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78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20篇
药学   21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4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31.
我国煤矿高温矿井摸底调查情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全国煤矿高温矿井基本情况。方法对全国26个产煤省(市、区)煤矿高温矿井的数量、分布地区、高温治理措施情况等进行了调查。结果目前全国共有62处高温矿井,分布在13个省区,主要在华东和华中,占全国高温矿井数的87.1%;从业人员339 231人,其中接触高温的有43 031人,占12.7%。结论我国煤矿高温矿井问题突出,职业危害严重,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32.
目的探讨经颧弓颞下硬膜间入路切除颅中窝海绵窦区肿瘤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颅中窝海绵窦区肿瘤的病例资料,均采用经颧弓颞下硬膜间入路治疗。结果肿瘤全切除13例,次全切除2例。术后病理:三叉神经鞘瘤14例,脑膜瘤1例。术前症状改善或无明显变化13例,加重2例,术后出现新增脑神经麻痹2例。随访时间3个月~3年,全部病例未见肿瘤复发。无死亡病例。结论经颧弓颞下硬膜间入路切除颅中窝海绵窦区肿瘤术野显露佳,对神经、血管、脑组织的保护较好,可作为此区域神经鞘瘤的首选方案。  相似文献   
133.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SPRY4-IT1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以及对胶质瘤细胞系U87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我科40例胶质瘤手术标本(包括肿瘤组织和瘤周组织),荧光实时定量PCR(qRT-PCR)检测40对标本中SPRY4-IT1的表达情况;用慢病毒介导shRNA干扰SPRY4-IT1表达后,分别采用CCK-8法、流式细胞仪和Transwell法检测其对细胞增殖、凋亡和迁移的影响。结果 SPRY4-IT1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量为11.73±0.55,高于瘤周组织的9.14±0.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RY4-IT1表达被干扰后,胶质瘤细胞株U87迁移能力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细胞增殖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凋亡变化亦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PRY4-IT1在胶质瘤组织中高表达,并且能促进U87细胞迁移,可能成为胶质瘤诊断和判断预后的重要分子标记物。  相似文献   
134.
张岩松  刘宏毅 《浙江肿瘤》2000,6(4):214-215
目的:研究脑胶质母细胞瘤中端粒酶活性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端粒重复序列扩增-银染法检查了25例胶质母细胞瘤的端粒酶活性。结果:25例胶质母细胞瘤组织标本中有17例端粒酶活性阳性(68%),阳性患者存活时间(7.3个月)明显短于阴性患者(13.6个月)。结论:端粒酶活性可作为胶质母细胞瘤一个重要的生物学指标,用来判断其恶性程度和病人的预后情况。  相似文献   
135.
胃癌术中腹腔灌洗液的CEA mRNA的检测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探索建立一种较敏感的检测胃癌手术时腹腔灌洗液中游离癌细胞的方法。方法 应用实时荧光逆转录 -多聚酶链反应 (RT PCR )方法定量检测 65例胃癌术中腹腔灌洗液的CEA mRNA ,同时用腹腔冲洗细胞学方法 (PLC )涂片寻找癌细胞。设 5例良性胃疾病的术中腹腔灌洗液及5例健康志愿者血液为阴性对照。结果  (1)良性胃病组和对照组CEA mRNA均为阴性 ;(2 )胃癌组中RT -PCR方法检测游离癌细胞的阳性率为 47.7% ,无假阳性 ;而PLC的检出率仅为 12 .3 %。胃癌组中CEA mRNA阳性率与肿瘤浸润深度、病理分期 (I II和III IV期 )、有无腹膜转移均有明显相关性 (均P 0 .0 5 )。结论 实时荧光RT PCR较PLC方法检测胃癌患者腹腔灌洗液中的游离癌细胞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及特异性 ;游离癌细胞的存在和肿瘤临床病理因素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6.
目的 研究人类脑肿瘤中端粒酶的表达情况,探讨端粒酶活性与恶性脑肿瘤发生和发展的关系。方法 采用TRAP-银染法检测37例脑肿瘤组织和4例正常脑组织中的端粒酶活性。结果 37例脑肿瘤组织标本中,16例有端粒酶活性的表达,阳性率为43.2%;4例正常脑组织中均未检测到端粒酶活性。结论 端粒酶活性的表达与脑肿瘤的恶性程度密切相关,有可能成为恶性脑肿瘤的一个重要标志物。  相似文献   
137.
