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8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4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7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1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 探讨儿童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ASD)肺动脉压力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4月至2011年1月沈阳军区总医院收治的10岁以下继发孔型ASD患者,全部患儿在氯胺酮全麻下行心导管检查测肺动脉压力,并完成封堵治疗.收集患者性别、年龄、身高、体重及体表面积、ASD直径、心胸比值和肺动脉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压,术后超声心动图随访1年,并按缺损直径和年龄分组.结果 本研究共359例患儿,男130例(36.2%).平均年龄(5.8±2.2)岁(2~10岁),平均体重(21.0±7.1) kg (10~57kg),平均缺损直径(13.6±5.6) mm(5~30 mm),体表面积矫正缺损直径为(17.0±7.1) mm/m2(1.3~41.0 mm/m2),平均肺动脉收缩压(40.8±8.7 mmHg) (15~67 mmHg)(1 mmHg=0.133 kPa).318例(88.6%)患者心导管测量存在肺动脉高压,所有患者术前及术后1、3、6、12个月超声估测肺动脉压均正常;肺动脉压力不随房间隔缺损直径增大而升高(P>0.05);10岁以下儿童肺动脉压力与年龄和体表面积矫正的缺损直径无相关性(P>0.05).结论 10岁以下继发孔型ASD患儿,心导管检查所测肺动脉压力与患儿年龄和体表面积矫正的缺损直径无关,与缺损直径无简单线性关系,压力不随缺损直径增大而升高.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寻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CDE)在中老年动脉导管未闭(PDA)介入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应用CDE筛选155例中老年PDA,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估测PDA肺动脉端直径与心血管造影测量PDA肺动脉端直径进行统计学相关检验,观察CDFI估测PDA直径的准确性,所有患者均行经皮穿刺封堵术介入治疗,术后再用CDE观察介入治疗效果。结果根据CDE特征对所有中老年PDA患者全部做出正确诊断,根据CDE筛选155例中老年PDA实施介入治疗全部获得成功。中老年PDA的CDE特征和规律性明显:(1)M型超声和二维超声心动图显示左心房(93.5%)、左心室(51.6%)内径不同程度增大,室间隔与左室后壁运动幅度增大。(2)所有患者CDFI均显示过动脉导管左向右五彩镶嵌分流束血流信号。(3)根据CDFI测量PDA肺动脉端分流束血流信号宽度判断PDA肺动脉端直径与心血管造影对照,二者呈显著正相关(r=0.73,P<0.001)。(4)中老年PDA合并心脏瓣膜关闭不全明显增多,其中二尖瓣关闭不全(78.7%)、主动脉瓣关闭不全(61.3%)、三尖瓣关闭不全(34.8%)、肺动脉瓣关闭不全(30.3%)。(5)中老年PDA合并肺动脉高压明显增多(46.5%)。(6)中老年PDA患者女性(83.9%)明显多于男性(16.1%)。结论中老年PDA的CDE特征和规律性明显,CDE在中老年PDA介入治疗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50岁以上继发孔房间隔缺损(ASD)患者冠状动脉疾病(CAD)的发病特点。方法以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沈阳军区总医院收治的50岁以上继发孔ASD患者525例为研究对象。本研究患者均进行冠状动脉造影(SCA),观察有无CAD及其病变程度。以冠状动脉狭窄面积≥50%作为CAD诊断标准。结果本研究中,CAD患者68例(13.0%)。男性CAD发病率(19.1%)高于女性(10.3%)。随年龄增长,CAD发病率逐渐增加。ASD不合并高血压和糖尿病CAD发病率为7.7%,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及二者并存时CAD发病率分别为22.6%、31.2%、50.0%。高血压和糖尿病是CAD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ASD患者术前应根据年龄、性别及其他危险因素确定是否应常规行SCA检查。对于男性,尤其是合并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即使年龄<50岁,术前也应常规行SCA排除CAD,而女性如果不合并高血压和糖尿病,常规SCA可考虑延迟至55岁之后。  相似文献   
44.
