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1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9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54篇
临床医学   39篇
内科学   61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9篇
综合类   87篇
预防医学   31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8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10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目的:总结胰岛移植过程中胰岛培养的研究现状,为利用胰岛培养准备更多更好的胰岛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资料来源:以计算机检索Medline和Pubmed数据库1994-01/2007-01与胰岛培养相关的文章,检索词为“isle,tculture”,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计算机检索CNKI中国全文数据库1994-01/2007-01与胰岛培养相关的文章,检索词为“胰岛,培养”,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纳入标准:①与胰岛培养相关的文章。②1994年以后发表的文章。排除标准:Meta分析类文章。资料提炼:共检索到1384篇与胰岛培养相关的文章,入选33篇。对所检索文章的相关信息加以综合概括,其中关于胰岛培养中基础培养基、培养添加物、培养温度、密度等方面的文章18篇,关于胰岛培养新尝试的文章12篇。资料综合:将胰岛培养后再行移植有一定优势,包括降低免疫原性和为术前准备赢得时间等。目前对于挑选合适培养基及其添加物,调整合适培养温度、培养密度以及保护胰岛的活性等都有了比较深入细致的研究;同时很多学者开始尝试一些新的方法延长胰岛培养时间,改善胰岛功能,包括加入细胞外基质、与其他细胞共培养、选用微重力系统培养以及利用胶囊包裹培养等均显示良好的效果。结论:虽然胰岛培养可能会影响胰岛的活性和功能,但随着对胰岛生理和病理生理特性研究的深入,新的技术方法可将这些影响降到最低。胰岛培养给临床实践带来的便利是其最大的优势,加强胰岛培养的研究与应用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用阿苯达唑治疗人体包虫病102例,服药前后用超声显像和X线检查,观察包虫囊肿的大小及形态变化,随访0.5—3.5年。治愈率为26.5%。好转率55.9%,无效率17.6%.肺包虫病治愈率明显高于肝包虫病。肝包虫病患者中,以单纯型囊肿,直径在6cm以下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L-精氨酸(L-Arg)对哮喘气道重构大鼠气道平滑肌细胞(ASMC)的细胞周期分布及细胞周期调节蛋白(CCRP)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L-Arg体内干预哮喘大鼠ASMC增殖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实验分成对照组、哮喘组、L-Arg组,建立大鼠哮喘气道重构模型,检测血清NO-2/NO-3含量、肺内支气管内管壁和平滑肌层厚度及ASMC核数、ASMC的细胞周期分布以及ASMC内细胞周期素E(cyclin E)、cyclin A、cyclin B、蛋白27kip1(P27kip1)的表达.结果 哮喘组大鼠支气管内管壁、平滑肌层的厚度和ASMC数目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L-Arg组大鼠支气管内管壁的厚度、平滑肌层的厚度和ASMC数目显著小于哮喘组(P<0.05).哮喘组血清一氧化氮(nitricoxide,NO)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L-Arg组血清NO水平显著高于哮喘组(P<0.01).哮喘组G0/G1期ASMC比例及P27kip1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G2/M+S期ASMC比例及cyclin E、cyclin A和cyclin B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L-Arg组G0/G1期ASMC比例及P27kip1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哮喘组(P<0.05),G2/M+S期ASMC比例及cyclin E和cyclin A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哮喘组(P<0.05).结论 L-Arg通过调控CCRP的表达水平阻滞细胞从G1期进入S期而抑制哮喘ASMC的增殖.  相似文献   
5.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T淋巴细胞PTA1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血小板和T细胞活化抗原1(PTA1)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外周血T淋巴细胞的表达及其与SLE活动相关性,探索活化T细胞在SLE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双色直接荧光标记,流式细胞仪分析27例(其中活动期13例,非活动期14例)SLE患者和30名健康志愿者的CD3,CD4,CD8淋巴细胞,在植物血凝素(PHA)刺激下PTA1(CD226)表达,同时检测SLE患者抗dsDNA抗体,C3和C4补体,疾病活动度用SLEDAI记分,结果:SLE患者组CD3,CD4,CD8淋巴细胞上PTA1表达率均高于正常对照组,CD3上PTA1表达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活动期SLE组CD3,CD4,CD8细胞上PTA1表达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和非活动期SLE组(P<0.01),而非活动期SLE组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SLE患者CD3,CD8细胞PTA1表达与SLEDAI,抗dsDNA抗体之间呈正相关,与C3,C4补体水平呈负相关,CD8细胞PTA1表达与SLEDAI,抗dsDNA抗体,C3,C4补体水平呈直线相关(P<0.05),结论:SLE患者存在T细胞亚群异常活化,活动期SLE淋巴细胞PTA1表达增高,SLE患者CD8细胞PTA1表达异常与SLEDAI,抗dsDNA抗体,C2和C4补体之间有明显相关,CD8细胞活化程度与SLE疾病程度有关,PTA1可能参与了SLE的免疫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6.
