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37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28篇
预防医学   28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1篇
  2021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对全自动尿液沉渣分析仪检测结果的质量控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应用Sysmex UF-100全自动尿液沉渣分析仪(UF-100)检测结果的评价与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Sysmex UF-100尿沉渣分析仪机内质控体系L-J质控法;病人数据浮动均值法;尿干化学法结果与Sysmex UF-100检测结果比较;显微镜检查。结果 Sysmex UF-100 L-J质控法能对仪器状况、试剂质量起到较好的监控作用;病人数据浮动均值法能控制来源于标本本身的影响因素;干化学法与Sysmex UF-100检测同时进行,有助于找出误差原因;显微镜检查可弥补Sysmex UF-100检测盲区。结论 运用本法4个层次对Sysmex UF-100测定结果进行全面监控,能有效发现日常工作中的失控现象,提高检测质量。  相似文献   
52.
目的 研究二甲氧雌二醇(2-ME)对人白血病细胞K562细胞的增殖、凋亡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分别以不同浓度的2-ME处理白血病细胞K562,应用Annexin Ⅴ和PI双染的流式细胞术检测K562细胞凋亡率,应用比色法测定caspase-3及caspase-9的活性变化,应用凝胶蛋白电泳迁移率分析法EMSA检测K562细胞核内NF-KB蛋白的结合活性变化情况.结果 2-ME浓度升高,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P<0.01);当2-ME浓度为8μmol/L时,细胞凋亡率达64.3%;4μmol/L,2-ME作用K562细胞24h、36h、48 h后Caspase-3、Caspase-9活性明显升高.同时K562细胞核内NF-kappa B的DNA结合活性明显降低(P<0.05).结论 2 -ME可显著抑制人白血病细胞K562增殖并诱导其凋亡,其机制与Caspase-3、-9活化及NF-kappa B蛋白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53.
目的探讨LH750血细胞分析仪检测患儿网织红细胞(Ret)各参数的临床意义。方法用LH750血细胞分析仪测定120例健康体检儿童及118例贫血患儿的网织红细胞参数。结果不同病因的贫血中,网织红细胞百分比(RET%)、网织红细胞绝对值(RET#)、未成熟网织红细胞指数(IRF)、强光散射网织红细胞百分比(HLR%)、强光散射网织红细胞绝对值(HLR#)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溶血性贫血、失血性贫血、肾性贫血、缺铁性贫血、白血病和再生障碍性贫血的HLR%分别为4.02±1.46、2.29±0.87、0.46±0.22、0.50±0.23、0.49±0.25、0.38±0.18;IRF分别为0.56±0.11、0.44±0.13、0.25±0.06、0.26±0.06、0.25±0.05、0.18±0.04。结论网织红细胞各参数在儿童贫血疾病的诊断及疗效观察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4.
目的探讨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AFP)、β3-微球蛋白(β2-MG)、血清铁蛋白(SF)、糖类抗原CA199(CA199)联合检测在原发性肝癌(PHC)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110例PHC患者(其中AFP阳性79例,AFP阴性31例)和40名正常对照组血清越、P、β2-MG、SF、CA199的含量,并分析对PHC诊断的敏感性。结果PHC-AFP阳性组AFP、β2-MG、SF、CA199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HC—AFP阴性组β2-MG、SF、CA199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FP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甜、P、β2-MG、SF、CA199单项检测阳性率分别为71.81%、77.27%、75.45%、80.9%;AFP+β2-MG、AFP+SF、AFP+CA199、AFP+β2-MG+SF+CA199联合检测阳性率分别为84.55%、83.64%、87.27%.95.45%,联检的阳性率与单项检测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FP、β2-MG、SF和CA199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尤其可提高AFP阴性原发性肝癌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55.
