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6篇
耳鼻咽喉   3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18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40篇
预防医学   17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6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心律平治疗室性早搏的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评价心律平治疗室性早搏(室早)的地位,本文对39例室早患者随机分组给予心律平或慢心律治疗。治疗前后的动态心电图结果显示:以室早数减少>75%作为有效,则两药的有效率相似,分别为61%和64%(P>0.05),心律平还使10例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NSVT)中的8例消失。认为:心律平治疗效果佳,安全度高,可作为治疗室早的一线药物。  相似文献   
62.
替米沙坦对盐敏感性高血压大鼠血管重构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感觉神经损伤性盐敏感性高血压大鼠模型血管重构及替米沙坦对其的干预作用。方法新生雄性Wistar大鼠在出生后第1天和第2天分别皮下注射辣椒辣素以建立感觉神经损伤性盐敏感性高血压大鼠模型。哺乳期后,以替米沙坦治疗16周,治疗前后与同龄对照组比较。定期测量大鼠体重、血压。实验结束时,测血清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大小二种动脉血管形态学等指标。结果(1)注射辣椒辣素加高盐饮食和单纯高盐饮食可使大鼠血压显著升高(。2)该模型血管重构表现为:①大动脉形态学:血管中膜厚度、中膜厚度与内径比、中膜面积显著增大,管壁胶原沉着明显。②小动脉形态学:中膜厚度、中膜厚度与内径比、中膜面积亦显著增大,而血管内径显著缩小。(3)该模型的血清HA及PCⅢ浓度均升高。(4)经替米沙坦治疗后,该模型鼠尾收缩压降低,血管重构现象有所改善。结论(1)辣椒辣素处理的新生大鼠在高盐饮食时可成功地建立一种盐敏感性高血压实验模型(。2)该模型存在血管重构现象,大血管表现为血管外向肥厚性重构,阻力血管表现为内向肥厚性重构。(3)替米沙坦可预防该模型的形成并逆转血管重构。  相似文献   
63.
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及正常对照鼠(WKY)进行研究。分为SHR治疗前、后以及不作治疗组和相应月龄WKY5组,其中治疗组给予口服西拉普利3个月。用细胞立体计量检测法测定各组大鼠左心室心肌超微结构的改变,发现(1)SHR组除血压高于同龄WKY外,存在心肌细胞线粒体密度增高,比表面降低及肌节宽度(Z线长度)延长,肌束及核周水肿,胶原区扩大锌。(2)西拉普利在有效地控制SHR的血压的同时能减轻SHR的上述心肌超微结构损害。揭示西拉普利能逆转SHR心肌超微结构损害,进而逆转左室肥厚及使并发症减少。  相似文献   
64.
目的观察高维持量氯吡格雷在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2例诊断明确的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A组)和对照组(B组)。治疗组:常规抗心绞痛治疗,包括低盐低脂饮食,控制血压及血糖,口服硝酸酯药物、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剂、他汀类药物,低分子肝素5000u皮下注射(2次/天,连用7天),就诊当天口服负荷剂量氯吡格雷300mg,次日起予氯吡格雷150mg/d维持。对照组:治疗次日起予氯吡格雷75mg/d维持治疗,余同治疗组。观察两组对心绞痛控制情况、心电图变化、有无出血等不良反应,评价其疗效及安全性,观察疗程为4周。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心绞痛发作次数分别为(1.4±0.6)次VS(3.8±1.1)次,心绞痛持续时间分别为(6.3±1.4)min VS(13.9±6.5)min,心电图提示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0.3%VS 64.5%),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治疗中,氯吡格雷150mg/d和75mg/d均为有效、安全的剂量,但高维持量的氯吡格雷更能明显改善患者的心肌缺血,且不增加出血风险。  相似文献   
65.
我院于1996年6~10月收治非结核性分支杆菌(NTM)感染患者46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46例,男性15例,女性31例;年龄3~63岁,平均25-6岁。均因接受同一批注射器注药,导致臀部久治不愈的感染。患者发病缓慢,从局部注射到发病潜伏期14~75天,平均28-5天。全身症状较轻,21例有低热,体温38~38-5℃,精神食欲差;16例有全身关节痛;5例轻度贫血,血红蛋白平均7-8g/L,血白细胞通常不高。患者在接受臀部注射后,注射部位逐渐出现硬结、疼痛、压痛、红肿、穿破流脓。脓液稀薄…  相似文献   
66.
