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2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12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18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76篇
内科学   29篇
皮肤病学   24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16篇
综合类   89篇
预防医学   50篇
药学   26篇
中国医学   24篇
肿瘤学   4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观察喉罩联合静-吸复合麻醉作用于小儿纤维支气管镜(FOB)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FOB检查患儿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采用喉罩联合静-吸复合麻醉方式,对照组采用镇静联合表麻。观察记录两组检查时间、苏醒时间和患儿憋气、喉痉挛、肢体运动等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患者苏醒时间明显短于观察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呛咳、憋气、呼吸抑制等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喉罩联合静-吸复合麻醉适用于小儿FOB镜检查中,麻醉效果佳,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92.
西塘,位于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是个历史悠久的江南小镇,成为越来越多的都市人放松身心的好去处。  相似文献   
93.
临床早期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替代腋清扫术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 探讨前哨淋巴结活检术 (sentinellymphnodebiopsy ,SLNB)在乳腺癌治疗中的应用。 方法 使用蓝染料和 /或99mTc标记的硫胶体对 1999年 9月~ 2 0 0 2年 12月山东省肿瘤防治研究院连续收治的 42 3例临床查体腋窝淋巴结阴性乳腺癌患者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 ,对 60例患者进行SLNB替代全腋窝淋巴结切除术 (axillarylymphnodedissection ,ALND)的前瞻性研究。结果 SLNB成功率为 98 6% (4 17/4 2 3 ) ,准确率为 93 0 % ,假阴性率为 16 5 %。单纯蓝染料法的分别为98 1% ,91 4%和 2 1 3 % ;联合使用蓝染料和99mTc标记的硫胶体组者分别为 10 0 % ,98 0 %和 4 1%。SLNB的方法对成功率和假阴性率有显著性影响。 60例患者进行了SLNB替代ALND的研究 ,其中 13例因术中发现前哨淋巴结转移而进行AL ND ,SLNB替代ALND者未发现明显术后并发症 ,47例仅行SLNB患者中位随访 8个月 ,未发现腋淋巴结复发者。结论 SLN能够准确预测腋窝淋巴结的转移状况 ,联合法的假阴性率明显低于单用染料法者。SLNB缩小了手术范围、减轻患者术后并发症 ,近期结果良好  相似文献   
94.
间斑寇蛛(Latrodectus tredecimguttatus spiders)以"黑寡妇"闻名于世,是世界剧毒蜘蛛之一[1],该蜘蛛能释放剧毒毒素,蜘蛛的螫肢(上腭)刺破人的皮肤后,毒液可经螯肢侵入人体引起中毒。被其蛰伤后会引起全身剧痛,并且会发生肝、脑、肾、心、肺等单个或多个脏器功能性或器质性病变,甚至死亡[1-5]。近些年来,在新疆各地区频繁出现间斑寇蛛蛰伤人畜事件,因此间斑寇蛛成为研究的热点。研究者从间斑寇蛛的分布及特征开始,对间斑寇蛛毒素的采集  相似文献   
95.
目的 观察孕11~13+6周心脏畸形胎儿四腔心切面声像图特征,探讨其在早孕期筛查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4胎经病理、中孕期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或出生后随访证实的11~13+6周心脏复杂畸形胎儿心脏四腔心切面超声声像图特征和颈项透明层(NT)厚度。结果 24胎心脏畸形胎儿早孕期四腔心切面表现:①6胎正常,可见2束比例相当的心室流入道血流;②3胎表现为比例失调的2束血流;③5胎仅显示1束房室瓣血流,于心室水平再分为左右2束血流;④5胎显示1束房室瓣血流,于心室水平无分叉;⑤5胎表现为室间隔过隔血流。24胎中,16胎(16/24,66.67%)NT增厚,8胎(8/24,33.33%)NT正常。结论 11~13+6周四腔心切面超声表现对筛查胎儿心脏畸形具有一定价值,有望将部分心脏畸形的检查时间窗由中孕期提前至早孕期。  相似文献   
96.
目的 :调查老年人对心血管疾病(CVD)预警症状与危险因素认知情况,为老年人心血管疾病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自设CVD预警症状及危险因素知识问卷对在衡阳市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1120名老年人进行调查,并对不同人口学特征的研究对象CVD知识认知得分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老年人的CVD预警症状及危险因素认知水平较低,对脑卒中及心脏病发作的预警症状的认知平均得分为3.10分(总分10分);对CVD危险因素的认知平均得分为4.98分(总分15分);有心血管疾病老年人对CVD预警症状及危险因素认知水平高于无心血管疾病老年人(P0.05)。结论 :老年人对心血管疾病预警症状与危险因素认知水平较低,应对受教育水平低及CVD风险高的老年人积极开展健康教育,提高其对心血管疾病预警症状与危险因素的认知水平。  相似文献   
97.
