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0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9篇
儿科学   12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9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58篇
内科学   29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34篇
综合类   93篇
预防医学   30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32篇
中国医学   29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调查分析北京市昌平区儿童家长免疫接种知识知晓率及影响因素,为提高儿童家长免疫接种知识知晓水平、促进免疫规划工作顺利开展提供参考。方法对2016年前往昌平区某社区卫生服务站接种疫苗的0~6岁儿童的家长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对其结果采用Epidata 3.1数据库进行录入,用SPSS 17.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家长免疫接种相关知识的总知晓率为59.5%。其中"乙肝疫苗能够预防哪种疾病"的知晓率最高,达85.6%;其次为"卡介苗能够预防哪种疾病",知晓率达68.0%;"1岁以内儿童需接种几种疫苗"知晓率最低,为46.6%。对不同户籍人口的接种知识知晓率进行卡方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2.93,P0.05);对不同文化程度人群的免疫接种知识知晓情况进行比较,知晓率随着文化程度的提高而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趋势=60.98,P0.05);对不同家庭年收入的知识知晓率进行卡方检验,知晓率随着家庭年收入的增加而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趋势=88.29,P0.05),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文化程度、家庭收入、户籍类型均为影响知晓率的独立因素。儿童家长主要通过接种门诊医生告知获得免疫接种知识,占37.3%;其次为通过阅读宣传材料,广播、电视及网络等媒体途径获得,占17.8%。结论在今后的工作中应不断丰富免疫接种宣传内容,扩大免疫接种知识宣传人群覆盖面,积极拓展更有效的宣传途径,促进免疫接种工作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102.
103.
摘要: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联合高敏心肌肌钙蛋白T(hs-cTnT)对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后心房颤动(AF)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9年6月在我院接受OPCAB治疗的冠心病患者108例,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发生AF分为AF组(32例)和非AF组(76例),比较2组一般资料、心功能、OPCAB围术期指标、NLR、hs-cTnT的变化,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OPCAB后发生AF的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NLR、hs-cTnT对OPCAB后AF的预测价值。结果 AF组患者的年龄、NYHA心功能分级≥Ⅲ级比例、左心房内径(LAD)、NLR、hs-cTnT、机械通气时间均高于非AF组(P<0.05)。LAD(OR=3.032,95%CI:1.614~5.696)、NLR(OR=2.186,95%CI:1.171~4.081)、hs-cTnT(OR=2.284,95%CI:1.313~3.973)升高均是OPCAB后AF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分析结果显示,NLR和hs-cTnT对OPCAB后AF的预测价值均较高,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81(95%CI:0.685~0.877)、0.764(95%CI:0.663~0.866),最佳临界值分别为3.52、13.08 ng/L;而两者联合分析可使得预测价值进一步提升,曲线下面积为0.846(95%CI:0.767~0.925)。结论 NLR联合hs-cTnT对OPCAB后AF的预测效能较高,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4.
口服纳米粒递送胰岛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药物治疗糖尿病的最新进展当属口服胰岛素,而制备口服胰岛素需要将胰岛素包埋进载体使其避免胃肠降解。可突破肠上皮屏障达到良好降糖效果的口服载体多种多样,其中利用纳米材料制备胰岛素载体(INS-NPs)的研究最热,主要有以下优势:加强药物稳定性,大大提升生物利用率;实现靶向定位释药,降低药物对机体的毒副作用;控制释放药物时量,使药物在体内的作用更加明显等。针对上述优势并结合相关研究结论,本文从生物利用率、降糖时效和控释作用3个方面简述口服纳米粒在糖尿病治疗中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105.
介绍GJB1104-91号国军标《湿热环境中军人劳动耐受时限》文件中有关军人在湿热环境中劳动的生理安全耐受时限、耐受极限、军事劳动作业强度分级和军标的使用要求。报道4个部队贯彻执行本军标的经验与防暑效果评价。  相似文献   
106.
