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8篇
  免费   104篇
  国内免费   26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7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34篇
口腔科学   8篇
临床医学   156篇
内科学   81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66篇
特种医学   35篇
外科学   152篇
综合类   387篇
预防医学   120篇
眼科学   14篇
药学   122篇
  1篇
中国医学   162篇
肿瘤学   26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55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57篇
  2012年   79篇
  2011年   78篇
  2010年   75篇
  2009年   72篇
  2008年   80篇
  2007年   72篇
  2006年   109篇
  2005年   80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31.
目的探讨DACT2在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中的表达改变及其调控机制。方法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y,IHC)方法检测16例CRC临床标本中DACT2的表达。PCR检测甲基转移酶抑制剂5-aza-dc处理前后CRC细胞系中DACT2 mRNA的表达,甲基化特异性PCR(methylation specific PCR,MSP)、亚硫酸氢盐修饰后测序(Bisulfite sequencing,BSSQ)检测组织标本和细胞系中DACT2的甲基化状态。对比分析基因表达与甲基化的对应关系。结果 DACT2在正常结肠黏膜和癌旁组织中呈强阳性表达。与对应的癌旁组织相比,部分CRC组织中DACT2表达下调,比例为68.75%。DACT2在RKO细胞系中表达缺失,在HT-29中呈弱表达,甲基转移酶抑制剂5-aza-dc处理后表达恢复或增强。MSP、BSSQ分析显示,RKO呈完全甲基化,而HT-29、DLD-1、SW480呈部分甲基化。CRC组织标本中DACT2甲基化率为56.25%。基因启动子高甲基化与DACT2表达呈对应关系(P=0.009)。结论 DACT2表达降低可能参与了CRC的发生、发展,而DNA高甲基化是DACT2的表达调控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2.
目的研究大黄附子汤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小鼠肠道微皱褶细胞(M细胞)变化的影响,为大黄附子汤临床防治SAP提供理论基础。 方法选取40只健康SPF级C57BL/6J雄性小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空白对照组、大黄附子汤对照组、SAP组、大黄附子汤治疗组,其中SAP组和大黄附子汤治疗组分别以3.5 g/kg剂量腹腔注射20% L-精氨酸,空白对照组和大黄附子汤对照组注射等剂量的等渗盐水;于造模后12、24、36 h,空白对照组和SAP组给予等渗盐水0.2 mL,大黄附子汤对照组和治疗组给予大黄附子汤0.2 mL灌肠,均于造模完成48 h后处死取材,使用ELISA检测血清淀粉酶、内毒素、IL-1β及TNF-α含量,取回肠及胰腺组织行HE染色、评分,免疫组化染色检测M细胞特异性蛋白GP2并评分。 结果(1)一般情况:对照组腹腔注射后小鼠一般情况好,精神状态良好,能正常进水,四肢活动自如,行动未受影响;SAP组小鼠腹腔注射后一般情况差,精神萎靡,反应迟钝,行动迟缓,呼吸急促,拱背收腹,饮水减少。(2)SAP组淀粉酶、内毒素、IL-1β及TNF-α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与SAP组进行对比,大黄附子汤治疗组血清淀粉酶、内毒素、IL-1β及TNF-α水平出现显著下降(P<0.05)。(3)HE染色:SAP组胰腺及回肠组织坏死严重,可见大量白细胞浸润。大黄附子汤治疗组胰腺及回肠组织轻度坏死,可见少量中性粒细胞等白细胞浸润。(4)免疫组化染色:SAP组与对照组相比GP2表达降低(P<0.05);相较于SAP组,大黄附子汤治疗组GP2的表达水平升高(P<0.05)。 结论大黄附子汤治疗可改善作为肠道免疫应答起始的M细胞数量与功能,增强肠道免疫应答,减轻肠免疫屏障损伤,减少内毒素入血,改善SAP症状。  相似文献   
33.
