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6篇
皮肤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6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1.
<正>体力活动(Physical Activity,PA)是指所有由于骨骼肌收缩产生的身体活动,PA在基础代谢的水平上,使身体能量消耗(Energy Expenditure,EE)增加。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and Prevention,CDC)和其他运动医学组织提出建议:为了促进健康,成人应该每天进行30分钟以上的中等强度运动。PA的好处明显,但如何检测PA水  相似文献   
42.
目的 评价3D打印共面穿刺模板(3D-PCPT)辅助CT引导经皮穿刺活检术在肺原发小微结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43例肺原发微小结节患者行经皮肺穿刺活检及诊断,评价3D-PCPT辅助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的穿刺成功率、恶性肿瘤诊断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并对与上述指标可能有关的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4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穿刺操作.穿刺病灶直径为0.45~2.00 cm,中位直径为1.50 cm.35例患者采用1~2根定位针,8例患者未应用定位针;36例患者进行了1~2次活检,7例患者因取材不满意进行了3~4次活检.病理学诊断有1例患者无阳性结果,穿刺成功率为97.7%(42/43),恶性肿瘤诊断率为69.8%.并发症:针道出血发生率为62.8%(27/43),气胸发生率为30.2%(13/43),1例(2.3%)患者需胸腔闭式引流,2例(4.7%)患者出现术后咯血,所有并发症经对症处理后均康复.病灶直径与1次活检成功率、恶性肿瘤诊断率、针道出血发生率相关(P﹤0.05),病灶越小,1次活检成功率及恶性肿瘤诊断率越低,针道出血发生率越高.定位针与1次活检成功率相关,应用定位针者的1次活检成功率明显高于未应用定位针者(P=0.006).结论 3D-PCPT辅助CT引导技术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可行性,有助于使穿刺技术流程标准化,值得进一步推广,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3.
约有14%的低钠血症患者与肿瘤存在相关性,会发生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SIADH)。因此,在临床工作中,应积极抗肿瘤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及提高生活质量。现将我科近年收治的3例肺癌合并低钠血症患者临床资料同顾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44.
闫雷  谢涛  吉喆  孙海涛  王俊杰 《癌症进展》2018,16(6):686-689,693
放射治疗是乳腺癌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放射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近距离放射治疗在乳腺癌治疗中的应用已有一定的经验积累.根据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指南的建议,在低复发危险乳腺癌的治疗中,近距离放射治疗可用于部分乳腺加速照射(APBI),这种近距离放射治疗方法可称之为部分乳腺近距离治疗(PBB).对复发后乳腺癌的挽救性治疗,近距离放射治疗亦具有一席之地.125I粒子植入作为永久植入的低剂量率近距离放射治疗方式,具有方便、快捷、局部剂量高等特点.本文综述了近距离放射治疗用于乳腺癌治疗的临床指南及临床研究,对其安全性、有效性及剂量学特征进行总结,表明PBB在乳腺癌治疗中的重要地位,并建议PBB的适应证、靶区定义及处方剂量.通过以上内容,进一步探讨了放射性粒子植入应用于乳腺癌治疗的价值.  相似文献   
45.
