4篇,英文3篇。经漏斗图检验,可能存在发表偏倚。Meta分析结果显示:复发组术前Pd值显著高于治愈组(MD=10.37,95%CI:4.71~16.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59,P=0.0003)。结论术前Pd高的PAF患者射频消融术后易复发,Pd可作为心房颤动复发的预测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39.
目的 观察Ghrelin对大鼠心肌梗死后电重构的作用.方法 将65只SD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n=15)和心肌梗死组(n=50).假手术组开胸后剪开心包腔,不结扎冠状动脉.心肌梗死组大鼠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制作心肌梗死模型.存活7d的大鼠随机分成Ghrelin干预组(n=17)和梗死对照组(n=17).Ghrelin干预组按Ghrelin 100 μg/kg的剂量皮下注射,2次/d.梗死对照组和假手术组皮下注射等量生理盐水.28 d后采用程控刺激进行在体电生理测定,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缝隙连接蛋白43(Cx43)的分布,免疫印迹法检测Cx43蛋白表达,实时定量PCR法检测Cx43 mRNA表达.结果 与梗死对照组相比,Ghrelin能显著降低室性心动过速(室速)的诱发率(P<0.05),心律失常评分也显著降低(P<0.05).与假手术组相比,梗死心肌内Cx43表达显著降低(P<0.05),Ghrelin干预使梗死周边心肌Cx43及其mRNA水平增加(P<0.05).结论 Ghrelin能改善心肌梗死后大鼠心脏的电生理学特性,增加心肌Cx43的表达,防止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可能对心血管系统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0.
李雪  江洪 《湖南中医杂志》2021,37(5):168-169,187
目的:观察芹黄素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沙土鼠脑保护作用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采用双侧颈总动脉夹闭手术法建立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沙土鼠模型,将其随机分为模型组、尼莫地平组(2 mg/kg)、芹黄素组(40 mg/kg)、假手术组,建模前1周开始腹腔注射给药,再灌注6h内记录各组神经症状并做卒中评分,再灌注6h后以免疫组化法测定脑组织海马CA1区核转录因子-κB(NF-κB)的表达.结果:芹黄素组和尼莫地平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沙土鼠的卒中评分、脑部海马CA1区N F-κB,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假手术组脑部极低的NF-κB表达相比,模型组沙土鼠海马CA1区NF-κB表达明显升高(P<0.01).结论:芹黄素可抑制核转录因子的激活,调控炎症因子表达,减轻脑部炎症反应,实现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沙土鼠的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