内皮前体细胞移植对新血管形成的促进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体外培养的内皮前体细胞自体移植后在缺血肢体新血管形成和改善血液灌注过程中的形态学变化及其作用。方法:①实验于2002-08/2003-04在解放军总医院心内科实验室完成。选用成年雄性新西兰白兔20只。随机将动物分为2组,分别为细胞移植组和对照组(肌肉注射磷酸盐缓冲液1mL),各10只。实验2个时间点3,5周各5只。②细胞移植组兔抽取骨髓,分离单个核细胞,采用内皮细胞专用培养基(添加体积分数0.2胎牛血清,肝素1×104U/L和青霉素1×105U/L)体外培养扩增内皮前体细胞并给予鉴定。细胞移植组动物肌肉注射内皮前体细胞悬液,移植细胞数量为(7.4±1.7)×106,共注射5个点。③分别饲养3和5周后行激光多普勒灌注显像显示缺血肢体血液灌注情况;行腹主动脉造影计数右侧大腿自腹股沟韧带至膝关节的血流时间,以股骨中点的垂直线为标准,计数侧支血管数目;行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观察缺血肌肉组织标记细胞是否整合至血管壁内。④采用t检验比较计量资料间差异。结果:①内皮前体细胞贴壁后呈纺锤体形,原代细胞呈集落生长,生长速度较慢,传代以后分布较均匀,生长迅速。原代细胞培养时可见较多杂细胞存在,但传代2次以后细胞形态非常单一。Ⅰ型荆豆凝集素、乙酰化低密度脂蛋白和抗Ⅷ因子相关抗原单克隆抗体鉴定均为阳性,细胞纯度达100%。②内皮前体细胞移植后3周,激光多普勒灌注显像检测显示细胞移植组缺血肢体血液灌注显著改善(t=5.96,P<0.01),血管造影显示细胞移植组侧支血管生成增多(t=5.28,P<0.01),血流速度增快(t=-6.85,P<0.01)。细胞移植后5周,切开动物缺血肢体皮肤发现,细胞移植组皮肤、皮下组织和肌肉基本不形成粘连,而对照组粘连严重,此时激光多普勒灌注显像检测显示细胞移植组和对照组血液灌注检测无显著差别(P>0.05),但造影检测显示细胞移植组侧支血管数目明显多于对照组,血流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t=3.32,-4.62,P<0.01)。③组织学检测显示对照组缺血肢体存在肌肉坏死现象,同时有大量炎细胞浸润,而细胞移植组未见未见肌肉坏死和炎细胞浸润,细胞追踪显示大量标记的细胞整合至血管壁内形成内皮细胞。结论:①骨髓中的内皮前体细胞可以在体外大量扩增,从而达到满足自体移植的需要。②内皮前体细胞自体移植后可以参与新血管形成,进而形成侧支血管,有效改善缺血组织的血液灌注。  相似文献   
45.
