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30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26篇
预防医学   18篇
药学   7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目的:通过体外实验评价吲哚美辛对人喉癌Hep-2细胞系的抑制作用。方法:应用不同浓度的吲哚美辛作用于人喉癌Hep-2细胞系,进行细胞形态观察,锥虫蓝染色法检测细胞生长情况和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DNA含量。Hep-2细胞经吲哚美辛作用后,撤药培养,绘制生长曲线,并用软琼脂集落形成实验检测肿瘤细胞非锚着生长能力,琼脂糖滴法检测肿瘤细胞移动能力,单层细胞侵袭实验计算肿瘤侵袭指数。结果:Hep-2细胞系在吲哚美辛作用下,细胞生长形态改变,细胞增殖缓慢,流式细胞仪分析形成明显的亚二倍体峰。细胞毒性与药物剂量及作用时间有依赖关系。吲哚美辛作用后的Hep-2细胞软琼脂集落形成数目减少,细胞移动能力下降,单层细胞侵袭指数降低,但生长曲线较对照组无明显差异。结论:吲哚美辛抑制人喉癌细胞系Hep-2生长,诱导凋亡,降低细胞的侵袭性。  相似文献   
92.
多层螺旋CT显示管壁局限增厚探测肝外胆管结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显示管壁局限性增厚对诊断肝外胆管结石的价值.方法 66例肝外胆管结石病例接受多层螺旋CT平扫和增强扫描.观察平扫时的结石密度、大小、部位和数目.根据静脉期增强扫描,以肝外胆管壁≥2 mm为增厚标准,分别评价结石密度、大小、数目及部位的构成比及其与管壁增厚的关系.结果 CT共发现不同密度结石57例,9例等密度结石未能识别.66例胆管结石患者中出现管壁增厚的构成比为84.85%(56/66),平均增厚(2.88±0.56)mm.其中等密度结石、非等密度结石出现管壁增厚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管壁增厚与结石密度、部位和数目无相关性(P均>0.05),但与结石大小有相关性(P=0.001).56例管壁增厚者中,呈同心圆者87.50%(49/56),偏心圆者12.50%(7/56).管壁增厚出现在结石下方占62.50%(35/56);位于结石平面或上下方占17.86%(10/56),位于结石上方为8.93%(5/56),6例(6/56,10.71%)呈广泛管壁增厚,均为多枚结石所致.结论 肝外胆管结石时,多数在结石平面或其下方出现局限性同心圆样管壁增厚.CT平扫未见明确胆管结石而增强扫描门静脉期出现此征象时,应考虑到有结石存在的可能.  相似文献   
93.
儿童肝豆状核变性的MRI表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探讨MRI在儿童肝豆状核变性中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对临床和生化证实20例肝豆状核变性的儿童进行胸部及腹部的MRI检查。结果9例有脑部异常信号,异常信号分布;豆状核8例,尾状核8例,丘脑5例,胸干1例,半卵圆区1例。结论MRI对肝豆状核变性的诊断及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4.
儿童中枢性尿崩症的影像学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影像学检查在儿童中枢性尿崩症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 复习 14 0例儿童尿崩症的临床资料 ,对其中作过CT或MRI检查的 78例中枢性尿崩症的临床及影像学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 原发性尿崩症 5 4例 ,继发性尿崩症 2 4例。结论 儿童中枢性尿崩症中继发性尿崩症占有相当高比例 ,因此非常有必要对这些患儿进行鞍区CT或磁共振检查 ,以除外继发性尿崩症  相似文献   
95.
肛瘘的MIR诊断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肛瘘的MRI表现与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 16例肛瘘患者,MRI行冠状面及横断面STIR序列扫描,冠状面及横断面FFE序列平扫及Gd-DTPA增强扫描,检查结果与手术对照。结果 11例简单肛瘘,5例复杂肛瘘,MR检查结果与手术结果一致。STIR序列图像上,瘘管及肛周脓肿表现为条状及片状高信号。在FFE序列平扫图像上,瘘管及肛周脓肿表现为条状及片状低信号,增强扫描后瘘管及脓肿壁明显强化。结论 MRI是一种快速、无损伤及具有准确性相当高的肛瘘检查方法,能提供外科手术所需的解剖及病理资料。  相似文献   
96.
