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5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9篇
基础医学   13篇
临床医学   34篇
内科学   177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1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120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80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31.
鹅足滑囊炎(anserinebursitis)是一种良性风湿性疾病,常常因与膝骨关节炎(OA)相伴而被误诊或漏诊,现将本院诊断的1例报道如下。患者男,34岁,无诱因出现右膝关节内侧轻度疼痛,不影响行走和日常生活。次日在蹲立较长时间后站立时突感右膝下内侧疼痛剧烈,并可触及一核桃大小的包块。体格检查:浅表淋巴结、心、肺、肝、脾无异常发现,惧痛步态,右膝关节内侧关节线远端4cm处有约3cm×3cm大小包块,表面皮肤未见发红,包块局部压痛明显,质坚韧。膝关节无压痛,浮髌征阴性,伸直过程中右膝内侧包块疼痛明显。实验室检查:红细胞…  相似文献   
32.
依地酸钙钠治疗系统性硬化症86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观察依地酸钙钠(EDTA)治疗系统性硬化症(SSc)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86例SSc患者进行EDTA治疗,以30mg·kg  相似文献   
33.
关节正常结构和功能的破坏是慢性炎性关节病的一个主要特征,类风湿关节炎(RA)滑膜衬里细胞的过度增殖及大量炎性细胞的浸润导致血管翳形成,最终导致关节软骨和骨的破坏,这些被破坏的软骨和骨组织被认为是由于过度增殖的滑膜细胞分泌大量的蛋白裂解酶而引起的。参与基质降解过程的蛋白裂解酶有四类:①金属蛋白酶(明胶酶、胶原酶);②胱氨酸蛋白酶(如组织蛋白酶B、D、H、L);③天冬氨酸蛋白酶(如组织蛋白酶D);④丝氨酸蛋白酶(如纤溶酶原激活剂以及它们所激活的产物纤溶酶)[1]。目前研究得最多的是丝氨酸蛋白酶和金属…  相似文献   
34.
背景:肌腱/韧带附着点炎症是脊柱关节病(Spondyloarthropathy,SpA)最重要的病理改变和特征性的临床表现之一,但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影像学检查是其诊断的重要辅助手段。国外已将超声用于SpA患者肌腱/韧带附着点的检查,但健康志愿者附着点的超声表现,至今尚未见文献报道。目的:了解健康志愿者肌腱/韧带附着点的声像表现,初步探讨超声用于附着点检查的可行性及附着点声像表现的可能影响因素。设计:非随机相互对照的实验研究。地点和对象:选择30例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工作或学习的年轻健康工人和医学生,自愿参加,所有入选者均无关节病和慢性腰背痛病史,其中男22例,女8例。干预:以高频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健康志愿者下肢共540个肌腱/韧带附着点,并对其厚度分别按左右及性别进行比较,对发现骨面异常者行X射线检查对照。主要观察指标:观察各附着点内部回声、边界和骨面情况,测量其厚度,并探查其血流。结果:正常肌腱/韧带附着点表现为均匀的稍低回声,内见清晰的条索状纤维回声;多数见包膜回声稍高,与周围分界清楚,其内无血流信号,附着点骨面光滑连续。男性志愿者股直肌腱止点、髌韧带起点、髌韧带止点、胫侧副韧带止点、腓侧副韧带止点、跟腱止点和足底腱膜止点的厚度依次为0.50&;#177;0.06,0.50&;#177;0.07,0.42&;#177;0.04,0.20&;#177;0.03,0.38&;#177;0.04,0.52&;#177;0.07和0.32&;#177;0.03cm,女性志愿者相应肌腱/韧带附着点的厚度则依次为0.44&;#177;0.04,0.46&;#177;0.03,0.39&;#177;0.03,0.19&;#177;0.02,0.32&;#177;0.02,0.41&;#177;0.06和0.28&;#177;0.03cm。除胫侧副韧带止点外,男性其它附着点的厚度均较女性大(P&;lt;0.05),但左右两侧厚度的差异并无显著性意义(P&;gt;0.05)。有8例志愿者的11个附着点(占总检查附着点数的2.0%)发现有钙化、骨质缺损、骨质增生或血流增加,总计为15项异常,部分异常部位有外伤史。结论:双侧相应部位的肌腱/韧带附着点厚度基本一致,但男性多数附着点厚度较女性大,身高、体质量及运动为影响附着点厚度的可能因素;外伤可致附着点声像异常;超声可作为附着点检查的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35.
