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基于创客模式开展护理创新课程,探讨对本科护生创新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某医学院2016级护理本科的一个教学班级护生(n=57)作为研究对象,开展基于创客模式的创新课程教学,比较创新课程教学前后护生的创造力倾向和创造性思维,并通过调查法了解护生对基于创客模式创新教学的效果评价。结果 课程干预后本科护生的创造力倾向与创造性思维得分均高于干预前,干预前创造力得分为(109.52±7.48)分,干预后创造力得分为(114.02±6.47)分;干预前创造性思维得分为(17.54±4.58)分,干预后创造性思维得分为(21.12±4.1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科护生对该教学模式持肯定态度。结论 基于创客模式的创新教学有助于激发本科护生创新意识,培养其创新思维并提高其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本科护生入职养老机构意愿现况,并探讨其意愿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某医学院校护理学院365名本科护生,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对老年人态度量表、老年知识量表对其入职养老机构意愿进行调查。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本科护生入职养老机构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 261名(59.2%)本科护生有入职养老机构意愿;生源地[OR=1.662,95%CI(1.043,2.648),P=0.032]、是否有与老年人生活的经历[OR=1.717,95%CI(1.018,2.895),P=0.043]及对老年人态度[OR=1.018,95%CI(1.000,1.037),P=0.046]对本科护生入职养老机构意愿产生影响。结论 本科护生入职养老机构意愿呈中等水平,来自农村、有与老年人生活经历及对老年人态度积极的本科护生更愿意入职养老机构。  相似文献   

3.
张琦  许志红  李晶  李志芳 《护理学报》2022,29(16):71-74
目的 探讨护生社区医养结合养老志愿服务的实施效果。方法 招募58名护生做为观察组定期到社区开展医养结合式养老志愿服务,采用配额抽样法选取58名未参加志愿服务的护生做为对照组,采用问卷调查法分析观察组护生参加志愿服务的实践效果,比较2组护生老年照护择业动机及择业意向。结果 91%的护生认为医养结合养老志愿服务有利于其提升专业认识,86%的护生认为志愿服务有利于将专业理论与实际结合,83%的护生认为志愿服务有利于培养其良好的尊老敬老品质。观察组护生较对照组护生的老年照护择业动机总分、老年照护择业意向比例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生开展社区医养结合养老志愿服务不仅弥补了老年照护人力资源的不足,而且可以提高护生的综合素质,树立其正确的择业观。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巴林特小组活动对本科护生共情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6级护理学本科一年级共20名护生实施巴林特小组模式干预,应用中文版杰弗逊共情量表于干预前后测评教学效果。结果 实施干预后护生共情能力总分及各个维度得分较实施前有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巴林特小组模式能够有效提高护生的共情能力,促进“移情”与“反移情”能力的提升,对护生早期开展巴林特活动能够促进共情能力的稳定及增长。  相似文献   

5.
刘思  周通  陶可可  陈舟  周丹丹 《护理学报》2019,26(10):64-67
目的 观察朋辈辅导在本科护生PBL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60名二年级本科护生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名,观察组进行PBL教学加朋辈辅导,对照组进行PBL教学,比较本科护生朋辈辅导前后在PBL教学中社交恐惧水平与知识分享水平与对照组的差异。结果 朋辈辅导后本科护生在PBL教学中社交恐惧、知识分享情况有改善,得分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朋辈辅导能有效缓解本科护生PBL教学中社交恐惧现状,提高知识分享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总结和分析痴呆患者参与决策的影响因素、形式及决策辅助,以期为医务人员开展针对痴呆患者和家庭照顾者的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全面检索文献,总结归纳痴呆患者参与决策的影响因素、形式及决策辅助的研究进展。结果 影响痴呆患者参与决策的因素包括人口学特征、认知损害、决策能力及社会支持。痴呆患者参与决策的形式主要有预先照护计划、共享决策及替代决策。决策辅助可以减少决策冲突,是痴呆患者及家属参与决策的有利工具。结论 医务人员应灵活运用各种决策形式及决策辅助,开展沟通技能培训等项目,促进患者参与决策,减少决策冲突,提高决策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初步研究国内照护者获益感内容,以为后期测量工具的完善及获益感提升干预提供一定参考。方法 2021年6—8月选取14例居家失智患者的亲属照护者进行半结构访谈,采用Colaizzi现象学分析法分析资料。结果 经分析提炼出3个主题:摸索出有效的照护技能,调整自身观念和行为改变,促进健康家庭关系。结论 照护者在照护过程中可体会到多种获益感,未来可通过强化外部支持资源,如照护培训班、针对性的照护服务、照护知识科普、照护者联谊会等途径,加强照护者技能培训,指导照护者压力调节方法,为照护者获益感提供干预。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国内外痴呆患者就医延迟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综述,为今后开展痴呆患者就医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为制定促进痴呆患者就医的有效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回顾国内外痴呆患者就医相关文献,对纳入的相关研究内容进行提取与归纳。结果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痴呆患者就医延迟的时间均较长,出现症状至就医的时间在1.77~2.40年。就医延迟的影响因素包括:痴呆类型、疾病症状、疾病相关知识及信息、病耻感、就医态度、医疗保健系统的形象、认知相关基层医疗服务资源和跨文化差异。患者年龄、家族史、受教育程度、居住状况、财务状况对就医延迟的影响尚无一致结论。结论 痴呆患者就医延迟现象严重、影响因素繁杂,未来的研究应进一步考虑因素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为构建干预方案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目的 调查湖南某三甲医院本科护生叙事能力现状,以期为提高护生人文关怀能力提供参考。方法 2020年7-11月对湖南省某三甲医院256位本科实习护生进行调查,调查工具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医学叙事能力量表、护理组织气氛问卷。结果 共回收有效调查问卷256份。研究结果显示,湖南某三甲医院本科护生叙事能力得分为(136.43±18.91)分。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是否接受过人文关怀培训、是否接受过叙事护理培训以及护理组织气氛为湖南某三甲医院本科护生叙事能力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护生叙事能力仍待进一步提高,尤其是男生、未接受过人文关怀或叙事护理相关培训以及人文关怀感知较差的护生。管理人员应注意加强叙事护理培训,以提高护士实习期间的人文关怀感知。  相似文献   

10.
