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650篇
  免费   7549篇
  国内免费   4279篇
耳鼻咽喉   541篇
儿科学   1199篇
妇产科学   405篇
基础医学   4416篇
口腔科学   1587篇
临床医学   9293篇
内科学   6320篇
皮肤病学   677篇
神经病学   1417篇
特种医学   2844篇
外科学   6844篇
综合类   20720篇
现状与发展   22篇
预防医学   9414篇
眼科学   910篇
药学   9465篇
  88篇
中国医学   7085篇
肿瘤学   3231篇
  2024年   265篇
  2023年   939篇
  2022年   2308篇
  2021年   2959篇
  2020年   2574篇
  2019年   1383篇
  2018年   1474篇
  2017年   2026篇
  2016年   1538篇
  2015年   2935篇
  2014年   3840篇
  2013年   4880篇
  2012年   6753篇
  2011年   7180篇
  2010年   6843篇
  2009年   6095篇
  2008年   6226篇
  2007年   5979篇
  2006年   5159篇
  2005年   4084篇
  2004年   2887篇
  2003年   2372篇
  2002年   1810篇
  2001年   1580篇
  2000年   1242篇
  1999年   441篇
  1998年   113篇
  1997年   99篇
  1996年   98篇
  1995年   70篇
  1994年   67篇
  1993年   47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8篇
  1963年   7篇
  1959年   6篇
  1958年   6篇
  1957年   12篇
  1956年   5篇
  1955年   5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一种高发性疾病,常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被视为重要的消化道疾病.虽然已有达成共识的罗马标准,功能性消化不良呈现出多种多样的症状.本文尝试为临床提供治疗的选择,包括幽门螺杆菌的清除、抑酸治疗、促胃肠动力药、抗抑郁药等.总的来说,根据主要症状来选择治疗方法是可行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92.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内皮素及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的改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国彬  胡申江  孙坚 《浙江医学》2002,24(4):203-204
目的 观察不稳定型心绞痛 (Unstableanginapectoris,UAP)患者内皮素 (Endothelin,ET)及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 (vonWillebrandfactor,vWF)的变化。方法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34例、正常人21名分别在清晨采血测定ET及vWF值。 结果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ET(129.3±26.4) pg/ml及vWF(185.4±32.4) %值明显高于正常人(85.2±39.6)pg/ml及(142.1±42.0) % ,两者之间不具有显著相关性 (r=0.15,P>0.05)。结论 ET及vWF的改变可能参与了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93.
目的:了解腮腺非霍奇金淋巴瘤与舍格伦综合征的临床及发病机制的相关性,正确诊断和治疗舍格伦综合征,尽早明确有无恶性变。方法:对142例口腔颌面部的非霍奇金淋巴瘤中21例发生在腮腺的非霍奇金淋巴瘤,及3例从合格伦综合征演变成淋巴瘤的病例进行分析。结果:21例腮腺区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局部表现主要为肿块、反复肿胀,与类肿瘤型舍格伦综合征的一般特征和腮腺表现有相关性,其中3例腮腺淋巴瘤患者有明确的舍格伦综合征病史。结论:舍格伦综合征与腮腺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发生发展,以及临床表现有相关性,部分类肿瘤型舍格伦综合征可演变为淋巴瘤,临床表现和免疫学改变可早期判断舍格伦综合征有无恶性变。  相似文献   
94.
左心室巨大室壁瘤不同左心室成形方法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研究左心室巨大室壁瘤的左心室成形方法,对改进的左心室心内膜环缩技术和传统的线性缝合技术进行近、远期疗效对比。方法自1992年1月至2004年12月,对148例左心室巨大室壁瘤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按照手术中左心室成形方法不同分为两组,传统术式组:89例,采用传统的线性缝合成形技术;改良术式组:59例,采用改良的心内膜环缩成形技术,旷置梗死的心肌组织,再缝合环缩后的切口。采用多次信访、电话随访和门诊复查相结合的方法对两组患者术后的近、远期疗效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手术死亡5例(3.4%),其中传统术式组4例,改良术式组1例(P=0.320)。术后主要并发症为低心排血量和心室颤动。随访134例(93.7%),随访时间51.4±27.0月。远期死亡21例,术后早期心功能Ⅲ级以上是影响远期死亡的危险因素(P=0.000)。改良术式组5年和8年生存率明显优于传统术式组(91.6%vs.76.3%,P=0.040;91.6%vs.61.4%,P=0.000)。两组心功能分级(NYHA)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术后早期和随访期间较术前改善和升高(P<0.05),改良术式组改善更明显。两组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LVEDD)术后早期与术前比较明显减小(P=0.000),但随访30个月时有重新增大的趋势(P=0.046)。传统术式组随访30个月时LVEDD扩大比率明显高于改良术式组(38.8%vs.16.7%,P=0.030)。结论左心室巨大室壁瘤的手术近、远期疗效满意,保持适当的左心室形态和容积是手术的关键。心内膜环缩法进行左心室成形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手段,其远期结果优于线性缝合法。  相似文献   
95.
