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9篇
内科学   7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1.
目的 探讨经皮肝穿刺氩氦刀靶向治疗肝癌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 对227例经皮肝穿刺氩氦刀冷冻治疗肝癌的患者在术前、术中、术后进行护理,分析不良反应的发生原因,并对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进行总结.结果 经皮肝穿刺氩氦刀靶向治疗肝癌的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包括发热、上腹疼痛、皮肤冻伤、恶心呕吐、室性早搏、窦性心动过缓、冷休克及肠梗阻.经及时发现,对症治疗,均予以纠正.结论 全面细致的观察和护理是氩氦刀治疗有利的保障和支持,能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并使其迅速改善,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院外晚期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患者服用仑伐替尼治疗的新型护理管理模式,实现减少因仑伐替尼相关显性肝性脑病而中断或终止仑伐替尼治疗的病例。方法 采用单中心随机对照研究,评价以微信为媒介的闭合阶梯式护理管理院外晚期HCC患者服用仑伐替尼治疗的可接受性效果,以显性肝性脑病中断或终止仑伐替尼治疗为主要终点。结果 阶梯式护理管理组晚期HCC患者服用仑伐替尼12周内肝性脑病的诊断率为60.0%,明显高于家庭管理组的20.0%(P<0.05);经有效护理干预,阶梯式护理管理组持续服用仑伐替尼患者达93.3%,高于家庭管理组的80.0%;尤其因显性肝性脑病终止仑伐替尼治疗的病例患者仅为6.7%,低于家庭护理组的20.0%。结论 阶梯式护理管理院外晚期HCC患者服用仑伐替尼治疗可早期判定肝性脑病,是减少因仑伐替尼相关肝性脑病中断或终止治疗事件,延长晚期HCC患者生存期的必要手段。  相似文献   
13.
氩氦冷冻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回顾性分析氩氦冷冻消融治疗肝细胞癌(HCC)的临床疗效。[方法]227例HCC患者,按巴塞罗那分期标准:早期26例、中期73例和进展期128例,行经皮穿刺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结果]氩氦冷冻消融治疗HCC后随访12—63个月,早期、中期及进展期HCC患者中位生存期分别为36、23和12个月。早期生存期为37.8±13.8个月,1、2、3、5年生存率分别为92.3%、84.6%、65.4%、11.5%;中期生存期为24.5±9.7个月,1、2、3年生存率分别为84.9%、56.2%、21.9%;进展期生存期为16.9±8.4个月,1、2、3年生存率分别为68.8%、22.7%、6.3%。AFP阳性HCC患者治疗后28.1%的患者转为阴性;55.6%的患者术后4周AFP明显降低:上消化道出血是HCC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结论]氩氦冷冻消融并发症少、消融彻底;不同分期HCC的生存时间、生存中位数有显著差异,以早期最长;以延长进展期HCC生存期最明显,是一种较理想的消融治疗肝癌手段。  相似文献   
14.
氩氦刀冷冻消融术是近年来新开展的治疗原发性肝癌的微创治疗技术,我科于2003年4月至2008年12月完成了500例次的治疗,其中对227例回顾性研究了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并发症出现的原因,制定了护理观察表,建立了围手术期的临床护理规范和健康教育手册;并对273例前瞻性探索了围手术期的临床护理规范的有效性,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院外晚期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患者服用仑伐替尼治疗的新型护理管理模式,实现减少因仑伐替尼相关显性肝性脑病而中断或终止仑伐替尼治疗的病例。方法 采用单中心随机对照研究,评价以微信为媒介的闭合阶梯式护理管理院外晚期HCC患者服用仑伐替尼治疗的可接受性效果,以显性肝性脑病中断或终止仑伐替尼治疗为主要终点。结果 阶梯式护理管理组晚期HCC患者服用仑伐替尼12周内肝性脑病的诊断率为60.0%,明显高于家庭管理组的20.0%(P<0.05);经有效护理干预,阶梯式护理管理组持续服用仑伐替尼患者达93.3%,高于家庭管理组的80.0%;尤其因显性肝性脑病终止仑伐替尼治疗的病例患者仅为6.7%,低于家庭护理组的20.0%。结论 阶梯式护理管理院外晚期HCC患者服用仑伐替尼治疗可早期判定肝性脑病,是减少因仑伐替尼相关肝性脑病中断或终止治疗事件,延长晚期HCC患者生存期的必要手段。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索拉非尼联合局部冷冻消融治疗进展期肝细胞癌(HCC)的疗效,评价肿瘤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 MVD)与HCC患者治疗预后的关系。