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7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4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70篇
基础医学   23篇
临床医学   39篇
内科学   30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66篇
预防医学   72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33篇
  1篇
中国医学   16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8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81.
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及双侧卵巢巨大囊肿在临床上极为罕见,少有的文献报道也多见于青春期前的女性原发性甲减并发双侧卵巢囊肿及性早熟[1-3],而发生于妊娠期的原发性甲减合并巨大双侧卵巢囊肿罕见报道.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妇产科于2007年收治2例妊娠合并甲减及双侧卵巢囊肿患者,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2.
丙型肝炎病毒的母婴传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妊娠合并丙型肝炎发病率逐渐升高 ,大约 1%孕妇合并有慢性丙肝 ,4 %~ 7%可能引起丙型肝炎病毒 (hepatitisCvirus,HCV)的母婴传播。丙型肝炎病程长 ,易慢性化 ,慢性率高达 5 0 %以上 ,部分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癌 ,危害极大。HCV主要通过输血、输血制品及母婴垂直传播 ,随供血者筛查计划的实施 ,与输血及血制品相关的HCV感染已经下降 ,HCV的母婴传播即HCV在围产期经孕产妇传播给胎儿和新生儿的危险性逐渐增加 ,严重影响孕产妇、胎儿、新生儿及儿童的健康。一、丙型肝炎概况丙型肝炎为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肠道外传播的非甲非乙型肝炎 ,属披…  相似文献   
83.
每个幸福的家庭都希望能拥有一个聪明、健康、活泼、可爱的宝宝,然而弓形虫却是孕妇和胎儿们的大敌。  相似文献   
84.
目的:探讨川芎嗪对子痫前期患者脐静脉血清诱导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核因子-κB(NF-κB)活性及其靶基因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表达变化的影响。方法:用胰酶消化法培养正常妊娠HUVEC,传代后待细胞长满至70%~80%,加或不加川芎嗪作用30min后分别加入正常妊娠及子痫前期脐静脉血清,培养48h后,MTT测定细胞活力,流式细胞学测定细胞凋亡率,Western-blot测定HUVEC NF-κB的表达,酶联免疫检测VCAM-1的表达。结果:子痫前期患者脐静脉血清培养HUVEC的增殖活力明显低于正常妊娠组,胞核NF-κB及VCAM-1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P<0.01),子痫前期患者脐静脉血清培养HUVEC的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P<0.01)。加川芎嗪预处理后,子痫前期组HUVEC增殖活力明显增加,细胞凋亡率、胞核NF-κB及VCAM-1表达明显下降(P<0.01)。结论:川芎嗪可抑制子痫前期患者脐静脉血清诱导的HU-VEC凋亡,NF-κB的核转位及VCAM-1的表达。  相似文献   
85.
目的探讨子痫前期(pre-eclampsia,PE)血清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HUVEC)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s-1,VCAM-1)的表达、核因子-kB(nuclear factor kappa B,NF-kB)活性及维生素E(vitamin E,VitE)对其的影响。方法采用胰酶消化培养法培养正常妊娠HUVEC,传代后待细胞长满至70%~80%,加或不加Vit E作用30min后分别加入正常妊娠及PE血清,培养2h,Western印迹法测定细胞胞浆核因子kB抑制因子(inhibit I kappa B,I-kB)、胞核NF-kB p65含量;培养48h,MTT测定细胞活力,流式细胞学测定细胞凋亡,酶联免疫法测定HUVEC和VCAM-1的表达。结果PE血清培养的HUVEC胞浆I-kB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胞核NF-kBp65含量、VCAM-1的表达、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P〈O.05),细胞活力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加Vit E预处理后:PE组HUVEC胞浆I-kB含量明显增加;胞核NF-kB p65含量、VCAM-1的表达、细胞凋亡率明显下降(P〈0.05),细胞活力明显增加(P〈O.05)。结论PE血清可促进HUVEC NF-kB活性及VCAM-1的表达,Vit E可抑制PE患者血清诱导HUVEC的NF-kB活性及VCAM-1的表达。  相似文献   
86.
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及双侧卵巢巨大囊肿在临床上极为罕见,少有的文献报道也多见于青春期前的女性原发性甲减并发双侧卵巢囊肿及性早熟[1-3],而发生于妊娠期的原发性甲减合并巨大双侧卵巢囊肿罕见报道.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妇产科于2007年收治2例妊娠合并甲减及双侧卵巢囊肿患者,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7.
