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5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9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3篇
临床医学   43篇
内科学   13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46篇
综合类   103篇
预防医学   31篇
药学   61篇
中国医学   34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78年   2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1.
目的 研究丹参酮联合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方案,对多次化疗血液肿瘤患者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动员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1月至2010年12月采用丹参酮联合rhG-CSF和单用rhG-CSF动员方案动员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疗效.结果 丹参酮联合rhG-CSF组中,28例1次采集充足,3例...  相似文献   
52.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法对患者下肢骨关节手术围术期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下肢骨关节手术的患者90例,ASAⅠ-Ⅲ级,随机分为腰硬联合麻醉组(CSEA组)、硬膜外麻醉组(EA组)和全麻组(GA组),每组30例。分别于麻醉前(T0)、麻醉后6h(T1)、术后24h(T2)采静脉血行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bg)等凝血功能检测。结果三组组内比较PT、TT值T1、T2较麻醉前延长(P〈0.05);CSEA组、EA组组内比较APTT值T1、T2较麻醉前延长(P〈0.05),GA组组内比较APTT值各时点较麻醉前麻醉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SEA组、EA组组内比较Fbg值T1、T2较麻醉前降低(P〈0.05);GA组组内比较Fbg值各时点较麻醉前麻醉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各项指标麻醉后各时间点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A组DVT发生率明显高于CSEA组、EA组(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硬膜外麻醉能有效的预防患者下肢手术围术期血液高凝状态,有利于减少围术期血栓性并发症的发生;腰硬联合麻醉是下肢骨关节手术首选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53.
目的:比较非手术方法与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股骨干骨折疗效.方法:对32例股骨干骨折的患儿进行了回顾性评估,其中非手术治疗14例,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18例.结果:在骨愈合平均时间、住院时间、畸形愈合率、完全负重、关节活动完全恢复时间,手术组均优于非手术组,克氏针平均在术后6个月取出.结论: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  相似文献   
54.
刘焕凤  张曦  高蕾  张诚  高力  李云龙  刘学  陈幸华 《重庆医学》2011,40(30):3042-3043
目的分析双次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DAHSCT)治疗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6年1月至2009年4月12例恶性淋巴瘤患者在确诊后1年内进行第1次DAHSCT移植,以洛莫司汀(CCNU)+足叶乙甙+阿糖胞苷+环磷酰胺进行预处理,其中5例加用洛铂;以上患者在第1次DAHSCT术后4~6个月进行第2次DAHSCT,预处理方案为米托蒽醌+阿糖胞苷+环磷酰胺,其中有7例加入洛铂。结果所有患者经DAHSCT治疗后均获造血重建,第1次DAHSCT的造血重建速度快于第2次,经24~63个月随访,存活11例,死亡1例(死亡原因为重度感染),2年无病生存率为91.7%。结论 DAHSCT治疗恶性淋巴瘤相关死亡率低,无病生存率高,可用于恶性淋巴瘤的治疗。  相似文献   
55.
医院建设院史馆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是对历史的回顾与借鉴,是创建先进医院文化、营造和谐文化氛围的重要举措。笔者通过参观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的院史馆,深感医院的院史馆承载着重要意义,它是医院历史变迁的积淀,是弘扬医院传统文化的平台,是医务人员教育的阵地。同时,笔者通过参观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的院史馆就院史馆建设要注重院史写作、要精心选择馆址、要用先进手段展现院史内容及要重视征集院史资料等几方面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讨寰枢椎侧块融合器用于治疗颅底凹陷(BI)伴寰枢椎脱位(AAD)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2018年3月至2022年3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后路植入寰枢椎侧块融合器联合枕颈融合内固定术的患者共22例, 其中男4例, 女18例。术前及术后测量寰齿间距(ADI)和延髓颈髓角(CMA), 采用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进行术前术后神经功能评价。术后定期随访X线、CT及MRI, 评价复位、内固定及植骨融合情况。手术前后指标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 22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并获得有效复位。手术时间(167.72±34.51) min;出血量(180.45±78.65) ml。术后ADI为(2.02±0.42) mm, 较术前明显缩小(7.62±1.96) mm;CMA由术前(129.00±6.39)°恢复至术后(151.00±4.73)°;JOA评分从术前(11.14±2.27)分上升至术后(15.27±1.64)分,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2.961、19.402、11.615, P<0.05)。所有患者神经压迫症状均予以解除, 临床症状有不同程度改善。术后随访3~18个月, 随访...  相似文献   
57.
目的:探讨脑出血术后颅内高压患者的循证治疗。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5年11月该院收治的70例脑出血术后颅内高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治疗组患者随机使用高渗盐水或甘露醇降颅压,对照组患者单用甘露醇降颅压,分析脑出血术后颅内高压患者最佳治疗方法。结果采用高渗盐水患者的降压时间为(34.72±7.49)h及降压持续时间为(251.89±69.01)h明显低于采用甘露醇患者的(43.80±8.09)h、(192.03±40.97)h;且治疗组患者血清Na+离子浓度及血浆渗透压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治疗脑出血术后颅内高压患者采用的药物治疗主要以甘露醇和高渗盐水为主,由于缺乏强有力的非药物治疗论证,因此尚不能否定非药物治疗的价值,所以还需要进一步开展研究。  相似文献   
58.
目的 探讨转录因子叉头框蛋白O3a(FOXO3a)对前列腺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正常前列腺上皮细胞RWPE-1和前列腺癌细胞LNCaP、DUl45、PC-3中FOXO3a表达水平,选择FOXO3a表达最低的前列腺癌细胞系转染pcDNA-FOXO...  相似文献   
59.
李云龙  娄世峰  张曦 《检验医学与临床》2023,(18):2625-2632+2637
贫血是导致患者不良结局的独立风险因素之一,而缺铁性贫血(IDA)是贫血中最常见的类型。在IDA的治疗中,输血是重要手段之一,然而在血液制品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的情况下,过度依赖输血将严重影响患者预后、增加医疗费用,因此对IDA患者进行患者血液管理(PBM)有助于改善患者临床转归,减轻医疗负担。该共识基于PBM的多重获益和我国相关政策背景,以促进医疗机构有效实施成人IDA的PBM为目的,在参考多篇国内外相关文献基础上,对多学科疾病合并IDA的单病种PBM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0.
结直肠癌是世界上常见的恶性肿瘤,奥沙利铂(oxaliplatin)是常用于结直肠肿瘤化疗的第三代铂类药物,以其为基础的化疗方案现已成为结直肠癌化疗的标准方案。结直肠癌化疗无效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产生耐药,最近研究发现,具有靶向能力的修饰物与化疗药物结合,能提高肿瘤组织内化疗药物的局部浓度。iRGD肽作为一种靶向肽与化疗药物结合,能增强化疗效果,血管内注射与iRGD肽偶联修饰过的化疗药物,能导致化疗药物与肿瘤血管结合,并能扩散到血管外的肿瘤实质。本文就iRGD肽协同奥沙利铂逆转结直肠肿瘤耐药的研究进展做详尽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