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6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22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0篇
妇产科学   11篇
基础医学   30篇
口腔科学   109篇
临床医学   129篇
内科学   94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18篇
特种医学   34篇
外科学   25篇
综合类   222篇
预防医学   53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81篇
  3篇
中国医学   69篇
肿瘤学   18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71篇
  2008年   67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 探讨磁共振纵向弛豫时间定量(T1 mapping)成像评价肥厚型心肌病(HCM)和扩张型心肌病(DCM)心肌纤维化的价值,及心肌纤维化与左心室射血分数的关系。方法 收集经临床诊断证实的30例HCM患者(HCM组)、27例DCM患者(DCM)和符合纳入标准的33例患者(对照组)。对所有受检者均行心脏电影成像、对比增强前、后T1 mapping成像、延迟对比增强(LGE)成像。测量不同受检者增强前、后左心室平均T1值及心功能参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分析心肌平均T1值与心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HCM组22例(22/30,73.33%)患者存在延迟强化,DCM组15例(15/27,55.56%)患者存在延迟强化,对照组无延迟强化。比增强前,HCM组[(1294.79±85.22)ms]、DCM组[(1312.88±59.57)ms]左心室心肌T1值均较对照组[(1266.56±57.33)ms]显著增加(P均<0.05);对比增强后,HCM组[(491.31±121.59)ms]、DCM组[(466.77±126.34)ms]左心室心肌T1均值较对照组[(534.09±92.73)]显著减低(P均<0.05)。HCM患者左心室心肌增强前T1值与左心室射血分数呈负相关(r=-0.58,P<0.05),增强后T1值与其呈正相关(r=0.59,P<0.05);DCM患者左心室心肌增强前T1值与左心室射血分数呈负相关(r=-0.55,P<0.05),增强后T1值与其呈正相关(r=0.51,P<0.05)。结论 HCM和DCM患者心肌纤维化与心功能相关;T1 mapping成像有助于评价HCM和DCM患者心肌纤维化。  相似文献   
72.
目的探讨运用品管圈管理工具提高消毒供应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按照品管圈的步骤和方法,分析影响消毒供应室手卫生依从性的原因,查找真因,拟定对策并实施,对品管圈活动前后手卫生理论及操作考核成绩的得分情况进行比较。将2015年5月11日~2015年6月7日(改善前)与2015年8月31日~2015年9月27日(改善后)针对消毒供应中心的5个洗手时机的观察数据进行比较。结果品管圈活动前后手卫生理论及操作考核成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卫生依从性从改善前的51.25%提升到改善后的73.93%,其中3个洗手时机层面上:即接触清洁物品前、清洁区域前、完成一个工作环节后的手卫生依从性均明显高于改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管理工具的使用可提高消毒供应室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73.
目的 探讨蜂胶黄酮(EEP)对D-半乳糖致老年性痴呆(AD) 小鼠脑指数、脑组织单胺氧化酶B(MAO-B)、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影响.方法 60只健康昆明小鼠随机分成6组,分别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及高中低3个剂量蜂胶黄酮治疗组.正常组常规喂养,其余组皮下注射D-半乳糖100 mg·kg-1·d-1,共7 w,阳性对照组造模同时灌胃50 mg·kg-1·d-1茴拉西坦胶囊;治疗组3个剂量(300、150、75 mg·kg-1·d-1)每天灌胃蜂胶黄酮;模型组灌胃等体积的生理盐水.第50天处死小鼠取脑,测其脑指数及脑组织MAO-B,SOD,GSH-Px含量的变化.结果 实验组的脑指数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SOD,GSH-Px活性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MAO-B含量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各指标相近.结论 蜂胶黄酮能提高脑指数,增强抗氧化能力,抑制MAO-B活性,从而保护脑细胞,抵抗痴呆.  相似文献   
74.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维生素B2注射液的含量和有关物质。方法:采用C18色谱柱(250 mm×4.0 mm,5μm);以10 mmol·L-1庚烷磺酸钠的0.5%醋酸溶液-乙腈-甲醇(85∶10∶5)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444nm。结果:在建立的色谱条件下,维生素B2与杂质能完全分离;维生素B2浓度在5.148~64.352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1.000;平均回收率为100.2%(n=9);测定维生素B2的最小检出量为2.2 ng。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灵敏度高,专属性强,可用于维生素B2注射液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75.
