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7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6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4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47篇
预防医学   25篇
眼科学   9篇
药学   16篇
中国医学   36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对小切口非超乳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中使用Tenon囊下麻醉进行临床观察。方法:使用Tenon囊下麻醉技术作小切口非超乳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中的麻醉。结果:所有56例患者均可无痛下完成手术,术后1周视力(含矫正视力)0.1~0.3者18例(18眼),0.3~0.6者33例(33眼),0.6以上者5例(5眼)。随访6个月~1年无明显手术并发症。结论:Tenon囊下麻醉技术安全、易于掌握、且麻醉效果好,适用于单纯老年性白内障小切口非超乳手术。  相似文献   
72.
[目的]了解男男性接触者(MSM)关于艾滋病的知识、态度、行为、信念等情况,为确定有效的干预措施和预防控制对策提供依据。[方法]对22名感染艾滋病的MSM按调查时间序列进行1︰3比例的配对,采用Cox回归模型进行病例对照分析。[结果]单因素回归分析显示,病例组与对照组间梅毒感染情况、1年内有性病症状、半年内有高危行为、近半年有同性肛交偶然性伴等4个因素存在显著差异;进一步采用多因素回归分析,1年内有性病相关症状可能是艾滋病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在MSM人群中开展宣传干预工作,应着重提高该人群HIV/STDs感染危险性意识,减少性伴数,提高安全套使用率。  相似文献   
73.
目的研究关节镜下单排带线锚钉修补结合大结节骨髓刺激技术治疗大到巨大肩袖撕裂的临床效果。 方法对24例大到巨大肩袖撕裂患者,在关节镜下采用肩袖止点内移单排带线锚钉修补,并在修补肌腱外侧大结节裸露足印区打孔。术后按照康复计划渐进性康复训练。手术前和术后12个月对患肩采用VAS、UCLA、ASES评分系统进行疼痛和功能评估;并在术后第3天、3个月和12个月进行肩关节磁共振检查,观察肩袖修补和大结节足印区软组织覆盖情况。 结果所有患者随访12个月,术前和术后12个月VAS评分分别为(6.3±1.9)分和(0.4±0.1)分(P<0.05),UCLA评分分别为(10.1±4.5)分和(30.4±4.2)分(P<0.05),ASES评分分别为(27.9±17.8)分和(77.6±17.5)分(P<0.05),所有手术肩关节疼痛和运动能力均较术前明显改善。术后12个月磁共振随访发现2例肩袖再撕裂发生,矢状位显示撕裂宽度均<1 cm;冠状位盂上切迹平面大结节足印区组织覆盖率在术后第3天、3个月、12个月平均分别为34.3%、89.1%和88.7%。 结论关节镜下肩袖单排带线锚钉修补结合大结节骨髓刺激技术治疗大到巨大肩袖撕裂能够提供可靠的修补,显著缓解疼痛,恢复肩关节功能并促进术后大结节足印区软组织覆盖。  相似文献   
74.
[目的]了解农村居民寄生虫感染情况,为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8年11-12月,采用生理盐水直接涂片法、卢戈氏碘液直接涂片法和改良加藤厚涂片法对汉川市白鱼村、何畈村、府河村、胜三四村、艳阳天村部分3岁及以上人群进行粪检调查。[结果]5个点合计检查2 506人,检出寄生虫感染者506人,总感染率为20.19%。总感染率,艳阳天村为24.61%,白鱼村为22.49%,胜三四村为20.69%,何?村为20.32%,府河村为13.04%(P〈0.01);蛔虫为15.08%,鞭虫为12.41%,姜片虫为0.28%,钩虫为0.04%,棘口吸虫为0.16%,短膜壳绦虫为0.04%,蛲虫为0.16%,结肠内阿米巴为0.32%,溶组织阿米巴为0.04%,微小内蜓阿米巴为0.04%,兰贾第鞭毛虫为0.24%。受检的2 506人中,感染1种寄生虫者占11.81%,感染2种者占8.18%,感染3种的占0.16%,感染4种的占0.04%。蛔虫感染率,3-14岁为18.26%,15-39岁为13.47%,≥40岁为11.14%(P〈0.01);鞭虫感染率,3-14岁为13.96%,15-39岁为12.42%,≥40岁为8.47%(P〈0.05)。[结论]汉川市农村居民肠道寄生虫感染率较低,蛔虫、鞭虫是感染率最高的寄生虫。  相似文献   
75.
