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62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65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正>非结核分枝杆菌(non-tuberculous mycobacteria,NTM)属于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以及麻风分枝杆菌以外的一大类分枝杆菌的总称。而NTM肺病(nontuberculous mycobacteria-pulmonary disease,NTMPD)是指人体感染NTM后引起支气管、肺组织病变。随着整体诊疗水平提升,当前NTM-PD的发病率和患病率仍然在普遍上升[1-3]。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ICU严重脓毒症患者获得性肌无力早期康复训练的作用。方法:32例严重脓毒症患者,分为早期康复训练组(20例)和晚期康复训练组(12)。比较发病第1、3、6个月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MBI)、英国医学研究理事会(MRC)总分值、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以及总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早期康复训练组在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方面均较晚期康复组明显减少(均P0.05)。晚期康复训练组在第1、3个月处于瘫痪状态,而早期康复训练组在第3个月四肢肌力及日常生活能力MBI方面基本恢复到正常状态,2组MRC总分及MB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早期康复训练可减少严重脓毒症患者机械通气及住院的时间,改善患者的四肢肌力及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23.
局部应用胰岛素治疗褥疮23例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于2002年2月至2006年3月共收治23例褥疮患者,在疾病的治疗过程中,局部褥疮创面运用胰岛素换药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24.
目的:研究成年兔左心耳心肌细胞自体移植到梗死区心肌后的存活情况,及其对周围血供、心律的影响,和对左室功能的改善情况.方法:将成年兔随机分为移植组(n=8)和对照组(n=8),所有成年兔均结扎的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心肌梗死模型.4周后获取自体左心耳组织,急性消化分离为单细胞后经DAPI标记后,分别将细胞悬液和培养基注射到移植组和对照组梗死区内.4周后行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检查,并取移植区组织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移植4周后移植组与对照组兔子全部存活.心电图检查显示,移植组心率高于对照组(P<0.05),未见异位心律.超声心动图检查提示,至移植后第4周,移植组左室功能优于对照组.心肌组织切片见对照组梗死区内为典型心梗后改变,移植组梗死区内有"细胞岛"形成,荧光检测证明移植的心耳肌细胞在移植区存活.结论:急性分离的自体左心耳心肌细胞移植到梗死区心肌内可以存活并能够改善左室功能.  相似文献   
25.
喉癌组织中HPV16及其早期区基因E6、E7蛋白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喉癌组织中HPV16及其早期区基因E6、E7蛋白的表达,并初步分析其与喉癌组织临床分期、病理分级的相关性.方法:147例喉组织标本,其中喉鳞状细胞癌组织82例,非癌组织39例(声带息肉27例,距肿瘤>1.0 cm的癌周正常组织12例),癌前病变(声带白斑)26例.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各组标本中HPV16及其早期区基因E6、E7蛋白的表达.分析喉鳞癌组织中3种蛋白表达情况与临床分期、病理分级的相关性.结果:喉鳞癌组织中HPV16蛋白及E6、E7蛋白的阳性率明显高于癌前病变组织(P<0.05或0.01),后者高于非癌组织 (P<0.05或0.01).非癌组织中HPV16蛋白阳性率明显高于E6、E7蛋白的表达(P<0.05或0.01),而喉癌组织及癌前组织中三者间无显著差异.不同临床分期(Ⅰ~Ⅳ期)及不同病理分级(Ⅰ~Ⅲ级)喉癌组织中HPV16的阳性率间有显著差异(P<0.05);而不同临床分期及病理分级间HPV16 E6、E7蛋白表达率无显著差异.结论:HPV16感染后其早期区基因E6、E7的表达可能是诱发喉癌的因素之一,应用免疫学方法抑制E7蛋白的表达对于喉癌的治疗有积极的意义,但其预防和治疗作用不应过分夸大.  相似文献   
26.
用因子分析法分析临床医学中心绩效评价体系的结构效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对构建的临床医学中心绩效评价体系的结构效度进行分析, 为评估和进一步完善指标体系提供依据.方法:对已建立的指标体系,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法进行结构效度分析.结果:因子分析显示,该指标体系的因子组成和重要性依次为学科优势、人才建设、医疗服务、科研能力、基础建设几部分(其前6个因子累计贡献率为90.17%),大多数指标的载荷系数与某个因子内涵相匹配,说明该指标体系的结构效度与专家设想基本一致. 结论:本研究建立的临床医学中心绩效评价体系整体结构是合理可行的.  相似文献   
27.