目的比较2型糖尿病患者与血糖正常者体内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 Vit D)水平的差异,分析25-羟维生素D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方法选择2013年7月~2014年11月在我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50例为病例组,同期在我科住院的血糖正常者60例为对照组。测定25-OH Vit D及相关临床生化指标并统计分析。结果血清25-OH Vit D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血清25-OH Vit D与空腹血糖呈负相关(P<0.05)。结论血清25-OH Vit D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低于血糖正常者。且血清25-OH Vit D与空腹血糖呈负相关,即空腹血糖越高,血清25-OH Vit D越低。  相似文献   
34.
目的 分析大剂量盐酸地尔硫卓在致心肌梗死的严重冠脉痉挛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回顾分析了10例冠脉造影提示冠脉痉挛导致心肌梗死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在扩冠、调脂、抗血小板聚集等常规治疗基础上,均接受大剂量盐酸地尔硫卓360 mg/d治疗,治疗后4周采用西雅图心绞痛量表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绞痛发作情况。随访1年后观察是否再次发生心肌梗死。 结果 治疗4周后与治疗前比较,患者西雅图心绞痛量表评分较基线水平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例患者因服用地尔硫卓360 mg/d,4个月后出现头晕、心动过缓,将地尔硫卓减量为180 mg/d,该患者再次出现心肌梗死。其余9例患者无明显不良反应,耐受性良好。 结论 大剂量地尔硫卓治疗严重冠脉痉挛患者可以明显减少心绞痛发作,预防冠脉痉挛导致的再次心梗,患者耐受性良好,可作为严重冠脉痉挛患者的选择。  相似文献   
35.
目的:观察急性高眼压时大鼠视网膜胶质细胞水通道蛋白-4(AQP4)内化的时空变化及其规律,并探讨其与视网膜水肿的关系.方法:建模并分组;应用免疫荧光双标鉴定视网膜AQP4阳性细胞;观察AQP4与早期内涵体抗原1(EEA1)及晚期内涵体标记物甘露糖-6-磷酸受体(MPR)的共表达规律.结果:在正常视网膜内,表达AQP4的星形胶质细胞胞体位于节细胞层,Müller细胞的胞体位于内核层.正常及假手术组未见AQP4与EEA-1、MPR的共表达;高眼压作用不同时间,AQP4与EEA1共表达细胞的分布部位及其占AQP4阳性细胞比例都有改变,在高眼压作用60 min,AQP4与EEA1共表达细胞的比例达到最高值,AQP4与MPR共表达细胞分布的部位也有变化.结论:高眼压可诱导视网膜胶质细胞AQP4的内化,即AQP4经过内吞进入早期内涵体,再转运至晚期内涵体.AQP4的内化可能对肿胀的胶质细胞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6.
目的 综述护生接受痴呆教育干预的措施,为国内开展本科护生的痴呆教育项目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国内外关于护生接受痴呆教育干预的文献,从教育项目的内容、方式和效果方面进行分析。结果 痴呆教育的内容为增加护生的痴呆知识、改善护生对痴呆患者的态度,提高照护痴呆患者的自信心;痴呆教育的方式有实践体验、模拟体验、跨专业教育及在线教育;痴呆教育的效果中,不同类型的干预措施对护生的痴呆照护知识、态度或自信心会产生影响。结论 护生的痴呆教育干预集中于国外发达国家和地区,国内本科护生的痴呆教育发展尚不充分,老年护理研究者应借鉴国外痴呆教育成果,根据具体国情,开展适合我国本科护生的痴呆教育项目。  相似文献   
37.
邹敏超  袁风红  陈海凤  刘婷  高恺言  胥魏 《安徽医药》2020,24(12):2373-2376
目的探讨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心肌累及的诊治经验。方法纳入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人民医院 2015年 11月收住的 2例重症 SLE心肌累及的病人,分析其临床表现、实验室结果、辅助检查、治疗过程及预后。结果 2例病人出现了心电图、超声心动图(UCG)异常, 1例病人同时出现心肌酶异常。糖皮质激素联合吗替麦考酚酯治疗病情缓解。结论联合心电图、 UCG、心肌酶谱检查有助于 SLE心肌损害的诊断及疗效监测,糖皮质激素联合吗替麦考酚酯治疗 SLE心肌累及有效。  相似文献   
38.
