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07篇
  免费   262篇
  国内免费   191篇
耳鼻咽喉   61篇
儿科学   14篇
妇产科学   15篇
基础医学   173篇
口腔科学   136篇
临床医学   872篇
内科学   408篇
皮肤病学   57篇
神经病学   110篇
特种医学   206篇
外科学   551篇
综合类   1503篇
预防医学   766篇
眼科学   55篇
药学   573篇
  6篇
中国医学   617篇
肿瘤学   137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83篇
  2022年   90篇
  2021年   75篇
  2020年   130篇
  2019年   126篇
  2018年   126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94篇
  2015年   84篇
  2014年   214篇
  2013年   235篇
  2012年   279篇
  2011年   308篇
  2010年   284篇
  2009年   315篇
  2008年   326篇
  2007年   309篇
  2006年   313篇
  2005年   268篇
  2004年   284篇
  2003年   281篇
  2002年   259篇
  2001年   222篇
  2000年   204篇
  1999年   201篇
  1998年   126篇
  1997年   142篇
  1996年   123篇
  1995年   84篇
  1994年   86篇
  1993年   56篇
  1992年   66篇
  1991年   57篇
  1990年   54篇
  1989年   39篇
  1988年   43篇
  1987年   34篇
  1986年   31篇
  1985年   28篇
  1984年   20篇
  1983年   16篇
  1982年   17篇
  1981年   17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5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3篇
  1965年   3篇
  1964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991.
目的探讨中国人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hereditary nonpolyposis colorectal cancer,HNPCC)家系中MSH6基因胚系突变。方法采用PCR-直接测序的方法检测39个无胚系MSH2及MLH1基因突变、符合不同临床标准的中国人HNPCC家系先证者MSH6基因各外显子胚系突变;对137名正常人胚系基因组DNA进行错义突变相应外显子的测序分析。应用Envision二步法检测有突变的先证者肿瘤组织MSH6蛋白表达。结果在39个HNPCC先证者中共发现6个MSH6基因的胚系突变,分别位于第4、6、9和第10外显子;突变类型为4个错义突变、1个无义突变、1个剪接区的插入突变;对4个错义突变的相应外显子的测序分析显示:137名正常人胚系基因组DNA5例具有第6外显子1163密码子处的c.3488A>T的错义突变,约占3.65%(5/137),为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其余错义突变在正常人群中均未发现。在6例有MSH6基因胚系突变家系的肿瘤组织中免疫组化染色除1例为SNP的肿瘤组织MSH6蛋白阳性表达外,其余均为阴性表达。经过查询国际HNPCC突变数据库及SNP数据库证实上述突变中5个为国际上尚未报道的病理性突变,1个为新发现的SNP。结论MSH6基因胚系突变在符合不同临床标准的中国人HNPCC中均起一定作用,对无MSH2及MLH1基因胚系突变的先证者行MSH6基因胚系突变的测序分析对确诊HNPCC家系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992.
目的 探讨TH1类细胞因子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2(IL-2)对结核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分泌MCP—1的影响。方法 将12例结核患者和8例健康人PBMCs在LPS诱导前,用IL2、IFN-γ进行预刺激1h,采用ELCSA法检测各组培养上清液中MCP—1的水平。结果 与单纯用LPS组相比,加入IL-2、IFN-γ能明显上调结核患者及健康人PBMC的MCP—1分泌,且呈现浓度依赖性,两者联用具有协同效应。结论 TH1类细胞因子IL-2、IFN—γ通过上调MCP—1,使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向炎症部位趋化,参与组织炎症及肉芽肿形成,从而发挥保护性的免疫效应。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探讨分析舒芬太尼联合地佐辛在上腹部手术后自控镇痛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方便选取该院自2015年1月—2016年12月这一段期间内收治的需行上腹部手术的患者122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以随机对照分组法将其平均分成两组,一组作为观察组,一组作为对照组,各61例,两组均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术中注射昂丹司琼,于手术结束前10 min时,对观察组采用舒芬太尼+地佐辛+昂丹司琼行自控静脉镇痛,对照组采用舒芬太尼+昂丹司琼行自控静脉镇痛,分别在术后2、6、12、24、48 h时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镇静评分、自控镇痛次数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术后2、6 h及术后12 h时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均呈显著上升趋势(P<0.05);术后24 h和术后48 h时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均呈显著下降趋势(P<0.05);术后2、6、12、24、48 h时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术后2、6、12 h及术后24 h时两组患者的镇静评分均呈显著上升趋势(P<0.05),术后48 h时两组患者的镇静评分均呈显著下降趋势(P<0.05);术后2、6、12、24、48 h时观察组患者的镇静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术后2、6、12、24、48 h时两组患者的自控镇痛次数均呈显著下降趋势(P<0.05);术后2、6、12、24、48 h时观察组患者的自控镇痛次数均显著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8.2%)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39.3%)(P<0.05).结论 舒芬太尼联合地佐辛在上腹部手术后自控镇痛中应用不但镇痛效果显著,且安全性高,不良反应较少,可于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讨不良生活习惯与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发病的相关性,为临床上 给GERD患者进行生活指导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期间在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消化内科门诊 就诊的402例GERD患者作为病例组,另选取276例非GERD患者为对照组,通过问卷调查了解GERD患者的不良生活 习惯,回顾性分析其与GERD发病的相关性。结果:GERD主要症状发生率前10项依次为反流、反酸、餐后饱胀、烧 心、吞咽梗阻或疼痛、上腹部烧灼感、咽部异物感、胸骨后疼痛、慢性咽喉炎、慢性咳嗽。GERD组及非GERD组 各种不良生活习惯发生率前8项依次为进食过快、进食过饱、偏好辛辣食物、偏好甜食、紧张焦虑、偏好喝汤、偏 好高脂食物、进食过烫。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男性)、年龄(≥60岁老年人群)、BMI、吸烟、饮酒、进食过快、进 食过饱、进食过烫、偏好辛辣食物、偏好高脂食物、偏好酸性食物、偏好甜食、偏好硬食、偏好浓茶、偏好咖啡、 饭后立即卧床、排便困难、睡眠困难、紧张焦虑、腰带过紧与GERD具有相关性(P<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 示:GERD的危险因素由大到小依次为进食过快(OR=3.214,95% CI:2.171~4.759,P<0.001)、进食过饱(OR=2.936, 95% CI:1.981~4.350,P<0.001)、老年人群(OR=2.047,95% CI:1.291~3.244,P=0.002)、腰带过紧(OR=2.003 ,95% CI:1.013~3.961,P=0.046)、进食过烫(OR=1.570,95% CI:1.044~2.362,P=0.030)。结论:GERD在老年人群中高发, GERD的发病与进食过快、进食过饱、腰带过紧、进食过烫等不良生活习惯相关。临床可指导GERD患者进食细嚼慢 咽、少吃多餐,避免腰带过紧,提倡温凉饮食,以预防和减少GERD的发生。  相似文献   
995.
