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12篇
皮肤病学   14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44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42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前,近视眼发生发展的原因尚不十分明了,而长期从事近距离丁作是造成近视的主要因素之一[1].那么,在新陈代谢中起重要作用的酶在近视眼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有何变化?  相似文献   
12.
坏疽性脓皮病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坏疽性脓皮病(PyodermagangrenosumPG)临床少见,且与其他疾病难鉴别,给临床治疗带来许多困难,笔者于2005年在广西中医医学院附属瑞康医院进修期间收治了1例患者,现报告如下,并就其病因,诊断与鉴别诊断,以及治疗进行文献复习。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53岁,因全身多处皮肤溃疡瘙痒,伴关节疼痛3m入院。自诉3m前下鱼塘捕鱼后,发现于右侧踝关节外侧有一小结节,周围绕以红晕,瘙痒剧烈,用手搔抓后开始渗液。以后逐渐形成溃疡,起病后在当地医院按“真菌感染”及“慢性溃疡”治疗,病情未见好转,而且溃疡数量和部位在不断增多,波及四肢各关节及骶臀等部…  相似文献   
13.
DLF方案加羟基喜树碱治疗晚期食管癌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寻找晚期食管癌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自1995年3月至1998年4月以DLF方案(顺铂、醛氢对酸,5-氯脲嘧啶)加与不加羟基喜树碱(HCPT)治疗晚期食管癌。结果:治疗组有效率68.7%,而对照组为43.3%,差异显著(P〈0.05)。主要毒副作用为纳差、恶心或呕吐,其发生率为85.3%,但多为1~2级;白细胞下降在治疗级和对照组分别为82.4%和63.4%。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5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山茱萸不同活性部位对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急性毒性.方法:提取山茱萸多糖、山茱萸总苷、山茱萸三萜酸,测定三种活性部位的半数致死量(LD50)或最大耐受量(MTD).制作0.2% CCL4急性肝损伤模型,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学改变,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活性,肝组织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结果:山茱萸多糖部位、山茱萸总苷部位、山茱萸三萜酸部位最大耐受量分别相当于50 kg人临床日用量的75、250、191.6倍.病理学结果显示模型组肝细胞出现明显的脂肪变性,汇管区炎细胞浸润增多,而山莱萸三个活性部位均能减轻肝细胞脂肪变性,减少炎细胞浸润,尤以山茱萸三萜酸部位高剂量组作用显著.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血清ALT、AST活性明显升高,小鼠肝组织匀浆MDA含量显著升高而GSH含量及SOD活性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山茱萸三个活性部位血清ALT、AST活性,肝组织匀浆MDA含量明显降低(P<0.05,P<0.01),而SOD活性及GSH含量显著升高(P<0.05,P<0.01),尤其山茱萸三萜酸部位变化明显.结论:山茱萸多糖部位、山茱萸总苷部位、山茱萸三萜酸部位急性毒性均很小,均有保肝作用,尤其三萜酸活性部位保肝作用显著,并呈剂量相关性,其保肝机制可能与抑制脂质过氧化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理血消银汤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浆内皮素(ET)的影响。方法将220例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118例口服理血消银汤,对照组102例口服复方青黛胶囊,疗程8周后评价其临床疗效;并用放免法检测治疗前后ET含量。结果两组效率分别为73.7%、54.9%,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8.52,P〈0.01);银屑病患者血浆ET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经治疗后两组ET均下降,治疗组下降更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理血消银汤治疗银屑病有较好临床疗效,能改善微循环,抑制上皮细胞分裂,促进表皮细胞分化,对血浆ET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碎裂QRS波(fQRS)与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冠脉病变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0月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120例。根据12导心电图QRS波形态分为fORs(A组),病理性Q波(B组),fORs合并病理性Q波(c组)。采用冠状动脉造影检测病变罪犯血管,病变范围与狭窄程度,并分析fORs和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脉病变的相关性。结果①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脉双支,三支病变发生率A组(44.7%,47.4%),C组(41.7%,45.0%)高于B组(13.6%,9.1%),p〈0.01;②LCX和RCA发生率A组(42.2%,39.4%),C组(33.3%,43.3%)高于B组(9.1%,13.6%),p〈0.01;③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血管病变90%〈血管直径(D)〈100%的狭窄的发生率A组(65.8%),C组(50.0%)高于B组(22.7%),p〈0.01。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中f0Rs的出现与冠脉双支或三支病变;LCX和RCA罪犯血管的定位及冠脉重度狭窄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用DMBA(二甲基苯并蒽)/巴豆油二阶法联合NB-UVB照射,构建皮肤鳞状细胞癌小鼠模型。方法:将5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3组:A组外涂DMBA/巴豆油;B组照射NB-UVB;C组外涂DMBA/巴豆油,联合NB-UVB照射。实验过程中定期观察小鼠的一般情况和实验部位皮肤的变化,于第5、10、15、20周统计各组小鼠的存活率及成瘤率。第20周时取小鼠皮损组织进行病理检查。结果:第5周末部分C组小鼠出现直径≥l mm的丘疹,20周后三组成瘤率分别为86.67%,7.14%,94.12%;SCC发生率分别为:13.34%,0%,70.59%。结论:DMBA/巴豆油二阶法联合NB-UVB构建小鼠皮肤鳞癌模型较单独应用DMBA/巴豆油二阶法或NB-UVB照射成瘤时间短,成瘤率和SCC发生率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护理本科生安宁疗护知识掌握情况及安宁疗护态度现状.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对我院2019—2020级268名护理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护理本科生安宁疗护知识问卷总分为(12.134±3.945)分,平均正确率为60.71%;安宁疗护态度调查问卷总分为(53.000±6.400)分,均处于较低水平.结论 为满足...  相似文献   
19.
消风散治疗变应性接触性皮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萌  高宁  陈棽 《广西中医药》2011,34(4):20-22
目的:观察消风散治疗变应性接触性皮炎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T细胞免疫介导物干扰素(IFN-y)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治疗组以消风散治疗,对照组以氯雷他定片治疗,治疗4周后观察两组治疗效果;测定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清IFN-y水平.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0.0%,对照组为56.7%,差异有统计学意...  相似文献   
20.
肤肿瘤是发生在皮肤的细胞增生性疾病,发病原因多与紫外线照射、化学致癌物质、电离辐射、病毒感染以及免疫缺陷等因素相关。近年来随着环境的污染、臭氧层的破坏、紫外线的增强,皮肤肿瘤的致病因素不断增加。本文将近10年本院病理确诊的常见皮肤肿瘤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进行分析,探讨该区皮肤肿瘤的发病情况和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