目的:研究姬松茸粗多糖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株HL-60细胞增殖、凋亡及转录因子NF-κB活性的影响并探索其诱导凋亡机制。方法:培养HL-60细胞,用不同浓度(1,2,5,10 mg/mL)姬松茸粗多糖诱导48 h后,采用WST-1法测定细胞增殖抑制;流式细胞术测定凋亡;免疫荧光法测定NF-κB P65蛋白核转运。结果:经不同浓度姬松茸粗多糖作用后,HL-60细胞存活率分别为90.0%,77.5%,47.5%,17.5%,与对照组(99.0%)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5 mg/mL姬松茸粗多糖诱导48 h后,HL-60细胞早期凋亡率为52.4%,较对照组(6.0%)明显增加(P〈0.05);免疫荧光显示NF-κB核转运较对照组减少。结论:姬松茸粗多糖可抑制HL-60细胞增殖,呈浓度-依赖性;能诱导HL-60细胞凋亡;诱导凋亡的作用与抑制NF-κB通路异常激活相关。  相似文献   
56.
背景:脑缺血后再灌注性血脑屏障损伤是脑缺血和再灌注损伤的重要病理生理基础。目的:观察以活血化瘀的4个最基本中药(红花、桃仁、川芎、赤芍)作为施加因素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血清和脑组织匀浆中的一氧化氮、免疫球蛋白、C反应蛋白、补体等免疫指标及脑组织细胞形态和超微结构产生的变化,并验证其时效和量效关系。设计:随机对照实验,单盲法评估。材料:实验于2001-01/2002-12在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创伤研究所实验室完成。红花、川芎、桃仁、赤芍为单味中药饮片浓缩颗粒,按1:1:1:2比例制成含2.5g/mL生药汤剂(活血化瘀药)。实验动物选择成年雌性SD大鼠138只,体质量280-300g,由广州中医药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干预: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模型(经2h大脑中动脉阻断后再灌注24h)。138只大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23只。假手术组:结扎各血管,不阻塞大脑中动脉。灌药1组:术前30min灌胃给予2g/kg活血化瘀药。灌药2组:术前30min灌胃给予2.5g/kg活血化瘀药。灌药3组:术前连续7d灌胃给予2g/kg活血化瘀药。灌药4组:术前连续7d灌胃给予2.5g/kg活血化瘀药。对照组给予等容积生理盐水。①全部大鼠清醒后于缺血2h再灌注24h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5分制,0~1分为神经功能轻度缺损,2-4分为神经功能重度缺损)。②再灌注24h后从各组大鼠中随机选取10只,检测脑匀浆、血清C反应蛋白及补体C3和C4水平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脑匀浆和血清中一氧化氮浓度采用硝酸还原酶法。③再灌注24h后从各组大鼠中随机选取10只,麻醉后迅速断头取脑,然后在110℃烘箱中烘干至恒重,计算脑组织含水量。④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各组大鼠脑组织细胞形态。⑤再灌注24h后从各组中随机选取3只大鼠,制备脑组织冠状切片,采用透射电镜观察各组大鼠脑组织超微结构。主要观察指标:①各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②各组大鼠脑匀浆及血清中C反应蛋白及补体C3和C4水平,一氧化氮浓度。③各组大鼠脑组织含水量。④各组大鼠脑组织细胞形态和脑组织超微结构。结果:138只大鼠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各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比较:灌药各组大鼠缺血再灌注24h后重度缺损所占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灌药4组低于灌药2组(P〈0.05)。②各组大鼠脑组织含水量比较:假手术组和灌药各组大鼠脑组织含水量低于对照组(P〈0.05)。③各组大鼠脑匀浆一氧化氮浓度比较:假手术组和灌药各组大鼠低于对照组(P〈0.01)。灌药3组低于灌药1组(P〈0.05)。灌药4组低于灌药2,3组(P〈0.01)。④各组大鼠血清一氧化氮浓度比较:假手术组和灌药各组血清一氧化氮浓度均高于对照组(P〈0.01)。灌药3组高于灌药1组(P〈0.05)。灌药4组高于灌药2,3组(P〈0.05)。⑤各组大鼠脑匀浆和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比较:假手术组和灌药各组低于对照组(P〈0.05-0.01),灌药3组低于灌药1组(P〈0.01),灌药4组低于灌药2,3组(P〈0.05-0.01)。⑥各组大鼠脑匀浆和血清补体C3水平比较:假手术组和灌药各组低于对照组(P〈0.05-0.01)。灌药3组低于灌药1组(P〈0.05)。灌药4组低于灌药2,3组(P〈0.01)。⑦各组大鼠脑匀浆和血清血清补体C4水平比较:假手术组和灌药各组低于对照组(P〈0.05-0.01)。灌药3组低于灌药1组(P〈0.05)。灌药4组低于灌药2,3组(P〈0.01)。⑧各组大鼠脑水肿情况比较:对照组脑组织明显充血水肿,表明炎症反应明显。灌药组脑水肿、病理损害较对照组轻。