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6篇
儿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19篇
内科学   7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16篇
药学   14篇
中国医学   23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81.
为了解本地区健康从业人员中 ,痢疾杆菌的带菌率、菌群分布情况及流行趋势 ,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 ,现将19 98~ 2 0 0 2年的志贺菌检验结果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  (1)样品来源 :沈阳地区公共卫生、饮服行业从业健康体检的人员 ,5年合计 80 2 0 71人。 (2 )培养基 :SS琼脂、EMB琼脂、三糖铁琼脂等均由北京陆桥技术有限公司购入。志贺菌属 2 1种诊断血清由卫生部成都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 (3 )实验方法 :肛拭 (采便棒 ) 3~ 4cm深度、旋转半圈 ,直接划SS琼脂平皿 ,EMB琼脂平皿各一块 ,置 3 7℃ 18~2 4h培养 ,挑选可疑菌落穿刺三…  相似文献   
82.
49661名从业人员的梅毒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近年来 ,从业人员体检中梅毒感染阳性检出率逐年上升〔1〕,为掌握沈阳市服务行业从业人员的梅毒感染情况和流行趋势 ,本文分析了 2 0 0 1~ 2 0 0 2年 49661名从业人员梅毒监测结果。现报告如下。对象和方法  (1)对象 :2 0 0 1~ 2 0 0 2年从业人员健康体检者 49661名 ,均进行梅毒抗体检测。 (2 )检验方法 :使用上海实业科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 (RPR)试剂盒初筛 ,阳性样本用日本FUJIKEBIO公司生产的梅毒螺旋颗粒凝胶法 (TPPA)试剂进行确认 ,所有试剂均在有效期间使用 ,具本操作过程及结果判断按试剂…  相似文献   
83.
为了加强饮服从业人员的健康性体检 ,掌握饮服从业人员乙型肝炎病毒 (HBV)感染情况 ,于 1998~ 2 0 0 2年对沈阳市1893 87名饮服从业人员进行检测。现将结果分析如下。对象与方法  ( 1)对象 :1998~ 2 0 0 2年沈阳市酒店、宾馆、娱乐场所、食品加工厂及各大商场、超市等从业人员。以无菌静脉采血 3ml,分离血清 ,当天检测。 ( 2 )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法 ,所用试剂由珠海丽珠集团试剂厂提供 ,批号 :( 91)三药准字 (珠 )S - 0 3号 ,4℃保存 ,有效期内使用。进行HBsAg、HBeAg检验 ,2项均为阳性者定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 ( 3 )…  相似文献   
84.
不同配方镇痛液用于术后病人自控镇痛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佳  申芳松 《湖南医学》1998,15(5):286-287
  相似文献   
85.
目的探讨肝硬变病人腹腔镜胆囊切除的手术适应证和某些手术技术细节。方法对92例肝功能Child A、B级的症状性胆囊结石病人进行了气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结果所有病人术后经过平稳。无胆道损伤及术后再出血。因胆囊嵌顿结石、三角区致密粘连中转开腹2例,1例于穿刺时气腹针损伤肿大脾脏,但未造成严重后果。结论对于正确选择的病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合并肝硬变的症状性胆囊结石治疗有着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86.
  目的  明确不同转移部位对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和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预后影响的差异。  方法  回顾性分析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确诊为晚期SCLC 266例和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确诊为晚期NSCLC 275例,总计541例患者病例资料。主要观察指标为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  结果  在SCLC中,与多器官转移者相比,单器官转移者的预后更好(P=0.000 4);在NSCLC中,单器官与多器官转移者之间未见到明显的生存差异(P=0.451)。在SCLC单器官转移者中,脑转移的预后相对最好,骨转移的预后相对较差,肝转移的预后最差,三者的中位生存时间(median survival time,MST)分别为14.5、11.5和10.3个月;在NSCLC单器官转移者中,肺内转移的预后最佳,肝和肾上腺转移者的预后较差,三者的MST分别为未达到、7.6和7.3个月。在SCLC多器官转移者中,有骨(P=0.046)、肝(P=0.019)转移者预后较差;而有无脑(P=0.995)、肺(P=0.847)、肾上腺(P=0.255)转移对患者的预后无显著性影响;在NSCLC多器官转移的患者中,有脑(P=0.054)、肾上腺转移(P=0.006)的患者预后较差;有肺(P=0.008)转移的患者预后较好;而有无骨(P=0.091)、肝(P=0.300)转移对患者的预后无显著性影响。  结论  不同转移部位对SCLC和NSCLC预后的影响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87.