方法102例进展期肝癌患者随机分为索拉非尼联合冷冻消融治疗组(S&C组, 50例)和冷冻消融治疗组(C组, 52例),分别给予索拉非尼联合冷冻消融治疗及单独冷冻消融治疗,治疗终点为肿瘤进展或出现不能耐受的毒性;治疗前留取肝癌组织标本,并通过计数CD34免疫组化数值来评估肝癌组织微血管密度(MVD),每4~6周按照RECIST标准进行疗效评价,随访生存期及肿瘤进展情况,分析肝癌组织MVD值与预后的关系。结果S&C组2例完全缓解(CR),9例部分缓解(PR),22例疾病稳定(SD),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66%;C组4例PR,19例SD,DCR 44.2%(P=0.027);S&C组患者中位生存期(OS)和中位肿瘤进展时间(TTP)分别为12.5和9.6个月,而C组患者仅为8.6和5.3个月(P=0.019)。CR&PR组的肝组织平均微血管密度(111/0.74 mm2)明显低于疾病进展组(339/0.74 mm2,P=0.000 1)。具有较低肝组织微血管密度的患者在接受索拉非尼联合氩氦刀冷冻消融联合治疗后其中位总生存期和中位肿瘤进展时间明显长于单纯氩氦刀冷冻消融组;具有较高肝组织微血管密度的患者其中位总生存期和中位肿瘤进展时间在两组治疗方式中无区别。结论索拉非尼联合局部冷冻消融治疗能显著延长进展期HCC患者的生存期及肿瘤进展时间,使进展期HCC患者临床获益;进展期肝癌患者肝组织中较高的微血管密度预示较差的治疗应答。  相似文献   
17.
肝细胞移植治疗重型肝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人肝细胞体内移植治疗肝衰竭患者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从健康志愿者捐献的肝脏中获得人原代肝细胞并冷冻保存,复苏后经股动脉插管移植到脾脏,观察治疗后肝衰竭患者临床症状、生化指标、免疫指标及脾脏核磁共振信号的改变.结果 人肝脏可获取2×1010肝细胞,复苏后肝细胞活率在75%以上.移植的肝细胞数为2×109个.移植后1个月,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血BIL、NH3、ALT、AST明显降低,IgG、IgA、IgM、C3和CD4/CD3在细胞移植后两周降至最低,4周后恢复移植前水平;PTA水平明显升高.出院80天和270天后,随访各项血生化指标均恢复正常.脾脏内可见肝细胞信号.结论 肝细胞体内移植是一项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移植的肝细胞能够在脾脏内增殖、分化,替代或部分恢复肝脏合成、解毒和代谢功能;应用肝细胞增强剂做MIR扫描可成为一项新的肝细胞移植无创随访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18.
内镜下喷洒生物蛋白胶治疗消化道出血是近年来新开展的方法。2002年4月-2007年5月,我们对肝炎后肝硬化合并胃、十二指肠黏膜出血62例,在内镜直视下喷洒生物蛋白胶进行治疗,效果满意。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经外周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将一根导管从患者肘部穿刺置入血管,到达胸腔内上腔静脉的技术,是目前公认的最佳长期静脉输液途径之一[1].它可以避免因输入高渗透压液体或化疗药物造成的局部疼痛和局部组织坏死,减少反复穿刺给患者造成的痛苦.虽然其携带方便、留置时间长,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在应用及维护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并发症还是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的痛苦[2],并增加经济负担和心理压力,因此,加强置管患者的护理,可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从而可以推动此技术的进展.现将我科一例PICC术后引起穿刺侧肢肿胀,渗血的观察及护理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氩氦刀冷冻治疗早期肝癌疗效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评价氩氦刀冷冻治疗早期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48例经氩氦刀冷冻治疗的早期肝癌患者,以治疗后患者的临床表现、局部病灶CT变化、AFP下降情况、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及平均生存时间作为评价指标。结果氩氦刀冷冻治疗肝癌后患者的并发症少,本研究结束后,共有23例患者存活,25例患者死亡。中位生存期为(33.91±1.39)个月,1、2、3、4年生存率分别为81.3%、62.1%、47.6%、44.4%。结论对于合并严重肝硬化的早期肝癌,氩氦刀治疗的并发症少、效果明显、生存期延长,是理想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