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0篇
基础医学   39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11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59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45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2年   4篇
  196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①目的 探讨内皮素-1(ET-1)在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后肝损伤中的变化及其意义.②方法 实验用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肢体缺血再灌组(LIR组)和BQ-123(内皮素受体特异性阻断荆)+LIR组,每组8只.分别测定各组动物血浆ET-1、透明质酸(HA)、丙二醛(MDA)、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及肝组织ET-1、MDA、髓过氧化物酶(MPO)的含量和DNA双链百分率的变化.③结果 LIR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浆ET-1、HA、MDA、ALT、AST和肝组织中ET-1、MDA、MPO含量升高,肝组织DNA双链百分率下降(P<0.05),组织损伤加重.BQ-123+LIR组与LIR组比较,血浆ET-1、HA、MDA、ALT、AST和肝组织中ET-1、MDA、MPO含量下降.肝组织DNA双链百分率升高(P<0.05),组织损伤减轻.④结论 大鼠LIR后继发性肝损伤可能与肝微循环障碍有关,ET-1可能参与了损伤过程.  相似文献   
172.
目的研究硫酸锌对缺血/再灌注(I/R)后多器官功能衰竭(MOF)的作用并探讨其发生机制。方法采用家兔肠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检测给予硫酸锌后肠、肺、肾、心、肝组织匀浆、红细胞膜丙二醛(MDA)含量和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同时观察小肠的病理改变。并与I/R组和假手术组比较。结果硫酸锌可使多器官组织和红细胞膜的MDA含量降低,且可防止组织器官及红细胞SOD减少。结论肠I/R过程中伴有多系统器官组织的脂质过氧化损伤,硫酸锌通过抗脂质过氧化作用能减轻或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肠I/R后MOF的进行性加剧。  相似文献   
173.
目的:观察并探讨内皮素受体拮抗剂BQ123对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后肺损伤的影响。方法:将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n=8):对照组(Control),肢体缺血再灌注组(LIR),BQ123+LIR组。分别测定肢体缺血4 h再灌注4 h的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二氧化碳分压(PaCO2),肺湿干比(W/D)、肺系数(LI),血浆及肺组织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1),以及肺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含量。结果:大鼠LIR后4 h,PaO2明显降低;W/D、L I、血浆及肺组织的MDA、NO、ET-1和肺组织MPO活性均明显增加,与LIR组比较,BQ123+LIR组各项损伤指标明显降低。结论:BQ123可以减轻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后肺损伤。  相似文献   
174.
175.
①目的 探讨肾上腺髓质素(ADM)在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后肺组织损伤中的作用.②方法 采用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模型,将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肢体缺血再灌注组(IR组)与CGRP8-37(ADM受体阻断剂)+IR组,每组10只.分别测定各组动物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血浆ADM,肺湿干比(W/D)及肺组织中丙二醛(MDA)、黄嘌呤氧化酶(XOD)、髓过氧化物酶(MPO)的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③结果 IR组与对照组比较,PaO2降低,血浆ADM和肺组织MDA、XOD、MPO含量升高,肺组织SOD含量下降(P<0.05).CGRP8-37+IR 组较IR组各项损伤指标加重(P<0.05).④结论 大鼠LIR后可引起急性肺损伤,机体的氧化应激状态可能是其发生机制之一;肾上腺髓质素可能参与了该过程.  相似文献   
176.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 (ACE2) 在灵长类动物肾脏上皮细胞上的表达。方法:体外培养非洲绿猴肾细胞Vero E6,利用RT-PCR及免疫细胞化学的方法检测细胞ACE2的表达;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2例恒河猴和2例正常人肾组织ACE2的表达分布。结果:RT-PCR显示,从Vero E6细胞提取的总RNA经逆转录可检测出ACE2的扩增条带;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到Vero E6细胞胞浆内反应明显阳性;ACE2主要分布在恒河猴和人肾组织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的管腔膜和胞浆。结论:ACE2在灵长类动物肾脏上皮细胞的核酸水平和蛋白水平均有表达,主要位于细胞的管腔膜和胞浆;肾脏上皮细胞表达的ACE2为SARS-CoV的入侵提供了条件,有可能是SARS患者并发肾功能损伤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77.