目的探讨肺部磨玻璃结节CT征象,对于鉴别浸润前病变及浸润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表现为肺部磨玻璃结节的患者术前CT图像。根据最终病理结果将病灶分为浸润前病变组和浸润性病变组,盲法阅片对两组病灶位置、形态、病灶密度、边缘及边界情况、内部实性成分以及三维大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病灶位置分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浸润前病变与浸润性病变病灶形态、密度、边缘及边界情况、内部实性成分及大小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即浸润前病变多表现为类圆形纯磨玻璃结节,而浸润性病变以不规则型混合磨玻璃结节为主;由浸润前病变到浸润性病变病灶边缘分叶、毛刺、边界毛糙比例逐渐升高;浸润前病变到浸润性病变病灶逐渐增大,且边缘光滑型结节及血管旁型结节体积测量具有更高稳定性。结论肺部磨玻璃结节CT综合影像学征像有助于术前鉴别浸润前病变和浸润性病变,为术式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推荐应用体积测量评估结节大小。  相似文献   
97.
目的 分析硬脊膜动静脉瘘(spinal dural arteriovenous fistula,SDAVF)的临床特征,提高临床医师 对SDAVF的认识,减少误诊、漏诊。 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5年1月-2020年12月北京丰台右安门医院收治的SDAVF患者的病历资料,描述 性分析其一般资料、临床表现、脑脊液检查、影像学特点、治疗及预后。 结果 共纳入25例患者,其中男性21例(84.0%),发病年龄40~75岁,中位发病年龄61岁。临床表 现为运动障碍25例(100.0%),感觉障碍22例(88.0%),尿便功能障碍16例(64.0%),腰背部疼痛3 例(12.0%),呼吸费力、构音障碍、吞咽困难2例(8.0%)。脑脊液检查示白细胞计数升高2例(18.2%, 2/11),蛋白水平升高8例(72.7%,8/11)。MRI均表现为长节段脊髓病变,19例(76.0%)位于胸腰段, 2例(8.0%)位于骶段,4例(16.0%)位于颈段及颅颈交界区。19例(76.0%,19/25)髓周可见血管流 空影,11例(61.1%,11/18)髓质不规则片状强化或伴脊髓表面线样强化,其中5例(45.5%,5/11)呈 现“断层征”。CTA检查的瘘口检出率为93.3%(14/15),供血动脉检出率为80.0%(12/15)。DSA检查 示23例(92.0%)为单瘘口,2例(8.0%)为双瘘口。所有患者均行瘘口切除术或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 中位随访5(3~6)个月,4例(16.0%)失访,完成随访的21例患者采用改良Aminoff-Logue评分评价预 后,其中17例(81.0%)改善,3例(14.3%)无缓解,1例(4.8%)恶化。 结论 SDAVF多发生于脊髓胸腰段,以进行性运动、感觉及尿便功能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颅颈交 界区SDAVF可出现脑干功能障碍甚至危及生命。脑脊液检查可呈类炎症反应,脊髓增强MR“I 断层征” 有助于SDAVF的早期识别,CTA检查可作为SDAVF的常规筛查手段。SDAVF容易误诊,早期诊治可改善 预后。  相似文献   
98.
99.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髂骨植骨融合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曾在大庆市人民医院住院并采用颈椎前路髂骨植骨融合术治疗的20例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部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术后3个月和6月复查X片,术椎均获骨性愈合,植骨融合率100%。对全部患者进行至少12个月随访,伤口均1期愈合,无并发症,患者的神经症状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术后JOA评分,平均改善率为85.0%。结论:前路减压、自体髂骨融合加前路钛板内固定术目前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一种理想的手术方式和公认的首选方案,手术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0.
目的:探讨MRI在儿童肝豆状核变性中的检查价值.材料和方法:对临床和生化证实30例肝豆状核变性的儿童进行治疗前后的脑部及腹部的MRI检查.结果:治疗前30例MRI中,19例(63.35%)病人有脑部异常信号,异常信号分布:豆状核14例(73.7%),尾状核7例(36.8%),内囊6例(31.6%),丘脑4例(21.1%),脑干3例(15.8%).4例(21.1%)有轻度或中度脑萎缩.11例(36.6%)病人肝内大量弥漫性结节状异常信号.23例(76.7%)病人有不同程度的脾脏肿大.治疗后复查,19例脑部异常信号中,17例病变变小或消失,1例没有明显变化,1例加重.11例肝脏病变中,10例病变消失或变小,1例加重.23例脾脏肿大没有明显变化.结论:MRI对肝豆状核变性的诊断及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