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20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探讨深度手足烧伤创面的处理及修复方式。方法 13例手足深度烧伤Ⅰ期切痂扩创后采用封闭负压引流技术(VSD)处理7~10天;Ⅱ期采用腹部带蒂皮瓣移植修复手部创面9例,股前外侧游离皮瓣移植修复足背创面4例。结果经VSD持续使用7~10天后,13例患者手足创面干净,无分泌物,肉芽新鲜,神经、肌腱、骨、关节组织部分或全部为肉芽组织覆盖,创面培养无细菌生长;9例腹部带蒂皮瓣移植全部成活;4例股前外侧皮瓣移植除1例因静脉回流受阻皮瓣远端出现部分坏死,经换药肉芽创面植皮修复外,其余皮瓣均成活。随访6~12个月,皮瓣外观稍显臃肿,手足功能良好。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能清洁创面,刺激肉芽生长,改善创面微循环,为皮瓣移植创造有利条件。VSD结合皮瓣移植能及时覆盖手足深度烧伤后软组织缺损伴神经、肌腱、骨及关节等外露组织,保护了手足功能。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空芯螺钉治疗距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对16例距骨骨折患者应用空芯螺钉手术治疗。结果16例均获随访,时间6个月~2年6个月。骨折愈合12例,愈合时间8~42周,为:Ⅰ型3例均愈合,Ⅱ型6例愈合5例,Ⅲ型5例愈合3例,Ⅳ型2例愈合1例。无菌性坏死4例:Ⅱ型1例,Ⅲ型2例,Ⅳ型1例。按Kenwright功能标准:优7例,良5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75%。结论空芯螺钉治疗距骨骨折固定确切,易操作,是一种实用的内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33.
目的 讨论右美托咪定镇静对行机械通气脓毒症患者炎症因子的影响。 方法 选择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需要机械通气治疗的脓毒症患者9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右美托咪定组,48例)和B组(咪唑安定组,48例),分别采用右美托咪定和咪达唑仑镇静,比较2组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IL-1)、白介素-6(IL-6)水平。 结果 2组间性别、年龄、APACHE Ⅱ评分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前2组患者TNF-α、IL-1、IL-6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B组患者比较,A组患者第1天TNF-α水平明显降低(P<0.01),第1天IL-1、IL-6水平均明显降低(均P<0.05),第3天TNF-α、IL-1、IL-6水平均明显降低(均P<0.05),第5天IL-1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B组比较,A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发生率较低(P<0.05)。2组患者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SOF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右美托咪定镇静能降低机械通气脓毒症患者炎症反应,降低MODS发生率。   相似文献   
34.
目的观察脂多糖(LPS)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EPCR)和核因子-B(NF-B)的表达,并探讨参附注射液对其的干预作用。方法分别在12、24及48h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蛋白免疫印迹技术测定正常对照组、LPS组、参附干预组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PCRmRNA、蛋白及NF-B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LPS(24h)组EPCRmRNA、EPCR蛋白表达水平均低(均〈0.01),LPS(48h)组EPCRmRNA、EPCR蛋白表达水平亦均低(均〈0.05);与LPS(24h)组比较,正常对照组、参附(12h)组EPCRmRNA、EPCR蛋白表达水平均高(均〈0.01),LPS(12h)组、参附(24、48h)组EPCRmRNA、EPCR蛋白表达水平亦高(均〈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LPS(24h)组NF-B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增高(〈0.01),LPS(48h)组NF-B蛋白表达水平亦高(〈0.05);与LPS(24h)组比较,正常对照组、参附(12、48h)组NF-B蛋白表达水平均低(均〈0.01),LPS(12h)组、参附(24h)组NF-B蛋白表达水平亦低(均〈0.05)。结论 LPS可以从基因、蛋白水平减少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上EPCR的表达,可能是通过NF-B途径实现的;参附注射液可以调节LPS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上EPCR的表达的影响,从而对脓毒症起到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35.
跟腱损伤是临床上一种较常见的运动创伤,在最常见的肌腱断裂中居第三位。据文献统计,跟腱损伤的发病率为0.18‰,而且在逐渐上升。有关跟腱断裂的报道从20世纪50年代以后逐渐增多。在运动过程中,特别是踏跳的瞬间,跟腱易发生断裂,多见于竞技项目的运动员。跟腱损伤后病人需要较长时间的休息,不能参加体育运动,并且带来经济损失和健康并发症。因此,跟腱损伤的治疗和康复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36.