室间隔膜部膨出瘤超声心动图特征及规律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室间隔膜部膨出瘤(AMVS)超声心动图特征及规律性.方法应用超声检查77例AMVS患者,所有病例在超声心动图检查之后均经心血管造影证实,并实施室间隔缺损(VSD)封堵术.结果根据超声心动图图像特征对75例作出正确诊断,诊断准确率97.4%.AMVS的超声心动图特征及规律性明显:①二维超声心动图于胸骨旁大动脉短轴观可显示室间隔膜部局限性向右心室膨出,酷似"乳头状"改变,称为二维超声"乳头征",根据形状差别将AMVS分为三型;②二维超声心动图显示AMVS顶端回声中断的大小与左室造影AMVS顶部VSD直径呈正相关(r=0.77,P<0.05);③绝大多数AMVS均伴有VSD,合并VSD的AMVS有临床意义,否则没有临床意义;④超声心动图诊断AMVS应观察AMVS位置、基底部宽度、高度和顶部回声中断大小以满足临床需要;⑤超声心动图诊断AMVS需与主动脉窦瘤破裂鉴别.结论AMVS的超声心动图特征及规律性明显,超声心动图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结合对AMVS具有特异性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平均血小板体积(MPV)与动脉型肺动脉高压(PAH)的关系及在PAH中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08年7月至2016年8月在沈阳军区总医院住院的PAH患者328例,其中男性93例,女性234例,平均年龄32.4岁。选择同时间段在体检中心体检的178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其中男性42例,女性136例;平均年龄34.3岁。两组均进行血液分析检查、生物化学检查、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检查,其中PAH患者均行右心导管检查。结果 PAH组MPV较对照组高[(9.08±1.20)fL vs(8.15±0.74)fL,P0.001]。在PAH组中,其中轻中度44例,重度284例。重度PAH MPV较轻中度PHA高[(9.2±1.1)fL vs(8.6±1.3)fL;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MPV8.75 fL作为分界点预测PAH的灵敏度为83%,特异度为59%。结论 MPV水平与PAH存在明显相关性,MPV能作为诊断PAH的一种炎性标记物。  相似文献   
47.
背景:关于骨髓单个核细胞促使梗死心肌再生存在很大争议,早期研究均认为非常有效,甚至可以分化为心肌细胞,但最近的文献却基本否认了这种说法,认为单个核细胞仅可以有限的促进血管生成。目的:比较体外培养的脂肪干细胞和骨髓单个核细胞自体移植后对促进心肌细胞再生、血管新生及心肌梗死后心功能改善之间的差别。设计、时闻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401/2005-09在解放军总医院心内科实验室与沈阳军区总医院实验室完成。材料:清洁级4月龄雄性新西兰白兔55只,10只用于骨髓单个核细胞标记追踪,剩余兔随机分为脂肪干细胞组、骨髓单个核细胞组、空白对照组,15只/组。方法:各组兔均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制作心肌梗死模型,造模同时取少量腹部脂肪组织分离培养脂肪干细胞,抽取髂骨骨髓分离培养骨髓单个核细胞,用于自体移植。3周后再次开胸,脂肪干细胞组、骨萌单个核细胞组分别于梗死心肌直接注射自体脂肪干细胞和骨髓单个核细胞,空白对照组注射磷酸盐缓冲液。继续培养5周,将专用于骨萌单个核细胞标记追踪的10只免行DAPI和BrdU标记,脂肪干细胞组的移植细胞行Brdu标记。主要观察指标:移植细胞标记情况。移植后心功能变化。苏木精.伊红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结果:脂肪干细胞组心肌梗死区可见大量移植细胞存在,可分化为心肌细胞、内皮细胞、参与新血管形成;骨髓单个核细胞组DAPI及BrdU标记后均未于梗死心肌组织发现单个核细胞存在。细胞移植前3组动物心功能基本相似;细胞移植后5周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脂肪干细胞组超声心动图及左心室压力曲线检测均显示心功能显著改善(P〈0.05),骨髓单个核细胞组仅等容收缩期左心室压力最大上升速率明显改善(P〈0.05)。脂肪干细胞组、骨萌单个核细胞组的血管密度均大于空白对照组(P〈0.01,P〈0.05),但前者于心肌梗死中心和边缘均可见大量血管,而后者仅在梗死区边缘血管密度增高。结论:脂肪干细胞移植可以促进心肌再生和新血管形成,进而改善心功能;而骨萌单个核细胞移植仅能促进血管新生,对心功能改善效果有限。  相似文献   
48.
