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4篇
  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26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49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16篇
中国医学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1 病例资料 男,26岁.因发作性晕厥、意识不清、反应迟钝入院2次.患者自小性格内向,有恋母情结,2个月前作为标杆连队主官进行外出演习前准备,工作压力大,偶有失眠,烦躁不安,脾气欠佳.1个月前曾去看望1名训练中出现晕厥、昏迷的战士.18 d前因家中有事,担心过度,突然出现晕厥、意识不清、呼之不应等1 h送入我院.入院后查体生命体征平稳,意识模糊,处于昏睡状态,呼之不应,无抽搐、口吐白沫、大小便失禁;颈软,心、肺、腹查体未发现明显异常;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相似文献   
72.
目的 了解部队军人心理健康教育的认知情况.方法 采用匿名调查法,对某部844名军人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认知情况的问卷调查.结果 多数人对心理健康、心理战和心理咨询方面的知识不熟悉;在心理学诸方面中,72.9%的军人最想了解心理健康知识;在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的态度方面,31.4%选择了"非常有必要",56.4%选择了"有必要";在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的动机方面,42.4%选择"自身心理需要",37.4%认为是出于"提高生活质量";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呈多元化趋势,但被调查者更偏爱心理健康讲座.面临心理困扰时,近一半的军人选择不会寻找军营或地方的心理咨询师帮助.结论 部队军人对心理健康知识有很大的需求,且愿意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如何使部队官兵对心理健康的态度实现知行一致,是一个需要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73.
目的 探究调神益咽针刺对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1 年1 月-2015 年 1 月于四川省成都市第二中医医院收治的122 例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 察组。两组患者经常规药物和康复治疗,观察组患者加用调神益咽针刺法治疗,对照组患者加用常规针刺治 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标准吞咽功能评定量表(SSA)评分、微型营养评价(MNA) 评分及洼田饮水试验结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3.43%和80.31%,两 组患者比较有差异(P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SSA 评分和MNA 评分比较无差异(P >0.05)。治疗后两 组患者SSA 评分和MNA 评分较治疗前改善(P <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洼田饮水试 验结果比较无差异(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洼田饮水试验结果较治疗前改善(P <0.05)。结论 给予 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常规治疗联合调神益咽针刺法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改善营养状态,提 高临床疗效,在临床上值得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74.
目的分析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点式剥脱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效果。方法将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因大隐静脉曲张于我院进行治疗的113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进行随机分组。其中对照组采用传统抽剥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点式剥脱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不同手术治疗方案下围手术期各项指标、疗效及术后复发情况对应数据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在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等项目数据上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各项疗效评价数据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针对大隐静脉曲张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采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点式剥脱术可有效改善患者多项临床症状,疗效显著,且手术治疗方案较为安全,对患者预后改善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5.
正2019年12月以来,武汉市部分医院陆续发现多例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现已证实为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ovel coronavirus, 2019-nCoV)引起的肺炎,称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 COVID-19)。COVID-19诊疗方案指出"患者常存在焦虑恐惧情绪,应当加强心理疏导"。为了缓解COVID-19患者的心理压力,提高心理免疫力,增强战胜疫情的信心,国家卫生健康委员  相似文献   
76.
作者观察了作业疗法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1 对象与方法1 1 对象 均符合①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 2版 (CCMD - 2 -R)及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 (ICD - 10 )中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 ;②病程≥ 5年 ;③经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 ;④无严重躯体疾病、酒、药物依赖及严重锥体外系反应者。随机分为两个组 :①研究组 80例 ,其中男 5 6例 ,女2 4例 ;年龄 2 5~ 6 1岁 ,平均 (39 1± 10 2 )岁 ;病程 5~ 2 6年 ,平均 (16 2± 6 1)年 ;初中及以下文化者 5 2例 ,高中 16例 ,大专及以上文化者 12例。②对…  相似文献   
77.
目的 了解西酞普兰与万拉法新的临床抗抑郁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方法 收集符合CCMD-3抑郁症诊断标准的门诊抑郁症患者57 名,随机分为西酞普兰组(n=29)和万拉法新组(n=28)。西酞普兰组的患者服用剂量20~40 mg/d,万拉法新组服用剂量50~300 mg/d。观察期限为7周。疗效评定采用HAMD、SDS和临床四级疗效评定法同时进行,不良反应采用TESS副反应量表评定。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SDS和HAMD总分及7个因子分,在疗后7周末评定均比疗前有显著下降(P <0.01),两组的有效率相似,分别为93%(西酞普兰组)和89%(万拉法新组)。但是两组间的疗效相比较,则无显著性差异(P >0.05)。两组的不良反应格局大体相似,程度轻微,患者均能较好耐受。结论 西酞普兰和万拉法新的临床抗抑郁作用相似,不良反应轻微,临床运用安全。  相似文献   
78.
改良电抽搐疗法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心肌酶的影响初步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有人认为 ,改良电抽搐疗法 (modified -ECT)对心肌酶的影响甚微[1] ,且无临床意义[2 ] 。作者对此进行了再度验证。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①均符合CCMD - 2 -R中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患者共 139例。其中 ,男性 81例 ,女性5 8例 ,总病程 (12± 6 .4 )年 ,平均年龄 (34± 8.4 )岁 ;②研究前均作血、大小便、肝肾功能、EEG、ECG及胸透检查 ,其结果均属正常范围 ;③排除治疗禁忌证者 ;④并以住院号为奇数者作为治疗组 (n =78) ,偶数者作为对照组 (n =6 1) ;⑤两组在性别、年龄和病程方面无显著差…  相似文献   
79.
[病例]男,38岁。因精神异常1年余入院。20岁前开始饮酒,酒量逐渐增加,近8年每日饮酒约250ml,因患者为司机,饮酒多在晚上,白天尚能正常上班。近1年出现精神异常,怀疑妻子有外遇,常进行跟踪,并经常和妻子吵架,偷听妻子说话,在综合医院心理科诊断为精神分裂症,门诊予利培酮每日3mg口服,服用6周效果不佳,遂来我院。查体未见异常,无阳性家族史。  相似文献   
80.
目的 纵向观察无抽搐电痉挛治疗(MECT)过程中抽搐发作质量随着治疗次数增加的变化趋势.方法 选择106例在我院精神科顺序住院的精神疾病患者,排除MECT禁忌证,给予1~8次MECT.采用抽搐发作时间(EEG seizure duration,ESD)、平均抽搐发作能量指数(average seizure energy index,ASEI)、发作后抑制指数(postictal suppression index,PSI)和最大持续一致性(maximum sustained coherence,MSC)等指标评估每次MECT治疗后的抽搐发作质量.结果 除MSC外,ESD、ASEI和PSI均呈下降趋势(P<0.01).结论 对MECT治疗效果不理想的患者可能需要关注抽搐发作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