目的 研究对比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LTPRA)与经皮椎间孔镜下椎间盘切除术(PT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疗效及对血清TF1细胞凋亡相关基因19(TFAR19)、凋亡蛋白酶激活因子-1(Apaf-1)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天津第一医院2020年5月-2021年4月实施LTPRA治疗的48例LDH患者记作A组。以倾向性匹配法按照1:1匹配选取同期实施PTED治疗的48例LDH患者为B组。对比两组疗效,日本矫形外科协会腰椎治疗评分(JOA)评分,手术效果,血清TFAR19以及Apaf-1水平。结果 A组改良Mac Nab法优良率为91.67%,高于B组的75.00%(P<0.05)。术后6个月A组JOA评分高于B组(P<0.05)。A组手术时长、住院天数均短于B组,且术中失血量少于B组(均P<0.05)。随访结束时A组血清TFAR19、Apaf-1水平均短于B组(均P<0.05)。结论 LTPRA治疗LDH的疗效优于PTED,且有效改善血清TFAR19以及Apaf-1水平。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数字计划系统结合3D打印穿刺模板在进修医师穿刺技术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2月至2022年6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肿瘤放射治疗科进行进修培训的42名医师为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平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数字计划系统联合穿刺模板的教学方式, 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式。以成绩考核和问卷调查来评价教学效果。采用χ2检验和独立样本t检验统计数据。结果试验组医师理论知识、阅片能力、临床技能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92.24±2.51)分比(90.33±3.10)分, (92.33±3.34)分比(87.48±4.67)分, (90.95±2.56)分比(85.81±3.70)分], 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医师认为学习难度较大者分别为3人(14.3%)和11人(52.4%);认为达到进修目标者分别为17人(81.0%)和9人(42.9%);在进修结束3个月后开展了穿刺技术者分别为14人(66.7%)和6人(28.6%), 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采用数字计划系统联合3D打印模板的教学方式有助于提...  相似文献   
47.
目的 对比分析3D打印非共面模板联合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脊柱转移瘤的术前、术后计划的剂量学参数,验证该技术指导放射性粒子治疗的精确性。方法 回顾分析2016-2018年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接受3D打印非共面模板联合 CT引导125I粒子植入的脊柱转移瘤患者7例共9个病灶的治疗计划,比较术前、术后靶区适形指数(CI)、均匀性指数(HI)、靶区外体积指数(EI)、90%靶区体积剂量(D90)、匹配周边剂量(mPD)、V100、V150、V200及脊髓D2cm3。并且应用不列颠哥伦比亚癌症协会粒子植入质量评价标准评价粒子植入质量。结果 患者术前和术后验证的靶区D90、mPD、V100、V150、V200、CI、EI、HI及脊髓D2cm3剂量参数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9个术后计划评价结果中优5个、良4个。结论 3D打印非共面模板联合 CT引导125I粒子植入治疗脊柱转移瘤的术后剂量学参数与术前相比具有良好的一致性,术后计划评价为优或良,提示该技术治疗脊柱转移瘤准确性良好。  相似文献   
48.
颅内夹层动脉瘤(IAD)是一种发生于颅内动脉的特殊类型的动脉瘤,其可以因破裂导致蛛网膜下腔出血、夹层向腔内突出导致缺血性卒中,还可以因管腔的极度扩张产生压迫症状,发生相关事件后有较高的致残率以及致死率.但IAD的自然转归尚不明确,治疗的适应证有待进一步把握.另外,IAD具有不同的临床特征,治疗方式的选择也各有不同.该文通过对于IAD自然病史、新型血管内治疗方式和预后的研究进行综述,对临床上IAD治疗适应证的把握和治疗方式的新选择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49.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波及跟距关节的跟骨粉碎性骨折的方法细节和注意事项。方法观察对30例关节内跟骨粉碎性骨折采取切开复位内固定术适当配合植骨和骨水泥填塞技术治疗后足功能恢复情况和解剖复位情况。结果 Margland Foot Score评分示术后足功能恢复情况为优28足,良10足,差4足。优良率达90.48%。结论切开复位内固定术配合植骨和骨水泥填塞治疗关节内跟骨粉碎骨折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50.
董大鹏  申戈  李艳荣  周明  吉喆 《山东医药》2010,50(20):33-33
患者男,54岁,2006年11月行左肺切除术,术后病理为鳞癌,后未继续治疗。2009年5月发现左胸壁一约0.5cm×0.5cm大小肿物,未予重视,发展迅速,逐渐长到约2.5cm×2.5cm大小。一般状态不佳,呈恶病质,KPS60分。2009年7月8日PET/CT回报:左肺癌术后,左侧胸膜弥漫性转移,侵及左侧腋窝、左后胸壁、左侧胸壁及左侧1—8肋骨;气管下端及左主支气管残端内软组织密度影代谢异常活跃,考虑恶性;左侧中下颈部、左侧锁骨上下、左侧腋窝及纵隔8区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