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10篇
临床医学   51篇
综合类   1篇
中国医学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电针结合经颅磁刺激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pCREB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电针结合经颅磁刺激(rTMS)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磷酸化环腺苷酸反应元件结合蛋白(pCREB)表达的影响及其治疗缺血性脑损伤的机制。方法:Wistar大鼠75只,随机分为A、B、C、D及E组各15只,A组为正常对照,B、C、D及E组大鼠采用线栓法制备局灶性脑缺血模型,术后A、B组不实施处理,C组进行电针治疗,D组给予rTMS治疗,E组给予电针及rTMS联合治疗。通过Western blot检测脑缺血后第7、14及28d3个不同时相大鼠海马胞核内pCREB的表达,并观测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的变化。结果:脑缺血后不同时相点缺血侧海马pCREB阳性表达和灰度值,B组在7d时高于A组,28d时低于A组(P〈0.05),14d时与A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C、D组和E组各时相点均高于B组,7及14d时高于A组(均P〈0.05),28d时与A组比较无差异;E组7及14d时相点均高于C及D组(P〈0.05);C与D组各时相点均无差异。各时相点神经功能缺损评分C、D组和E组均较B组下降(P〈0.01),尤以E组为明显。结论:电针结合rTMS对脑卒中后神经功能的恢复有显著的促进作用,pCREB的表达增强可能是其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2.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是一种累及上、下运动神经元的神经退行性疾病,目前尚无法治愈。针对ALS的临床管理较复杂,需要多学科合作,对症治疗及康复治疗是重要干预手段。运动训练能防止ALS患者肌肉废用性萎缩,同时也有助于患者心血管系统健康,被认为是ALS患者的一种潜在治疗方法,但仍存在一定争议。本文将阐述运动训练治疗ALS的机制、临床应用及对ALS的影响,以期为运动训练治疗ALS患者提供更多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43.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ous disease 2019,COVID 19)自2019年12月在中国武汉爆发以来,迅速播散至全国及世界各地。韩国、伊朗、意大利及美国等国家和地区也相继呈现感染病例的迅速上升趋势,有向周边蔓延的风险。COVID 19有较强的传染性,主要传播途径包括飞沫传播、接触传播和潜在的气溶胶传播[1],前期报道的医务人员感染率占院内总感染的29%[2],极易发生院内传播。  相似文献   
44.
目的研究电针(EA)结合经颅磁刺激(rTMS)对急性脑缺血大鼠神经干细胞激活、增殖以及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 方法将12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EA组、rTMS组和EA加rTMS组。复制急性大脑中动脉缺血模型,选取1 d作为开始治疗的时间点,分别施以EA、rTMS和EA加rTMS方法处理,大鼠在各相应时间点处死前12 h内每4 h腹腔注射溴脱氧尿嘧啶核苷(Brdu)1次,并对大鼠行电跳台试验、神经功能评分等评测,分别在治疗后的7,14,28 d进行组织切片,采用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和Brdu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观察鼠脑梗死面积以及鼠脑Brdu阳性细胞数。 结果EA组、rTMS组和EA加rTMS组梗死侧海马齿状回颗粒细胞层(SGZ)、室管膜下层(SVZ)周围Brdu在7,14 d表达较模型组增强(P<0.05),尤其以EA加rTMS组明显,28 d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EA组、rTMS组和EA加rTMS组在7,14,28 d神经功能评分、电跳台试验成绩均较模型组改善(P<0.05),尤以EA加rTMS组明显。 结论EA结合rTMS治疗能促进大鼠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和神经功能恢复,改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45.
目的观察电针联合经颅磁刺激对急性脑缺血大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Flk-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25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5组正常组、模型组、电针组、磁刺激组和电针加磁刺激组.制造大鼠急性大脑中动脉缺血模型后,各治疗组分别施以电针、磁刺激和电针加磁刺激处理,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不同干预方法对VEGF及Flk-1表达的影响.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模型组梗死灶周围VEGF和Flk-1的表达较正常组明显增强(P<0.05);电针组、磁刺激组和电针加磁刺激组VEGF和Flk-1的表达与模型组比较,均明显增强(P<0.05),尤以电针加磁刺激组为明显(P<0.01).结论电针或磁刺激治疗均可增强急性脑缺血大鼠梗死灶周围VEGF和Flk-1的表达,从而减轻缺血后脑损伤,促进脑功能的康复,二者联合应用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46.
目的观察电针对急性脑缺血大鼠血管新生的影响。方法将3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3组:正常组、模型组、电针组。复制急性大脑中动脉缺血模型,电针“百会”、“水沟”穴,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和血管生成素2及其受体的表达。结果电针组梗死灶周围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和血管生成素2表达增强,分别为(0.039±0.009)和(0.080±0.023),与正常组和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管生成素2受体的表达虽增强,但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电针可以增强急性脑缺血大鼠梗死灶周围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和血管生成素2的表达,促进了梗死灶周围的血管新生。  相似文献   
47.
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康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控制膀胱的中枢或周围神经损伤引起的排尿功能障碍,称为神经源性膀胱…。伤病发生在骶髓平面以上时,由于骶髓内的排尿中枢仍保持完整,但失去了高级排尿中枢对它的控制,表现为逼尿肌反射亢进及反射性排尿;若病损发生在骶髓部,则因排尿中枢受损而表现为逼尿肌无张力。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脊髓结构、功能的损害,造成损伤水平以下运动、感觉、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即为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  相似文献   
48.
目的使用扩散张量成像(DTI)研究脑梗死不同时期的扩散张量的变化规律,并试图通过扩散张量纤维束成像(DTT)探讨皮质脊髓束(CST)损伤与运动功能恢复的关系。方法26例脑梗死患者行常规MRI及DTI检查,测量各期病灶及对侧相应正常区域脑组织的平均扩散系数(DCavg)、部分各向异性系数(FA)、容积比(1-VR)及相对各向异性系数(RA)值,同时进行统计学分析;并行白质纤维束三维重建。结果各期病灶与对侧各参数值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期病灶各参数值间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DTT可显示脑白质纤维束的破坏、推移或扭曲等征象,CST的损伤情况与运动功能的恢复有良好的相关。结论梗死灶DTI各参数值的变化具有规律性,DTT对观察CST的损害程度、预测恢复程度、指导临床康复治疗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9.
<正>脊髓损伤是康复医学科的常见病种,在康复过程中常出现感染发热情况,特别是合并真菌感染,往往不能正确诊断和及时治疗,以致病情迁延不愈。2015年10月~2016年9月管理近百例脊髓损伤患者,其中3例并发真菌感染,现将病例资料总结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病例1黄某某,男,21岁。因四肢无力伴二便失禁8d入院。患者训练中不慎摔伤后出现四肢麻木无力,致C6椎体骨折,C5-7颈段脊髓挫伤。于2016年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讨头穴透刺对急性脑梗塞大鼠脑组织中β-EP(β-Endorphin,β内啡肽)与cAMP(cyclic AMP,环磷腺苷)含量变化的相关性。方法:用线栓法直接阻断大鼠大脑中动脉开口处制作急性脑梗塞模型,采用放免技术,检测头穴透刺对急性脑塞大鼠脑组织中β-EP与cAMP含量的影响。结果:头穴透刺后可使大鼠脑组织中cAMP的含量明显升高,使β-EP含量明显降低而趋于正常值,两者之间呈显著负相关。结论:头穴透刺可以调节脑组织中β-EP与cAMP的含量,改善梗死脑组织供血,这可能是针灸发挥治疗作用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