赵霞  董淑云  张连元 《微循环学杂志》2010,20(1):32-34,F0004
目的:观察肢体缺血再灌注(IR)损伤大鼠肠系膜微循环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实验大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进行实验:非缺血对照组(Control组)、缺血4h组(I组)、再灌注20min组(IR20组)、再灌注60min组(IR60组)、再灌注120min组(IR120组)、再灌注200min组(IR200组),用BI-2000医学图像分析系统观察和记录各组肠系膜微循环变化,并分别测定各组血浆前列环素I2(PGI2)、血栓烷A2(TXA2)水平,计算PGI2/TXA2比值。结果:⑴肠系膜微动脉和微静脉管径变化:与Control组比较,I组无显著性变化(P0.05),IR20组、IR60组明显缩小(P0.01或P0.05),IR120组、IR200组显著扩大(P0.01或P0.05);⑵肠系膜微动脉和微静脉血流速度变化:与Control组比较,I组无显著性变化(P0.05),IR20组、IR60组、IR120组、IR200组依次减慢(P0.01);⑶再灌注后期,出现较严重白细胞黏附、聚集和白微栓的动物数量增加,甚至有微血管出血;⑷血浆PGI2、TXA2含量均于再灌注期先升高后降低,PGI2/TXA2比值于再灌注期降低。结论:大鼠肢体IR损伤时存在肠系膜微循环障碍,其发生可能与血管内皮功能损害、PGI2/TXA2水平失衡有重要关系。  相似文献   
178.
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后肺组织BAX基因表达上调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目的探讨在体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LIR)后肺组织BAX和BCL-2基因表达的变化。方法在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LIR)损伤动物模型上,用TUNEL法、电泳法及免疫组织化学等技术观察LIR后肺损伤发生过程中,肺组织细胞凋亡变化以及BAX和BCL-2蛋白质表达的改变。结果大鼠LIR后,肺血管内皮细胞及附壁的炎细胞凋亡明显增加;肺组织BCL-2表达的变化不大,但BAX蛋白质表达明显上调,DNA断链率升高,活性氧(ROS)含量增加,且与肺组织细胞凋亡的增加相一致。结论肺组织细胞凋亡以及BAX和BCL-2表达的变化可能参与LIR后肺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9.
目的:观察血管钙超载对L-精氨酸/NO途径的影响。方法:维生素D3(VitD3)注射引起大鼠血管钙超载,检测血管NO生成、cGMP含量、L-瓜氨酸转化及L-精氨酸转运的变化,并与口服L-精氨酸治疗组大鼠比较。结果:大鼠血管钙含量(944±188)vs对照(107±18)μmol/g干重,(P<001),血管NO生成减少,组织cGMP含量降低,但L-瓜氨酸转化增高,L-精氨酸(L-Arg)高和低亲和性转运的最大速率(Vmax)分别降低505%和458%(P<001)。口服L-Arg治疗的大鼠血管NO生成和cGMP含量都较钙超载大鼠明显增高(P<001),L-Arg高、低亲和性转运的Vmax增加。结论:血管钙超载对L-Arg/NO途径损伤的主要环节在L-Arg的跨膜转运,补充NO前体L-Arg可能减轻钙超载引起的血管损伤。  相似文献   
180.
目的 :探讨肠缺血 再灌注损伤时 ,肺表面活性物质及脂质过氧化物 (LPO)含量的改变及其意义 ,以及黄芪在缺血 再灌注过程中对肺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复制家兔肠损伤模型 ,测定血浆和肺组织LPO及肺表面活性物质含量变化 ,同时计算肺系数及进行肺病理学检查 ,并观察黄芪对LPO及肺表面活性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 :静脉给予黄芪注射液可提高肺表面活性物质含量 ,减少LPO的生成 ,对缺血 再灌注引起的肺组织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结论 :肺表面活性物质下降可能与LPO上升有关 ,黄芪通过其稳膜作用能减轻或在一定程度上防止缺血 再灌注时肺损伤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