复发性髌骨脱位是引起青少年膝关节功能障碍的常见疾病,其定义为髌骨脱位发生两次及两次以上,是一种骨科及运动医学临床常见的疾病。复发性髌骨脱位的病因有很多,但归根结底,髌骨在活动中所处的异常力学环境是引起不稳的根本原因。研究发现内侧髌股韧带被认为是限制髌骨向外脱位最重要的软组织结构,因而重建内侧髌股韧带对成功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复发性髌骨脱位往往是一个多因素引起的临床问题,除了纠正软组织的异常外,骨性结构的异常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对近年来对内侧髌股韧带的解剖、生物力学、手术技巧、治疗结果及术后并发症的研究情况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76.
临床教学是医学教育领域的重中之重,随着临床教学改革稳步推进,培养真正具有岗位胜任力和优秀职业素养的临床人才成为中医内科学临床教学最为关注的终点目标之一。本文从"以高效衔接理论与临床实践为导向""以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为导向"、"以激发职业向往度为导向"三个视角,结合我院中医内科临床教学的实际工作与经验,探讨中医内科学临床教学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77.
目的:从炎症因子角度出发,研究定悸方治疗异丙肾上腺素诱导左心室重构大鼠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异丙肾上腺素诱导建立左心室重构大鼠,分别给予蒸馏水(模型组)、中药定悸方(中药组)、卡托普利(西药组)、定悸方联合卡托普利(中西药组)灌胃治疗28 d后,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CRP、IL-1、IL-6、TNF-α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TGF-β1水平,HE染色观察左心室心肌形态学改变。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大鼠血清CRP、IL-1、IL-6、TNF-α表达水平降低,且中西药组效果最佳(P0.05)。定悸方能有效改善心肌TGF-β1表达水平,中西药组效果最佳(P0.05),而中、西药组间无显著差异。结论:定悸方能通过降低炎症因子CRP、IL-1、IL-6、TNF-α、TGF-β1的水平来改善左心室肥厚程度,抑制心肌纤维化进程。  相似文献   
78.
目的:随着对补体失调研究的深入,以C3沉积为主的肾小球肾炎日益受到关注,其病理类型多样,且病理类型间症状及预后差异具有异质性。为避免误诊及漏诊,本研究分析不同病理类型C3沉积为主的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病理及预后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2013年6月至2022年10月行肾活检诊断为以C3沉积为主肾小球肾炎患者的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根据临床表现以及病理检查结果分为感染后肾小球肾炎(post-infectious glomerulonephritis,PIGN)组(n=15)和非感染后肾小球肾炎(non-post-infectious glomerulonephritis,N-PIGN)组(n=37)。进一步行N-PIGN亚组分析,分为C3独立沉积组(n=16)与C3复合沉积组(n=21),或C3肾病(C3 glomerulopathy,C3G)组(n=27)与非C3肾病(N-C3G)组(n=10)。结果:PIGN组相较于N-PIGN组,活检时血清肌酐值更低(84.60μmol/L vs179.62μmol/L,P=0.001),补体C3值更低(0.36 g/L vs 0.74 g/L,...  相似文献   
79.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慢性全身性骨骼疾病,其发病率逐年增加,致死率、致残率应引起大家足够的重视。随着国家大力倡导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传承创新中医药的共识不断增强,诸如古方青娥丸等一系列传统医药逐渐显现出其独特优势。着重探讨青娥丸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临床与基础研究,并结合相关可能机制做出综述,能够更好地展现其独特魅力,以期为骨质疏松症的临证诊疗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80.
目的 比较不同方法处理芦荟鲜叶外皮所制备的芦荟凝胶中芦荟多糖的含量,并考察其稳定性,为芦荟多糖的制备工艺提供依据.方法 以鲜榨汁法制备芦荟凝胶,醇沉法以60%、70%、80%、90%比例提取芦荟多糖,蒽酮-浓硫酸比色法测定不同醇沉比例所提取的芦荟多糖含量;比较不同方法处理芦荟鲜叶外皮所制备的芦荟凝胶中芦荟多糖的含量;考察芦荟多糖在不同温度、pH和氧化还原剂等条件下的稳定性.结果 以80%醇沉比例提取的芦荟多糖含量最高.芦荟鲜叶不去皮处理提取的多糖含量较去皮处理者高,为灰绿、灰褐或灰白色粉末;去皮处理者芦荟多糖含量较低,为偏白色均匀细腻粉末.芦荟多糖在低温、还原剂及pH值为5~7的溶液中稳定性较好,在高温、氧化剂及强酸、强碱溶液中稳定性相对较差.结论 以不去皮处理的80%醇沉组分芦荟多糖含量最高且粉末性状最佳,注意避免在高温下与氧化剂、强酸强碱溶液等一起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