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0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9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54篇
临床医学   39篇
内科学   61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9篇
综合类   87篇
预防医学   31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8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10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61.
老年肾脏病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血小板在老年肾脏病患者的活化状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了180例老年肾脏病患者及30例健康自愿者外周血小板的膜糖蛋白CD62P、CD63、CD41和CD61的表达。结果:高血压肾病组、糖尿病肾病组、肾病综合征组和高尿酸血症肾病组CD62P、CD63的表达均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而尿毒症组CD62P和CD63的表达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各组CD41和CD61的表达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高血压肾病、糖尿病肾病、肾病综合征和高尿酸血症肾病患者的血小板活化均增强,而尿毒症期血小板活化功能低下。  相似文献   
62.
目的 :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血清IL - 18和可溶性sFas/可溶性sFas配体 (sFas/sFasL)的变化及相关性。方法 :采用ELISA检测 4 5例SLE患者和 18例正常人群血清中IL - 18,sFas及sFasL水平。结果 :SLE各组sFas/sFasL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P <0 .0 1) ,其中相对活动期sFas较相对缓解期明显增高 (P <0 .0 1) ,sFasL无明显差异 (P >0 .0 5 )。IL - 18水平在SLE患者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P<0 .0 1) ,相对活动期患者较正常对照组和相对缓解期患者差异显著 (P <0 .0 1) ,而相对静止期患者血清水平则与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差异 (P >0 .0 5 )。SLE患者和相对活动期患者血清IL - 18水平与sFas增高呈显著的正相关 (P <0 .0 1)。结论 :IL - 18,sFas及sFasL在SLE发病中有一定意义 ,IL - 18的变化与sFas表达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63.
根据党中央和中央军委关于军队建设指导思想实行战略性转变的决策,军队医院在确保完成军队收治任务的前提下,挖掘潜力,积极向社会开放,为人民群众医伤治病,取得了较好的效益,为国家采取多种形式办医找到了一些可取路子。为总结军队医院对社会开放的经验,更好地为社会服务,笔者拟对南京军区所辖医院对外开放形式作探讨性研究。  相似文献   
64.
当前医院深化改革应把握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65.
南京军区军事医学研究所50年科研课题及获奖成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通过对南京军区军事医学研究所立项课题和获奖成果分析,对科研管理提出了5点启示:(1)立项课题是获奖成果的基础和前提;(2)高素质科技人才是获奖的关键条件;(3)加大科技投入,完善科研支撑条件;(4)运用激励机制,调动科技人员积极性;(5)科技成果推广应用与转化是科研管理不可缺少的环节。  相似文献   
66.
目的: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中树突状细胞亚型绝对数,分析其与疾病活动程度的相关性。方法:荧光染色标记DC,流式细胞仪检测分析DC亚型绝对数,并分析与SLEDAI、dsDNA、C3、C4的相关性。结果:SLE患者外周血MDC(13630.50±2548.55)和PDC(9196.29±1837.75)较正常对照组(15859.18±2550.55和11362.5±2100.14)明显降低(P<0.05)。静止期MDC和PDC(14503.06±2165.74和9564.75±1748.62)较对照组无明显下降,活动期组两DC亚型(12466.33±2600.32和8514.67±1918.73)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0.01)。SLE患者外周血MDC和PDC与SLEDAI、dsDNA明显负相关(P<0.01),与C3、C4呈正相关(P<0.05)。结论:DC参与疾病的发生,其绝对数可反映SLE疾病活动程度。  相似文献   
67.
目的 为减轻患者痛苦,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方法 行Ⅰ期手术切除病灶, 解除梗阻,端端吻合。结果 43例中无吻合口漏发生。切口感染3例,占8.33%,出现粘连性肠梗阻2例,占5.56%,结论 梗阻时间短,水肿轻,主要脏器功能好,患者可行Ⅰ期手术和病灶,解除梗阻,行肠端端吻合术,术中吻合好,术后加强抗感染,支持疗法,可取得比较满意疗效。与择期结肠手术比较并发症发生切口感染率、吻合口漏发生率朊显  相似文献   
68.
