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31篇
内科学   34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54篇
预防医学   35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目的初步评价灯盏花素注射液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分析某院使用过灯盏花素注射液的用药合理性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876例住院患者使用过灯盏花素注射液,共涉及8个科室,15种疾病,不良反应发生10例,占1.14%,灯盏花素注射液临床治疗效果较好。结论减少灯盏花素注射液临床配伍禁忌的发生和不合理的药物联合应用,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规定使用有利于提高灯盏花素注射液临床应用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2.
目的 探索出更加科学有效的博士后管理举措.方法 通过频数统计和分析,总结博士后管理工作情况,提出设想与建议.结果 通过完善招收渠道,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严把招收和出站质量关,加强国际学术交流等措施,提升流动站水平.结论 博士后管理工作应该持续深入研究和探讨,并及时做出调整,满足博士后人才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23.
目的了解马鞍山市志贺菌福氏4 c(ShigellaF4c)分离株的毒力基因的流行模式及分子分型的特点,掌握Shi-gellaF4c在该市的流行状况。方法使用常规法进行菌株分离培养、使用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进行生化鉴定,鉴定为志贺菌的阳性菌株使用PCR检测ShigellaF4c的ipa H、ial、set、sen四种毒力基因及应用PFGE进行分子分型。结果 ipa H、ial、set、sen四种毒力基因在76株ShigellaF4c的携带率分别为100%、97.4%、96.1%、90.8%,其中67株ShigellaF4c四种毒力基因全为阳性,占88.2%;本地区ShigellaF4c携带毒力基因模式分成五大类型,Ⅰ型是主要毒力基因模式。PFGE电泳条带图谱显示,ShigellaF4c中100%相同的菌株数较少;100%相同的都为同一年代,91%相同的菌株出现跨年度;不同年代分离株无完全相同基因型,地域方面没有明显联系。结论马鞍山地区S.F4c分离株携带ipa H、ial、set、sen四种毒力基因普遍存在,毒力强是本地区ShigellaF4c主要特征之一;ShigellaF4c在本地区无显著的流行迹象,属于散在发病。  相似文献   
24.
目的 了解诺卡菌的培养及染色特征。方法 采用脑心浸液琼脂培养基、哥伦比亚血琼脂基础培养基和沙保弱琼脂培养基,分别在25℃和37℃条件下培养,观察不同种类诺卡菌的生长时间和菌落生长形态。应用革兰染色、抗酸染色及改良抗酸染色方法进行染色,观察诺卡菌的染色特征和形态特点。结果 共对从德国的DSMZ菌种保藏中心购得的7个种23株诺卡菌标准参照菌株进行了培养观察。诺卡菌的菌落形态和颜色多样,菌落形态有针尖状、雪花状、菜花状、不规则状等,菌落颜色有白色、黄色、橙红色、灰色等。诺卡菌为弱抗酸菌,脱色液浓度越低,抗酸染色阳性率越高。在阳性对照和阴性对照都准确的基础上,硫酸脱色液浓度为0.125%时,诺卡菌抗酸染色阳性率最高。结论 诺卡菌具有独特的培养和染色特征,菌落形态和镜下形态多样。诺卡菌为弱抗酸菌,0.125%硫酸脱色液的改良抗酸染色方法检测阳性率最高。  相似文献   
25.
目的 从鼠疫疫源地鼠巢中分离1株野生型鼠疫噬菌体(YP060)并分析其生物学特性。方法 采用双层琼脂平皿法从云南省鼠疫疫源地鼠巢中分离鼠疫噬菌体;描述其形态特征;了解裂解能力、宿主谱、最佳感染复数、一步生长特性;分析不同温度和pH值、紫外线、氯仿对噬菌体的敏感性。结果 YP060形态呈蝌蚪形,头部为正多面体结构,带有一伸缩的尾鞘;对鼠疫疫苗株EV76的最佳感染复数为0.1;潜伏期为50 min,暴发期为80 min;宿主谱评价显示,YP060仅裂解鼠疫疫苗株;YP060在30~50℃具有较强的热稳定性;pH值5~10范围内均有较强的裂解活性;对紫外线比较敏感;对氯仿不敏感,5%浓度的氯仿对其活性基本没有影响。结论 本研究为国内首次从鼠疫疫源地鼠巢中分离到鼠疫噬菌体YP060,该噬菌体具有窄宿主谱和较强的生物学裂解特性。  相似文献   
26.
