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668篇
  免费   5382篇
  国内免费   4559篇
耳鼻咽喉   553篇
儿科学   501篇
妇产科学   527篇
基础医学   6461篇
口腔科学   822篇
临床医学   7534篇
内科学   7592篇
皮肤病学   449篇
神经病学   2898篇
特种医学   2135篇
外国民族医学   44篇
外科学   5306篇
综合类   10109篇
现状与发展   7篇
一般理论   5篇
预防医学   3661篇
眼科学   1400篇
药学   6163篇
  62篇
中国医学   3591篇
肿瘤学   4789篇
  2024年   64篇
  2023年   800篇
  2022年   1258篇
  2021年   2646篇
  2020年   2180篇
  2019年   1908篇
  2018年   2018篇
  2017年   1773篇
  2016年   1736篇
  2015年   2698篇
  2014年   3124篇
  2013年   2653篇
  2012年   4045篇
  2011年   4368篇
  2010年   2784篇
  2009年   2107篇
  2008年   2788篇
  2007年   2873篇
  2006年   2911篇
  2005年   2707篇
  2004年   2063篇
  2003年   2283篇
  2002年   2003篇
  2001年   1742篇
  2000年   1496篇
  1999年   1400篇
  1998年   1016篇
  1997年   924篇
  1996年   670篇
  1995年   689篇
  1994年   596篇
  1993年   300篇
  1992年   399篇
  1991年   336篇
  1990年   265篇
  1989年   265篇
  1988年   192篇
  1987年   141篇
  1986年   127篇
  1985年   96篇
  1984年   44篇
  1983年   36篇
  1982年   25篇
  1981年   25篇
  1980年   19篇
  1979年   12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31.
32.
33.
目的探讨关节镜辅助下轴向螺钉内固定术治疗Sanders-2型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Sanders-2型跟骨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25例。研究组给予关节镜辅助下轴向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术后观察3个月。比较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前与术后3个月末两组Bohler角、Gissane角度数及跟骨高度、宽度,以及两组Maryland足功能评分、手术疗效。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或0.01)。术后3个月末两组Bohler角及Gissane角度数均较术前显著增大(P<0.01),研究组较对照组增大更显著(P<0.05或0.01)。术后3个月末研究组跟骨高度显著>术前(P<0.01),两组跟骨宽度均显著>术前(P<0.01),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末两组Maryland足功能评分均较术前显著升高(P<0.01),研究组较对照组升高更显著(P<0.01)。研究组手术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关节镜辅助下轴向螺钉内固定术治疗Sanders-2型跟骨骨折效果显著,能有效促进患者足踝功能恢复,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4.
目的:分析延续护理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研究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某院肝二病区收治的112例乙型肝炎患者和2018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98例乙型肝炎病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抗病毒治疗,回顾性分析患者的病历资料。将2017年收治的112例患者作为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将2018年收治的98例患者的作为研究组实施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治疗依从率为93.88%(92例),远高于常规组的77.68%(87例),两组数据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措施可以有效提高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依从性,可以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5.
36.
目的探讨新生儿胃穿孔的临床特点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研究对象为山西省儿童医院新生儿外科2008年1月至2017年12月手术治疗的49例新生儿胃穿孔病例。分析这些患儿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手术情况及预后等临床资料。根据预后将患儿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探讨影响患儿预后的相关因素。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连续性校正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分析数据。结果(1)49例患儿中,男29例(59.2%),女20例(40.8%);早产儿30例(61.2%),足月儿19例(38.8%);体重(2450±700)g,范围为1010~5000 g。29例(59.2%)为低出生体重儿。11例(22.4%)有围产期不良事件;17例(34.7%)术前合并感染性休克;6例(12.2%)合并其他消化道畸形。2例(4.1%)有生后窒息复苏史,2例(4.1%)合并呼吸窘迫综合征行机械通气,12例(24.5%)有留置胃管或洗胃史。(2)49例患儿的发病时间为(3.8±2.0)d,47例(95.9%)于生后1周内发病,其中36例于生后≤4 d发病;25例(51.0%)发病到手术时间≤12 h。(3)首发症状以单纯腹胀最常见[69.4%(34/49)],12例(24.5%)腹胀伴呕吐,39例(79.6%)患儿术前腹部立位X射线片可见膈下大量游离气体,肝脏受压下移,胃泡影减小或消失。(4)所有患儿入院后均急诊行开腹探查、胃壁一期修补术。术中见27例(55.1%)穿孔位于胃大弯,5例(10.2%)位于胃小弯,14例(28.6%)位于胃前壁,3例(6.1%)位于胃后壁。33例(67.3%)穿孔长径≥3 cm。术后3例(6.1%)发生切口感染,2例(4.1%)吻合口漏;1例术后48 h发现大量气液胸,再次手术证实为食道重复并食道穿孔。(5)49例中,35例(71.4%)的病因为先天性胃壁肌层缺损,4例(8.2%)为损伤,10例(20.4%)为自发性穿孔。(6)49例中,8例(16.3%)死亡,36例(73.5%)存活,5例(10.2%)术后放弃治疗。剔除5例放弃治疗的患儿后,存活组中发病到手术时间≤12 h及穿孔长径<3 cm患儿的比例高于死亡组[61.1%(22/36)与1/8,χ^2=4.404;41.7%(15/36)与0/8];死亡组合并感染性休克的比例高于存活组[6/8与22.2%(8/36),χ^2=6.147](P值均<0.05)。结论新生儿胃穿孔病死率较高,先天性胃壁肌层缺损是新生儿胃穿孔的病理基础和主要病因,突然出现的腹胀是其主要的临床表现。尽早手术有助于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37.
38.
目的:研究组蛋白去乙酰化酶1(histone deacetylase 1,HDAC1)和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1(cyclin-dependent kinase 1,CDK1)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12年2月至2013年6月在本院普外科进行手术切除的51例结肠癌患者的肿瘤组织和癌旁非肿瘤组织,采用qRT-PCR法检测组织中HDAC1和CDK1 mRNA相对表达量,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HDAC1和CDK1蛋白阳性表达率,分析肿瘤组织中HDAC1和CDK1表达的相关性及其与患者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生存函数分析HDAC1和CDK1不同表达情况与患者5年总生存率的关系。结果:肿瘤组织中HDAC1和CDK1 mRNA表达水平和蛋白阳性表达率均高于癌旁非肿瘤组织(P<0.05);肿瘤组织中HDAC1表达水平与CDK1表达水平呈显著正相关(P=0.012);肿瘤组织中HDAC1表达与患者肿瘤直径和组织分化程度有关(P<0.05),CDK1与肿瘤直径、TNM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HDAC1、CDK1阳性表达患者5年总生存率均低于其相应阴性表达患者(P<0.05),HDAC1和CDK1共阳性表达患者5年总生存率低于HDAC1和(或)CDK1阴性患者(P<0.05)。结论:HDAC1和CDK1在结肠癌组织中高表达,与患者不良预后有关且两者呈正相关,推测两者在促进结肠癌进展中可能存在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39.
40.
分析温病学术理论发展与温病学教学、临床应用现状,认为有关温病文献研究可从深度与广度进行再拓展、再挖掘。介绍"扎根理论"研究方法,结合温病学科学术性质及特点,探讨"扎根理论"在该学科学术理论建设中可行的研究模式与研究思路,剖析该研究对于温病学科学术建设的理论价值及应用前景。同时,基于"扎根理论"研究难点,提出研究过程中需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