目的了解辉县市农村中小学生视力低下状况,为指导农村中小学生做好视力保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根据辉县市的具体情况,随机抽取2016年辉县市农村三个不同区域学校的体检数据,分析其视力低下状况。结果三个不同区域中小学校在校学生11 528人,视力低下的4 224人,低下率为36.64%。其中轻度视力低下占21.95%,中度视力低下占39.07%,重度视力低下占38.97%。平原地区视力低下率为30.87%,丘陵地区视力低下率为41.93%,山区视力低下率为43.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5.41,P0.05)。女生视力低下率40.23%,高于男生视力低下率33.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32,P0.05)。不同年级视力低下随年级升高而升高(χ~2=1 838.14,P0.05)。结论辉县市农村不同区域中小学生视力低下率较高,并且随年级升高而升高;女生高于男生。  相似文献   
996.
目的:观察面肌痉挛患者经显微血管减压术后行针刺预处理对迟发性面神经麻痹的发病率、发病持续时间、面部神经损伤情况的影响。方法:将行显微血管减压术的356例面肌痉挛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激素、血管扩张剂、神经营养药物综合治疗。针药防治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针刺处理,持续4周。随访时间6~12个月。分析比较两组患者迟发性面神经麻痹发生率、面神经损伤功能分级。结果:对照组出现迟发性面神经麻痹22例,发病率12.36%,其中Ⅱ级5例,Ⅲ级10例,Ⅳ级7例,术后发病持续时间(61.82±12.99) d。针药防治组出现迟发性面神经麻痹9例,发病率5.06%,其中Ⅱ级6例,Ⅲ级2例,Ⅳ级1例,术后发病持续时间(45.67±11.98) d。两组患者发病率、面神经损伤功能分级、迟发性面神经麻痹持续时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预处理可以减少面肌痉挛患者显微血管减压术后迟发性面神经麻痹的发病率,并可将病程缩短、有效减轻面部神经损伤情况。  相似文献   
997.
998.
目的:探讨纳米碳在cN0期单侧甲状腺乳头状癌行双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cN0期单侧甲状腺乳头状癌首次手术患者100例,分为对照组(n=50例)和实验组(n=50例),实验组辅以纳米碳显影,行患侧甲状腺腺叶+峡部+双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对照组行患侧甲状腺腺叶+峡部+同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1 d血钙及术后6个月的血钙及甲状旁腺素、术后声嘶、甲状旁腺误切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6个月血钙及血甲状旁腺素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第1天血钙、术后甲状旁腺误切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手术时间、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数及患侧阳性数、暂时性术后声嘶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N0期单侧甲状腺乳头状癌应积极行双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辅以纳米碳显影能提高淋巴结的检出率及阳性率,防止甲状旁腺与喉返神经损伤,手术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999.
目的分析注射用头孢西丁在肛肠外科患者术后切口感染预防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于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肛肠外科患者80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手术治疗,并将其根据不同的术后治疗方法均分为实验组(400例,采用注射用头孢西丁治疗)与对照组(400例,采用常规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其治疗效果以及安全性情况。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远高于对照组患者,且前者感染发生率远低于后者,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注射用头孢西丁治疗肛肠外科术后患者,可显著提升治疗有效率,降低感染发生率,整体治疗效果与安全性均较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探讨一种高效微创的面部年轻化技术,研究埋线提升联合玻尿酸填充在中面部年轻化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我科在2016年1月2日至2018年5月15日来院的面部年轻化求美者,实施埋线提升和玻尿酸填充面部塑形,分为观察组:埋线提升后2周注射玻尿酸,对照组:埋线提升和玻尿酸填充同期完成,于术后1个月评价疗效。结果观察组面部年轻化手术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4.00%(其中轻微暂时性颞区疼痛患者1例、皮下牵拉感患者1例)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其中观察组患者部分患者伴有轻微暂时性颞区疼痛,皮下牵拉感,所有患者达到了中面部皮肤提紧,鼻唇沟明显改善,苹果肌上提。结论线雕联合玻尿酸填充在中面部年轻化中具有显著作用,具有效果显著、安全’求美者满意度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