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8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2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23篇
内科学   12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23篇
综合类   65篇
预防医学   19篇
药学   21篇
  1篇
中国医学   16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背景:腰椎融合已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腰椎退行性疾病,然而传统的经后方或后外侧入路融合率较低,并发症较多,影响相邻脊柱节段的稳定性,破坏了脊柱的机械载荷分布.目的:探讨经腰椎间孔入路行腰椎体间植骨融合结合椎弓根螺钉置入内固定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68例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行腰椎间孔入路腰椎体间植骨融合结合短节段椎弓根螺钉置入内固定,其中峡部裂型腰椎滑脱24例、退变性腰椎滑脱16例、退变性腰椎管狭窄18例和退变性腰椎间盘疾病10例.结果与结论:所有患者无神经损伤、椎间隙感染和脑脊液漏等并发症,一期愈合.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29个月(10-60个月).所有病例未发生内置物断裂、松动移位和椎间隙高度丧失等并发症,骨融合率为91%.依据日本JOA疗效评定标准,优35例,良26例,可5例,差2例,总优良率为90%.结果说明基于椎弓根置入内固定的椎间孔入路腰椎体间植骨融合可有效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近期随访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62.
背景:自1968年Kimura首次描述了峡部裂的直接修复以来,直接修复峡部崩裂已成为青年患者合乎逻辑的术式,并发展了多种内固定形式以增加修复的成功率。目的:观察腰椎弓崩裂直接修复后采用改良Scott法固定的生物力学效应,并评价应用于青年患者的临床疗效。设计、时间及地点:分组设计,对比观察,于2003-10/2004-02在南方医科大学生物力学重点实验室完成。材料和对象:选用8具新鲜健康小牛L2~L6标本,由光明乳业南汇屠宰场提供;另选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及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骨科采用改良Scott法治疗的青年性腰椎弓崩裂患者12例,男8例,女4例;年龄16~31岁。方法:①生物力学实验:8具新鲜小牛标本,于L4椎弓峡部制作椎弓崩裂模型,在Spine2000测试仪上按正常组、椎弓崩裂组、改良Scott组、钩螺钉固定组和Buck螺钉组顺序分别测量腰椎不同运动状态下的稳定性。②临床试验:对12例单纯腰椎弓崩裂患者接受自体骨直接修复峡部裂后施行改良Scott法内固定,根据术后X射线结果评价修复效果,并根据MacNab’s标准进行临床评价。主要观察指标:根据术后X射线、CT结果评价修复效果(融合率),并根据MacNab标准进行临床评价(包括疼痛、对工作的胜任能力)。结果:改良Scott法及另两种内固定方式均能显著增加固定强度,并有效恢复腰椎稳定性。12例患者随访时间6~19个月,平均13个月。术后未见椎弓根螺钉及钢丝松动、断裂,X射线峡部融合率为100%;患者下腰痛或放射痛等症状显著缓解,按MacNab’s标准,优8例,良3例,一般1例,优良率为92%。结论:改良Scott法是一种符合正常生理解剖的治疗青年性腰椎弓崩裂的方法,在减少融合节段的同时能有效恢复腰椎稳定,临床应用简便、安全、有效,但需掌握适应证。  相似文献   
63.
上肢手术后疼痛原因复杂,除手术切口本身的疼痛刺激外,手术后患肢肿胀、肌筋膜紧张、骨间摩擦和骨膜的刺激等皆为术后疼痛的重要因素,加之术后对患肢常行包扎或石膏固定,更加重了患肢缺血胀痛不适[1].上肢手术术式的改进如交锁髓内钉、DHS内固定、肱骨头置换等,其创伤程度和疼痛也增大.因此,寻找较好的镇痛方法是术后镇痛研究的重要内容.本研究拟评价在臂丛神经麻醉下行上肢手术患者术后采用左旋布比卡因、芬太尼及氟哌啶混合液用于上肢手术后臂丛神经自控镇痛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4.
股骨髁部骨折四种内固定方法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7  
目的对股骨髁部骨折四种内固定方法的疗效进行比较分析,指导临床合理选择和应用。方法自2000年8月~2005年8月,对291例股骨髁部骨折分别应用“L”型髁钢板(LSCP)、动力髁螺钉(DCS)、逆行交锁髓内钉(GSCN)及微创内固定系统(LISS)的疗效进行回顾性比较分析,包括股骨髁上骨折143例和股骨髁间骨折75例。获随访218例,平均随访时间38·6个月(3~58个月)。按AO/OTA分类,A型(关节外骨折)143例,其中A2型80例,A3型63例;C型(完全关节内骨折)75例,其中C2型37例,C3型38例。结果四种内固定方法的骨愈合率及HSS功能评定结果分布有统计学差异(P<0·05)。LISS组的骨愈合率及HSS功能评定优秀结果分布最高,而LSCP组骨愈合率及HSS功能评定优秀结果分布最低。最终所有骨不连患者经翻修后全部获得骨性愈合。结论微创内固定系统在治疗A3、C2及C3型股骨髁部骨折中,较其他内固定方法具有骨愈合率高和功能恢复满意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5.