目的比较培哚普利和氯沙坦对肾脏的影响,探讨两者对高血压肾的保护机制。方法以高血压鼠非治疗组、培哚普利治疗组、氯沙坦治疗组和正常血压鼠为对象,测量其血压、肾一氧化氮浓度、尿蛋白等指标并观察血管内皮和肾小球结构。结果3月龄高血压鼠电镜下可见血管内皮增生,肾小球基底膜轻度增厚,肾一氧化氮浓度下降、尿蛋白增高,8月龄高血压鼠血管内皮和肾小球均有损害(基底膜增厚、系膜细胞肥大),尿微量白蛋白水平与血管内皮、肾小球病变和肾一氧化氮浓度密切相关,与血压相关性不显著。培哚普利组和氯沙坦组尿微量白蛋白水平较低,且肾一氧化氮浓度较高,血管内皮、系膜细胞的增殖被抑制,培哚普利组一氧化氮水平和尿量显著高于氯沙坦组。结论培哚普利、氯沙坦从多方面保护肾脏,如降压、阻断血管紧张素Ⅱ的增殖效应,提高肾一氧化氮水平、改善肾微循环,减少尿微量白蛋白,且培哚普利对肾一氧化氮的影响显著强于氯沙坦。  相似文献   
67.
抑平舒对高血压大鼠血管重构的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第三代ACEI抑平舒(inhibace,cilazapril)对高血压病血管重构等的影响,采用动物配对及服药前后对比方法研究。结果发现:①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与正常血压对照鼠(WKY)比较有以下血管重构现象;血管内膜有WBC粘附和侵袭,中层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排列紊乱;纤维成分增多;VSMC线粒体增多、肿胀,肌浆网扩张。②抑平既治疗使SHR病死申由30%降至0,收缩压从26.47±1.27kPa降至15.28±0.75kPe;且血管重构现象得到逆转。本研究结果提示,抑平舒能有效降压,逆转SHR血管重构现象,同时降低高血压病死率。  相似文献   
68.
目的探讨参与红细胞补体受体1(CR1)介导的外周循环免疫复合物清除途径的几个重要成分在冠心病患者中是否存在异常改变。方法以拟诊冠心病入院中老年患者作为受试对象,对受试对象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术,根据造影结果及临床分为:无冠状动脉病变对照组(10例)、心绞痛组(20例)、急性心肌梗死组(7例)。整理受试对象的一般资料,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红细胞CR1与免疫复合物结合能力、红细胞CR1表达量,检测血脂、补体C3、C4等,并评价受试对象冠心病危险因素。结果 (1)各组受试对象均存在一种或多种冠心病危险因素;(2)各组受试对象在外周血红细胞CR1表达量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荧光道数:对照组10.00±2.81,心绞痛组9.94±1.75,急性心肌梗死组10.60±2.66,均为P>0.05);(3)冠心病各组外周血红细胞CR1与免疫复合物结合能力较对照组显著降低(荧光道数:心绞痛组66.45±39.26和急性心肌梗死组62.5±43.52比对照组101.17±45.93,均为P<0.05);(4)各组受试对象在补体C3、C4水平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3:对照组0.99±0.21 g/L,心绞痛组1.14±0.32 g/L,急性心肌梗死组1.12±0.27 g/L,均为P>0.05;C4:对照组0.271±0.061 g/L,心绞痛组0.271±0.061 g/L,急性心肌梗死组0.271±0.061 g/L,均为P>0.05)。结论外周血红细胞CR1介导的IC清除能力降低与冠心病发病可能有关;冠心病外周血红细胞CR1介导的IC清除能力降低与血浆中C3、C4浓度无关。  相似文献   
69.
目的 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鼻及鼻窦出血坏死性息肉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10年1月治疗23例鼻及鼻窦出血坏死性息肉的临床资料。病理诊断明确,术前行鼻内镜检查、鼻窦CT及MRI,全身或局部麻醉鼻内镜下行肿物切除术,尤其是辨清其基底及起源地,并完整彻底切除鼻及鼻窦病变组织,是有效防止复发的关键。结果 经鼻内镜手术治愈22例(95.7%),有效1例(4.3%),术中出血少,22例随访2~6年未见复发,1例1年后复发,经鼻内镜联合柯-陆径路再次手术,术后随访2年未见复发。结论 鼻内镜手术治疗鼻及鼻窦出血坏死性息肉,创伤小、出血少、复发率低,彻底切除及术后随访至关重要,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0.
目的 探讨老年肺炎D-二聚体与C-反应蛋白(CRP)的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老年肺炎患者107例,探讨D-二聚体及CRP与老年肺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107例老年肺炎患者中治疗有效组91例,治疗无效组16例.两组间在年龄、性别、首发症状、是否伴发其他合并症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治疗无效组相比,治疗有效组治疗前D-二聚体水平明显减低(中位数分别为3 025.50 ng/mL和726.00 ng/mL), P<0.05,而两组治疗前C-反应蛋白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中位数分别为23.60 mg/L和18.35 mg/L),P>0.05].多因素分析提示D-二聚体是老年肺炎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优势比OR=0.840 9;95%CI:0.727 4~0.972 2).结论 D-二聚体是老年肺炎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与CRP相比,D-二聚体作为老年肺炎预后的判定指标更为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