目的研究吡格列酮(Pio)对淀粉样β蛋白片段1-42(Aβ1-42)所致大鼠海马神经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大鼠随机分为5组,即正常对照组,Aβ1-42损伤组,Aβ1-42+Pio20,40及80mg·kg-1组。于d1和2,Pio处理组大鼠灌胃给予Pio,正常对照组和Aβ1-42损伤组灌胃给予0.2%二甲亚砜。d2给药处理后,Aβ1-42损伤组及Pio处理组大鼠左侧脑室内单次注射Aβ1-425μL(2.0mmol·L-1)制备大鼠痴呆模型,正常对照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再连续给药6d后,取海马CA1区,用Western蛋白印迹法检测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caspase)3,caspase7,caspase9及μ-钙蛋白酶和多聚ADP-核糖聚合酶(PARP)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脑室内注射Aβ1-42可使大鼠海马CA1区活化的caspase3,caspase7,caspase9蛋白及μ-钙蛋白酶表达水平明显增高,分子质量116kuPARP表达明显减少,而分子质量89ku劈切PARP表达明显增加。Pio40及80mg·kg-1可明显抑制Aβ1-42所致海马CA1区活化的caspase9和μ-钙蛋白酶表达增加,也可明显抑制Aβ1-42所致的PARP表达的改变。但Pio20mg·kg-1对Aβ1-42所致海马caspase9,μ-钙蛋白酶和PARP表达无明显作用。Pio20,40及80mg·kg-1均可抑制Aβ1-42所致海马CA1区活化的caspase3和caspase7表达增加。结论Pio对Aβ1-42引起的海马神经细胞凋亡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8.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患病率、病残率及病死率高的疾病,社会及经济负担较重。近年来多项研究表明 COPD 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入院、吸烟量、年龄、住院天数、有无合并症、有无机械通气及是否入住急诊科或重症监护室等因素与疾病负担呈正相关,提高疾病的早期诊断、合理规范用药、戒烟、氧疗、肺康复、患者自我管理及疫苗接种等措施有利于减少疾病负担。  相似文献   
89.
甲状腺癌是发病率逐年上升的来源于内分泌系统的恶性肿瘤之一,v-raf鼠类肉瘤滤过性病毒致癌基因同源体B1(BRAF)、RAS、转染中重排(RET)、端粒酶逆转录酶(TERT)和p53等许多基因均与甲状腺癌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联,且对于甲状腺癌的诊断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现有的一些基因检测手段可以对相应的基因进行检测,同时多基因联合检测可以提高检测的灵敏性和特异性,有效地提高甲状腺结节性质预测的准确率。不同的基因改变影响着肿瘤的易感因素、病理分型、恶性程度、转移方式和预后等。现有的甲状腺癌的诊断方法仍有许多局限性,分子水平上的检测和诊断手段也存在着许多不足,一些新的检测方法和实验研究在实际应用中缺乏稳定性。本文作者对甲状腺癌相关基因进行基因水平的分析,介绍相关的检测方法并且阐述甲状腺癌相关基因作为诊断指标的研究情况。  相似文献   
90.
魏佳 《中国性科学》2011,20(9):11-12
目的:探讨切口保护器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07年1月~2008年1月在我院住院分娩行剖宫产术的800例产妇,随机分成两组,使两组所含的合并症大致相当,实验组术中使用切口保护器,对照组术中不使用切口保护器。术后随访3年观察其伤口感染及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1例发生术后切口感染及0例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对照组术后切口感染21例,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3例。结论:剖宫产术中应用切口保护器可有效降低术后切口感染及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