目的评价人工腱索结合二尖瓣成形环行二尖瓣成形术(MVP)治疗二尖瓣脱垂的效果。方法 2012年1月至2014年3月间福建省心血管病研究所共收治58例二尖瓣脱垂患者,其中男33例、女25例,年龄(53.7±14.3)岁。采用膨体聚四氟乙烯线(PTFE)为人工腱索加二尖瓣成形环行二尖瓣成形术,其中单纯前瓣或后瓣成形术47例,前、后瓣同期成形术11例。结果全组无死亡。本组3例改行二尖瓣置换术,余55例患者术后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显示,48例患者二尖瓣无或仅有微量反流,7例有轻度反流。左心房内径、左心室内径、左心室收缩期末容积和左心室舒张期末容积均较术前明显缩小(P0.05)。随访6个月至2年患者心功能较前均有不同程度改善。结论 PTFE人工腱索结合人工二尖瓣成形环植入二尖瓣成形术治疗二尖瓣脱垂伴关闭不全是有效、可靠的技术,早中期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9.
陈海  陈霞  袁敏  朱雄  黎礼达  李欢  张利锋  龚林  李娟 《疾病监测》2015,30(2):113-117
目的 鲍曼不动杆菌复合群细菌是临床可造成感染的重要条件性致病菌,本研究旨在调查和分析我国海南省临床来源鲍曼不动杆菌复合群细菌对常用-内酰胺类药物的耐药性及菌株碳青霉烯酶携带情况,探讨其耐药流行性特点。方法 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对103株采集自2012-2013年海南省三亚市人民医院的非重复鲍曼不动杆菌复合群细菌进行7种抗菌药物的药敏检测;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对收集的鲍曼不动杆菌复合群细菌进行9种碳青霉烯酶编码基因的筛查。结果 103株鲍曼不动杆菌复合群细菌对哌拉西林、头孢他啶、头孢噻肟的耐药率较高(接近50%),对头孢吡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为40%,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均在20%左右;PCR检测显示有38株携带blaOXA-58基因,62株blaOXA-66基因,其中25株同时携带有这两种基因;其余7种碳青霉烯酶编码基因筛查结果为阴性。结论 本研究中鲍曼不动杆菌复合群细菌对-内酰胺类药物耐药性较高,菌株携带的blaOXA-58和blaOXA-66基因编码的碳青霉烯酶对菌株的耐药表型有一定贡献意义,但仍有其他耐药机制参与到碳青霉烯酶耐药表型的贡献中。  相似文献   
40.
目的 探讨1型发作性睡病夜间睡眠的结构特点。 方法 收集1型发作性睡病患者11例和有日间嗜睡但排除相关睡眠疾病的儿童20例。使用多导睡眠监测仪进行整夜(>7 h)连续包括16导脑电图的视频多导睡眠监测(PSG),并于次日进行5次多次小睡潜伏期试验(MSLT)。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1型发作性睡病组在入睡后觉醒时间占总卧床时间的百分比(WASO%)、非快速眼球运动(NREM)1期睡眠期比例(N1%)增加[17.60(13.10)vs 5.00(12.80),P<0.05;(19.93±12.00)vs(10.12±5.63),P<0.05],入睡潜伏期、快速眼球运动(REM)睡眠潜伏期缩短[5.50 min(11.50 min)vs 13.50 min(22.87 min),P<0.05;(93.50±106.61)min vs(157.47±65.74)min,P<0.05],NREM 3期睡眠期比例(N3%)减少[(17.50±5.60)vs(24.48±7.60),P<0.05]; 但睡眠效率、NREM 2期睡眠期比例(N2%)、REM睡眠期比例(R%)、醒觉指数、睡眠期周期性腿动指数、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等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1型发作性睡病患者存在夜间睡眠结构紊乱、睡眠片段化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