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5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8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22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61篇
内科学   39篇
皮肤病学   8篇
神经病学   20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21篇
综合类   121篇
预防医学   57篇
眼科学   11篇
药学   39篇
  1篇
中国医学   49篇
肿瘤学   17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 分析永不有丝分裂基因A相关激酶2(NEK2)基因在恶性胸膜间皮瘤(MPM)中的表达及预后意义。方法 下载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MPM基因表达数据、临床病理数据和生存状态数据;使用perl软件和R语言的limma、timeROC等程序包作NEK2基因在MPM中的差异分析、临床病理相关性分析、COX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以及基因富集分析,并绘制ROC曲线;利用TIMER2.0数据库分析MPM中NEK2表达与常见的免疫细胞浸润的相关性。选取12例MPM组织和6例非MPM胸膜组织,通过RT-qPCR的方法验证NEK2基因在MPM与非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与正常肺组织相比,NEK2在MPM组织中高表达(P<0.001)。NEK2基因mRNA表达量与MPM淋巴结分期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NEK2高表达与MPM患者预后不良相关(P<0.001);NEK2基因表达与MPM中B淋巴细胞、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浸润水平呈正相关(P<0.05),并在细胞周期、DNA复制、剪接体、mRNA监测等通路显著富集。在收集到的病例样本中,与非MPM胸膜组织相比,NEK2...  相似文献   
82.
目的:观察大龄儿童及青少年屈光参差性重度弱视综合性治疗的疗效。方法:将56例56眼9~19岁的屈光参差性重度弱视患者分成两组,两组患者均充分散瞳验光,观察组(A组)配戴高透氧性硬性角膜接触镜(rigid gas permeable contact lens,RGPCL),对照组(B组)给予足矫框架眼镜,两组均进行遮盖、增视治疗、脱抑制治疗,在弱视眼矫正视力>4.7时,除继续遮盖、增视治疗、脱抑制治疗外,增加双眼视觉及立体视觉训练,随访观察24mo。结果:弱视治疗18mo后,两组的总有效率均为100%。比较两组的弱视治疗24mo时临床治愈率、脱抑制率、立体视≤100"患者所占百分比。A组临床治愈率为33%,B组为8%,A组的临床治愈率高于B组,两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χ2=4.02,P<0.05)。A组的脱抑制率为37%,而B组的脱抑制率为4%,两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χ2=14.43,P<0.05)。A组立体视≤100"患者占30%,B组占4%,两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χ2=4.83,P<0.05)。A组全部患者均能满意接受配戴RGPCL,所有患者均未出现角膜上皮损伤、感染、结膜明显充血、分泌物增多及眼部磨痛、痒、异物感等不适。在配戴过程中未出现镜片护理方面问题。结论:对大龄儿童及青少年屈光参差性重度弱视应采取积极弱视治疗,两组的有效率达到了100%。配戴RGPCL组24mo脱抑制率、临床治愈率、立体视优于戴框架眼镜组。对于屈光参差性弱视,应建议患者戴RGPCL以提高临床治愈率,最大可能地恢复立体视。  相似文献   
83.
背景与目的近年来非吸烟人群的肺癌发病率有上升趋势,为了给临床工作提供更准确的依据,本研究分析了四川地区原发性非吸烟肺癌的主要危险因素。方法分别收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09年3月-12月诊治的145例原发性非吸烟肺癌患者及145例非吸烟社区健康人群进行配对。结果单因素分析筛选出17个相关因素;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被动吸烟史(OR=2.267,95%CI:1.231-4.177)、近10年内有搬入新近装修住房史(OR=5.080,95%CI:1.632-15.817)、非一级血缘亲属恶性肿瘤家族史(OR=7.937,95%CI:1.815-34.705)、无自我解压途径(OR=2.491,95%CI:1.230-4.738)、工作压力大(OR=5.769,95%CI:2.030-16.396)、睡眠质量差(OR=2.538,95%CI:1.277-4.861)为主要独立危险因素;体重指数较高(OR=0.419,95%CI:0.226-0.779)、喜食蔬菜水果(OR=0.344,95%CI:0.155-0.762)、经常参加体育锻炼(OR=0.507,95%CI:0.274-0.937)为可能的保护因素。结论四川地区原发性非吸烟肺癌的发生与被动吸烟史、有害环境接触史、恶性肿瘤家族史及精神心理因素等相关。  相似文献   
84.
目的 探讨血红蛋白(HGB)水平对老年晚期NSCLC患者化疗的预后价值。方法 纳入老年NSCLC患者73例,收集患者化疗前HGB水平。HGB水平≤110 g/L为贫血组,否则为正常组。观察两组的近期疗效及远期生存情况。结果 贫血组和正常组患者的基线情况相似(P>0.05)。正常组的中位生存时间较贫血组长,且差异达到有统计学意义的趋势(P=0.137)。经过Cox多因素分析,发现HGB水平可能是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HGB水平可能对老年晚期NSCLC患者有潜在的预后判断价值。  相似文献   
85.
