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02篇
  免费   281篇
  国内免费   158篇
耳鼻咽喉   30篇
儿科学   35篇
妇产科学   21篇
基础医学   238篇
口腔科学   135篇
临床医学   760篇
内科学   454篇
皮肤病学   26篇
神经病学   91篇
特种医学   191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405篇
综合类   1385篇
预防医学   577篇
眼科学   37篇
药学   544篇
  4篇
中国医学   479篇
肿瘤学   128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124篇
  2022年   93篇
  2021年   110篇
  2020年   115篇
  2019年   146篇
  2018年   147篇
  2017年   102篇
  2016年   108篇
  2015年   149篇
  2014年   212篇
  2013年   252篇
  2012年   298篇
  2011年   356篇
  2010年   324篇
  2009年   316篇
  2008年   308篇
  2007年   275篇
  2006年   271篇
  2005年   267篇
  2004年   233篇
  2003年   203篇
  2002年   199篇
  2001年   167篇
  2000年   144篇
  1999年   110篇
  1998年   77篇
  1997年   66篇
  1996年   57篇
  1995年   45篇
  1994年   41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经皮穿刺颈椎髓核成形术治疗多间隙颈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颈椎髓核成形术(percutaneous cervical nucleoplasty,PCN)治疗多间隙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及其对颈椎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对我院2003年7月~2005年6月因颈椎间盘突出症住院行PCN治疗的64例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手术间隙分为两组:单间隙组(A组)34例,多间隙组(B组)30例。临床效果评价采用JOA评分标准(17分制并计算改善率),颈椎稳定性评价采用Katsumi标准。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及颈椎稳定性。结果:随访6~24个月,A组平均14.1±3.7个月,B组平均13.9±3.8个月,A组术前JOA评分为9.19±2.64分,术后为14.37±1.42分,改善率为66.3%;B组术前JOA评分为8.89±2.31分,术后为14.33±1.28分,改善率为67.1%,与术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1),两组患者的JOA评分改善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颈椎稳定性与术前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PCN治疗多间隙颈椎间盘突出症效果优良,对颈椎稳定性影响小,不会造成颈椎失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小针刀辅助自体脂肪颗粒注射除去额部、眉间、鼻唇沟等部位皱纹及充填面部凹陷的效果。方法利用自制小针刀,离断真皮与其下方的"纤维粘连",然后用自体脂肪颗粒注射除皱和充填凹陷部位。结果本组共68例。修复面积最大约10cm×8cm,最小约1.5cm×0.5cm。随访45例,随访时间3~18个月,效果满意或基本满意。结论小针刀辅助自体脂肪移植具有操作简单、快捷、价廉、安全、无排异、不留瘢痕、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患者易于接受,是除去额部、眉间、鼻唇沟等部位皱纹及填充面部凹陷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内镜下经后路颈椎椎板开窗髓核除术从传统的侧后入路颈椎间盘手术发展而来,可避免后路手术需要提供足够视野的长切口和广泛剥离脊柱旁肌肉组织的弊端,同时可以切除突出的椎间盘和增生的骨赘,解除神经根受压。本就近几年脊柱内镜在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及神经根型颈椎病方面的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一个本已被其他国家反复研究、确认是完全错误的研究项目,在中国某大学和部分院士的推动下强行开展, 近1亿元投资白白浪费,却没有任何形式的责任追究。在首都科教界“培育学术生态,净化学术环境”座谈会上北京工业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院长马重芳讲述了这个令人吃惊的故事。“这种事情现在还有,为了拿到钱,科研人员弄虚作假。在座各位还在拿科研经费的很少,否则,有些事情不愿意说,因为申请不到科研经费任何事情也做不了。”中国科学院院士何祚庥也表示, “现在我不需要科研经费,项目也搞得少,有些话该说一些。”与会近20位专家学者纷纷指出中国科技界目前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1临床资料自2004年4月~2006年4月,应用IPL-Queen光子治疗仪行体毛脱除,共接受脱毛治疗的门诊病例共380例,其中  相似文献   
16.
小儿先天性马蹄内翻足在临床上是最常见的足部畸形病,临床上一般单侧稍多于双侧。在病因上常见有①遗传因素。②发育异常。③神经异常。在此结合临床实践护理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17.
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治疗颈/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高能射频技术的发展,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radiofrequency ablation nucleoplasty)也先后被用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和颈椎间盘突出症。笔者就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治疗颈、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原理、基础及临床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人核糖体小亚基蛋白(RPS)24剪接变异体mRNA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结合剪接位点特异性引物技术,检测60例胃癌和7例胃溃疡标本中RPS24剪接变异体mRNA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 所有的胃癌和胃溃疡标本中均出现RPS24a mRNA表达;而RPS24c mRNA在胃癌组织表达率为96.7%,癌旁正常黏膜为11.7%;并且低、未分化型胃癌、淋巴结转移≥5个、TNMⅢ、Ⅳ期病例的RPS24c mRNA表达比率分别显著高于分化型胃癌、淋巴结转移<5个、TNM Ⅰ、Ⅱ期胃癌病例(P<0.05)。胃癌组织中RPS24 mRNA的总体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癌旁正常黏膜(P<0.01),而且TNMⅢ、Ⅳ期胃癌中RPS24 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Ⅰ、Ⅱ期胃癌(P<0.05);胃溃疡中RPS24mRNA的表达水平与正常胃黏膜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RPS24剪接变异体的异常表达与胃癌的发展、转移有关,可作为胃癌生物学行为评估和判断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DNA 蛋白质交联 (DPC)在监测砷中毒遗传损伤及皮肤病变的发生发展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依据皮肤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对砷接触者进行分组 ,并采用12 5Ⅰ 后标记法测定其DNA 蛋白质交联状况。结果 :燃煤砷接触可增加人体DNA 蛋白质交联的发生率 ,其发生早于皮肤损害 ,与对照、病区非病人及一般病变组比较 ,皮肤角化过度、癌前病变及癌变组明显增高 (P <0 0 5或P <0 0 1) ;该指标的增高与尿砷、发砷值密切相关 ;吸烟及燃煤年限可对其产生影响 ,年龄分层中以 4 0岁以上者DPC形成最为突出 ,男性的DPC形成高于女…  相似文献   
20.
苯妥英钠(DPH)的饱和代谢和非动力学的性质以及个体差异不同,故临床治疗有时不能取得较好的疗效。怎样能用最佳的药物剂量达到最理想的治疗效果,血药物浓度的测定是目前较好的方法之一。本文报告治疗困难的15例癫痫患者血中DPH 浓度的检测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