黄烽 《临床误诊误治》2002,15(4):249-252
结节性多动脉炎(Polyarteritis nodosa, PAN)是一种临床上相对较多见的系统性血管炎,主要累及中、小动脉.因该病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炎性渗出及增殖,使受累动脉出现节段性结节而得名.本病临床表现多样,以发热、皮疹、多系统受累等为特征.轻者临床可以很局限,重者则发展迅速,甚至死亡.由于本病表现多样,临床对一些不典型病例容易发生误诊.本文介绍1例以肌痛、肌无力为突出表现的PAN,并简述其诊断及治疗.  相似文献   
36.
长期发热是指发热持续两周以上者,其病因大致可分为四类:感染性疾病、风湿性疾病、血液病及恶性肿瘤.以持续高热为主要表现的风湿性疾病在临床上比较常见,也有部分非风湿病患者因高热而收入风湿科病房,对这些患者的正确诊断和处理需要引起临床医生的注意.以下介绍一例以高热起病、怀疑成人斯蒂尔病的早期肾癌患者,希望该病例的临床特点能加深医务人员对不伴有其他明显症状的早期癌症的认识.  相似文献   
37.
1 病历摘要患者 :女性 ,35岁。主因脊柱及四肢关节畸形 2 4年 ,多关节疼痛 1 5年于 2 0 0 3年 2月 2 0日入院。患者于 1 979年(1 1岁 )无诱因出现双手近端和远端指间关节轻度骨性肿大 ,脊柱轻微侧弯 ,但无活动受限 ,以后逐渐累及其他四肢大小关节 ,呈进行性发展 ,逐渐出现不规则畸形、活动范围缩小及明显的脊柱侧弯畸形 ,1 994年右髋和右膝关节已分别有明显的内收和外翻畸形 ,但始终无关节发红、疼痛、触痛、晨僵和软组织肿胀。 2 0 0 1年 9月患者无诱因出现右膝关节疼痛 ,以下楼时明显 ,同时伴易饥饿、夜间小便次数增多(3次 /晚 )及 1个…  相似文献   
38.
肠病性关节炎30例临床特征分析并文献复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分析炎性肠病伴发关节炎的临床特征,提高对其的认识,以及探讨其与HLA-B_(27)的相关性.方法 分析30例炎性肠病(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伴发脊柱关节病变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x线表现.结果 肠病性关节炎患者30例,男14例,女16例.出现肠道表现的年龄16~48(32.2 ±11.0)岁,病程1个月~20(5.9±3.4)年,出现关节炎的年龄15~52(43.4±6.8)岁,出现肠道表现与关节炎或发生腰背痛的时间间隔为0~13(4.2±4.0)年.26例患者外周关节受累,其中14例的表现极似类风湿关节炎;22例患者腰背痛,其中7例HLA-B_(27)阳性,且13例患者有影像学骶髂关节病变.关节外的表现包括:24例发热,6例肌腱端炎,4例眼炎,l例腊肠趾.9例患者HLA-B_(27)阳性.结论 炎性肠病相关的关节炎表现复杂多样,可表现为多关节对称性受累、单或寡关节和(或)中轴关节受累,肠病性关节炎骶髂关节受累与HLA-B_(27)相关.  相似文献   
39.
王新昌  黄烽  范永升  王炎炎  曹灵勇  温成平 《浙江医学》2010,32(7):991-994,1006
目的探讨紫草素对NZB/WF1狼疮样小鼠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28周龄NZB/WF1狼疮样小鼠随机分为赋型剂组和紫草素低剂量组、高剂量组灌胃治疗14周.分别检测各组治疗前、后小鼠的尿蛋白和血。肾功能、抗双链DNA抗体、血清可溶性黏附分子,并观察各组小鼠肾组织病理学改变,同时采用RT—PCR法检测各组肾组织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VCAM一1)和可溶性细胞问黏附分子(ICAM一1)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紫草素各组小鼠尿蛋白、血肾功能、血清可溶性黏附分子水平、肾组织VCAM一1和ICAM-1mRNA表达水平及肾小球损伤分级均较赋型剂组显著降低(均P〈0.05或0.01)。结论紫草素可减少NZB/WF1狼疮样小鼠尿蛋白水平,并可改善其肾功能和减轻肾脏病理损害,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肾组织VCAM一1和ICAM一1mRNA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40.
主动脉小弯侧的动脉瘤或是夹层撕裂用常规的覆膜支架进行血管内封堵手术是难以将其完全封堵,形成内漏的可能性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