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8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53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46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155篇
内科学   66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15篇
特种医学   32篇
外科学   129篇
综合类   295篇
预防医学   49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108篇
中国医学   99篇
肿瘤学   2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72篇
  2011年   66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68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82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31.
龙岩市中老年人群骨质疏松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龙岩市中老年人群骨密度(BMD)及骨质疏松(OP)患病率变化规律,为骨质疏松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对龙岩市40岁以上的人群进行BMD测定,受试者共176人,准确记录受试者性别、年龄,使用美国Lunar公司的DEXA测定L2~4及髋部的BMD,然后进行比较和统计分析.结果:男性的BMD以50岁组或60岁组最低;女性的BMD随年龄的增加而明显下降,但70岁组下降平缓;除了40岁组外,同龄组男性BMD大于女性BMD.男性各年龄组腰椎(L2~4)的骨质疏松症患病率均低于女性各组,且较女性迟10年.结论:女性在40岁以后应监测BMD的变化,男性在50岁以后应监测BMD的变化,60岁组应为男女性BMD监测的重点.龙岩市中老年人群应普及预防知识,加强锻炼,增加户外活动,以减少OP的发生.  相似文献   
32.
目的 对人腹外斜肌的神经入肌点定位和肌内神经染色观察,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形态学资料。 方法 成尸11具定位神经入肌点和5具行Sihler’s 肌内神经染色。 结果 腹外斜肌受下8对肋间神经外侧肌支支配,各个肌齿的神经入肌点距离相应肌齿起端中点(1.54±0.33)cm,位于锁骨中线与第5肋下缘的交界处至腋后线与第11肋下缘交界处的连线上。Sihler’s染色显示支配腹外斜肌的肋间神经外侧肌支入肌后分出小分支分布到各肌齿的起端1/3,然后约在各肌齿的近、中1/3交界处分出2支二级神经分支,即上支与下支,它们分出小分支分布到各肌齿的中间1/3,相邻两个肌齿的上支与下支在各肌齿中远部形成“U”形吻合,从“U”形吻合弓上分出小分支分布到各肌齿的止端1/3。在腹外斜肌上半部,各肌齿的神经分支分布到相应的肌齿,但在腹外斜肌下半部,上一肌齿的远侧下份是由下一肌齿的神经分支(上支)分布。 结论 ①为临床上腹壁局部麻醉和术后切口疼痛的神经阻滞提供指导意义;②腹外斜肌中远部从上至下形成“波浪形”的神经分支密集区;③腹部手术切口建议不要超过四个肌齿。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镇江市急救中心救治的116例急性卒中患者的临床特征。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1日至3月31日镇江市急救中心收治的116例脑卒中患者的病历资料,其中男性73例,女性43例;年龄23~96岁,平均(55.1±14.0)岁。分析内容包括患者基本特征、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送达医院时的生命体征等。 结果青年脑卒中(年龄<45岁)占全部患者的22.4%,65岁以下患者占78.4%。卒中患者以男性居多(62.9%),城市居多(72.4%)。从卒中症状开始到到达医院的时间平均为27 h(范围为0.5~72 h)。40例患者(34.5%)在症状出现后4.5 h内(窗口期)到达有溶栓能力的医院。患者总体NIHSS为(15.71±7.52)分,出血性卒中患者[(17.54±7.54)分]高于缺血性卒中患者[(14±7.15)分](P<0.05)。所有脑卒中患者入院平均GCS评分为(12.12±3.35)分,缺血性卒中为(13.07±2.56)分,出血性卒中为[(11.11±3.80)分](P<0.05)。 结论镇江市急救中心院前救治的卒中患者以65岁以下患者为主,男性居多,尽管患者意识水平尚可,但普遍病情较重,而且仅约1/3患者能短时间到达医院。因此,社会、媒体和医疗机构应积极的宣传,使人们提高对危险因素和卒中的认识。急救中心也应进一步提升相应的救治能力。  相似文献   
34.
1 病例 患者男性,57岁,因"反复发热伴左上腹胀10月余"于2009年5月4日收住入院.患者入院前10月即出现发热,呈间歇性发作,伴有左上腹胀,入院半月前再次发热,检查发现脾脏肿大,无消瘦,无咳嗽咳痰,无皮肤紫癜,无牙龈出血,无鼻出血,无血尿及便血.年幼时曾患"疟疾",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史,无手术外伤史,无长期特殊用药史.体格检查:T 37℃,P 85次/min,R 22次/min,BP 125/75 mmHg,神清,发育正常,轻度贫血貌,全身皮肤黏膜无瘀点瘀斑,左侧腋窝可及一枚蚕豆大小的淋巴结,双侧腹股沟可扪及黄豆大小淋巴结,质中,活动度好,无压痛.  相似文献   
35.
