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5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13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7篇
口腔科学   17篇
临床医学   57篇
内科学   25篇
皮肤病学   8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90篇
预防医学   17篇
药学   25篇
中国医学   39篇
肿瘤学   5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 研究不同胸腔压力条件下心内各瓣口血流速度的变化 ,进一步验证呼吸影响心功能机制假说 ,为临床无创测定左心室舒张功能提供依据。方法  3 0名健康志愿者 ,分别测量平静呼吸及不同阻力呼吸时 (胸腔压力变化为 :-4mmHg、-8mmHg 和 -12mmHg)的各瓣口血流速度 ,不同胸压变化时不同呼吸相所测的各瓣口血流速度分别取平均值 ,计算呼吸性血流速度波动指数 (RVI)。结果 各瓣口血流速度在平静呼吸和胸腔压力变化为 -4mmHg时 ,RVI值差别无显著性意义。胸压变化为-8mmHg及 -12mmHg时 ,二尖瓣、主动脉瓣、三尖瓣和肺动脉瓣RVI值分别为 :12 .5 4% ,13 .19% ;6.2 3 % ,8.2 7% ;2 0 .2 7% ,2 4.3 6%和 6.45 % ,7.69%。上述各值与平静呼吸时的RVI值相比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或P <0 .0 0 1)。除二尖瓣和肺动脉瓣外 ,其余各瓣口RVI值在胸压变化为-8mmHg 和 -12mmHg 时差别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结论 各瓣口RVI随胸压下降幅度增大而增大 ,这为RVI的临床应用、哮喘患者出现奇脉及呼吸影响心功能机制假说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2.
热化疗对兔肝VX-2肿瘤血管渗透性影响的生物学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在兔肝VX-2移植瘤模型基础上,进行在体肝肿瘤介入性热化疗,观察介入性热增敏与肝组织及肿瘤组织血管渗透性的关系,探讨介入性热化疗的生物学机制.方法建立可供实验研究的兔Vx-2移植性肝癌模型30只,随机等分为3组(非灌注组、普通灌注组及热灌注组),在X线监视下,经股动脉插管至肝动脉.进行灌注,灌注液为生理盐水(温度为60℃),液量30 mL,15 min缓慢推注.灌注结束前5 min,经导管推注10 mg/L伊文思蓝(Evans Blue EB),2 mL/kg,非灌注组直接推注EB,灌注EB后置10 min,取出肝脏用生理盐水灌注肝动脉冲洗血管中残留的EB.切取靠近肝门部的小块正常肝组织、瘤组织,称重后,放入1 mL甲酰胺液中,置于50℃恒温水浴箱60 h,提取液用722型光栅分光光度计测出A620nm,从标准曲线上测出相应的EB含量,以反映该组织毛细血管的渗透性.结果肿瘤组织与肝组织的EB含量在3组中均有差别(P<0.05);正常灌注组与非灌注组肝组织的EB含量、肿瘤组织的EB含量无明显差别(P>0.05);热灌注组与非灌注组、正常灌注组肝组织的EB含量、肿瘤组织的EB含量有明显差别(P<0.05).结论介入热疗可以增加肝组织及肿瘤组织的血管渗透性.  相似文献   
23.
目的评价颈内动脉海绵窦瘘(CCF)、脑动静脉畸形(AVM)、烟雾病及脑动脉瘤的供血或病变动脉颅外段血管超声血流参数特点.方法患者组52例,其中CCF10例;AVM13例:主要供血动脉来源于椎基底动脉系统的AVM定为Ⅰ组,来源于颈内动脉系统的AVM定为Ⅱ组;脑动脉瘤12例;烟雾病17例;均经脑血管造影证实.正常对照组55例健康志愿者.测量双侧颈总动脉(CCA)、颈内动脉(ICA)及椎动脉(VA)的最大峰值流速(Vmax)、舒张末血流速度(Vmin)、平均血流速度(Vmean)及阻力指数(RI).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①CCF患侧颈内动脉Vmin及Vmean升高,RI下降(P<0.05);②Ⅰ组位于小脑的7例中-特大型AVM,供血侧椎动脉的Vmax、Vmin、Vmean升高,RI降低(P<0.05);Ⅱ组位于顶、颞、额叶等部位的6例中-大型AVM,供血侧颈内动脉血流参数无明显变化(P>0.05);③脑动脉瘤载瘤侧颈内动脉血流参数无明显变化(P>0.05);④烟雾病患侧颈总动脉及颈内动脉Vmean降低,RI升高(P<0.05).结论 CCF、烟雾病及位于小脑中型以上的AVM的供血或病变动脉颅外段血管超声血流参数的变化具有特征性,可为临床诊断脑血管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4.