大、中、小剂量依那普利防治大鼠AMI左室重构的作用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比大、中、小剂量依那普利 (Enla)对大鼠AMI左室重构 (LVRM)的防治作用 ,并评价其量效关系。方法  97只雌性SD大鼠 ,AMI术后 4 8小时随机分成 :(1)AMI对照 ,(2 )Enla大剂量 (10mg·kg 1·d 1) ,(3)Enla中剂量 (1mg·kg 1·d 1)和 (4)Enla小剂量 (0 1mg·kg 1·d 1)四组。另设 :(5 )假手术和 (6 )正常组作对照。给药治疗 4周后均行血流动力学测定、心脏标本固定及病理分析。最终 6 7只大鼠获完整资料 ,在上述各组中的数目分别为 13、13、12、12、8和 9只。结果 AMI各组间梗塞面积均无显著差异 (45 4 % - 4 7 4 % ,P均 >0 0 5 )。与假手术组相比 ,AMI组左室舒张未压 (LVEDP)、容积 (LVV)、长 (L)、短 (D)轴长度和左室实际 (LVAW )及相对重量 (LVRW)均显著增加 (P均 <0 0 0 1) ,发生了LVRM ;而左室内压最大上升和下降速率 (±dp/dt)及其校正值均显著降低 (P <0 0 1- 0 0 0 1)。与AMI组相比 ,Enla大、中、小剂量三组的LVEDP、LVV、L以及LVAW和LVRW均显著降低或减小 (P <0 0 5 - 0 0 0 1) ,其中LVEDP、LVV、L和LVAW在大剂量组均比小剂量组降低或减小更显著 (P均 <0 0 5 ) ;而±dp/dt校正值在大、中剂量二组显著恢复 (P <0 0 5 - 0 0 1)。结论  1 Enla大、中、小剂量均能有效防治AMI大  相似文献   
107.
羔羊痢在新生羔羊疾病中占首位,是死亡率最高的肠道疾病。因此,羔羊痢对畜牧业生产是一个较大的威胁。本病的病原,迄今尚无定论。在国内曾有大肠杆菌、沙门氏菌、肠球菌及产气荚膜杆菌的报告,但都缺乏充分的证据。按上述病原所进行的防治工作,都未取得理想的结果。我们根据菌群失调的理论,认为羔羊痢也可能是一种肠菌群的微生态失调所致的疾病,因而企图通过菌群调整疗法,来达到对羔羊痢防治之目的。  相似文献   
108.
虾青素对小鼠放射性肺纤维化的防治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虾青素对小鼠放射性肺纤维化的防治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60只雌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照射组、照射+虾青素组(25mg/kg),每组20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均以60Co γ射线单次16 Gy全胸照射,照射+虾青素组在照射前后每天1次灌胃各7d.照射后1、4、8、16周处死小鼠,取肺组织进行Masson染色,检测肺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和羟脯氨酸(hydroxyproline,Hyp)含量,测定血清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beta 1,TGF-β1)含量.结果 小鼠受照射后肺纤维化严重程度随照后时间延长而加重,用虾青素处理后可明显减轻小鼠肺纤维化严重程度,提高肺组织SOD活力(P<0.05或P<0.01)并减少脂质过氧化产物MDA含量(P<0.05或P<0.01);抑制小鼠肺组织Hyp和血清中TGF-β1含量的升高(P<0.05或P<0.01).结论 虾青素能够有效地减轻放射性肺纤维化,其机制可能与虾青素能够提高机体的抗氧化能力、下调促纤维化因子TGF-β1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09.
目的:观察SOCS3基因对小鼠CD4+Th细胞分化及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并转染小鼠CD4+Th细胞,以植物血凝素(PHA)刺激靶细胞,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相应细胞因子基因表达;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blot)检测目的细胞因子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转染组T‐bet、白细胞介素(IL)‐2、干扰素‐γ(IFN‐γ)、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STAT)4、IL‐12Rβ2基因表达明显下调,细胞因子信号抑制物(SOCS)3、GATA‐3、IL‐4、IL‐6、IL‐10、STAT6基因表达明显上调,T‐bet、IL‐2、IFN‐γ、STAT4、IL‐12Rβ2蛋白表达明显下调,SOCS3、GATA‐3、IL‐4、IL‐6、IL‐10、STAT6蛋白表达明显上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SOCS3基因转染可上调小鼠CD4+Th细胞SOCS3基因表达,下调STAT4活化和磷酸化,抑制Th1细胞分化,并下调炎症细胞因子基因和蛋白表达,同时间接促进Th2细胞分化,并上调相应炎症细胞因子基因和蛋白表达。  相似文献   
110.
急性肾损伤是临床常见病,但病情凶险,发病率及总体病死率升高,轻度的肾功能减退即可导致并发症的发生。因此,急性肾损伤的早期诊断至关重要,选择敏感度高的、特异性强的生物标志物进行检测是急性肾损伤早期诊断的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