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7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13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9篇
内科学   17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13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92篇
预防医学   20篇
眼科学   29篇
药学   35篇
中国医学   2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中医“恐伤肾”模型血浆中分子物质与巯基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探讨了“恐伤肾”模型动物血浆中分子物质与巯基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恐伤肾”组小鼠血浆中分子物质升高、巯基降低,与正常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中分子物质和巯基均参与了“恐伤肾”的发病机理,且二者一的改变可作为“恐伤肾”所致肾虚亏损的敏感之一。  相似文献   
52.
Panayiotopoulos综合征(PS)是发生于儿童的早期年龄相关的特发性良性癫痫综合征,以自主神经发作和自主神经癫痫持续状态为主要表现[1].尽管已被国际抗癫痫联盟(ILAE)分类所认可,但临床诊断率并不高,常被误诊为脑炎、偏头痛、晕厥甚至胃肠炎等.我们2009-05—2011-06发现外院和本院门诊及病房共误诊19例,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3.
准分子激光治疗高度和超高度近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in-situkeratomileusis,LASIK)和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photorefractivekeratectomy,PRK)治疗高度、超高度近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于术前近视-6.00~-14.75D的患者102只眼施行PRK手术,近视-6.00~-22.00D的患者118只眼施行LASIK手术.按术前屈光度分组,Ⅰ组-6.00~-9.75D;Ⅱ组-10.00~-14.75D;Ⅲ组-15.00~-22.00D.术后随访半年以上,并将结果比较分析.结果术后裸眼视力≥0.5者,Ⅰ组中PRK为93.9%;LASIK为98.4%.Ⅱ组中PRK为75.0%;LASIK为93.8%.Ⅲ组中PRK为0.0%;LASIK为65.2%.术后裸眼视力≥1.0者,,Ⅰ组中PRK为79.2%;LASIK为82.5%.Ⅱ组中PRK为35.0%;LASIK为46.9%.Ⅲ组中PRK为0.0%;LASIK为8.7%.术后屈光度在±1.0D以内者Ⅰ组中PRK为63.4%;LASIK为66.7%.Ⅱ组中PRK为15.0%;LASIK为46.9%.Ⅲ组中PRK为0.0%;LASIK为8.7%.角膜上皮下混浊PRK治疗组中占59.8%;而LASIK则占4.2%.术后散光增加PRK治疗组为17.6%;LASIK治疗组占21.2%,尚未发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对高度和超高度近视患者,LASIK临床治疗效果优于PRK手术.  相似文献   
54.
目的 观察清金化浊方联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感染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痰热蕴肺证患者的疗效,探讨其抑制气道黏液高分泌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区组随机方法将102例住院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予支气管舒张剂、控制性氧疗、抗生素、糖皮质激素、机械通气等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清金化浊方,每日...  相似文献   
55.
人工构建特异性互补于HBV基因mRNA SPⅡ增强子区的15-聚反义代脱氧核苷酸并和γ-^32P进行末端标记,以2μmol/L剂量作用于HBV基因转染的HepG2细胞培养24h及48h后检测掺入2.2.15细胞的15-S-asON分别为69.4nmol/L和75.8nmol/L;对HBsAg的抑制率分别为50%和70%;斑点杂交检测HBV DNA,结果表明实验组与对照组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人口资料学调查、生活事件评定量表(LES),艾森克人格问卷(EPQ),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TDL生命质量量表、激素测定等对围绝经期综合征女性患者148例(患者组)与围绝经期健康女性100例(对照组)进行对照。结果:患者组与神经质性人格、病前不稳定的个性特征、经济状况的低下、子女不在身边、对婚姻的不满意、伴发慢性躯体疾病相关。而与有无生育创伤史、社会地位的下降无明显相关。社会支持缺乏,负性生活事件更多的存在于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中。激素水平在患者组与对照组间无显著差异。结论:神经质性人格、病前不稳定的个性特征及心理社会因素的共同作用可能是产生围绝经期综合征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57.
58.
59.
血液透析患者低血压原因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血液透析可发生各种并发症,而低血压是透析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临床表现轻重不一,轻者头晕、眼花、出汗、打哈欠、有便意,也可无任何症状;重者血压显著下降、面色苍白、呕吐、腰痛、心肌缺血、心律失常、意识丧失、甚至死亡。现将血液透析患者引起低血压的原因及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讨电流感觉阈值测试(current perception threshold,CPT)在2型糖尿病小纤维神经病变中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选择临床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99例,应用肌电图仪常规法进行双侧正中神经、双侧腓浅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检测,应用感觉神经定量检测仪进行双正中神经、双腓浅神经CPT测定,电流刺激频率分别为2000Hz、250Hz、5Hz,比较CPT及SCV两种指标的异常率;依患者有、无自觉症状分为两组,依病程5年(45例)、5年≤病程10年(32例)及病程≥10年(22例)分为三组,分别比较双侧正中神经、双侧腓浅神经不同频率刺激CPT值及SCV。结果双正中神经、双腓浅神经CPT异常率明显高于SCV异常率(P0.05、P0.01)。与无症状组比较,有症状组患者左侧正中神经与双侧腓浅神经的SCV均明显减慢(均P0.05),双侧正中神经与双侧腓浅神经2000Hz刺激时CPT值均明显增高(均P0.05),250Hz和5Hz时CPT值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双正中神经、双腓浅神经的不同频率CPT阈值及SCV在不同病程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CPT在糖尿病小纤维神经病变早期诊断中具有一定价值。联合神经传导速度测定可能提高糖尿病神经病变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