目的 评价无玻璃体眼并发难治性青光眼的手术治疗方法及效果,分析其治疗策略。方法 回顾性病例研究。分析绵阳市中心医院眼科2008 年1月至2010年12月因玻璃体切除术后或硅油取出术后并发难治性青光眼患者17例,其中5例采用复合小梁切除手术(A组),8例采用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手术(B组),4例因光感丧失采用810激光透巩膜睫状体光凝治疗(C组)。分析各组随访观察1年的眼压控制情况及并发症情况。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结果 各组在术后早期眼压均控制良好,术后1年A组术眼眼压平均为(30.44±4.23)mmHg,联合降眼压药物治疗后可将眼压控制在正常范围;B组平均眼压为(20.78±4.54)mmHg;C组平均眼压为(30.79±3.23)mmHg,达到缓解疼痛目的。与治疗前比较,各组眼压明显降低(F=32.20、46.81、27.69,P<0.01)。3组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玻璃体切除术后或硅油取出术后并发青光眼因有多次手术史,结膜瘢痕重,属于难治性青光眼,常规复合小梁切除手术因滤过道瘢痕化,远期效果不理想,需联合药物治疗;青光眼引流阀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远期降眼压效果理想;对于光感消失患者810激光透巩膜睫状体光凝治疗术后降压药效果确切,是很好的补充手段。  相似文献   
86.
目的 了解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病耻感水平,并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精神疾病内在病耻感量表,对广州市某三级甲等专科医院272例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病耻感的影响因素.结果 213例(78.3%)患者存在病耻感,其中91例(33.5%)为中、重度.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者的学历(OR=0.369,P<0.001)、工作状况(OR=0.393,P=0.030)、家庭收入(OR=0.636,P=0.010)、住院次数(OR=4.430,P<0.001)及病程(OR=5.392,P<0.001)是病耻感的影响因素.结论 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普遍存在病耻感,尤其是低学历、无业、家庭收入低、反复多次住院及病程长的患者更加突出;医护人员应重视这个问题,通过健康教育等方法减轻患者的病耻感.  相似文献   
87.
88.
目的:观察不同电针强度对单纯性肥胖大鼠脂肪组织中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蛋白-3(SOCS-3),以及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电针对细胞信号传导通路的调控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普食组、模型组、5mA电针组、1mA电针组,每组10只,喂食高脂饲料造肥胖大鼠模型。电针组针刺双侧"足三里"三阴交",每天治疗1次,每次15min,共治疗2周。观察大鼠治疗前后体质量变化情况,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大鼠附睾脂肪组织SOCS-3及PPAR-γmRNA的表达。结果:造模后,各组大鼠体质量及SOCS-3、PPAR-γmRNA表达较普食组均明显升高(P<0.01);治疗后,两电针组体质量及SOCS-3、PPAR-γmRNA表达较模型组均降低(P<0.01),5mA电针较1mA电针效果更明显(P<0.01)。结论:电针"足三里"三阴交"穴对单纯性肥胖大鼠体质量及SOCS-3、PPAR-γ过度表达有良性调节作用,5mA电针比1mA电针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89.
<正>一般资料选取自2012年4月—2014年4月在本院治疗的膝骨关节炎(KOA)患者40例。其中男24例,女16例;年龄55~76岁,平均(66.8±7.3)岁;病程为3个月~15年,平均(8.5±1.2)年。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0例。对比两组的临床资料,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诊断标准:将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2010年制  相似文献   
90.
胡俊杰  朱卿  汪伟哲  陈华珍  余敏 《新中医》2022,54(20):32-38
目的:观察麝香保心丸、丹参酮ⅡA 磺酸钠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方法:选取116 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58 例。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麝香保心丸、丹参酮ⅡA 磺酸钠注射液治疗,2 组均连续治疗2 周。观察2 组临床疗效、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2 组治疗前后心室重构相关指标[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肌损伤指标[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红蛋白(Mb)]、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半乳糖凝集素-3(Gal-3)、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免疫调节指标[辅助性T 细胞17(Th17)、调节性T 细胞(Treg)、辅助性T 细胞17/调节性T 细胞(Th17/Treg)] 的变化。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4.83%,对照组为82.76%,2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LVEDV、LVESV 指标值均较治疗前下降,LVEF 指标值均较治疗前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LVEDV、LVESV 指标值均低于对照组,LVEF 指标值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cTnI、CK-MB、Mb 指标值均较治疗前下降,观察组上述3 项指标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血清hs-CRP、Gal-3、TGF-β1 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观察组上述3 项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Th17、Th17/Treg 指标值均较治疗前下降,Treg 指标值均较治疗前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Th17、Th17/Treg 指标值均低于对照组,Treg 指标值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7.24%,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4.48%,2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97%,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34%,2 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阿托伐他汀基础上采用麝香保心丸、丹参酮ⅡA 磺酸钠联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可提高临床疗效,逆转患者心室重构,这可能与抑制炎症、抗心肌纤维化、纠正Th17/Treg 免疫失衡等有关,且在减少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降低死亡风险方面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