 目的 观察卡铂碳包铁纳米笼壳聚糖纳米球 (C-Fe@CN-CN) 经肝动脉注射结合磁场引导下,在正常大鼠体内的组织分布情况。 方法 SD 大鼠 80 只,随机均分为卡铂组( A 组)和 C-Fe@CN-CN 结合磁场组( B 组)。肝动脉插管后, A 组注入卡铂溶液; B 组注入 C-Fe@CN-CN 分散液,以肝左叶为靶区,施加磁场 30 min 。分别于相应时间点采集标本,测定组织中卡铂浓度,观察 C-Fe@CN-CN 在各组织沉积情况。另将 C-Fe@CN-CN 用 99 Tc 标记后,观察体内放射性核素分布情况。 结果 B 组靶区肝卡铂峰浓度 (<>cmax)38.47 μg·g-1 ,为非靶区肝( 14.79 μg·g-1 )的 2.6 倍,为 A 组肝( 4.98 μg·g-1 )的 7.7 倍。 48 h 时 B 组靶区肝卡铂浓度 3.11 μg·g-1 ,为非靶区肝( 0.35 μg·g-1 )的 8.9 倍, A 组肝卡铂浓度已低于检测限。 B 组肾、脾和肺 <> c max 分别为 29.94 , 1.54 和 1.76 μg·g-1 , A 组分别为 37.78 , 2.14 和 2.34 μg·g-1 , 2 组差异有显著性。组织切片显示, C-Fe@CN-CN 聚集于靶区肝细胞间和肝窦中,非靶区肝内少见 C-Fe@CN-CN 的聚集, 其他 脏器内未见聚集的 C-Fe@CN-CN 。核素扫描显示,放射性核素浓集于靶区肝, 其他 脏器分布很少。 结论 C-Fe@CN-CN 在体内具有良好的磁靶向性和缓释性,能选择性聚集于磁靶区的细胞间隙,平稳释放药物,成倍提高靶区药物浓度,延长维持时间,同时显著性降低 其他 器官的药物浓度。  相似文献   
69.
目的:流式细胞术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T细胞表面Fas表达水平,探讨其用于评价疾病活动指数和疗效的价值。方法:对36例活动期SLE患者和18名正常人群,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T细胞Fas表达和凋 亡率。对SLE患者分别给予泼尼松、甲泼尼龙、环磷酰胺冲击治疗,在入院3 d内、出院时(平均住院天数为22.6 d)、出院后4周分别检测T细胞Fas表达(Fas+T)。结果:活动期SLE患者T细胞表面Fas表达与T细胞凋亡率和SLEDAI之间,具有明显正相关P<0.01),皮质类固醇或免疫抑制剂治疗活动期SLE患者后,出院时T细胞表面Fas 表达(Fas+T)明显升高;出院后4周复诊时呈下降趋势。结论:SLE 患者T细胞表面Fas表达上调,由Fas介导的T细胞凋亡增强,刺激机体产生抗dsDNA等多种自身 抗体,可能是SLE免疫功能紊乱的主要原因。T细胞表面Fas密度可能是评价SLE疾病活动性和 临床疗效的主要参数。  相似文献   
70.
目的 探讨高糖等不同刺激或抑制剂对肾小球系膜细胞膜表达细胞周期负控 p2 7的影响。方法 不同浓度糖 (5.5 mmol/ L和 2 5mmol/ L)、ET1 (1 0 - 7mol/ L)、IL1 3(1 0 ng/ ml、1 0 0 ng/ ml)作用于培养的系膜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系膜细胞 p2 7表达水平。结果  5.5mmol/ L浓度组在不同时间 p2 7表达为 5.1± 0 .94和 3.84± 0 .81 ,较对照组明显降低 (P<0 .0 0 1 ) ;而 2 5 mmol/ L浓度组在不同时间 p2 7表达为 2 6.82± 3.1 5和30 .88± 3.68,较对照组明显升高 (P<0 .0 1 ,P<0 .0 5)。ET1刺激 1 4 h和 1 8h后 p2 7的表达百分率分别为 1 4 .76± 1 .49和 1 2 .1 8± 1 .30 ,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明显差异 (P<0 .0 5,P<0 .0 5)。 IL1 3 1 0 ng/ ml浓度组和 IL1 3 1 0 0 ng/ ml浓度组 p2 7表达为 46.74± 3.2 5和 2 3.8± 2 .56,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 (P<0 .0 0 1 ,P<0 .0 5) ,不同浓度组之间有显著差异 (P<0 .0 1 )。结论 细胞周期调节负控蛋白 p2 7在调节系膜细胞增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