世界范围内,糖尿病患病率呈急剧上升趋势,而Ⅰ型糖尿病的患病率每年就增加约2%~5%.Ⅰ型糖尿病是由于T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破坏β细胞而引起,胰岛β细胞功能持续恶化是一种不可逆的过程.因此,科学家们将目光投向了替代和恢复胰岛β细胞功能治疗上.虽然胰岛细胞移植可以纠正Ⅰ型糖尿病患者的代谢紊乱,在短时间内达到停用胰岛素的目的,但在胰岛移植治疗的各个环节上仍面临供体缺乏、免疫排斥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检测T淋巴细胞的细胞周期分布及其细胞周期调节蛋白(CCRP)的表达,探讨发作期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患者T淋巴细胞过度活化、增殖的调控机制.方法采用碘化丙啶DNA染色法应用流式细胞仪分析30例发作期哮喘患者(哮喘组)及20名正常人(正常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的细胞周期分布;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应用流式细胞仪同步测定相应T淋巴细胞内CCRP、依赖激酶抑制蛋白(P27kipl)、细胞周期蛋白E(cyclin E)、cyclin A、cyclin B的表达水平.比较哮喘患者和正常人上述指标的差异.结果哮喘组S期、S+G2/M期的T淋巴细胞百分率分别为(18±9)%和(25±10)%,对照组分别为(5±4)%、(11±6)%,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均<0.01);哮喘组G0/G1期的T淋巴细胞百分率为(76±10)%,对照组为(90±6)%,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哮喘组T淋巴细胞内P27kipl的表达水平为 (4.0±2.4)%,对照组为(6.7±4.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哮喘组cyclin E、cyclin A、cyclin B的表达水平分别为(25±24)%、(9±7)%、(6.4±5.9)%,对照组分别为(6±5)%、(4±4)%、(3.4±1.6)%,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1).结论 T淋巴细胞内CCRP异常表达与发作期哮喘患者T淋巴细胞过度活化、增殖有关,将CCRP作为调控靶点,可望成为治疗哮喘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不同途径移植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对小鼠糖尿病的治疗效果。方法:利用增强绿色荧光蛋白和萤光素酶报告系统(EGFP/Luc)标记hUCMSCs,通过胰腺包膜下途径或尾静脉途径将携带萤光标记的hUCMSCs移植到链脲霉素诱导的糖尿病模型小鼠体内。移植后利用萤光素酶报告基因追踪hUCMSCs在活体内的迁移和定位;组织学检测小鼠胰岛形态变化;功能学实验动态检测小鼠血糖、血清胰岛素水平和糖耐量。结果:活体生物发光成像显示胰腺包膜下途径移植的hUCMSCs主要定位于胰腺,尾静脉途径移植的hUCMSCs主要定位于肺,仅少量细胞向胰腺部位迁移。组织学检测发现,胰腺包膜下途径移植的小鼠胰岛边界清晰,无炎症细胞浸润;而尾静脉途径移植的小鼠胰腺组织有少量炎症细胞浸润和纤维化形成。功能学检测发现胰腺包膜下移植较尾静脉移植降低小鼠血糖作用显著,血糖可降至接近正常水平,且血清胰岛素水平明显升高,葡萄糖的调节能力显著增强。结论:移植途径对hUCMSCs治疗糖尿病的效果有影响。胰腺包膜下移植在降低小鼠血糖、升高胰岛素水平及改善胰岛功能方面均优于尾静脉移植。  相似文献   
9.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thematosus,SLE)是典型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学特征为体内大量自身抗体的产生,最近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这些自身抗体的产生与SLE病人体内淋巴细胞凋亡系乱有关,Fas和FasL作为凋亡的抑制子和诱导因子,IL-18则可直接增强FasL介导的Th1细胞毒ELISA检测了45例SLE患者血清中IL-18和sFas 及sFasL水平,以探讨IL-18和Fas/FasLd SLE发病中的作用机制及IL-18和Fas/FasL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胰岛干细胞转分化胰岛样细胞与天然胰岛功能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目前在胰腺干细胞体外转分化为胰岛样细胞的转化效率,转分化胰岛样细胞的成熟度,能否代替天然胰岛的功能等问题上存在争议.实验将分离纯化、扩增的大鼠胰腺导管上皮细胞,并诱导分化为胰岛样细胞团,与天然胰岛功能进行比较.方法:实验于2004 07/2005-04在暨南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暨深圳市人民医院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实验室完成.实验选用SD大鼠10只,采用差异性贴学、低血清培养等方法纯化大鼠胰腺导管上皮细胞,以免疫组织化学方法鉴定后,在含exendin-4、角质细胞生长因子、尼克酰胺等细胞因子和葡萄糖的培养基中,将其转分化为胰岛样细胞团.以DTZ染色和胰岛素免疫荧光染色鉴定.分离纯化SD大鼠天然胰岛,对胰岛样细胞团与天然胰岛进行葡萄糖刺激试验,检测培养液上清液中胰岛素和C肽的水平.结果:①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从大鼠胰腺导管上皮细胞分离纯化的细胞呈CK-19染色阳性,PDX-1染色阴性,表明为胰腺干细胞.诱导4周后,细胞逐渐汇聚成胰岛样细胞团,免疫荧光染色为阳性,证明有胰岛索分泌.②葡萄糖刺激实验显示,在低糖和高糖刺激下,胰岛样细胞团胰岛素的分泌量约为天然胰岛的1/30和1/35,C肽分泌量为天然胰岛的1/32和1/26.结论:目前胰腺干细胞体外转分化为胰岛样细胞的成熟度与天然胰岛仍然存在较大差别,其在功能仅为天然胰岛的1/30~1/3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