目的:比较骨髓干细胞动员与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对兔心肌梗死的治疗作用,探讨更有效、更适用的干细胞治疗心肌梗死的方法。 方法: 将30只新西兰兔采用结扎前降支的方法复制心肌梗死模型,随机分为动员组、移植组和对照组,动员组(n=10)心梗后3 h开始皮下注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30 μg·kg-1·d-1,连续使用5 d,第5 d抽取静脉血约10 mL,分离单个核细胞(BMCs)用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BrdU)标记后,经静脉注入动物体内。移植组(n=10)心梗后7-10 d,抽取骨髓3-5 mL,分离MNCs用BrdU标记,然后开胸将细胞移植至梗死区,对照组(n=10)不采取任何治疗措施。心梗后1周及5周采用超声心动图(UCG)检查心脏功能变化,5周时作血液动力学测定,取心脏作免疫组织化学鉴定。 结果: 心梗后5周,动员组左室射血分数(EF)明显高于1周时,移植组无变化,对照组显著下降。5周时动员组及移植组左室舒张末压(LVEDP)、+dp/dtmax和-dp/dtmax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动员组及移植组在心肌梗死区均发现有BrdU标记的阳性细胞,两组梗塞区血管密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但均未发现有新生的平滑肌细胞及心肌细胞。 结论: 骨髓干细胞动员及BMCs移植治疗心肌梗死,均能通过促进梗死区血管新生,明显改善心脏功能,骨髓干细胞动员可能为心肌梗死的治疗提供一种新的无创性手段。  相似文献   
49.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CDE)在主动脉窦瘤破裂(RASA)封堵术中的价值。方法应用CDE筛选15例RASA适应证实施封堵术,封堵术中应用CDE监测,封堵术后应用CDE判断疗效并跟踪随访。结果根据CDE图像特征表现对15例RASA中的主动脉哪个窦破入到哪个心腔及合并畸形全部做出正确诊断,CDE筛选的15例RASA实施封堵术全部获得成功。结论 CDE在RASA封堵术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术前应明确指出主动脉哪个窦破入到哪个心腔、破口直径及除外合并室间隔缺损是封堵成功的关键;术中监测和术后判断封堵器位置是否正常,有无过破口处残余分流束血流信号以及封堵器是否影响主动脉瓣的功能很重要。  相似文献   
50.
目的主动脉缩窄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心血管畸形,患者预后不佳,合并其它先天心血管畸形于婴幼儿期即可死亡,单纯主动脉缩窄患者平均自然寿命仅40岁。既往此类患者的唯一治疗方式是外科手术,然而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均非常高。本报道探讨球囊成形术和支架植入术治疗主动脉缩窄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自2005年4月至2010年2月,共对14例患者(男8例)实施主动脉缩窄球囊成形术和支架植入术,年龄(17±9)岁。所有患者入院后常规进行心电图、胸部摄片、超声心动图和必要的化验检查。主动脉弓发育不良型缩窄,合并其它必须外科手术矫治的心血管畸形和严重肺动脉高压存在手术禁忌证者除外。根据患者年龄和主动脉缩窄解剖形态选择介入治疗方式。结果单纯主动脉缩窄9例,合并动脉导管未闭5例;膜状主动脉缩窄12例,管状缩窄2例。合并轻度二尖瓣关闭不全,轻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先天性二叶主动脉瓣并中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各1例。所有患者均成功实施介入治疗。年龄小于14岁者4例,跨缩窄段压力阶差为(45±9)mm Hg,球囊成形术后2例压力阶差消失,2例存在10 mm Hg以内压力阶差。主动脉缩窄支架植入术10例,跨缩窄段压力阶差为(51±18)mm Hg。8例植入覆膜支架,2例植入非覆膜支架。使用支架大小为8zip×(3.8±0.7)cm,球囊外囊直径(19.7±3.9)mm。5例合并动脉导管未闭患者中,4例行覆膜支架植入术,1例主动脉缩窄段高度迂曲,狭窄远心端主动脉显著扩张,动脉导管未闭直径为9.0mm,实施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和裸支架植入术。术后2例患者存在少量压力阶差。1例为外科术后主动脉缩窄患者,采用10 atm压力仍无法将支架彻底扩张,跨缩窄段压力阶差由术前50 mm Hg降至15 mm Hg;另1例为同时实施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和裸支架植入术患者,术后压力阶差由49 mmHg降至9 mm Hg。所有患者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