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6篇
  免费   55篇
  国内免费   11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9篇
妇产科学   10篇
基础医学   18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115篇
内科学   47篇
皮肤病学   9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9篇
外科学   24篇
综合类   157篇
预防医学   61篇
眼科学   12篇
药学   51篇
  2篇
中国医学   66篇
肿瘤学   23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正>人工授精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后异位妊娠发生率为2%~5%,显著高于自然妊娠(1%~2%)[1]。双侧输卵管同时妊娠罕见,其自然发生率约为1.6/100 000,占异位妊娠的1/914[2]。1918年Bledsoe报道了第一例自然发生的双侧输卵管同时妊娠,1983年Trotnow等报道了首例  相似文献   
32.
目的 观察罗比卡因复合芬太尼硬膜外持续输注镇痛对老年人上腹部手术后呼吸、循环和胃肠道功能的影响。方法45例ASAⅡ~Ⅲ级、年龄≥65岁的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罗比卡因组(R组)、布比卡因组(B组)和对照组(C组)。观察并记录患者NIBP、HR、RR、MV、SpO2,镇痛评分(VAS)、舒适评分(BCS)、肛门首次排气时间以及不良反应。结果R组和B组均取得了良好的镇痛效果,VAS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BCS舒适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R组患者术后各时点的呼吸、循环功能均无显著性改变;B组术后8h时SBP和MV明显降低,RR和HR显著增快;C组患者术后呼吸变浅增快,心率增快,SBP升高,且SpO2在术后8h有明显的降低。R组和B组的肛门排气时间早于对照组,胃肠蠕动功能恢复明显提前。结论老年人腹部手术后采用罗比卡因复合芬太尼硬膜外持续输注镇痛,镇痛效果确切,对呼吸循环影响小,促进胃肠道蠕动功能的恢复,有利于老年人术后早期康复。  相似文献   
33.
头孢菌素类药物是近年来临床上广泛使用的抗生素,具有抗菌作用强、临床疗效高、毒性低等优点。尽管头孢菌素类药物的过敏反应,如皮疹、哮喘、药热和过敏性休克等,较青霉素类药物少见,但近年来相关报道仍不断增多,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用药安全。为预防头孢菌素类药物的过敏反应,在使用前进行皮试已成为多数医疗单位的选择,但目前临床尚缺乏统一的标准。本文在分析头孢菌素类药物皮试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选用临床应用较多的头孢噻肟钠与头孢唑啉钠进行自身对照试验,以探讨头孢菌素类药物临床皮试方法的安全性和可行性。对象与方法研究对象2003年7月…  相似文献   
34.
黑色素瘤是一种具有高侵袭性、高死亡率的恶性肿瘤。随着基础研究的深入, 发现BRAFV600E基因突变、MAPK通路负反馈失调、DNA损伤修复、p53突变、免疫失调等在黑素细胞痣和黑色素瘤二者的关系演化中发挥部分作用。就此, 该文针对黑素细胞痣与黑色素瘤发展关系的基础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5.
目的比较分析肺心病(PHD,A组)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COPD,B组)心电图改变及心律失常的差异。方法对住院患者中两者的心电图相关改变及心律失常进行比较,分析两组间差异的因素。结果肺型P波、肢体导联低电压、顺钟向转位、电轴右偏、aVR导联R/q〉1、V1导联R/s〉1、V5导联R/s≤1、心律失常等两组均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传导阻滞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反映肺气肿、右房、右室增大或肥大的相关参数及心律失常随着病情的发展而加重,前者对PHD有一定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36.
[目的]了解深圳地区反复自然流产妇女和正常妇女凝血因子ⅩⅢ(FⅩⅢ)基因Val34Leu的多态性,探讨其与反复自然流产发病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方法(PCR—RFLP)检测57例反复自然流产妇女和153例正常妇女的FⅩⅢVal34Leu基因多态性。[结果]反复自然流产组与正常对照组均不存在FⅩⅢVal34Leu的突变。[结论]深圳地区正常妇女和反复自然流产妇女FⅩⅢVal34Leu的突变规率很低,FⅩⅢVal34Leu的突变可能不是引起反复自然流产发病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37.
瑞氏综合征又称脑病合并内脏脂肪变性综合征,常见于病毒感染后,数日内出现急性发病、发热、呕吐、意识障碍、惊厥、昏迷等急性脑病症状,多见于儿童.  相似文献   
38.
目的内皮素受体B(EDNRB)基因突变引起的先天性巨结肠(HSCR)已在许多家族病例中被发现。本文家族性HSCR研究旨在使用全外显子组测序(WES)阐明基因突变与临床表型之间的关系。方法 2021年4月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收治1例HSCR新生儿, 其母亲有巨结肠病史, 收集新生儿父母、外婆外周血, WES分析遗传基因。检索万方、维普、中国知网、PubMed、Medline数据库截至2022年10月已发表的关于HSCR与EDNRB基因突变的相关文献, 并进行分析。结果在所有家庭成员中发现4名成员携带1个新的c.367delinsTT(p.L123Fter32)EDNRB杂合突变。只有2名成员表现出临床症状, 而其他2名成员表现健康。通过检索数据库, 检索到15篇相关文献(共报道26个可能致病的突变位点)。结论新发现EDNRB基因c.367delinsTT(p.L123Fter32)突变, 该突变导致第155位氨基酸提前形成终止密码子, 产生功能域完全缺失的蛋白质, 可能对HSCR具有致病性。  相似文献   
39.
儿童肾脏病患儿血清IL-2、IL-6和TNF-a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蓉 《江西医学院学报》2009,49(6):34-34,37
近年来,有关肾脏病与细胞因子关系的研究越来越深入,特别是炎性因子与肾脏病发病机理有关。本文检测了39名正常儿童和231例不同肾脏病患儿血清IL-2、IL-6、TNF-a的含量,以探讨这3个细胞因子与肾脏病的关系。  相似文献   
40.
黄蓉  张谊芝 《华西医学》2005,20(1):176-177
1概述 在人体对抗外来病原微生物的天然免疫反应中,皮肤及黏膜上皮是第一道防线。新近发现另一防御物质抗菌肽,命名为人类β-防御素-2 (human-β-defensins,hBD-2)。它是一类广泛存在于昆虫,植物、动物及人类体内,具有强力广谱抗病毒、细菌、真菌及螺旋体作用的内源性抗生素肽。它们是参怀宿主天然免疫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