低剂量CT扫描在鼻窦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求最合适的鼻窦低剂量CT扫描技术及其在鼻窦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常规CT扫描确诊为鼻窦病变的39例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在其他扫描参数不变的情况下,A组以50mAs条件、B组以30mAs条件再次扫描,以窦口鼻道复合体的显示情况为主要指标,比较两种低剂量扫描所得图像质量与常规剂量图像的质量差异。结果 两组低剂量扫描的曝光量分别降低了79.89%和87.99%。50mAs剂量扫描所得图像与常规剂量图像质量比较无明显下降,而30mAs扫描图像与常规剂量图像质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利用50mAs低剂量对鼻窦进行CT扫描,可以有效地应用于鼻窦疾病的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88.
李明  黄亚绢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17):2377-2378
目的:了解孕期体重改变是否可以预测胎儿体重,以指导围产期母胎监护及临产后产科处理,从而获得更好的围产结局。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2000年1月~2003年1月在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就诊的2640名单胎初产妇的身高、孕前体重、分娩前体重及胎儿体重进行统计,计算分娩前体重指数和孕前体重指数的差值。结果:孕期体重指数的改变和胎儿体重呈线型相关。孕期体重指数的改变大于17·1者,巨大儿的发生率增加。结论:孕期体重指数的改变能很好地预测胎儿体重。  相似文献   
89.
全国慢性病社区综合防治示范点基本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2004年全国慢性病社区综合防治示范点机构、人员、经费和保障机制、开展主要工作等基本情况,明确今后的工作方向。方法采用自填问卷的方式对32个全国慢性病社区综合防治示范点进行调查。结果31个示范点慢性病防治人员共计1 480人,92.8%为初级、中级和无职称人员;医护人员数量少,兼职和聘任人员超过1/3,52%的示范点每万人医护人员数不足2人;各点人员培训不均衡,53.9%的培训集中在2个示范点,其他29个示范点的培训量少,省级培训明显偏少;8个(25%)示范点能综合开展人群健康教育、高危人群的多种危险因素干预和多种病种的患者管理工作;示范点政府拨款普遍不足,近50%的示范点政府投入比例低于30%。结论示范点机构、人员初具规模,防治模式初显雏形,但各示范点人力资源不足,培训量少且不均衡,经费不足,综合防治工作发展不平衡。建议明确职责任务,建立考评制度,加强人员培训,提高综合防治能力,落实慢性病防治工作内容,加强政府投入。  相似文献   
90.
目的:探讨体重指数(BMI)、腰围(WC)、腰臀比(WHR)对于预测高血压、高血糖患病的实用价值及其诊断建议值,为确定我国肥胖和腹部肥胖的诊断指标及其界值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1995-1997年全国糖尿病(DM)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进行分析,方法包括偏相关分析、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交互作用分析,计算BMI、WC、WHR在不同截点暴露对高血压、高血糖和二者聚集的相对危险度(RR)、暴露组归因危险百分比(ARP)和人群归因危险百分比(PARP)。结果:①BMI、WC与血压和血糖的相关性比WHR好;②logistic调整了年龄、性别、职业性体力活动强度、休闲活动强度、文化强度和DM家族史后,BMI、WC、WHR是患高血压、高血糖以及二者聚集重要的预测因子,三者的相对重要性以BMI>WC>WHR;③BMI、WC、WHR三者之间对于高血压和高血糖患病率有相加交互作用,尤其以BMI与WC的交互作用普遍存在,其归因交互作用百分比[A[(AB)]在5.95-29.34%之间;④BMI≥23、≥24、≥25时,RR在2.5左右,从流行病学角度看,RR值处于暴露因子与疾病关联的中高度有害范围,其ARP在0.580-0.626之间,从流行病学角度看,RR值处于暴露因子与疾病关联中的中高度有害范围,其ARP在0.580-0.626之间,PARP在0.259-3.08之间,⑤男性WC≥85cm、女性WC≥80cm和男性WC≥90cm,女性WC≥80cm,RR分别在2.06-3.08之间,此时腹部肥胖对高血压、高血糖和二者聚集的PR值分别处于中、高度有害;RR分别在0.515-0.676之间,PARP分别在0.241-0.431之间。结论:从暴露对疾病危害的程度,人们对超重和肥胖的可接受性,我国开展肥胖防治处于初期阶段及公共卫生人群预防的角度综合考虑,在BMI、WC、WHR中,预测我国高血压和高血糖的实用价值以BMI和WC为好,建议以BMI为肥胖指标,BMI≥24诊断为超重和肥胖;以WC为腹部肥胖指标,男性WC≥80cm、女性WC≥80cm为诊断界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