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6篇
神经病学   9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5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8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探析对慢性鼻-鼻窦炎患者分别应用被内窥镜手术、传统手术方案治疗对病情干预效果及导致鼻内窥镜治疗疗效差异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慢性鼻-鼻窦炎患者100例,均于2012年10月至2015年10月在本院确诊并制定外科手术治疗方案,编序并随机将其分为内窥镜组与传统组,n=50,对应内窥镜手术治疗与传统手术治疗。通过前瞻研究所得数据了解慢性鼻-鼻窦炎患者两种手术的疗效差异和影响因素。结果 (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内窥镜手术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传统组(P0.05);(2)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对比:治疗后鼻内窥镜组患者相关临床症状评分改善效果显著优于传统组(P0.05);(3)影响因素分析:对鼻内窥镜组患者分析,提示导致疗效差异影响因素有:围术期处理措施、鼻息肉、应用鼻尖充血剂、鼻窦手术史、变应性鼻炎病以及术后综合治疗,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鼻-鼻窦炎用鼻内窥镜手术治疗对病情改善程度相对于传统手术效果更为突出,但该手术疗效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因此在围术期及术后应该保持足够的重视,保障术后质量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2.
在用非疫区黑线姬鼠分离EHF病毒的传代中,发现感染鼠鼠肺中存在一种可传代的EHF相关因子。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对其特异性作了检查:101份EHF患者血清96%阳性,175份正常人及其他疾病患者血清全部阴性;20例EHF患者双份血清,18例的恢复期有4倍以上抗体滴度升高;12例EHF患者血清对KHF抗原及EHF相关因子的阴、阳性反应基本一致;抗呼肠孤病毒血清和抗类呼肠孤病毒血清等全部阴性;血清编码双盲法检查和预期结果一致;抗KHF血清对EHF患者血清的免疫荧光反应有显著阻断作用,抗呼肠孤病毒Ⅰ~Ⅲ型多价血清无此作用。上述结果可初步确定,此相关因子是流行性出血热病毒。  相似文献   
23.
对 3 2 1例手术治疗胶质瘤患者临床资料及其中 2 16例完整的随访资料进行了单及多因素生存分析。结果 :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 >40岁 ,术前KPS小于 70分 ,未能全切或次全切除者 ,病理分级Ⅲ~Ⅳ级以及手术后未进行放疗和化疗者为 5个风险因素。单因素分析提示年龄≤ 40岁 ,术前KPS≥ 70分 ,全切和次全切除的手术方式 ,病理分级Ⅰ~Ⅱ级以及手术后进行放疗和化疗者与生存期延长有明显关系。性别和术前病程在本资料中对预后无明显差别 (P >0 .0 5)。结果表明 ,年龄、KPS、病理类型和分级、手术切除程度、术后综合治疗是影响胶质瘤预后的主要因素 ,其中手术切除程度和术后综合治疗具有更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4.
对于颅内破裂动脉瘤的手术时机问题 ,一直以来都存在争议。随着手术技术的改进 ,目前多提倡早期手术。本院自引进DSA后 ,也开展了动脉瘤的早期显微外科手术 ,现将 5例手术病例进行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5例患者为本院 2 0 0 1年 1 1月~ 2 0 0 2年 1 2月收治的颅内动脉瘤患者 ,男 2例 ,女 3例 ;年龄30~ 60岁。手术前Hunt Hess分级Ⅰ~Ⅱ级 3例 ,Ⅲ级 2例。GCS评分 1 3~ 1 4分 4例 ,1 1分 1例。主要临床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 ,脑膜刺激征明显 ,1例病理征阳性。全部患者术前均有CT扫描 ,Fisher分级Ⅱ级 3例 ,Ⅲ级 2例。DSA检查前交…  相似文献   
25.
