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8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2篇
内科学   35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2篇
预防医学   26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2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01.
目的:探讨在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病人中Toll样受体(toll like receptor,TLR)2、3对补体C3a、C5a的作用。方法:收集15例湿性AMD病人及15例正常人外周血,采用梯度离心法分离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s),将细胞分为空白组、C3a组、C5a组、TLR2作用C3a组、TLR2作用C5a组、TLR3作用C3a组、TLR3作用C5a组共7个组并分别给予对应刺激。收集上清液,采用ELISA法检测AMD相关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β、IL-6、IL-8、IL-17、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MCP-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含量。结果:正常人及湿性AMD病人中,TLR2作用C3a组、TLR2作用C5a组、TLR3作用C3a组、TLR3作用C5a组上清液中IL-1β、IL-6、IL-8、MCP-1的量均高于C3a组或C5a组;湿性AMD病人中,空白组、C3a组、C5a组、TLR2作用C3a组、TLR2作用C5a组、TLR3作用C3a组、TLR3作用C5a组上清液中IL-1β、IL-6、IL-8、MCP-1的量较正常人对应组明显升高。结论:Toll样受体系统对补体系统的作用有可能促进了湿性AMD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02.
目的探讨肱动脉和股动脉采血法在急性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10月在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住院治疗且需采血检查的急性消化道大出血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肱动脉采血组和股动脉采血组),每组49例,按照相应规范进行采血操作,并收集相关信息;比较2组一般情况及临床采血效果。结果肱动脉采血组和股动脉采血组患者的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肱动脉采血组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和标本合格率分别为95.92%和91.84%,均高于股动脉采血组的79.59%和65.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肱动脉采血组的采血时间短于股动脉采血组,不良反应和采血轻度、重度疼痛感发生率均低于股动脉采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肱动脉采血法在急性消化道大出血患者中应用的临床效果优于股动脉采血法,且更易操作和保护患者隐私,有一定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3.
随着社会的发展,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模式由疾病为中心转变为以患者为中心、以现代护理为指导、全面贯彻护理程序的一种工作模式,它与中医学奉行的以人为本,“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是相吻合的。急诊科作为医院中危、急、重症最集中、抢救任务最繁重的重要服务窗口,笔者认为,在急诊临床护理工作中,把中西医理论有机结合起来运用于护理过程中,  相似文献   
104.
目的分析河南省近5年疟疾的流行特征,探讨发病趋势,为科学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从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收集整理河南省2009~2013年的疟疾疫情数据及所有相关的病例信息,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疟疾病例在时间、地区和人群中的分布特点。结果 2009~2013年间全省共发生疟疾3 189例,年均发病率为0.68/10万,年发病数总体呈递减趋势,但输入性疟疾所占比例逐年增多,且感染类型更为复杂。2009~2010年,15个高发县(区)的病例占绝大多数,近三年疟疾发病逐渐呈现点状散发状态;全年均有疟疾病例发生,但2010年以前疟疾流行季节性特征明显,病例多集中在流行季节的5~10月,近三年没有明显的季节高峰,全年发病水平平稳;人群分布上,男女性别比为2.16:1(2 179:1 010),30~59岁年龄组发病人数最多,占病例总数的52.78%,农民为主。结论河南省近5年疟疾发病人数逐年下降,疫情稳定,但输入性疟疾形势严峻,加大宣传力度,强化技术培训,做好流动人口管理,应作为今后疟疾防治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05.
目的 分析河南省1例输入性内脏利什曼病病例,探讨内脏利什曼病的实验室诊断方法。方法 分析患者的流行病学资料和临床资料,镜检观察骨髓涂片中杜氏利什曼原虫无鞭毛体;rK39试纸条检测血清中利什曼原虫抗体;用两对引物K13A?K13B和 LITSR?L5.8S分别扩增利什曼原虫动基体DNA和核糖体DNA内转录间隔区基因片段。结果  该患者曾去过内脏利什曼病流行区,有不规则发热、脾肿大、全血细胞减少、白蛋白/球蛋白比例倒置等症状,骨髓涂片查见杜氏利什曼原虫无鞭毛体,rK39试纸条检测阳性,两对引物K13A?K13B和 LITSR?L5.8S分别扩增出87 bp和285 bp的片段。两片段序列与杜氏利什曼原虫相应序列的相似性分别为94%和100%。结论 结合患者的流行病学资料和临床表现以及实验室检测结果,确诊该病例为内脏利什曼病病例,病原体为杜氏利什曼原虫。  相似文献   
106.