我院2006年1月-2012年1月共收治钝性胸部创伤患者619例,其中迟发性血胸63例,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63例迟发性血胸患者中,男49例,女14例;年龄15~73岁,平均38岁;伤后24h内入院.其中交通事故受伤49例,暴力击打伤5例,坠落伤5例,挤压伤4例. 1.2 临床表现与诊断 患者就诊时均有胸部疼痛症状,47例有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或气促,21例有心率增快的表现.  相似文献   
36.
目的:观察大剂量地塞米松联合低剂量沙立度胺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疗效.方法:10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包括3例髓外浆细胞瘤患者.其中沙立度胺剂量50~200 mg/d口服,同时联合大剂量地塞米松40 mg静脉滴注,连续4 d,间隙5 d,治疗3个月.结果:完全缓解(CR)2例,部分缓解(PR)2例,进步2例,无效4例,其中3例为髓外浆细胞瘤患者;不良反应可耐受,轻度便秘多见.结论:大剂量地塞米松联合低剂量沙立度胺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短期内安全有效,而对髓外浆细胞瘤患者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37.
目的 对比分析内镜下切除和腹腔镜手术切除非微小胃间质瘤(直径大于1 cm且小于5 cm)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7年12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和苏州大学附属张家港医院行内镜下切除和外科腹腔镜手术治疗、并经术后病理及免疫组化确诊为非微小胃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内镜切除组和腹腔镜手术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治愈性切除率等。结果 内镜切除组术后进食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较腹腔镜手术组短,住院费用较腹腔镜手术组少,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术后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内镜切除组平均随访时间为32个月,有1例出现复发;腹腔镜手术组平均随访时间为35个月,有1例出现复发,1例出现转移,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内镜下切除直径大于1 cm且小于5 cm的非微小胃间质瘤,具有肿瘤切除率高、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势,且与腹腔镜手术相比,复发率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微小RNA-320a (miR-320a)在肝癌细胞中对癌基因FoxM1的靶向调控作用以及对肝癌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为肝癌治疗提供新的靶点。方法通过信息学工具网站http://www.microRNA.org找到可能靶向调控FoxM1表达的微小RNA;利用蛋白印记和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试验验证miR-320a对FoxM1的调控作用;采用Transwell小室分析miR-320a和FoxM1对肝癌细胞迁移的影响。结果信息学分析表明,miR-320a在FoxM1的3'端非翻译区存在2个潜在结合位点。蛋白印迹实验显示miR-320a降低FoxM1在肝癌细胞中的蛋白水平,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试验显示miR-320a可以调控FoxM1表达。miR-320a类似物对FoxM1表达有下调作用(P<0.01),miR-320a抑制物对FoxM1表达有上调作用(P<0.05)。Transwell试验表明miR-320a类似物可抑制肝癌细胞株Huh7、HCC-LM3的迁移能力,miR-320a抑制物可增加Huh7、HCC-LM3的迁移能力。当使用小干扰RNA下调FoxM1在这些细胞株中的表达后,miR-320a类似物和miR-320a抑制物对肝癌细胞迁移能力的调控作用明显减弱。结论 miR-320a有抑制肝癌细胞迁移的作用,这种抑制作用是通过靶向调控癌基因FoxM1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39.
40.
目的探讨超声电导经皮治疗联合氟比洛芬酯注射液在椎体后凸成形术后急性疼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11年5月在我院行椎体后凸成形术后急性疼痛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超声电导组(A组)、氟比洛芬酯组(B组)以及超声电导联合氟比洛芬酯组(C组)各20例。A组予以超声电导经皮治疗30min;B组予以氟比洛芬酯注射液静推50mg;C组予以超声电导经皮治疗联合氟比洛芬酯,方法同A、B组;均于术后急性疼痛6h内完成。对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的疼痛症状按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评分及临床观察。结果 3组术后急性疼痛都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按VAS对3组患者进行评分,C组较A、B组改善更加明显(P<0.01);3组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超声电导靶向给药、氟比洛芬酯对椎体后凸成形术后急性疼痛都有效,但是二者联合应用的止痛效果更佳,疗效确切,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