17例弥漫性肺泡出血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对弥漫性肺泡出血的诊断及治疗水平。方法分析1998年7月至2008年5月期间17例因弥漫性肺泡出血入住RICU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7例患者中确诊为韦格纳肉芽肿6例,显微镜下多血管炎3例,系统性红斑狼疮4例,Goodpasture综合征1例,二尖瓣狭窄2例,特发性肺嗜铁血黄素沉着症1例。临床表现:发热76.4%(13/17),咯血47%(8/17),贫血100%(17/17),呼吸困难100%(17/17),低氧血症100%(17/17),白细胞升高76.4%(13/17)。血红蛋白(78.0±2.4)g/L。胞浆型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C-ANCA)滴度1∶(46.0±3.7);核周型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p-ANCA)滴度1∶(108.0±16.1)。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呈血性35.3%(6/17);噬含铁血黄素巨噬细胞计数阳性100%(17/17)。胸部CT呈弥漫性肺泡浸润实变影、磨玻璃影、网格影100%(17/17),15例呈两肺弥漫性阴影,2例呈右肺弥漫性阴影。死亡率29.4%(5/17)。结论弥漫性肺泡出血是危及生命的危重症,咯血、呼吸困难、贫血及胸部X线影像为诊断弥漫性肺泡出血提供线索。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是治疗弥漫性肺泡出血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5.
目的 探讨黏着斑激酶相关非激酶(FRNK)诱导肝星状细胞(HSC)凋亡后基质金属蛋白酶-2及其抑制剂的变化。方法 在体外,以纤维连接蛋白(FN)刺激HSC增殖,在脂质体介导下用FRNK表达质粒瞬时转染HSC,应用膜联蛋白/碘化丙啶双标记流式细胞术和透射电镜检测细胞的凋亡,Western blot检测FRNK、FAK、p-FAK(Tyr397)、MMP-2、TIMP-2蛋白表达。结果 FRNK表达质粒成功转染HSC,在翻译后水平抑制FAK磷酸化。与空质粒组比较,FRNK表达质粒转染HSC 48 h后,HSC凋亡率由9.28%±1.05%增加至25.37%±1.92%(P<0.01);同时,FRNK在翻译水平上调MMP-2表达、抑制TIMP-2表达。结论 在脂质体介导下瞬时转染FRNK表达质粒可诱导HSC发生凋亡,MMP-2/TIMP-2比值上调可能参与了该调节过程。  相似文献   
26.
目的:研究胃癌患者和健康者血浆中miRNA的表达差异,为胃癌提供新的早期miRNA诊断标志物?方法:分别收集既往未行放化疗的初治胃癌患者和健康者外周血浆?采用商品化的试剂盒提取血浆中的RNA,用反转录及实时定量PCR的方法检测7种miRNA(miR-21?-27a?-191?-379?-658?-433?-383)的含量?结果:miR-191和miR-27a在胃癌患者血浆中的表达较健康者升高(P < 0.001),miR-191的AUC(ROC曲线下面积)为0.939,区分胃癌患者和健康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6.1%和100%?miR-27a的AUC为0.881,其敏感性和特异性为83.33%和86.67%?结论:外周血浆中miR-191和miR-27a有作为胃癌早期诊断的标志物的潜力?  相似文献   
27.
马融教授从事儿科医疗、科研工作30余年,学验俱丰,心法独到。笔者在侍诊期间亲历导师治疗小儿泄泻,辨证精细,用药精廉,收效显著,兹举验案二则,以飨读者。1湿热泻患者男,3个月,初诊2010年3月13日。患儿初患发热,经治热退。4 d前开始出现稀水样便,日10余次,泻下急迫,气味臭秽,尿量偏少,精神欠佳。舌质红,苔黄,指纹紫。中医辨证为湿热伤脾,  相似文献   
28.
将30只SD大鼠置2个大气压高压氧舱内,吸99.5%的氧气,每天2小时,连续吸5天,最后一次吸氧后即给予低、高2个浓度硫化氢气体进行染毒。结果发现吸高压氧组不论硫化氢气体染毒浓度的高或低,其血清中丙二醛含量均较不吸高压氧组为高,超氧化物歧化酶吸高压氧高染毒浓度组较不吸高压氧高染毒浓度组为高。  相似文献   
29.
1998~2001年,我科曾收治4例肾移植术后患带状疮疹者,其治疗和发病均有一定特殊性,现将临床资料介绍如下. 1 病例摘要 例1:女性,53岁.1996年因慢性肾功衰竭在我院行肾移植术,术后口服骁悉、强的松、环孢菌素A,各化验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1998年因胸背部红斑、水疱、疼痛,诊为带状疱疹收入院.皮肤科情况:左胸背部大面积红斑,水疱如绿豆大,集簇排列.有者疱液清,有者疱液呈血性,疼痛明显.血常规及生化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给予鱼腥草、紫锌油及B族维生素治疗,病情很快好转治愈,3周后出院.  相似文献   
30.
为了解毛囊皮脂腺肿瘤及其囊肿的某些临床特点及分布情况,我们对我科20年间(1975~1995年)临床病检中所遇316例毛囊皮脂腺肿瘤及其囊肿作了统计,现报道如下。一、材料和方法选择我科近20年间活检标本作材料。对1例患者一种疾患行两次以上活检者,按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