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59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29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5篇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61.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恢复期延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神经激素和左室重构的影响。方法将65例AMI患者随机分为PCI组34例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予常规药物治疗,PCI组于AMI恢复期(2~4周)行延迟PCI治疗。测定48~72h内、12周、24周时的血浆肾素活性、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浓度及左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VEDVI)、收缩末期容积指数(LVESVI)、室壁运动指数(WNSI)、射血分数(LVEF)的变化。结果 12、24周时延迟PCI组患者神经激素水平明显降低(P<0.05~0.01),LVESVI、WMSI明显减少(P<0.05~0.01),LVEF明显增加(P<0.01),而对照组各项指标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延迟PCI能抑制神经内分泌系统的过度激活,抑制左室重构,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62.
目的建立茎环引物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fqRT-PCR)检测微小RNA(miRNA)的定量检测方法。方法选择300例心肌梗死患者作为心肌梗死组,心肌梗死组患者根据病情再分为急性组、亚急性组及慢性组;同期选取1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茎环引物fqRT-PCR、金纳米-分子信标fqRT-PCR检测其血清miRNA-21表达水平。结果急性期、慢性期心肌梗死患者血清miRNA-21表达水平高于亚急性期和对照组(P〈0.05),亚急性期患者的血清miRNA-21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茎环引物fqRT-PCR检测miRNA-21,最低检出102 copies/μL的稀释标本,而金纳米-分子信标fqRT-PCR最低检出105 copies/μL的稀释标本。茎环引物fqRT-PCR与金纳米-分子信标fqRT-PCR检测miRNA-21比较,节约464个引物,节省时间208min。结论茎环引物fqRT-PCR检测miRNA具有快速、灵敏、重复性好,可用于临床定量分析miRNA。  相似文献   
63.
64.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冠状动脉内皮功能超声表现与血清人类软骨糖蛋白-39(HCgp-39)水平的关系及意义。方法应用经胸超声结合冷加压试验检测75例高血压病患者(高血压病组)和26例正常对照组的冠状动脉左主干内径变化率(△DLM)及前降支中远段峰值血流速度变化率(△VLAD)以无创性评价冠状动脉内皮功能,测定血清HCgp-39水平。分析△DLM和△VLAD与血清HCgp-39水平之间的关系。结果高血压病组与正常对照组基线左主干内径及前降支中远段峰值血流速度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但高血压病组有着更高血清HCgp-39水平(P<0.01)。冷加压试验后高血压病组△DLM和△VLAD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均P<0.01)。高血压病组△DLM和△VLAD分别与血清HCgp-39水平呈直线负相关(r值分别为-0.412和-0.631,均P<0.01);多因素分析控制传统心血管危险因素后,上述相关关系仍然存在(β′分别为-0.349和-0.401,均P<0.01)。结论高血压病患者冠状动脉内皮功能障碍与血清HCgp-39水平呈显著负相关,此相关性独立于其他相关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5.
目的探析血运重建对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以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共选取2016年5月-2019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50例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作为主要对象,用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n=25)采用辛伐他汀治疗,观察组(n=25)采用辛伐他汀联合血运重建治疗,比较两种治疗方式的临床效果以及对患者预后产生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射血分数、左室短轴缩短率均大于对照组,B型脑钠肽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上,采用血运重建可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可改善患者的心功能,预后理想。  相似文献   
66.
目的探讨术前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水平与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PCI)后造影剂肾病(CIN)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17年5月至2018年7月于粤北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行PPCI的STEMI患者356例。依照血清Lp-PLA2水平的四分位数,将患者分为4组:Q1组(Lp-PLA2367 ng/ml),Q2组(Lp-PLA2 367~409 ng/ml),Q3组(Lp-PLA2 409~445 ng/ml)和Q4组(Lp-PLA2445 ng/ml)。收集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术前血清LpPLA2、血肌酐水平、术后CIN发生情况等。结果 356例STEMI患者中,35例(9.8%)发生CIN。CIN组术前Lp-PLA2水平显著高于非CIN组[(438.2±156.4)ng/ml vs.(366.5±90.5)ng/ml,P0.05]。Q1至Q4组的CIN发生率依次为2.2%、7.9%、12.4%和16.9%,随术前血清Lp-PLA2水平上升而增加(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控制其他危险因素的影响后,术前血清Lp-PLA2是CIN的独立危险因素(OR=8.569,95%CI:1.150~63.816,P0.01)。结论术前血清Lp-PLA2水平与STEMI患者行PPCI后CIN的发生密切相关,是CIN的独立危险因素,可作为STEMI患者PPCI术后发生CIN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67.
68.
目的:探讨高血压左室肥厚以及进一步出现心力衰竭后窦性心律震荡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将94例高血压患者按照是否合并左室肥厚和心力衰竭分为三组,分析三组之间震荡起始(TO)和震荡斜率(TS)变化。结果:与单纯高血压组相比,高血压左室肥厚组TO增加(P〈0.05);合并心力衰竭组TO增加更显著、TS减低,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三组TO和TS比较,均P〈0.01)。结论:高血压左室肥厚,尤其是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窦性心律震荡减弱。窦性心律震荡可应用于高血压心脏损害相关人群猝死危险的评价。  相似文献   
69.
目的 分析胸痛合并不典型异常心电图的误诊原因,探讨误诊防范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3例胸痛合并心电图异常误诊的临床资料.结果 3例均为急性胸痛合并非特异性心电图异常,1例误诊为急性心肌梗死,2例误诊为急性心肌梗死伴心力衰竭.1例经主动脉造影检查确诊为主动脉夹层破裂,另2例经胸部CT检查确诊为胸膜炎.结论 胸痛合并非特异性心电图异常临床易误诊为冠心病和心力衰竭,提示应积极加强基本功训练,开阔诊断思维,以减少或避免误诊、漏诊.  相似文献   
70.
目的 研究心肌桥的临床表现及与血管狭窄关系。方法 分析8例心肌桥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均有胸痛史,5例(63%)有心肌缺血征象,1例发生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心肌缺血与壁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有关。血管狭窄多见左前降支中段,其中Ⅰ级狭窄2例,Ⅱ级狭窄4例,Ⅲ级狭窄2例。β-受体阻滞和血管内支架术治疗有效。结论 心肌桥的临床症状与收缩期冠脉狭窄程度有关。严重狭窄可致心肌梗死,β-受体阻滞剂治疗有效,狭窄严重者可行血管内支架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