刘星  孙向红  范玲 《护理学报》2018,25(19):23-28
目的 探讨国外晚期癌症患者灵性照顾现状,为我国晚期癌症患者的灵性照顾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文献综述的方法分析国内外晚期癌症患者灵性照护现状。结果 国外晚期癌症患者的灵性照顾发展较为成熟,具有完善的灵性评估工具,全方位的灵性干预团队,成熟的灵性照护策略,客观的效果评价体系等。我国的灵性照护发展起步较晚,照护团队不完善,照护方案质量良莠不齐,严重制约我国晚期癌症患者灵性照护的开展。结论 国外晚期癌症患者的灵性照护已有成熟的策略、团队、评估工具和评价体系等,灵性照护可以帮助晚期癌症患者缓解焦虑、不安和恐惧等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本科实习护生评判性思维态度倾向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 方法 采用中文版评判性思维倾向问卷(critical thinking disposition inventory-Chinese version, CTDI-CV)对武汉市某三甲医院284名临床实习本科护生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 武汉市某三甲医院本科实习护生CTDI-CV总分为(301.47±27.03)分,<280分者占21.1%,求知欲得分最高,为(47.37±6.36)分,寻求真相得分最低,为(38.90±4.82)分。4年制护生与5年制护生CTDI-CV总分及开放思想、系统化能力、认知成熟度3个维度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641,P=0.009; t=-2.126,P=0.035; t=2.550,P=0.012; t=-2.193,P=0.030)。不同学校类型的护生求知欲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798,P=0.042)。不同就读意愿的护生在寻找真相、开放思想、自信心3个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995,P=0.021; F=2.744,P=0.031; F=2.516,P=0.044)。 结论 本科实习护生具有正性评判性思维态度倾向,但仍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学制、学校类型和就读意愿对本科护生评判性思维倾向均有影响,护理教育者应关注本科护生评判性思维倾向的培养和塑造,做到因人施教。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对癌症患者家属居丧干预进行综述,为国内开展居丧干预实践和延续照护实践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通过对国内外文献进行梳理,从居丧支持相关理论模型、居丧干预、居丧随访模式3个方面了解国内外癌症患者家属居丧干预的应用现况。结果 可以为居丧干预提供理论指导的居丧支持相关理论模型主要有双重过程模型、三级居丧支持模型、家庭系统疾病模型;目前的居丧干预主要从医务人员、临终关怀机构、社会3个层面开展,尚缺乏成熟的居丧随访模式,国外和香港的模式可供部分参考。结论 目前国内癌症患者家属居丧干预的相关研究还处于初始阶段,可借鉴国外成熟的居丧支持相关理论模型,在其指导下发展和探索适合我国的切实可行的癌症患者家属居丧干预措施和随访模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本科实习护生人文关怀能力与职业获益感及主观幸福感相关关系。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关怀能力评价量表、护生职业获益感量表、总体幸福感量表对某三级甲等医院94名本科实习护生进行调查。结果 94名本科护生人文关怀能力总分为(193.79±23.97)分,处于中等水平;职业获益感总分为(125.83±15.00)分;主观幸福感总分为(83.28±13.11)分;本科实习护生人文关怀能力与职业获益感、主观幸福感总分均呈密切正相关(r=0.611~0.711,均P<0.01)。结论 本科实习护生人文关怀能力处于中等水平,人文关怀能力与护生职业获益感、主观幸福感呈密切正相关。护理教育者及管理者应关注实习护生职业获益感与主观幸福感水平,并加以干预,从而间接提高其人文关怀能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回顾国内外护生批判性思维评价的特点及应用局限,为开发我国护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及评价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并分析国内外相关研究,从批判性思维的内涵和外延,我国护生批判性思维教育存在的问题,国外护生批判性思维评价的特点及其对我国护理教育的启示几个方面进行阐述。结果 国外批判性思维评价致力探索适合护生特有的评价工具,注重对反思性素材及时评价和反馈,但评价工具缺乏系统性;国内护生批判性思维评价工具存在一定的信度、效度偏差,培养重点关注做出正确的临床决策,忽视批判性思维对护生自我完善和自我成长的作用。结论 护理教育及实践者应该深入了解批判性思维的内涵和外延,选择合适的理论框架,思考探索适合中国护生的批判性思维评价工具,使得评价方式多样化、专业化、本土化。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国内外近10年的护生死亡教育研究现状并分析其研究热点,为我国的护生死亡教育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从Web of Science(WOS)核心合集、PubMed、中国知网(CNKI)及万方数据库检索护生死亡教育相关文献,使用CiteSpace6.1.R2文献分析软件,进行发文量、国家和关键词聚类等分析。结果 共检索到431篇文献,最终纳入有效文献284篇。结合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归纳总结出3个方向和5个热点:完善护生死亡教育模式研究,包括开设面向不同学历层次学生的必修课;丰富护生死亡教育内涵研究,包括更好地实施临终关怀,培养护生的感知力;护生死亡教育影响因素研究,包括本土化量表的编制,专业化的干预方案构建。