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1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39篇
临床医学   38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11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 观察帕金森病(PD)模型大鼠纹状体内的氧化应激指标及细胞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方法 大鼠右侧纹状体内注入6-羟基多巴胺(6-OHDA)制备帕金森病模型,4周后观察行为学改变,5周后检测正常对照、假手术和模型组大鼠纹状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苷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及丙二醛(MDA)含量变化,Western方法检测B8x和Bcl-2蛋白表达.结果 在成功筛选的10只帕金森病模型大鼠右侧纹状体中,与自身对侧、正常对照及假手术组同侧相比,其SOD、GSH-Px活性,GSH含量均下降,而MDA含量升高(均P<0.05);与正常对照及假手术组同侧相比,其Bax蛋白表达增高,而Bel-2蛋白表达下降.结论 氧化应激在帕金森病发病机制中起到重要作用,而Bax和Bcl-2蛋白参与了氧化应激诱导细胞凋亡的调控过程.  相似文献   
42.
黎青 《包头医学》2018,42(2):57-59
目的:探究为糖尿病肾病患者实施个性化康复护理的效果,以及该护理模式对患者肾功能恢复以及生活质量提升的作用.方法:本次研究在2015年7月~2017年4月期间收集了84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通过抛硬币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则采用常规护理联合个性化康复护理,采用SF-36量表测定患者生活质量,并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以及肾功能指标进行比较.结果:经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肾功能改善情况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的提升程度相比对照组均有显著提升,组项数据差异明显,在统计学中有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康复护理应用于糖尿病肾病患者临床护理中效果确切,对患者的康复以及病情控制均具有促进意义,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3.
目的调查学生对护理学ICU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模式的满意度,为确定培养模式提供依据。方法 2011级采用原培养模式,2012级采用新培养模式,采用自设问卷,对15名ICU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进行满意度和支持度的调查。结果 2011级学生对原培养模式的满意度为62.5%;对于新培养模式,2011级和2012级学生的支持率均为100%,其中非常支持的学生分别为87.5%和42.9%;学生对培养模式最不满意的前3位因素分别是实习缺乏自主学习时间(46.7%)、毕业论文压力大(13.3%)、带教教师缺乏带教技巧(13.3%)。结论学生对培养模式总体满意,尤其支持新培养模式。ICU专业学位培养应保证足够的临床实践训练时间,要重实践但不轻科研,并强调临床师资培训对保证培养质量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4.
邱胜丰  黎青 《江苏医药》2007,33(9):959-959
儿童尤其是婴幼儿由于抽血困难以及标本在血清分离过程中操作不慎,都可导致不同程度的溶血,影响血清中某些酶活性测定结果的准确性[1].本实验的目的在于探讨不同程度的溶血对血清心肌酶活性测定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5.
现代遗传学的研究已发现一系列的遗传性心肌病,依据遗传方式的不同基本上可以分为常染体显性和X连2锁隐性遗传二大类。1996年Bione等克隆了Xq28区带上1个称之为G4.5基因的全长cDNA,且发现G4.5基因的突变是Barth综合征患者发病的分子遗传学基础,从而开创了遗传性民病分子遗传学研究所新纪元。本文就Barth综合征分子遗传学的研究进展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46.
目的:建立定量多重PCR技术检测缺失型与重复型迪谢内肌营养不良(DMD)患者和携带者。方法:采用定量多重PCR方法(18对引物:exon1、3、4、6、8、12、13、17、19、43、44、45、47、48、50、51、52、60)对80例DMD患者及其母亲和20例正常成年男性进行DMD基因分析。结果:检出率为62%,52%(42/80)的患者为DMD基因缺失,其中40%(17/42)的DMD基因缺失患者的母亲为携带者;9%(7/80)的患者为DMD基因重复,100%(7/7)的DMD基因重复患者的母亲为携带者。结论:定量多重PCR是一种准确、快速、简便检测缺失型和重复型DMD患者及携带者的方法。  相似文献   
47.
肾移植受者中人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较为常见,其中10%~30%为术后有症状的HCMV感染。HCMV被膜磷蛋白65(HCMV—pp65)是HCMV DNA复制时即出现的一种抗原,在出现临床症状数日或1周前可检出HCMV-pp65阳性标本。我们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染色法(IFA),检测肾移植术后病人外周血多形核细胞(PMNLs)中HCMV-pp65,以辅助临床对HCMV进行早期诊断与治疗。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检测在高胆红素血症早产儿合并感染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该院就诊的192例高胆红素血症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诊断结果分为感染组及非感染组,测定两组白细胞(WBC)、Hs-CRP、PCT和总胆红素(TB)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感染组Hs-CRP、PCT和TB水平明显高于非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WB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感染诊断中,PCT比Hs-CRP具有更高的灵敏性及特异性。感染组PCT、Hs-CRP阳性率明显高于非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T、Hs-CRP可早期指导诊断高胆红素血症早产儿合并感染,有助于患儿的早期治疗和康复。  相似文献   
49.
目的 应用短串联重复序列-聚合酶链反应(STR-PCR)方法对唐氏综合征的额外21号染色体的亲源性及不分离时期进行判定,初步探讨唐氏综合征的发病机制.方法 2003~2004年收集来自广州地区的10个唐氏综合征患者及其父母共30人,选取21号染色体上唐氏综合征致病关键区域(DSCR)内部及其附近的3个STR位点(D21S11,D21S1412,D21S1411)对其分别进行检测.结果 在10个唐氏综合征患者中,除2个因位点纯合或父母子三方扩增片段大小相同而不能判断外,8个患者确定了额外21号染色体的亲源性,均为母源性的,其中7个发生在减数分裂I(MI)期,1个发生在减数分裂II(MII)期.结论 STR-PCR方法能确定大多数唐氏综合征患者额外染色体的亲源性及不分离时期.多数唐氏综合征患者的额外21号染色体源于母源性减数分裂I(MI)期的不分离,母亲高龄是唐氏综合征发病的一个高发因素.  相似文献   
50.
目的 研究SHANK3,UBE3A等热点基因拷贝数变异(CNV)与孤独症的相关性.方法 对75名孤独症患儿及112名健康父母和30名正常对照进行研究,利用多重连接探针扩增(MLPA)及全基因组芯片重点对22q13区域(SHANK3基因)、15q11-13 (UBE3A,GABRB3基因)、15q13微缺失区域及CHRNA7基因、16p11微缺失区域等区域进行基因组DNA拷贝数变异检测.结果 ① MLPA分析显示,75名孤独症患儿有6名存在22q13区域的SHANK3基因第15外显子杂合缺失(8.0%,6/75),正常组缺失率为1.4%(2/142),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对6名SHANK3杂合缺失的患儿及6名正常对照进行全基因组芯片分析显示,孤独症患儿CNV变异总数和所涉及的染色体长度都远远高于对照组,在第1,9,15,16,21,22号染色体CNV变化较大.结论 高通量全基因拷贝数变异研究有助于孤独症研究,22q13及SHANK3基因可作为孤独症热点区域重点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