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58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51.
52.
目的探讨碳酸锂合并喹硫平对双相障碍抑郁发作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共入组67例双相障碍患者接受为期8周的开放性治疗,将所有入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37例)采用碳酸锂合并喹硫平治疗,对照组(30例)单用碳酸锂,在基线期,第1、2、4、8周末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17)评定疗效,采用治疗副反应量表(treatment emergent symptom scale,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基线期两组HAMD-17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各完成研究31例和25例。在治疗后第2、4周研究组比对照组HAMD-17评分下降更明显,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在治疗第8周后研究组与对照组HAMD-17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主要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碳酸锂合并喹硫平较单用碳酸锂治疗双相障碍抑郁发作起效更快,不良反应相当,最终总体疗效相当。  相似文献   
53.
目的探讨坦度螺酮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DSM-Ⅳ诊断标准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122例,随机分为奥氮平单药治疗组(单药组)和奥氮平合并坦度螺酮组(合并组)。治疗前后进行重复性神经心理测查系统(RBANS)测定认知功能。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认知功能的改善。结果入组基线期,两组患者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总分、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评分及认知RBAN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共失访21例,两组PANSS总分减分及CGI评分减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合并组患者RBANS总分增加显著高于单药组(P<0.05)。结论坦度螺酮能改善首发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54.
目的 用N-甲基-D-天门冬氨酸(NMDA)非竞争性受体拮抗剂地卓西平马来酸盐(MK801)建立具有类精神分裂症症状的大鼠模型.方法 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MK801组、生理盐水组和正常对照组,每组各8只.MK801组的大鼠每天腹膜腔内注射0.5 mg/kg(给药体积为10 mL/kg)MK801共6 d以建立精神分裂症模型,生理盐水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用自发活动、强迫游泳试验、逃避性抑制(inhibitory avoidance,IA)试验以及海马神经生长因子表达评价该模型.结果 MK801组、生理盐水组和对照组的大鼠10min自发活动总路程分别为(3127±381)cm、(935±196)cm、(1060±243)cm,游泳不动时间分别为(147±18)s、(58±10)s、(52±10)s.3组的自发活动和游泳不动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49.7,P<0.01;F=122.6,P<0.01),MK801组的自发活动较另两个组均增加(P<0.01),而游泳不动时间延长(P<0.01).3组的24 h IA的记忆潜伏期也有明显差异(F=5.2,P<0.05),MK801组的记忆潜伏期[(26±10)s]较生理盐水组[(47±16)s]和对照组[(46±14)s]均缩短(P<0.05).而且,MK801组海马神经生长因子表达明显下调.结论 连续给予高剂量MK801诱导的大鼠谷氨酸功能低下模型不仅具有类精神分裂症症状.而且还存在神经生物学改变,可作为模拟精神分裂症的模型.  相似文献   
55.
氯氮平短程与长程不良反应比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比较精神分裂症患者服用氯氮平在短程与长程治疗中的不良反应。方法:对入组患者作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结果:在短程与长程治疗中,TESS总分及某些单项分有显著差异,单项前10位频度亦有显著差别。结论:在长程治疗中,氯氮平不良反应发生率下降、严重程度减轻,但对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体重及血象的影响仍应重视。  相似文献   
56.
利培酮治疗躁狂症对照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利培酮对躁狂症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对90例躁狂症患者随机分为单用利培酮组30例,利培酮合并碳酸锂组30例及氯氮平合并碳酸锂组30例,在治疗前及治疗第1、2、4、6、8周末分别评定Young氏躁狂量表(YMRS)、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及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以了解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单用利培酮组、利培酮合并碳酸锂组及氯氮平合并碳酸锂组治疗第2、4、6、8周末YMRS、PANSS总分均显著下降(P<0.01),但3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第4、6、8周末TESS总分3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利培酮合并碳酸锂组及氯氮平合并碳酸锂组不良反应较单用利培酮组明显增多,尤其是氯氮平合并碳酸锂组更甚。结论:单用利培酮治疗躁狂症有效,而且不良反应更小。  相似文献   
57.
目的:研究利培酮的早期症状改善能否预测后期疗效.方法:对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予利培酮治疗,在疗后1、2、4、8和12周分别评定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DPRS),对其减分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疗后2周的BPRS总分减分率与疗后4、8、12周的减分率之间有极显著相关,疗后2周BPRS减分率≥20%者4周显效率比<20%者显著为高.结论:利培酮的早期反应可预测后期疗效.  相似文献   
58.
利培酮不同疗程不良反应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比较精神分裂症患者服用利培酮在短程与长程治疗中的不良反应。方法:对入选病例作副反应量表(TESS)、锥体外系副反应量表(RSESE)、不自主运动量表(AIMS)评定。结果:在短程与长程治疗中,TESS单项分不同,以静坐不能、活动减退、心电图异常、体重增加和血象异常为明显,前12位不良反应频度排序有差别,AIMS总分有显著差异。结论:利培酮在短程与长程治疗中不良反应有较大差异,在长程治疗中对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体重、血象的影响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59.
为探讨肝脏疾病对氯氮平及其代谢产物去甲氯氮平血稳态浓度,笃80例合并肝脏疾病(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的精神分裂症病人,40例无肝脏疾病的精神分裂症病人持续服用同一氯氮平治疗剂量10天后,测定血液中氯氮平和去甲氯氮平深度。结果显示肝脏疾病组与对照组氯氮平浓度有显差异,而去甲氯氮平浓度无显差异。其中急性肝炎组与对照组氯氮平、去甲氯氮平浓度均有显差异。慢性肝炎组氯氮平、去甲氯氮平浓度均无显差异。肝硬化失代偿期组氯氮平浓度有显差异,而去甲氯氮平浓度无显差异。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讨伴与不伴抑郁症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症状的性别差异。方法:纳入精神分裂症患者138例及正常对照者94名,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估患者的精神症状、卡尔加里精神分裂症抑郁量表(CDSS)评估患者的抑郁症状;同时运用重复性神经心理状态测验(RBANS)评估受试者的认知功能。结果:精神分裂症伴有抑郁组PANSS总分及因子分高于不伴抑郁症状组(P均0.001),RBANS总分及因子分低于不伴抑郁症状组(P0.05或P0.01)。性别分层后,PANSS总分及因子分、RBANS总分及因子分在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伴与不伴抑郁症状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男性伴与不伴抑郁症状组PANSS总分、阴性症状、一般精神症状分、RBANS总分及即时记忆因子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男、女精神分裂症患者CDSS分与PANSS总分呈正相关(P均0.001),而CDSS评分与RBANS总分的相关性只存在于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女:r=-0.334,P=0.008)。结论:伴与不伴抑郁症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症状及认知功能存在男女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