本文报告从流行性出血热疫区江西省宜丰县野外捕捉的罗赛鼠和社鼠中分离出两株流行性出血热(EHF)病毒。鼠肺标本冰冻切片,用 EHF 单克隆抗体免疫荧光染色反应阳性;接种 Vero—E6细胞,经 IFA、ELISA 及电镜检查,证实为 EHF 病毒;用十种 EHF 单克隆抗体对其抗原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新分离出的两株病毒其抗原性与家鼠型 EHF 代表株 R_(22)比较接近。  相似文献   
26.
目的 探讨听神经鞘瘤的显微手术技术与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6月至2012年6月间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微手术切除22例听神经鞘瘤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术中听神经鞘瘤全切17例,次全切5例,面神经解剖保留21例,面神经功能保留17例,死亡0例,术后脑脊液漏1例,再出血1例.结论 采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听神经鞘瘤可取得满意的肿瘤切除和神经保护的效果.  相似文献   
27.
1 病历报告患者 ,女 ,6 8岁。主因突然左侧鼻出血 2h收入院。入院查体 :T 36 .5℃ ,P 80 /min ,R 2 0 /min,BP 15 0 / 110mmHg。一般情况差 ,精神不振 ,神志清晰 ,皮肤粘膜无黄染 ,左侧鼻腔粘膜充血 ,下鼻甲萎缩 ,鼻底后部有活动性出血点。心肺无异常 ,肝脾未触及 ,四肢脊柱活动自如 ,神经反射无异常。实验室检查 :Hb 110g/L ,RBC 3.6 6× 10 12 /L ,WBC 6 .0× 10 9/L ,N 0 .5 6 ,L0 .4 0 ,M 0 .0 1,E 0 .0 3,PC 14 0× 10 9/L ,CT及BT正常 ,血生化检查 :尿素氮 7.2mmol/L ,血糖 11.93mmol/L ,血浆胆固醇 7.2mmol/L ,甘油三酯…  相似文献   
28.
目的对后路颈椎管内肿瘤切除术对颈椎稳定性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方法抽取在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临床确诊颈椎椎管内肿瘤32例,将其按照手术方式分成后方经双侧椎板切除入路组和经半椎板切除入路组,分别定义为甲组和乙组。结果经术后随访发现,甲组患者颈椎不稳定发生率较乙组发生显著升高(P<0.05)。结论常规后路椎板切除与半椎板切除两种手术方式均会对颈椎生物力学改变产生影响,临床应对其给予重视。  相似文献   
29.
目的研究缺氧复氧性损伤对培养海马细胞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表达影响及银信达莫的保护作用,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将SD大鼠分设正常条件培养组、单纯缺氧复氧组(HR)、缺氧复氧+银信达莫组,于缺氧1h后复氧6h,测定海马细胞ICAM-1表达水平及细胞胞浆游离钙([Ca2+]i)、一氧化氮合酶(NO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还原型谷胱苷肽(GSH)水平。结果海马细胞缺氧复氧刺激时,ICAM-1蛋白质表达[、Ca2+]i和MDA均有显著增加,而SOD、GSH、NOS明显下降;银信达莫可明显改善缺氧复氧性海马细胞ICAM-1的表达和MDA[、Ca2+]i超载增高的程度以及SOD、GSH、NOS下降程度。结论海马细胞缺氧复氧通过直接或间接激活ICAM-1引起细胞损伤,但钙超载、氧自由基和NOS系统也共同参与了缺氧复氧性损伤。银信达莫通过直接或间接抑制上述各系统而达到减轻缺氧复氧性损伤。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扩大硬膜切口单孔冲洗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80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手术,探讨手术方法。结果:经CT扫描证实的280例慢性硬膜下血肿,行扩大颅骨钻孔引流,无1例死亡,术后头颅CT复查18例有颅内积气,无1例患者出现较严重的并发症。结论:采用扩大硬膜切口单孔冲洗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可以减少血肿复发,张力性气颅发生,亦可减少继发性出血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