目的建立由土壤环境中分离鼠疫噬菌体的方法。方法采用点滴法和双层琼脂平皿法分离模拟土壤中的鼠疫噬菌体。结果分别加入5、50、500、1 000μl鼠疫噬菌体的模拟土壤样本,通过点滴法分离噬菌体结果显示,过滤液在稀释前均出现明显的噬菌斑,高压灭菌的模拟土壤样本中鼠疫噬菌体的最小检出量为30 PFU噬菌体颗粒;通过双层琼脂平皿法检测模拟土样中鼠疫噬菌体的结果显示,4个模拟土壤样本在双层琼脂平皿上均出现明显的噬菌斑,且不同浓度模拟土壤样本过滤前后鼠疫噬菌体的效价都会降低两个数量级以上。结论采集的环境样本中野生型鼠疫噬菌体含量很少时,可通过富集提高鼠疫噬菌体的分离率。双层琼脂平板法检测鼠疫噬菌体,既能检测出噬菌体,又能较准确地测定其效价。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穿孔的手术方法及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近年胃穿孔24例的诊断、手术方式和时机。结果行胃及十二指肠穿孔修补手术22例:无1例术后复发。结论胃及十二指肠穿孔应积极手术,合理掌握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28.
目的建立一种非培养的、以16s rDNA序列分析为基础的咽喉标本细菌筛查技术。方法提取标本中的总DNA,针对细菌16s rDNA保守区设计通用引物进行PCR扩增、克隆、测序,将获得的16s rDNA序列与数据库中的发表序列进行比对,分析克隆群中细菌的种类和比例。结果16s rDNA序列分析方法,能够对正常成人的咽部标本进行分析;在咽部标本中发现了不动杆菌、真杆菌、流感嗜血杆菌等;在这些细菌中,既有能够常规分离培养的细菌,也有常规难以分离培养的细菌。结论成功建立了咽部标本的16s rDNA序列分析方法;通过分析正常成人咽部标本,得到正常人体咽部菌群的种类和比例,发现了多种不能常规分离培养的细菌。  相似文献   
29.
蔡辉  王晓鹏  苏河  李荣范  马云涛  李振军 《医学争鸣》2007,28(20):1830-1833
目的:探讨c-myc反义寡核苷酸(ASODN)联合5-Fu对胃癌MKN-45细胞株的体内、外抗肿瘤作用.方法:采用脂质体介导c-myc反义寡核苷酸转染人胃癌细胞系,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法(MTT法)评价c-myc ASODN联合5-Fu对胃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仪(FCM)检测细胞凋亡率和细胞周期;RT-PCR及免疫组化方法检测c-myc基因表达变化;建立荷瘤小鼠模型,通过皮下瘤体内注射药物观察肿瘤体积和抑瘤率的变化.结果:c-myc反义寡核苷酸联合5-Fu可显著抑制细胞增殖,细胞凋亡率(23.4±1.9)%,较单用c-myc反义寡核苷酸(10.6±1.1)%和5-Fu(12.5±1.0)%的抑制作用更为显著(P<0.01);RT-PCR及免疫组化显示ASODN和5-Fu均使c-myc mRNA和蛋白表达下降;体内实验显示c-myc反义寡核苷酸联合5-Fu可明显减少肿瘤体积,抑制肿瘤生长,抑瘤率达46.7%;较单一治疗组明显(P<0.05).结论:c-myc基因反义寡核苷酸联合5-Fu能明显抑制胃癌MKN-45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和下调c-myc蛋白水平;且可有效抑制人胃癌裸鼠皮下肿瘤的生长.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A型肉毒毒素矫正脑卒中后中枢性面瘫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56例脑卒中后中枢性面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28例。观察组给予健侧面肌A型肉毒毒素注射,对照组给予面肌运动训练,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注射前及注射后面部静态口角至门齿中缝的双侧距离差(D1)、眼骨性外眦至口角的双侧距离差(D2)。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86%,高于对照组的67.86%(P<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静态D1、D2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P<0.01)。结论 A型肉毒毒素矫正脑卒中后中枢性面瘫效果显著,作用持久、稳定,可及早控制面部瘫痪,恢复外观和表情肌的活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