神经节苷脂治疗重型颅脑损伤69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神经节苷脂(GM-1)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运用效果及其机制.方法 将我院自2002年来接诊的132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9例)和对照组(6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神经节苷脂.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颅内压低,重度脑水肿发生率降低,昏迷时间缩短,10 d后治疗组CCS分值较对照组提高,远期综合生活质量提高.结论 GM-1治疗组可以降低重型颅脑损伤病人脑水肿发生率降低,缩短昏迷时间,降低伤残率,促进病人神经功能恢复,改善预后,提高恢复良好率.  相似文献   
37.
1996~ 2 0 0 0年 ,我院采用加压滑动鹅头钉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 32例 ,取得良好的疗效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32例 ,男 2 3例 ,女 9例。年龄 2 9~ 73岁 ,平均 5 8.1岁。右侧 19例 ,左侧 13例。受伤至诊疗时间最短 3h,最长 72 h,平均 18h。按 Boyd骨折分型 [1 ] : 型 11例 , 型 3例 , 型 15例 , 型 3例。受伤原因 :行走滑跌 15例 ,车祸 12例 ,高空坠落伤 5例。1.2 治疗方法1.2 .1 术前准备 凡有错位嵌插移位或髋内翻畸形者 ,术前行股骨髁上外展位骨牵引 ,重量 5~ 8kg,3~ 5 d后床头摄片 ,检查骨折对位对线情…  相似文献   
38.
背景:采用骨软骨移植系统关节镜下行自体骨软骨移植术,利于骨软骨移植成活并成熟愈合,愈合时间较短,临床功能恢复好而快,是一种安全而短期即见效的临床治疗方法.目的:评价关节镜下自体骨软骨移植技术治疗股骨软骨损伤的远期临床疗效.设计、时间及地点:病例随访分析,于2002-04/2008-12在韩国首尔NOW医院膝关节外科中心和青岛市市立医院(中国海洋大学附属医院)完成.对象:股骨软骨Ⅳ级损伤患者34例,28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48个月,男17例,女11例,其中双膝1例,平均年龄43岁.方法:采用骨软骨移植系统在关节镜下行股骨软骨Ⅳ级损伤自体骨软骨移植术.供区骨软骨移植块取自股骨髁间窝上、外侧骨软骨区,骨软骨取出器套筒要完全垂直软骨面和骨面,每个大小为7~9 mm(直径)×13~15 mm(深度),通过套筒把骨软骨移植块垂直骨洞植入受区-股骨软骨损伤区,使骨软骨移植块完整无间隙镶嵌于骨洞内,软骨面恰好平周围软骨面.主要观察指标:患者Lysholm评分、IKDC评价及MRI检查.结果:Lysholm评分由术前的47.6提高到术后的90.6(P<0.01),24例临床疗效为好与优.IKDS评价有26例患者术后平均5.8个月恢复到受伤前的正常生活或运动水平,1例失败由于术后早期运动所致.术后4个月ICRS评价显示受区软骨完全成熟成活,与周边正常软骨融为一体,供区表面见软骨覆盖,其中央区为正常软骨,周边区为未成熟软骨,再生的软骨与周边软骨发生愈合.12例术后1年复查了MRI,其中11例显示软骨修复良好,受区软骨厚度及MRI信号与周围软骨一样,骨质与周边骨质完全愈合,供区中央区有正常软骨生成,骨洞完全被新生成的骨质填充,其周边是厚度均一的皮质骨,中央区是密度均一的松质骨.结论:关节镜下自体骨软骨移植技术是治疗股骨髁及股骨滑车Ⅳ级软骨损伤一种安全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供区和受区是否能长期维持正常或接近正常的结构和功能,还需进一步长期的随访和研究.  相似文献   
39.
40.
目的 研究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CRRT)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按照平行对照设计原理,将70例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和CRRT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CRRT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行CRRT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治疗前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评分、C反应蛋白(CRP)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对照组、CRRT组A-PACHEⅡ评分分别为(16.85±2.01)分、(11.52 ±1.85)分,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76,P<0.05);CRP水平分别为(23.77±4.15) mg/L、(11.98±2.04) mg/L,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93,P<0.01);对照组、CRRT组ICU住院时间分别为(19.92 ±2.28)d、(12.73±1.95)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13,P<0.05);对照组病死率为45.1%,高于CRRT组的14.3%(x2=7.000,P<0.01).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早期行CRRT治疗,能降低SAP患者的ICU住院时间,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