66.
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骨质疏松可以定义为"以低骨量和骨组织的微结构损伤为特征,并最终导致骨脆性增加及容易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骨疾病".由于脆性骨折是骨质疏松造成的主要公共健康危害,因此诊断指标应该是那些可以预测骨折的指标.  相似文献   
67.
[目的]探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对围手术期红细胞脂质过氧化的影响及维生素E(VitE)、1,6-二磷酸果糖(FDP)对红细胞脂质过氧化的防治作用。[方法]膝关节退变伴骨性关节炎患者60例,于硬膜外阻滞麻醉下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随机分为四组:即对照组、术前应用维生素E组、术中应用FDP组及术前应用维生素E联合术中应用FDP组。每组15例,在手术前、术后1、3、5、7d抽取血样,测定红细胞中丙二醛(MDA)和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的含量。[结果]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红细胞中MDA的含量明显比术前增高(P<0.05),而Cu-Zn-SOD的含量明显比术前降低(P<0.05);术前应用VitE联合术中应用FDP比单纯应用VitE或FDP能在围手术期更有效地保护红细胞免受脂质过氧化的损伤(P<0.05)。[结论]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应提倡术前服维生素E和术中用FDP,以预防围手术期氧自由基和过氧化脂质等有害因子对红细胞的破坏,以及因红细胞损伤可能出现的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8.
目的研究臂丛神经自控镇痛(PCRA)对围术期肩锁关节骨折脱位手术患者镇痛治疗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45例拟行肩锁关节骨折脱位手术患者,根据不同镇痛方式随机分为三组:A组为对照组,术后根据需要间断肌注哌替啶镇痛;B组术后行PCRA;C组术后行静脉自控镇痛(PCIA)。测定术前、术后24、48h血浆皮质醇、血管紧张素Ⅱ的浓度;监测HR、BP及进行视觉模拟评分(VAS);测量肩锁关节被动活动度。结果B组及C组术后24h皮质醇、血管紧张素Ⅱ值显著低于A组(P〈0.05),而B组降低幅度更大,持续时间更长,至术后48hB组仍低于A组(P〈0.05),而术后48hC组与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及C组术后HR、SBP、DBP及VAS显著低于同期A组(P〈0.05),且B组数值更低(P〈0.01)。B组及C组术后肩锁关节被动活动度显著大于同期A组(P〈0.05),且B组术后肩锁关节被动活动度更大(P〈0.01)。结论PCRA更能有效地减轻肩锁关节骨折脱位手术患者疼痛,降低患者术后皮质醇、血管紧张素Ⅱ水平,利于患者进行肩锁关节早期功能锻炼,减少术后并发症,有利于患者恢复。  相似文献   
69.
刘璠  陈新林 《卫生软科学》2009,23(6):623-626
[目的] 了解高原心脏病患者的生命质量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相应的改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法,对在青海省三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治疗的204名高原心脏病住院患者,进行生存质量的测量,探讨相关因素对生命质量的影响.[结果] 通过单因素分析发现年龄、职业、家庭支持力度、性格是否开朗、NYHA分级、用药、饮酒、吸烟、家庭月收入、运动等10个方面的生命质量总评分有统计学差异.将影响因素进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后发现:年龄,职业类别、心功能、性格、运动、家庭支持等因素是影响高原心脏病患者的重要因素.[结论]高原心脏病患者的总体生命质量不容乐观,切实采取积极的干预措施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临床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70.
目的 探讨手术修复与不修复急性肘关节尺侧副韧带损伤后韧带愈合的组织学及生物力学特性。方法 新西兰白兔56只,随机分为两组,其中28只切断右肘尺侧副韧带后随即缝合,为缝合组;另28只切断尺侧副韧带后不缝合,为不缝合组。分别于术后3、6、9、12周四个阶段取材,进行组织学观察及生物力学检测。结果12周时缝合组和不缝合组的韧带断端间均被平行的胶原纤维桥接,并与原韧带纤维相连,但前者翻转交错明显,纤维间隙较后者小。除术后3周外各时间点检测韧带缝合组位移均明显小于切断不缝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最大负荷及功耗则明显高于韧带不缝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肘关节尺侧副韧带损伤后手术和非手术修复韧带均能愈合,但手术修复后的韧带愈合质量明显比未修复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