徐绮  赵蕾  毛建国 《上海医药》2012,(20):28-30
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1]是1969年由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首创,1993年在爱丁堡世界医学教育高峰会议中得到推荐,目前已成为国际上一种十分流行的教学方法。社区全科医  相似文献   
76.
赵蕾  苗丹民  朱霞  支婷婷 《医学争鸣》2009,(18):1814-1817
目的:探讨不同性质部队救援官兵心理健康状况及组织影响因素.方法:选取在5.12汶川地震中协同执行抗震救灾任务的某步兵和某航空兵共293名男性官兵,采用SCL-90问卷法和结构式访谈法,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两组官兵SCL-90问卷结果除躯体化因子分无显著性差异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及SCL-90部分均有显著性差异.通过访谈发现,两个部队在社会支持、团队氛围、团队管理、信息分享方面的做法都有很大不同.结论:在非战争军事救援行动中,组织中良好的团队氛围、足够的社会支持、充分的信息分享、构建开放的和自由的表达各种心理感受的平台是减少官兵心理问题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77.
目的了解北京市郊区农村人群2型糖尿病(2DM)及糖调节受损(impaired glucose regulation,IGR)患病的危险因素。方法调查对象为2007年5月至10月参加北京市顺义区南法信地区村民体检的1873名当地常住人口。体检内容:问卷调查、体检和实验室检查。问卷调查包括:一般情况、既往病史和家族史等。体检:身高、体质量、腰围、臀围和血压等。实验室检查: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对无糖尿病史但空腹血糖大于5.5mmol/L者行口服75g葡萄糖耐量试验。按1999年WHO诊断标准将受试人群分为正常血糖组、IGR组及2-DM组。结果①参加体检者中2型糖尿病患者为360人,IGR129人,血糖正常者1384人。与正常血糖组比较,2DM组受试者年龄、体质量、腰围、腰臀围比值(WHR)、体质量指数(BMI)、收缩压、舒张压、TC、TG、LDL-C显著升高,HDL-C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GR组除HDL-C外其他各项与正常血糖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糖尿病家族史、腰围、WHR、TG和LDL-C等6个因素为2DM的危险因素(OR分别为1.066、8.943、1.650、1.744、1.196和1.411,P<0.01);年龄、糖尿病家族史、BMI、TG和LDL-C等5个因素为IGR的危险因素(OR分别为1.049、3.276、1.586、1.130和1.431,P<0.05)。结论糖尿病前期及肥胖者是2DM的"后备军",并有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建议对农民进行必要的健康普查及健康知识普及;对超体质量、肥胖人群开展早期干预,以减少其发生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相似文献   
78.
膏方是中医治疗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年老体弱、久病体虚、慢性病及亚健康状态者,在辨证基础上,给予膏方施治,目的在于标本兼治。恢复患者的健康。本文就膏方的制作及贮藏过程中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一些个人的见解,以求进一步保证膏方质量.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79.
目的 通过比较临床分离的不同fimA型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Pg)菌株黏附和侵入KB细胞的能力,探讨不同fimA基因型Pg菌株之间致病力差异的原因.方法 应用培养法和抗生素保护法测定不同fimA型Pg菌株黏附和侵入KB细胞的能力,扫描电镜观察不同fimA型Pg对KB细胞的黏附情况.结果 所有菌株均可黏附和侵入KB细胞,黏附率为0.523%~37.125%,侵入率为0.017%~3.750%;各fimA型Pg菌株之间黏附和侵入KB细胞的能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株Pg之间、4株Ⅱ型菌株之间、5株Ⅳ型菌株之间,黏附和侵入KB细胞的能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Pg的fimA型与其对KB细胞的黏附和侵入能力无相关性,提示可能存在其他影响不同fimA型Pg致病力差异的因子.  相似文献   
80.
<正>人粒细胞无形体病曾称为"人粒细胞埃立克体"是由吞噬细胞无形体,侵染人末梢血中性粒细胞引起。以发热伴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和多脏器功能衰竭损害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蜱传疾病。无形体病是一类新发的重要人兽共患自然疫源性疾病。我科于2008年5月收治3例疑似人粒细胞无形体病的病人,现将病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