目的 探讨狼疮肾炎(lupus nephritis,LN)合并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ies,ANCA)阳性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2013年我院肾内科穿刺活检确诊的154例LN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肾脏病理.采用欧蒙印迹法及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患者血清中的ANCA,分为ANCA阳性组和ANCA阴性组,比较两组患者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肾脏病理、疾病活动度以及预后情况之间的差异.结果 ANCA阳性的LN患者26例(16.88%),其中MPO-ANCA24例,PR3-ANCA 2例;ANCA阴性的LN患者128例.26例ANCA阳性的LN患者,脱发、口腔溃疡、光过敏及皮损的发生率明显高于ANCA阴性组(P值分别为0.007、0.016、0.022);抗核小体抗体及抗心磷脂抗体的发生率明显高于ANCA阴性组(P值分别为0.001、0.005);补体C3水平明显低于ANCA阴性组(P =0.034).ANCA阳性组肾脏病理的肾小球球性硬化发生率及硬化比例、慢性指数(chronic index,CI)评分显著高于ANCA阴性组(P值分别为0.003、0.004、0.013),而病理类型分布、新月体形成、血管袢坏死、微血栓形成、肾小管萎缩及肾间质纤维化、活动指数(activityindex,AI)评分、肾小管损伤(tubular interstitial lesion,TIL)评分、狼疮活动度(SLEDAI)评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NCA阳性组尿蛋白转阴率明显低于ANCA阴性组(x2=7.421,P=0.006),两组间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NCA阳性的LN患者易出现脱发、口腔溃疡、光过敏及皮损,肾脏病理可逆程度及预后较差,需早期积极治疗.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了解河南省农村儿童肠道寄生虫病流行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2014–2015年按照《全国人体重点寄生虫病现状调查实施细则》的要求,根据河南省不同生态区划分及经济水平确定调查县(市),根据被调查县(市)地形和经济水平等因素分层,每层随机抽取1个乡(镇)、每个乡(镇)随机抽取1个自然村作为调查点,共选取35个县(市)的104个点开展儿童肠道寄生虫病现状调查。每个调查点至少收集250份被调查者的新鲜粪样,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Kato?Katz)法检查肠道蠕虫卵,采用试管滤纸培养法鉴别美洲钩虫与十二指肠钩虫,应用生理盐水和碘液直接涂片法查肠道原虫滋养体和包囊;同时对3 ~ 6岁儿童采用透明胶纸肛拭法检查蛲虫卵和带绦虫卵。结果 河南省农村儿童肠道寄生虫感染率为3.21%(214/6 671),肠道蠕虫感染率(2.62%,175/6 671)高于原虫(0.60%,40/6 671)。共检出12种肠道寄生虫,其中肠道线虫4种、吸虫1种、原虫7种;所有检出虫种中以蛲虫感染率最高,为2.47%(161/6 671)。全省4个生态区中,秦巴山地生态区儿童肠道寄生虫感染率最高,为5.85%(90/1 538)。男、女儿童肠道寄生虫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不同年龄组([χ2] = 32.762,P < 0.05)和文化程度([χ2] = 67.507,P < 0.05)儿童肠道寄生虫感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各年龄组均以蛲虫感染为主。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高、无害化厕所覆盖率高、饮用自来水及集体驱虫是儿童感染肠道寄生虫的保护因素。本次调查河南省农村儿童肠道寄生虫总感染率明显低于首次全国人体寄生虫分布调查和全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中河南省的相关数据,呈逐渐下降趋势。结论 河南省农村儿童肠道寄生虫感染率呈明显下降趋势,蛲虫应成为今后河南省农村儿童肠道寄生虫病的防治重点。  相似文献   
108.
目的 了解河南省农村儿童肠道原虫感染率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2014—2015年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共选取河南省35个县(市)104个调查点进行农村儿童肠道原虫感染调查,采用碘液和生理盐水直接涂片法(1粪1检)检查肠道原虫包囊和滋养体。比较不同特征农村儿童的肠道原虫感染率,分析影响农村儿童肠道原虫感染率的相关因素。结果 河南省农村儿童肠道原虫总感染率为0.60%(40/6 771),共检出7种肠道原虫,不同虫种肠道原虫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37.732,P = 0.000)。不同性别([χ2] = 1.793,P = 0.181)、年龄([χ2] = 1.443,P = 0.486)、职业([χ2] = 0.219,P = 0.896)、生态区([χ2] = 1.700,P = 0.637)儿童肠道原虫感染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地形([χ2] = 2.311,P = 0.510)、经济水平([χ2] = 4.322,P = 0.229)、饮用水源([χ2] = 0.731,P = 0.393)、生食凉拌蔬菜([χ2] = 1.134,P = 0.287)、集体驱虫情况([χ2] = 1.089,P = 0.297)对农村儿童肠道原虫感染率无显著影响,但不同无害化厕所覆盖率地区农村儿童肠道原虫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10.050,P = 0.018)。结论 河南省农村儿童肠道原虫感染率较低。  相似文献   
109.
本文通过无锡市983例婴幼儿体格测量结果分析,发现男、女婴幼儿在体格发育中存在着显著性差异,若用男童标准评价女童,容易造成女童生长发育不良的假象。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1992年10月1日~1997年12月30日出生的,属本院儿保门诊系统管理的儿童。男521例、女462例,共983例,<4000g,出生体重>2500g。1.2 方法 对所有研究对象系统观察,分别于3月、6月、9月、12月、18月、24月、30月进行体重、身长监测,由儿保门诊医生严格按1990年8月江苏省卫生厅妇幼处发布的“…  相似文献   
110.
健康教育是开展母乳喂养的基础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食品 ,母乳喂养是婴儿健康成长的基础。江苏省无锡市第三人民医院把健康教育贯穿于整个孕期、产期以及哺乳期 ,确保了母乳喂养的正常开展。健康教育内容1 母乳喂养的好处 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食品 ,它所含有的蛋白质、脂肪、糖和无机盐等营养素质量较好 ,易吸收 ;母乳中含有大量抗体 ,能增强婴儿的抵抗力。母乳新鲜无污染 ,经济方便。哺乳使母亲心理上能得到满足。2 母乳喂养前的准备 通过产前检查 ,纠正平坦和内陷乳头。经常擦洗乳头 ,进行乳房按摩 ,为哺乳做好准备。携带乙肝病毒的母亲 ,采取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