目的研究人类脑肿瘤中端粒酶的表达情况,探讨端粒酶活性与恶性脑肿瘤发生和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TRAP—银染法检测37例脑肿瘤组织和4例正常脑组织中的端粒酶活性。结果37例脑肿瘤组织标本中,16例有端粒酶活性的表达,阳性率为43.2%;4例正常脑组织中均未检测到端粒酶活性。结论端粒酶活性的表达与脑肿瘤的恶性程度密切相关,有可能成为恶性脑肿瘤的一个重要标志物。  相似文献   
138.
幕上下联合经部分迷路-岩尖入路的显微解剖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研究幕上下联合经部分迷路-岩尖入路(PLPATT)的操作方法、暴露范围及相关解剖结构,并与迷路后经岩骨入路(RLPA)相比较。方法在3×40倍手术显微镜下,按照RLPA和PLPATT两种方法逐层详细解剖16例32侧尸头标本,测量乙状窦前、颞叶下方的暴露范围以及斜坡陷凹的暴露角度。结果采用PLPATT能够充分暴露岩斜区,且明显增加了术野水平方向暴露的范围:右侧(10.7±1.8)mm,左侧(11.4±2.1)mm;及垂直方向的暴露范围:右侧(10.2±0.9)mm,左侧(9.8±1.2)mm。同时扩大了斜坡陷凹的操作视角(右侧增加41.4°,左侧42.2°)。结论PLPATT将迷路后入路和颞下入路合并为一个宽大的手术空间,可以从多个角度观察中上斜坡,并且能够保留病人听力。  相似文献   
139.
目的:明确胶质瘤及患者脑脊液(CSF)中端粒酶的活性表达情况。方法:采用TRAP(telomeric repeat amplification protocol)法检测50例胶质瘤、3例转移瘤及17例肿瘤端粒酶呈阳性患者CSF中端粒酶活性表达情况,统计学处理要用X^2检验。结果:(1)肿瘤端粒酶;胶质瘤(WHO分级)中阳性率为22/50(44.0%),其中Ⅰ级为3/16(18.8%),Ⅱ级为3/12(25.0%),Ⅲ级为9/14(64.3%),Ⅳ级为7/8(87.5%),3例转移性瘤端粒酶活性检测为3/3(100%)。胶质瘤分级越高,端粒酶活性出率就越高(P<0.005),25例Ⅲ级以上恶性肿瘤中(包括转移性低分化癌)19例端粒酶活性表达阳性(76.0%),明显高于Ⅱ级以下胶质瘤(6/28,21.4%,P<0.005)。(2)CSF中端粒酶的活性;6例术前、17例术后采取脑脊液(包括5例术前曾采取CSF的患者,其切除的肿瘤中端粒酶检测均为阳性)端粒酶检出率分别为3/6(50.0%)和2/17(70.6%)。3例术前CSF呈阴性的患者,检测2例术后CSF呈阳性。结论:(1)端粒酶可能是新的恶性脑肿瘤的瘤标;(2)检测脑脊液中端粒酶的活性应作为脑胶质瘤诊断的辅检查,以便早期发现恶性胶质瘤或判断肿瘤的恶性程度。(3)对首次基本全切,短期内复发的胶质瘤或怀疑为脑转移瘤的患者应行CSF端粒酶检测;(4)手术是促进恶性脑肿瘤扩散和转移的主要因素之一,提示恶性脑肿瘤患者术后有必要进行化疗和(或)放疗,甚至是包括脑和脊髓的全中枢系统的放疗;(5)脑脊液端粒酶的检查优于细胞学检查。  相似文献   
140.
目的探讨大脑镰旁脑膜瘤的MRI特点和显微手术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大脑镰旁脑膜瘤的诊断和治疗。结果24例MRI检查均有不同程度瘤周水肿,T1加权像呈稍低或等密度信号,T2加权像呈稍高或等密度信号,增强扫描肿瘤明显强化,11例有“硬膜尾征”。3例颅骨侵犯。所有患者均采用显微手术治疗,SimpsonⅠ级切除19例,Ⅱ级切除5例。随访10个月至8年,无肿瘤复发。结论MRI是目前诊断大脑镰旁脑膜瘤首选的方法,对手术入路的选择及术中并发症的预防有指导意义。显微手术明显提高大脑镰旁脑膜瘤的全切除率,减少残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