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篇
  免费   1篇
儿科学   11篇
基础医学   22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6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6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5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例1 男,21岁,汉族,广西籍。血液检查:Hb78g/L,红细胞形态明显大小不等,中央淡染区扩大,可见豪周氏小体、靶形红细胞。抗硷Hb占1%,包函体40%阳性,异丙醇试验阳性。家系调查其父携带与之相同异常慢速成分,其兄携带与之相同异常慢速成分和异常快速成分。  相似文献   
52.
7例HbQThailand均为男性,年龄22-45岁,汉族6例,壮族1例,广西籍5人,广西籍2人,2例复合HbH病,临床上有贫血和肝脾肿大,其余5例无贫血和异常体征,7例均经化学结构分析和高效液相导分析确证。  相似文献   
53.
HbE 是发现较早的一种异常 Hb,梁氏等1980年第一次经化学结构分析确证为HbE,以前根据 Hb 电泳速度或部分作了肽链解离电泳,均未作化学结构分析。本文用高压电泳(指纹图谱)和肽段氨基酸组成分析和抗碱 Hb 测定确证为 HbE 复合地中海贫血双重杂合子,此为我国少数民族中第一例。临床资料先证者,陈××,男,12岁,京族,广西防城各族自治县人。皮肤、结膜略苍白,  相似文献   
54.
于南宁市及其近郊10所医院随机取新生儿脐血470例,发现Hb Bart′s,阳性的77例(16.4%),以α-及ζ-珠蛋白基因探针作DNA图谱分析表明,缺失一个α-基因的35例,缺失两个α-基因的39例,缺失四个α-基因的1例。两例Hb Bart′s阳性和随机选择的20例阴性脐血DNA图谱完全正常。认为脐血Hb Bart′s含量与α-珠蛋白基因缺失的程度有一定关系,单纯缺失一个α-基因的脐血 Hb Bart′s含量<3.2%;单纯缺失两个α-基因的脐血 Hb Bart′8含量在3.2%~8.0%之间。提出非缺失型α-地贫占α-地贫的37.7%,它可能造成部份病例不符合以上分析。  相似文献   
55.
中药治疗β地中海贫血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β地中海贫血 (下简称 β地贫 )在我国南方有较高的发生率 ,特别是广东、广西、四川和贵州的人群检出率分别高达 1.0 8%、 1.5 2 5 %、 2 .18%和 2 .2 1% ,这些地区属高发区〔1〕。今将近 2 0年来的临床与实验研究综述如下。1 西医治疗 β地贫的现状重型β地贫目前仍主要靠定期输血使 Hb维持在一定水平 ,并且用铁螯合剂排出过量的铁 ,但随着年龄的增长 ,输血量的增多 ,终将发生继发性含铁血黄素沉着症致死〔2〕。造血干细胞移植仍是目前根治β地贫的唯一方法 ,国外及香港地区移植的病例已近千例 ,国内应用骨髓或脐带血移植也取得了成功 ,…  相似文献   
56.
脾脏切除治疗α地中海贫血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作为遗传性疾病的α地中海贫血 ,任何治疗不能解除病因 ,药物治疗可使血红蛋白值短暂升高 ,但不能稳定维持。1982年以来 ,我院血液病研究室和普通外科合作 ,选择性对一些脾脏肿大的α地中海贫血病人施行脾脏切除术 ,并进行术后随访观察 ,最长观察时间已达 16年 ,证实脾切除术后血红蛋白值和红细胞计数值升高并能长期稳定维持在一个较高水平。现就其中术后随访 5年以上的 30例病人作一分析。资料与方法1 临床资料 :本组 30例 ,占同期地中海贫血脾切除术的 6 7%。其中男性 18例 ,女性 12例 ,手术时年龄 7- 39岁 ,平均 13.4± 8.86岁。脾脏肿大…  相似文献   
57.
广西少数民族较多,交通不甚方便,β地中海贫血基因类型和发生率与其他省区可能有所不同,本文研究了β地贫30例56条染色体。材料和方法一、临床资料:30例重型β地贫,其中4例复合血红蛋白 E。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龄1~31岁,平均7岁,汉族18例,壮族12例,均为广西籍。临床上有贫血表现和肝脾肿大。Hb 20~93g/L,平均50.7g/L,RBC 1.69~3.94×10~(12)/L,平均2.55×10~(12)/L,网织红细胞2.1%~27%,平均6.9%,抗碱  相似文献   
58.
补肾生血药治疗β地中海贫血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组确诊患者20例,男性12例,女性8例,年龄7-17岁。重型β地中海贫血10例,中间型10例,中药方剂由生地、熟地、太子参及阿胶等11味中药组成,制成胶囊剂,按年龄不同分别服用。20例中15例有效,临床症状改善,精神振奋,食欲增加,不易患感染性疾患,Hb增加3-30g/L,平均9.9g/L,RBC增加(0.1-1.5)×10(12)/L,平均0.46×10(12)/L,网织红细胞增加0.01-0.1,平均0.028,抗碱Hb增加0.02-0.21,平均0.07,白细胞和血小板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59.
山莨菪碱(654—2)治疗β地中海贫血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验证山莨菪碱(654-2)治疗β地中海贫血的治疗疗效、男性13例、女性7例,年龄5-30岁,其中14岁以下14例.均为广西籍.临床上有肝脾肿大及明显贫血。红细胞平均2.687×10(12)/L,血红蛋白平均55.9g/L,网织红细胞平均0.11,抗碱血红蛋白平均0.42。654-2片剂开始剂量为0.2-1.0mg/kg·d,逐渐增加至1.5-3.0mg/kg·d,分3次内服,连续用药3个月为1疗程,治疗后红细胞增加15例,(0.02-1.37)×10(12)/L,平均增加0.47×10(12)/L。血红蛋白增加15例.2-19g/L,平均增加13.2g/L,网织红细胞增加16例0.01-0.1,平均0.04.抗碱血红蛋白增加14例.平均增加0.053。  相似文献   
60.
1.高发区临床实践,探索出了中药治疗β-地贫新路子 (1)首次在β-地贫高发的广西南宁周边地区及百色地区采用随机、单盲、安慰剂平行对照30例患者临床研究;服安慰剂后给益髓生血颗粒治疗30例患者自身对照的比较研究;进行中医证候量化评分与血液指标变化相关性的动态观察等;根据张之南主编《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1991年版)及第四界国际血红蛋白基因开关会议提出的标准进行评价。中医辨证参照《中西医结合临床血液病学》标准(1988年)并按CRF表进行症状量化评分;进行临床症状、中医证候、血液参数(Hb、RBC、Ret、HbF)动态观察;治疗前后肝、脾B超和肝肾功能(GPT、BUN、Cr)及不良反应观察。结果表明:益髓生血颗粒治疗后患者整体效应明显提高,中医临床证候量化评分的明显改善与血液学指标提高相一致。两组疗效比较及服安慰剂后改服益髓生血颗粒治疗两个阶段疗效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均无毒副作用及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