⑨各组大鼠脑组织超微结构的改变:假手术组超微结构正常,对照组皮质坏死边缘区的细胞、毛细血管、髓鞘水肿明显,神经元细胞器减少,灌药3,4组细胞膜界限清楚,结构完整,线粒体丰富,大小均匀,有髓纤维形态正常,灌药1,2组介于两者之间。结论:①给予活血化瘀药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用药时间长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提示大鼠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善与用药时间延长有关。②给予活血化瘀中药大鼠脑组织一氧化氮浓度降低,血清中一氧化氮浓度增高,说明活血化瘀中药可以逆转缺血再灌注后一氧化氮浓度在不同组织中的异常改变来减轻脑损伤。③给予活血化瘀中药大鼠脑组织和血清中补体C3和C4水平明显降低,说明该药可通过启动补体系统而减轻对脑组织的损伤,C反应蛋白也明显降低,更进一步提示该药可抑制炎症反应。④用药时间越长脑损伤越轻,且用药剂量以2.5g/L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7.
活血化瘀汤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免疫炎症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活血化瘀汤对大鼠局灶脑缺血-再灌注免疫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模型。灌药组分别于术前胃灌注红花、桃仁、川芎、赤芍组成的活血化瘀汤,再灌注24 h后测定大鼠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检测脑勺浆、血清C反应蛋白、补体、免疫球蛋白IgG及其病理电镜检查,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 灌药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较对照组轻(P<0.05);灌药组血清免疫球蛋白IgG,脑匀浆、血清C反应蛋白、补体比对照组低(P<0.05);病理损伤较对照组轻。高剂量灌药组中用药时间长组部分指标比用药时间短组低(P<0.05)。结论 活血化瘀汤可拮抗大鼠局灶脑缺血-再灌注后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58.
目的:探讨肝病患者肝肾阴虚证的分布规律。方法:采用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方法,以中医病历为信息来源,以国家标准《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为规范,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编制相关分析软件,分析2001年湖北省中医院肝病科出院的肝病患者肝肾阴虚证分布规律。结果:肝肾阴虚证多见于慢性肝病病程较长者,中老年男性患者出现频率较高。肝肾阴虚证多见于中医的积聚、臌胀、胁痛、黄疸和西医病的肝硬化、原发性肝癌、病毒性肝炎等疾病中。结论:肝肾阴虚证是肝病科慢性肝病患者常见证候之一,提示慢性肝病患者病情进入中、晚期须注重肝肾阴虚证的辨证论治。  相似文献   
59.
目的 探讨RET参数在骨髓移植患者造血功能恢复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五分类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Meackman coulter LH750)检测7例骨髓移植患者的RET参数,RET百分数(RET%)、高荧光强度RET(HLR)和未成熟RET指数(IRF),并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骨髓移植后造血功能恢复天数的中位数分别为:RET 13.4 d、HLR 7.2 d、IRF 7.9 d.结论 IRF和HLR是较敏感的指标,在评价骨髓移植后造血功能恢复方面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0.
目的 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与PLT、MPV、PDW、P-Selectin的关系。方法 用Sysmex30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及BIO—TEK酶标仪对31例正常对照、21例单纯糖尿病(DM)及17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的PLT、MPV、PDW、P-选择素进行检测并分组比较.统计学处理采用方差检验。结果 DR、DM组PLT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DR,DM与正常对照组之间MPV无显著差异.但DM、DR的PDW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DM组P-Selectin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DR组P-Selectin显著高于DM组及正常对照组。结论DR患者存在血小板计数增多及活化增强带来的高凝状态.可能成为DR发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