结论 目前,国外护生死亡教育体系已发展得较为成熟,而我国尚处于探索阶段,后续研究应把握住研究热点,主动借鉴国外研究经验,促进我国护生死亡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河南省某中医院校本科在读男护生对从事护理职业的认知及感受,为男护生职业规划及培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21年7月-12月河南省某中医院在读的20名男护生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半结构式深入访谈,采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归纳及提炼主题。结果 男护生对护理职业的认知、感受及发展规划可归纳为3个主题:(1)专业选择认知不同;(2)职业情感体验多样化;(3)多种因素影响男护生的职业规划。结论 男护生在职业规划发展上存在心理、社会等多方面的困扰和需求,高校和医院应密切关注其情感体验及发展需求,并提供针对性地心理疏导和多层次地支持。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调查居家防护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本科护生学习心理素质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0年3月2—5日选取安徽省2所医学院校的801名本科护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大学生学习倦怠问卷、大学生学习心理素质量表对其进行调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居家防护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本科护生学习心理素质的影响因素。结果 本科护生学习心理素质总分为(75.14±9.71)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是否参加疫情防控志愿者活动、周围有无疫情防控一线医护人员、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护知识掌握程度、学习倦怠总分进入回归方程(P<0.05),可解释本科护生学习心理素质总变异的62.1%。结论 本组本科护生在居家防护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学习心理素质处于中等水平。是否参加疫情防控志愿者活动、周围有无疫情防控一线医护人员、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护知识掌握程度、学习倦怠总分是本科护生学习心理素质的主要影响因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期间本科护生的学习心理素质变化及其心理建设,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建立早产儿三元整合式教育方案,并探讨其培训效果。方法 组建三元整合教育团队,按照早产儿的发育发展特点构建教育课程,搭建教育平台,包括开办家长学校、开展家长微课堂、视频引导、家长床旁照护操作培训等。采用NICU家长满意度调查表调查并比较培训前后家长满意度。结果 培训后早产儿家长的满意度总分为(191.90±0.20)分,培训前满意度总分为(176.00±4.4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68,P<0.001);培训前后家长的知识和信息维度、家长参与照护维度、医护人员专业态度维度得分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0.83,P1<0.001;t2=-27.30,P2<0.001;t3=-27.10,P3<0.001)。结论 早产儿三元整合式教育方案能提升家长的照护知识和参与照护能力,提高家长对医护人员专业态度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本科护生网络素养及在线学习效果水平,分析本科护生网络素养的潜在分类及特征,并根据其分类比较在线学习效果。方法 选取某高校有在线学习经历的本科护生,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大学生网络素养量表、在线学习效果问卷对其进行调查。采用Mplus 7.4进行潜在剖面分析,采用SPSS 23.0比较不同分类的在线学习效果得分情况。结果 共纳入490名本科护生,网络素养可分为4个潜在类别,分别为:较低水平网络素养组(8.4%)、中等水平-低发布技能组(54.1%)、中高水平-低互动创新组(24.3%)和高水平-不良网络发布组(13.2%)。4个潜在类别的在线学习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85.140,P<0.001)。结论 本科护生网络素养水平可分为4个类别,不同网络素养类别的本科护生在线学习效果存在差异,建议基于本科护生网络素养同质群体,有针对性的干预式,以期提高其在线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实习护生工作沉浸体验与职业生命质量现状及其相关性,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护生职业生涯规划以及护理管理者制定相关管理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运用护士工作沉浸体验问卷和职业生命质量量表对262名实习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实习护生沉浸体验得分(4.01±0.81)分,职业生命质量得分(3.29±0.45)分。实习护生的工作沉浸体验与职业生命质量呈正相关(P<0.01)。其中学历、护理专业喜好程度以及1周夜班频次是影响实习护生工作沉浸体验的因素(P<0.01)。结论: 实习护生工作沉浸水平越高,其职业生命质量越好,护理管理者和教育者可以采取一定的方法培养实习护生对护理工作的兴趣,提高其沉浸体验水平及职业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