目的:比较驻极体与化学促渗剂对美洛昔康的促渗作用.方法:以美洛昔康贴剂为对照组,以加化学促渗剂的美洛昔康贴剂、驻极体美洛昔康贴剂和加入化学促渗剂的驻极体美洛昔康贴剂为实验组,利用改良的Franz扩散池,用紫外分光光度仪于362 nm处测定各类贴剂中主药的光密度并求算其10 h内的累积渗透量,并与对照组10 h内累积渗透量相比,比较驻极体与化学促渗剂对美洛昔康的体外促渗能力及驻极体与化学促渗剂的协同作用.结果:(1)1%、3%、5%氮酮美洛昔康贴剂作用离体皮肤10 h,其累积渗透量分别为对照组的1.20、1.33、1.26倍(P<0.05),促渗能力由大到小依次排序为:3%氮酮>5%氮酮>1%氮酮;(2)除20%丙二醇外,化学促渗剂(1%、3%、5%氮酮,10%油酸乙酯,1%薄荷油,30%二甲亚砜)对美洛昔康均有促渗作用;其中以10%油酸乙酯促渗能力最强,为对照组的1.86倍(P<0.05);(3)驻极体对美洛昔康的促渗作用优于选用的化学促渗剂,为对照组的2.16倍(P<0.05);(4)驻极体可增强化学促渗剂的促渗作用,加入化学促渗剂的驻极体美洛昔康贴剂与加化学促渗剂的美洛昔康贴剂相比,其促渗能力提高到1.14~2.82倍(P<0.05).结论:驻极体具有优良的药物透皮吸收促进作用,可作为一种新型促渗方法用于体外透皮.  相似文献   
28.
目的:通过检测络气虚滞大鼠动脉组织中血红素加氧酶/一氧化碳(HO/CO)系统活性的变化,探讨不同通络方药对血管的保护机制.方法:健康雄性Wistar 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络气虚滞组、人参组、双参组、通心络组,每组24只.透射电镜下观察动脉组织内皮细胞超微结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观察各组动脉组织中HO-1的表达,RT-PCR及Western 印迹方法检测HO-1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同时检测动脉组织中CO含量的变化.结果:超微结果显示,络气虚滞组动物血管内皮细胞游离面微绒毛显著减少,吞饮小泡数量亦显著减少,线粒体大部分嵴和膜融合甚至消失,粗面内质网严重脱颗粒.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络气虚滞组动脉组织中HO-1蛋白表达阳性信号明显减弱,3种通络方药可明显增强HO-1表达.RT-PCR及Western 印迹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络气虚滞组HO-1 mRNA及其蛋白表达明显下调(P<0.01,P<0.001),3种通络方药可使HO-1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明显增强(P<0.001),其中通心络组优于人参和双参组(P<0.001),同时通心络可使CO的释放量明显增加.结论:通络方药可通过增加内源性CO发挥细胞保护作用,该作用可能与其改善或修复HO系统、提高HO-1表达有关,这可能是通络方药保护血管组织免遭损伤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9.
袁光雄  付林  朱云龙  许俊  龙臣 《新医学》2014,(3):162-164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滴丸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血小板CD62p和CD63表达的影响。方法按所给药物不同,将80只SHR随机分为复方丹参滴丸加阿司匹林组、复方丹参滴丸组、阿司匹林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各20只,各组持续给药4周,于实验12周末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治疗后SHR血小板CD62p和CD63的表达水平,并对各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第12周末复方丹参滴丸组血小板CD62p、CD63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复方丹参滴丸加阿司匹林组CD62p、CD63表达水平较阿司匹林组或复方丹参滴丸组低(P<0.05)。结论复方丹参滴丸具有抑制血小板CD62p、CD63表达的作用,复方丹参滴丸与阿司匹林合用治疗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30.
为弥补口头交接班带来的遗漏,加强各班次之间的交接工作,提高护理质量,我科自2008年6月起使用护理留言板,收效良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