目的 探讨不同分子亚型非特殊型浸润性乳腺癌的超声特征。方法 根据免疫组化结果,将经病理证实的193例非特殊型浸润性乳腺癌患者分Luminal A-like型(n=46)、Luminal B-like型(n=98)、HER-2过表达型(n=22)和基底样型(n=27)4种分子亚型。回顾性分析4种分子亚型乳腺癌的超声特征,包括肿块形状、边缘、方向、内部回声、后方回声、钙化、血流及肿瘤大小、病理分级及淋巴结转移情况。结果 193例非特殊型浸润性乳腺癌,4种分子亚型间,肿块大小(<2 cm、2~3 cm、≥ 3 cm)和淋巴结转移(有、无)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病理分级(Ⅰ、Ⅱ、Ⅲ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种分子亚型间6个超声征象(形状、边缘、方向、内部回声、后方回声、钙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血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6)。结论 不同分子亚型的非特殊类型浸润性乳腺癌超声表现有其特征性,Luminal A-like型与Luminal B-like型超声声像图表现差异较小,鉴别有一定困难。  相似文献   
98.
目的:观察利凡诺联合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用于中期妊娠引产的效果。方法:选取中期妊娠引产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实施利凡诺联合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引产,对照组单独给予利凡诺引产。结果:观察组患者流产时间、阴道流血量以及引产有效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明显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利凡诺联合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用于中期妊娠引产的效果显著,具有产程时间短、流血量少,引产有效率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99.
目的评价Carisolv微创去龋联合光固化复合树脂充填技术进行社区龋齿治疗的效果。方法将患有2颗或2颗以上第一恒磨牙龋坏的100例学生随机分成2组,Carisolv组和非创伤性修复治疗(atraumatic restorative treatment,ART)组,每组50例。每例患者均治疗2颗龋齿,分别采用玻璃离子和光固化复合树脂充填。治疗后随访3年,每半年评价各组充填成功率,治疗后第3年按照改良的美国公共卫生机构(United States Public Health Service,USPHS)修复体临床评价标准从修复体表面形态、边缘密合、边缘着色、色泽协调性、有无继发龋和牙髓炎6个方面进行充填效果评价。结果Carisolv组中光固化复合树脂在1.5、2.0、2.5、3.0年的充填成功率分别为96%、94%、89%、89%,玻璃离子分别为84%、74%、70%、72%,光固化复合树脂的充填成功率均高于玻璃离子(P〈0.05)。ART组中光固化复合树脂1.5、2.0、2.5、3.0年充填成功率分别为92%、90%、85%、82%,玻璃离子分别为77%、69%、64%、62%,光固化复合树脂的充填成功率亦高于玻璃离子(P〈0.05)。治疗后第3年Carisolv组和ART组光固化复合树脂充填的患牙在表面形态和色泽协调性上均优于玻璃离子充填的患牙(P〈0.05)。结论Carisolv去腐技术和ART去腐技术均可以达到较满意的远期效果,光固化复合树脂充填效果优于玻璃离子。  相似文献   
100.
背景:过往研究已证实:心肌缺血前或缺血时心肌内注射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及其基因载体均可以明显减小缺血心肌的梗死面积,但心肌梗死后才经静脉使用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的基因载体是否具有相同的疗效,所知甚少。 目的:进一步验证对心肌缺血后,经静脉注射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质粒phPDGF-B对缺血心肌梗死面积的作用。 方法: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经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心肌梗死模型。于结扎后30 min,雌、雄实验组静脉注射phPDGF-B质粒;雌、雄对照组静脉注射等体积PBS。2周后,进行常规的Masson,s Trichrome染色,对缺血心肌梗死区面积、纤维化及心室几何参数进行分析。 结果与结论:大鼠静脉使用phPDGF-B质粒2周后,雌、雄实验组的心肌梗死的面积均明显小于雌、雄对照组(P < 0.05);实验组梗死区存活的心肌细胞明显多于对照组;雌、雄实验组梗死区纤维化面积的比值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没有显著性意义;实验组梗死区胶原沉积的密度明显小于对照组;实验组梗死边缘区的室壁厚度大于对照组(P < 0.05)。实验组梗死区室壁厚度大于对照组。结果证实,在心肌缺血30 min,经静脉使用phPDGF-B质粒对梗死区心肌细胞存活有保护作用,能有效减小缺血心肌的坏死面积,同时能有限度地改善存在心肌梗死的左心室重构,以及减小梗死区的纤维化程度,且上述作用没有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