作者认为恶性肿瘤引起的瘙痒有二种特点:(1)患者难以忍受;(2)抗组织胺药物无效。  相似文献   
96.
神经外科麻醉对体感诱发电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手术麻醉对体感诱发电位(SEP)的影响,以期为麻醉和手术处理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我科17例全麻手术病人,分成颅内疾病手术组(A组)与脊柱、脊髓疾病手术组(B组),于术前、麻醉(诱导完成)、术始、术中、术毕和术后6个时程连续监测SEP的潜伏期、波幅及波形并记录。结果麻醉后SEP潜伏期延长5.96%,波幅下降24.00%,未出现波形消失的情况。结论麻醉抑制SEP,表现为潜伏期延长和波幅下降,但未出现波形消失的情况。  相似文献   
97.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残留结石的转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 ic cholecystectomy,LC)后胆总管残留结石的处理及转归。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92年4月至2006年6月15 000余例LC术后28例胆总管残留结石的原因、治疗及转归。结果:LC术后28例胆总管残留结石中结石自行排出3例,ERCP确诊25例,25例通过EST成功取石,其中1例为术后胆漏并发胆管结石。结论:通过加强术前检查、术中仔细操作和术后积极处理,可减少LC术后胆总管残留结石及其他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8.
目的 探讨PTEN基因敲除对辐射敏感性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MEF1和MEF1/PTEN-/-细胞内ROS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H2O2和DPI预处理后AKT激酶的表达变化;采用细胞克隆形成率试验分析细胞对60Co γ射线的敏感性。结果 PTEN基因敲除后细胞ROS水平增加,辐射敏感性降低。H2O2和DPI预处理后影响MEF1细胞AKT激酶活性,但对MEF1/Pten-/-细胞无影响。 结论 PTEN基因敲除阻断了ROS对AKT的介导,AKT激酶持续活化,可能是辐射敏感性降低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9.
目的探讨β-联蛋白与结肠癌发生、发展以及转移的关系。方法利用组织芯片技术,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2例结肠癌、18例结肠腺瘤和10例正常结肠组织中口.联蛋白(β-catenin)基因蛋白产物的表达水平。结景结肠癌和结肠腺瘤组织中口.catenin的异常表达率分别为80.6%和83.3%,均显著高于正常组织的表达率0.0%,差异有显著性(P〈0.01)。腺癌组与腺瘤组异常表达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低分化组异常表达率(87.2%)明显高于高分化组(60.0%)(P〈0.05)。淋巴结转移组异常表达率(92.5%)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59.0%)(P〈0.01)。pcatenin异常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和肿瘤大小无关(P〉0.05)。结论pcatenin的异常表达与结肠癌的分化和转移有关,是肿瘤发生、发展及转移的一个重要因素,可作为结肠癌是否具有恶性潜能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00.
螺旋CT三期扫描对肝纤维化诊断价值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螺旋CT三期扫描对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6例经肝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组和42例正常对照组进行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根据纤维化程度分期进行影像资料和相关指标的统计分析。结果肝左叶增大,肝表面形态及肝实质密度的改变,脾脏增大,门静脉增宽和侧枝循环的建立等影像学改变,随着肝纤维化严重程度的加重而有统计学差异。本研究显示57例肝纤维化患者螺旋CT三期扫描诊断肝纤维化52例,敏感性91.2%,特异性77.8%。各期肝纤维化分期准确28例,准确率49.1%;准确判断轻度纤维化(S1、S2)或重度纤维化(S3、S4)44例,准确率77.2%,诊断早期肝硬化16例,准确率84.2%。结论螺旋CT三期扫描能判断肝纤维化的程度,而且是动态观察肝纤维化的病程演进和临床随访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